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森林蓄积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木材的蓄积量)

森林蓄积量(Forest Stock Volume )

目录

什么是森林蓄积量[1]

  森林蓄积量指森林面积上生长着的林木树干材积总量,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森林蓄积量的测定方法[2]

  1.标准木法测定森林蓄积量

  标准木法是在标准地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标准木,伐倒后用区分求积的方法实测其材积,然后据此推算林分蓄积量。最常用的标准木法包括平均标准木法、径阶标准木法、径阶等比标准木法、等株径级标准木法和等断面积标准木法几种。这种方法在使用时必须伐倒一定数量的树木,工作量很大,所以为了减少工作量,可以用材积表的方法计算森林蓄积量。

  2.材积表法测定林分蓄积量

  材积表法又分为一元材积表法、二元材积表法、三元材积表法、航空材积表法等几种。最常用的是一元和二元材积表。二元材积表是根据胸径和树高2个因子确定树干材积的数表。一元材积表一般是根据二元材积表推算出来的。因为一元材积表只测胸径不测树高,所以其广泛应用于大面积的森林资源调查之中。而二元材积表主要应用于单个林分的计算。自20世纪70年代遥感技术引进我国后,新的方法更加方便,但对于材积表的研究仍然非常多。如王丹对不同时期的一元材积表精度进行对比后认为新材积表存在着55%的树种材积偏高。小中高大径阶组材积偏高。这一结果和二类调查结果相对应,从而得出了材积表材积偏高将成为林分调查蓄积量偏高的主要阂索之一。

  3.其他常规方法

  ①干距法。测量距标准杨堤中心点最近几株树距离的方法,称为干距法。一般以测量6株为好,所以又叫做“6株木法”。

  ②形高表法。M=HF×G;式中,HF为林分形高,G为林分断面积,M为总蓄积。

  ③实验形数法。测知林分平均高和总断面积后,根据相应的平均实验形数,代入公式M=f_3\times (H+3)G即可求出林分蓄积;其中,f3为平均试验形数,H为林分平均高。一般的均方差通常在4%~6%。

参考文献

  1. 伍运刚编著.农村经济类 经济管理简明实用词汇.人民武警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
  2. 程武学,杨存建,周介铭,周万村,刘悦翠.森林蓄积量遥感定量估测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杂志,2009,(第16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方小莉.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森林蓄积量"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