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交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線路交換(Circuit Exchanging)
目錄 |
線路交換又稱為電路交換,與電話交換方式的工作過程很類似。線上路交換中,兩台電腦通過通信子網進行數據交換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網中建立一個實際的物理線路連接。
整個線路交換的過程包括建立線路、占用線路併進行數據傳輸、釋放線路三個階段。
階段 | 說明 |
---|---|
建立線路 | 發起方站點向某個終端站點(響應方站點)發送一個請求,該請求通過中間結點傳輸至終點;如果中間結點有空閑的物理線路可以使用,接收請求,分配線路,並將請求傳輸給下一中間結點;整個過程持續進行,直至終點。如果中間結點沒有空閑的物理線路可以使用,整個線路的“串接”將無法實現。僅當通信的兩個站點之間建立起物理線路之後,才允許進入數據傳輸階段。線路一旦被分配,在未釋放之前,其它站點將無法使用,即使某一時刻,線路上並沒有數據傳輸。 |
數據傳輸 | 在已經建立物理線路的基礎上,站點之間進行數據傳輸。數據既可以從發起方站點傳往響應方站點,也允許相反方向的數據傳輸。由於整個物理線路的資源僅用於本次通信,通信雙方的信息傳輸延遲僅取決於電磁信號沿媒體傳輸的延遲。 |
釋放線路 | 當站點之間的數據傳輸完畢,執行釋放線路的動作。該動作可以由任一站點發起,釋放線路請求通過途徑的中間結點送往對方,釋放線路資源。 |
1、獨占性:建立線路之後、釋放線路之前,即使站點之間無任何數據可以傳輸,整個線路仍不允許其它站點共用,因此線路的利用率較低,並且容易引起接續時的擁塞。
2、實時性好:一旦線路建立,通信雙方的所有資源(包括線路資源)均用於本次通信,除了少量的傳輸延遲之外,不再有其它延遲,具有較好的實時性;
3、線路交換設備簡單,不提供任何緩存裝置;
4、用戶數據透明傳輸,要求收發雙方自動進行速率匹配。
(1)分配通信資源(主要是線路)的方式
線路交換:靜態地事先分配線路,造成線路資源的浪費,並導致接續時的困難。
分組交換:動態地(按序)分配線路,提高了線路的利用率,由於使用記憶體來暫存分組,可能出現因為記憶體資源耗盡,而中間結點不得不丟棄接到的分組的現象。
(2)用戶的靈活性
線路交換:信息傳輸是全透明的,用戶可以自行定義傳輸信息的內容、速率、體積、格式等,可以同時傳輸語音、數據、圖像等。
分組交換:信息傳輸則是半透明的,用戶必須按照分組設備的要求使用基本的參數。
(3)收費
線路交換:網路的收費僅限於通信的距離和使用的時間;
分組交換:網路的收費則考慮傳輸的位元組(或者分組)數和連接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