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1]

  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即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窗口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这三种政策工具也被称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事实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还有其他两种,即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很多。各国中央银行一般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加以选择和运用[2]

  与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与国家经济的运行的影响不是全局性的而是局部性的,但也可以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有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现状[2]

  我国目前可以考虑实施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优惠利率优惠利率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产品进行调控的作用非常明显。

  2、消费信用管制健全消费信用制度在现阶段主要应表现为有效放松消费信用管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完善消费信用的法律法规体系。认真做好消费信用中首期付款比例、还款期限、信贷规模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应充分发挥信用卡在消费信用中的作用。

  3、房地产信用管制放松房地产信用管制。对盘活现有房地产资产。搞活房地产市场。刺激房地产投资与消费。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是有重大作用的。

  4、证券保证金比率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不完善,发展信用交易有一定的风险,但在信用交易发展的早期,可以通过较高的保证金比率对投机规模和市场风险进行控制。然后随着市场的完善和信用交易活动的规范,逐步降低证券保证金比率。

  鉴于我国以后将会出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相交替的局面,以后以消费信贷控制为代表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应科学完整地进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既要有合理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量和信贷规模实施总量调整,又要有合理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控,还要有道义劝告金融检查等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辅助性调控。特别是目前,因投资乘数效应递减,货币供给总量的扩张在刺激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减弱,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能进行结构调控的作用就应尽可能地得到发挥。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类型

  1、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之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

  • 分期付款方式购买耐用品时的首次付款规定最低比例;
  • 规定消费信贷的最长期限;
  • 规定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耐用品种类,对不同消费品规定不同的信贷条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对证券市场的信贷数量,稳定证券市场的价格。如规定一定比例的证券保证金比率。

  3、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放款方面的限制措施,如规定贷款限额,最长期限以及首次付款比例等,目的是抑制房地产投机

  4、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定较低的贷款利率,一支持其发展,多用于不发达国家。

  5、预缴进口保证金即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以抑制进口的过快增长。多为国际收支出现赤字的国家采用。

参考文献

  1. 张强.《中央银行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2.0 2.1 2.2 赵菲.论我国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J].商业时代,2005,(36):40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Cabbage,Dan,鲈鱼,Yixi,Tears~.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M id b18416515036a02b99265aa8d53c775f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3月13日 00:17 发表

现在的房地产政策是只住不炒啦,国家不倡导其作为资产进行投机投资~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