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人才生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人才生产[1]

  首先,这里的人才生产与恩格斯所说的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一致的,因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人才。如果说有些什么区别的话,那么过去所说的人类自身的生产更偏重的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的繁衍(蕃衍),即人躯体上的生养、成长过程,而人才生产则更偏重人精神上的成长、教育过程。但事实上。无论人类自身生产还是人才生产。都应该包括这两种过程。

  人才生产(即人类自身的生产)是指人们为了使人类社会后继有人所进行的生养、培育后代的过程。人才生产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人才生产可分为生、养、育这样三个相互连接和相互渗透的过程:生。即由父母的两性结合产生出受精卵,并在母体内孕育直至生出的过程;养,即由父母和社会(主要是父母)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把生出的后代喂养至成人的过程;育,即由父母和社会提供必要的精神生活条件把生出的后代教育、培养成有知识、有技能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的过程。其中生和养是基于生物学上种的繁衍意义上的人的生产过程,而育则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新人的生产过程;另外,养和育又是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两个不同的生产方面。养是使被养者的躯体走向成熟的生产过程,育则是塑造被育者精神的生产过程,但它们却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生产过程。

人才生产的基本特征[1]

  由于人才生产的产品是活生生的人,因此人才生产的复杂程度远远大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探究人才生产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复杂的人才生产过程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认为,人才生产具有本能性、计划性、家庭代际性和人本综合性等特征。 首先。人类自身的生产是基于自然本能的基础之上的。人才生产的本能性,就是指人类的生殖、繁衍过程的天然性和本能性,这种天然的本能性,是人类自身生产的根本动力。人类(包括其他一切物种)的生殖繁衍活动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奇妙活动,大自然以一种最天然、最莫名其妙的方式,让人们兴致昂然、乐此不疲地从事无比艰辛的生殖繁衍活动。人类的性欲是生殖欲望的表现,可人为什么会有生殖的欲望却是很难理喻的。而要解释人为什么要吃饭穿衣,以及为什么会有各种精神上的需求就简单得多,因此。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相比较具有更多的天然本能性。但是这种人才生产的天然本能性并不否定人才生产的计划性。

  人才生产的计划性,是指家庭和社会生育、培养人才在量上和质上的有计划性、有目的性。虽然人类的生殖活动具有本能性。但何时生育、生育多少不仅对每个家庭,而且对国家乃至对全人类都应该是要有计划的,而人们在培养、造就各式各样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方面则具有更加明显的计划性。虽然目前在世界上像我国这样强力推行计划生育的很罕见。但随着世界人口的日益增多,“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将会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但即使在人口较少的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发达国家,每一个家庭也会根据自己的年龄、抚养能力等多种因素自觉自愿地实行有计划的生育的,因为仅仅从生殖的能力上看,一个人一生中能够生产(怀孕)的后代数远远大于实际的生养数。因此有无法律化、制度化的计划生育并不是人才生产的计划性的标志。生育、培养下一代。对于人才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个非常繁重而又漫长的劳动过程,无论在生、养、育哪个阶段都明显地具有计划性。至于在大规模社会化的人才生产过程——学校教育中,人才生产的计划性就不言而喻了。

  人才生产的家庭代际性,是指人才生产的最原初、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单位是家庭,并且人才生产是对人自我的一种特别的更新、创造——产出自我下一代的过程。人才生产的后期虽然包含有学校教育这种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但家庭的生养、教育却是人才生产中最不可缺少的.生与养离不开家庭自不必多言,即使进入学校后的未成年人,依然不能缺少家庭的教育。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以设想没有经过学校教育而健康成长、成才的人,但很难设想没有家庭却能健康成长、成才的人。另外,人类自身的更新生产只有在自我生长发育成熟时才能进行,因此生产者(亲代)与被生产者(子代)之间具有明显的代际之分,即使在学校教育中.虽然老师与学生之间并无生养关系,但一般也存在着代际差别。

  这种人才生产的家庭代际性.既保证了被生产者与生产者的相似性,又使得他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加上被生产者的生命主体性,因此人才生产的过程是人类进化发展过程的最直接的表现。

  人才生产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才生产的产品是活生生的人.世上没有任何的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会比人更可宝贵的了.因而对人的生养、教育过程理应是一个以被生养、被教育的人为中心和根本的生产过程.这是人才生产的人本性特征;而由于对人的生养、培育是一个非常漫长而又非常复杂的过程,是一个既需要生物医学、社会心理、教育等诸多科学学科和技术的帮助.又必须依靠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才能完成的复杂的、综合性的生产活动,因此人才生产是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特殊的生产。人才生产的人本综合性决定了在人才的生产过程中要树立以婴幼儿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要全面、综合地运用各种可利用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为人才生产服务。

人才生产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关系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为满足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可以把它们看作为社会生产中两大并列的生产活动。而人才生产(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却不是一种简单的并列关系,人才生产是一个既包含着部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在内,又有其特有的生养、教育等过程的复杂的综合性的生产活动。成年人所进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养育后代的需要,正所谓辛勤劳作,无非是为了生儿育女、养家糊口,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繁衍更新。人们所从事的各种职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实际上就是人才生产的内容,每一位物质生产者和精神生产者同时也是人才生产者。因此.不仅仅只有产科大夫、教育工作者才是人才生产者。

  人才生产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还表现在它们的相互作用关系上。人才生产依赖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人才生产中的生养过程依赖于物质生产提供的产品,而人才生产中的教育过程依赖于精神生产提供的产品,并且,物质生产也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决定和制约着人才生产的规模、水平和发展方向。人才生产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提供后续劳动力,高质量的人才生产能推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高速发展,人才生产的目的是为社会的各行各业输送人才,没有高质量的人才生产就没有持续不断的高质量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就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李蕾,胡友静.试论人才生产及人才生产力[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7(5):41-4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林巧玲,y桑,Mis铭,Li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人才生产"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