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航次时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船舶航次时间(Voyage Time)
目录 |
船舶航次时间是指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完成一个完整的营运生产周期,是以上一次最终港卸空货物、旅客时起,至本航次最终港卸空货物、旅客时止。航次时间的划分应根据运输生产统计办法确定。[1]
船舶航次时间的划分[2]
划分船舶航次时间,对于合理组织船舶运输活动、科学分析船舶的营运经济效果、准确核算有关船期损失的费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航次时间由航行时间、装卸时间及其他时间三部分组成。仅在两个港口间进行一次货物或旅客运输的简单航次的航次时间计算公式为:
t次=++t其他
式中:t次——航次时间(d);
L——航行距离(n mile);
v——船舶航速(n mile/d);
α——船舶发航装载率(%);
D——船舶定额装载量(t);
——港口平均装卸纯定额(t/d);
t其他——航行和装卸作业时间以外的其他作业时间(d)。
船舶在这三部分时间中进行两大类作业:第一类称为基本作业,包括装卸货、上下旅客和航行等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作业;第二类称为辅助作业,包括装卸准备、燃油与物料供应、办理文件及推(拖)船队的编解作业等。显然,从单船运行角度看,应尽量缩短基本作业时间,争取使辅助作业和基本作业同时进行,这是缩短航次周转期的重要途径。但从整个船队的生产组织角度看,还应注意着眼于优化航线配船,在长航线上配置高速船,在装卸效率高的航线上配置大吨位的船,这样可以收到缩短多船时船舶平均航次周转期的效果。
影响船舶航次时间的主要因素[2]
与航次时间关系密切的主要因素分别为航次距离、装卸货量、船舶航速和装卸效率。对于国际航运管理人员来说,应通过对上述因素的分析研究,寻找缩短航次时间的途径,加速船舶周转率,提高船期的经济性。
1.航次距离
在既定的航次生产活动中,当装卸货量、船舶航速和装卸效率不变时,若航次距离长,则航行所需的时间就长,进而导致整个航次的时间相对较长。对此,航运经营人缩短航次时间的通常做法是:①合理地选择安全、经济的驾驶航线;②合理地利用通航水域内的海流、季风等。
2.装卸货量
在既定的航次生产活动中,当航次距离、船舶航速和装卸效率不变时,若装卸货量大,则船舶泊港作业所需的时间将延长,进而导致整个航次的时间相对较长。对此,航运经营人缩短航次时间的通常做法是:①及时地安排好船舶到港前的开工准备工作;②船舶在港的基本作业与辅助作业同时并举等。
3.船舶航速
在既定的航次生产活动中,当航次距离、装卸货量和装卸效率不变时,若船舶航速高,则船舶的航行时间就短,进而整个航次所需的时间也将缩短。但是,提高船舶的航速,意味着将大幅度提高船舶的燃油费用,从船期的经济性考虑往往是不可取的。对此,航运经营人应从以下各方面着手来提高船舶的速度性能:①加强船舶动力装置的维护保养;②定期铲底,使船舶水下部分保持清洁流畅,减少船舶的运动阻力;③正确积载,防止船舶前倾;④合理选择燃油,使船舶的热工效率得到充分利用等。
4.装卸效率
在既定的航次生产活动中,当航次距离、装卸货量和船舶航速不变时,若港口的装卸效率高,则船舶的泊港时间就短,进而整个航次所需的时间也将缩短。对此,航运经营人缩短航次时间的通常做法是:①在船舶挂靠的基本港口尽量使用岸吊和高效率装卸机械;②尽量安排船舶挂靠专业化码头;③加强码头作业现场的调度、疏港力量;④提前做好装卸准备工作,减少辅助作业的次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