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声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职业声望(Occupational Prestige)
目录 |
职业声望最早是由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他认为社会分层应该从财富、权力和声望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所谓的职业声望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社会地位高低的看法”,是“社会舆论对一种职业的评价”。广义的职业评价,包括该职业的收人水平、晋升机会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意义)等因素。”[1]
评价社会地位的三个维度:财产地位( 经济地位)、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中,比较而言,财产地位和权力地位的认定要容易一些,因为它们都有比较明确的客观指标。声望地位的确认则因为涉及主观的评价而较为复杂。对于声望地位的确认,一般通过声望调查完成。在声望调查中,最常见的就是职业声望测量。
职业声望测量一般采用以下方式:列出一些职业让被调查者主观感觉的声望高低程度进行等级排序,研究人员再根据被试排序的结果赋予相应的分值。然后计算出每个职业的声望得分,再根据得分高低排列种类职业的声望等级,由此观察声望分层的基本规则。
1897年美国的G·亨特在研究美国的职业地位时,将全部职业划分为四个等级,这是最早开展的职业声望研究。1925年,G·康茨第一次使用他自己编制的职业声望量表,对美国的职业声望进行调查。自此以后,西方社会学界关于职业声望的研究逐渐多起来,并发展出许多职业声望测量技术。
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职业声望进行经常性调查,在许多西方国家已成惯例。我国职业声望的测量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是对北京、广州居民的职业声望调查,另有关于科学家职业声望的探讨。国内职业声望调查多采用较为简单的测量方法:列出几十类职业,让被调查者评价,并赋予分值,计算出各个职业的平均得分。这种方法缺点是测量的职业种类不能太多,于是有人设计出分组职业声望测量法。
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影响因素有:
1、职业环境,包括职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工作的技术条件、空间环境、劳动强度、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它是任职者所能获得的工作条件与社会经济权利的总和。
2、职业功能,是该职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共同福利所担负的责任。
3、任职者的素质要求,如文化程度、能力、道德品质等;职业环境越好,职业功能越大,任职者素质要求越高,职业声望就越高。
职业声望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群体和不同年龄性别的群体对同一职业的评价也会存在明显差别。
职业声望与职业地位的关系
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是职业生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
职业地位是由不同职业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资源所决定,但是它往往通过职业声望的形式表现出来。职业地位是由不同职业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资源所决定的,但是它往往通过职业声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没有职业地位,职业声望无从谈起;而如果没有职业声望,职业地位高低也无法确定和显现,人们正是通过职业声望调查来确定职业地位的高低。
- ↑ 张劲强,肖水源.医生职业声望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第14卷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