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1个条目

“土拨鼠之日”效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土拨鼠之日”效应

  “土拨鼠之日”效应指的是如果一个人在一个环境里待得太久,很容易变傻。这样研究结果来自于《Neurological Sciences》(《神经科学》)。

  1993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制作了一部奇幻电影《土拨鼠之日》,讲述了气象播报员菲尔在出差时,由于遭遇了暴风雪,而被离奇地困在2月2日这一天的故事。

  当主人公反复在同一天的清晨醒来,遇上同样的街景、同样的行人、同样的事件,他感到非常崩溃,无论是靠抢劫银行而获得巨额财富还是靠预知“未来”而博得美人芳心,都无法帮助他摆脱这日复一日的生活,也无法离开这个小镇。他甚至尝试了不同的自杀方式,但无论如何“糟践”自己,第二天清晨仍完好无损地躺在床上。

  这个设定,听起来颇像当下流行的“宅文化”。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不需要面对任何新社交和新场景——甚至每天的太阳都是旧的。按照有些重度网瘾患者的说法,只要一根充电线加一部手机,他们可以宅到“天荒地老”。

  但你的身体恐怕不这么想。

  在疫情暴发之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做过一次研究,以4175名有隔离经历的人为样本,评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认知能力。结果显示,70%以上的参与者出现了无聊、沮丧、害怕等负面情绪,而30%左右出现了记忆力变差、注意力无法集中等认知问题。

  根据研究人员的分析,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大脑对环境的刺激反馈变少了,倘若我们永远在同样的房间里醒来,在大致相似的时间吃着差不多的饭菜,几乎没有什么交谈机会,也遇不上新事物,大脑就会开始“懈怠”,甚至分不清昨天与今天的区别,而语言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也会因为长期不用导致退化——犹如闲置太久而生锈的家电一般。

  心理学家们将这种情况形容为“土拨鼠之日效应”。

“土拨鼠之日”效应的相关研究

  人类将“群居”和“折腾”写在了基因中,这是经过无数实验研究验证的。《世界生物精神病学杂志》曾刊载过一份数据,证明在户外度过的时间越久,大脑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中灰质的比例越大(可达3%左右),能够有效改善注意力、情绪和心理健康。而帕洛阿尔托大学的研究则显示,人类哪怕是和AI聊天两个月,也能显著缓解焦虑症状。

  另一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报告更为明确,研究人员通过脑成像技术对德国诺伊迈尔Ⅲ南极科考站的9名科考队员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在科考站居住14个月后,海马区的齿状回萎缩4%至10%,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平均降低45%,记忆力、空间感知和注意力都有所下降——可以想见,大脑在长时间的孤独中就差“躺平”了。

  最可怕的是,“宅”不仅仅导致“笨”,还更容易引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全球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北欧,拥有高达6万美元的人均GDP、无懈可击的福利制度和先进的城市建设水平,大街上甚至没有流浪汉。但这里的自杀率、抑郁率并不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甚至还比相对贫穷得多的土耳其和巴西要高。

  当然,我们可以认为北欧超高的医疗水平和文化程度,让更多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毕竟精神内耗是个高门槛的“富贵病”。但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北欧人都生活在地广人稀的环境中,日照时间又非常短,冬季长达半年,所以社交机会少得可怜,加上工作相对轻松,职业压力也不大,这种富足却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往往令他们感到厌倦而不是幸福。根据英国皇家科学院研究人员对四万多名挪威志愿者的调查研究,长期“宅家”所面临的抑郁症风险,要比经常参加活动高出一倍以上。

  所以,热爱旅行、热爱冒险、不顾安危投身于极限运动的北欧人,与其说是拥抱生活,倒不如说是情绪自救,用巨大的刺激来克服对空洞生活的迷茫——正如亚洲人通过“宅”来逃避拥挤的环境、亲密的社交、过度竞争与生存压力一样。

参考文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土拨鼠之日”效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