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新聞歧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新聞歧視(Press Discrimination)

目錄

什麼是新聞歧視

  新聞歧視指新聞媒體或者新聞記者,不能公正的對待不同的社會階層,對特定的人群帶有偏見的報道。新聞歧視現象是違背新聞客觀性的體現

新聞歧視的表現

  1、缺少對弱勢群體或者邊緣人員的關註,弱勢群體或者邊緣人員的信息消費能力,媒體較少的刊登對這類受眾服務的信息,在日常報道中,也比較少的關註他們

  2、傾向於報道弱勢或者邊緣人員的負面新聞

  3、對弱勢或者邊緣人員不夠尊重,採訪時以居高臨下的態度“俯視”他們,甚至採用歧視性的語言

新聞歧視的產生原因[1]

  新聞報道中的歧視現象在具體呈現上,有的是體現在新聞標題上,有的則是體現在整個新聞報道活動之中;有的是因為社會大環境造成的,有的則是新聞工作者的個體因素造成的。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比較複雜,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長期文化積澱的產物

  我國改革開放近三十年,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觀念也不斷改變,但是我國畢竟歷史悠久,一些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一時間很難得到根本的改變,很有可能在新聞報道活動中體現出來。例如長期以來形成的男女觀念、城鄉觀念、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地位差別觀念就可能導致我們上面所說的性別歧視地域歧視、職業歧視等。

  2.過度追求經濟利益

  隨著改革的推進,各個媒體新聞媒體追求發行量,追求收視率、點擊率無可厚非。但這可能使媒體走向另一個極端,也就是強烈的功利主義。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媒體將眼光更多地投向了社會上所謂的“成功人士”,對“成功人士”的報道往往是以貶損另外一部分人為代價的,這種貶損往往形成歧視。而我們前面所說的“媒體審判”雖然有悖於法律意識,但是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老百姓對“假醜惡”深惡痛絕的心態,也可以為發行量和收視率增添不少砝碼。

  3.視野狹窄

新聞歧視現象的存在並不是說報道的新聞是假新聞,而是說新聞工作者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看到事件和人物的全部,導致一些片面性新聞的出台。媒體上一些“妖魔化”新聞的出台多半是因為媒體或者新聞工作者急功近利而導致的。例如“馬加爵事件”,因為事態的嚴重性,媒體最開始把馬加爵描寫成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屠夫”,進而得出“中國高校教育失敗”的結論。雖然不能完全說新聞工作者有什麼不好的企圖,但是因為視野的狹窄性而做出的一些報道,最終只能讓讀者得出一些具有歧視意味的結論來。媒體對“河南人”的歧視,對“農民工”的歧視等都是新聞工作者“抓住一點,不及其餘”的做法導致的。

  4.人文關懷缺失的體現

  歧視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聞從業人員人文關懷的缺失。職業的“優劣”和身份的“高低貴賤”的認識雖然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傳統觀念導致的,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缺少對個體的人的尊重。此外,部分新聞工作者要體現出對“趣味性”的追求,可能就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對殘疾人的生理缺陷採用調侃等方式體現出來,這也是一種人文關懷的缺失所導致的。

  5.法制意識淡薄

  新聞要體現民聲和民意,要履行輿論監督的職責,但是這有個前提———遵守法律。雖然有不少新聞的確能夠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但是從法律的角度講,卻可能存在很多問題。因“媒體審判”而導致的身份歧視實際上就是新聞工作者法制意識淡薄造成的。

新聞歧視的類型[1]

  1.性別歧視

  在男女平等觀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新聞媒體在針對男性和女性方面仍然沒有體現出應有的平等,因此體現為非常明顯的性別歧視。

  在具體新聞行為中,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其一,忽視婦女的發展。男性在新聞中出現的頻率和年齡的增長成正比,而女性在新聞中出現的比例明顯較低,而且和年齡的增長成反比。男性新聞人物的身份特征明顯,而且千差萬別,而女性的身份特征要麼比較模糊,要麼是以家庭角色出現。這種情況時至今日,仍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觀。

  其二,強調傳統角色分工。在當下的新聞作品中,我們仍然隨處可見歌頌母親和妻子無私奉獻精神的主題。就是那些關於傑出女性的新聞作品中,也經常強調其家庭生活問題:或者寫她們如何努力兼顧工作和家庭;或者寫她們因為工作而未能盡到作為母親作為妻子的應有責任而產生的深深愧疚與自責。“而在成功男性的報道和訪談中,我們卻很少看到類似的痛苦和懺悔。他們會感謝自己的家人,提到他們的犧牲和貢獻,幾乎沒有看到過類似的自責和歉意,仿佛他們最終的成功便是最好的報答。”這從另外一個層面再次將女性定位於家庭,這是對女人的“雙重標準和女性將男權文化內在化的表現”。

  其三、過分強調女性美。在新聞作品中展示女性美原本無可厚非,但是許多時候過度描寫女性在美容化妝上花費的精力和金錢,明顯有貶低的成分在其中。其次,媒體在報道中經常強調的“女為悅己者容”的觀念也體現出將女性作為男性陪襯的觀念,女性始終處於一種“被看”的地位。再次,新聞報道中以女性為招牌,鼓勵高檔消費、休閑消費的做法也包含著性別歧視的因素。

  2.地域歧視

  地域歧視在新聞報道中也是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在具體新聞行為中,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對“外地人”的歧視。在我國很多大中城市的媒體中,經常出現“外地人”等帶有歧視含義的字詞,而在一些具體語境中使用“外地人”可能含有更嚴重的歧視心理在其中。

  其二、對個別負面現象的地域色彩無根據放大。

  其三、城市對農村的歧視。現在城鄉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但是在一些新聞報道中仍然可以看到城市對農村的歧視心態。

  3.職業歧視

  職業歧視在媒體報道中也體現得較為明顯。雖然我們一再強調“行行出狀元”,但是媒體卻更多將眼光投註到那些輕鬆的、具有白領性質的職業中,而對那些收入較低、工作辛苦、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的工種有意無意中採取忽視乃至歧視的態度。例如,武漢一家都市報針對一個大學副校長因車禍身亡這一新聞,特意引用了省交警大隊隊長的一段話:“無特殊情況,高科技人才應儘量不要在惡劣天氣乘汽車或駕車長途外出;高科技人才不應坐在汽車前排;不宜同乘一輛汽車。”雖然高科技人才可能對社會的貢獻更大,但是在生命面前,則無高低貴賤之分,這則新聞有著明顯的職業歧視。從錶面上看,媒體只是引用了交警隊長的話,但是媒體對報道內容的選擇,本身就是其思想傾向性的體現。《大學生為什麼肯“下嫁”民營企業》雖然是肯定大學生的就業新觀念,但是“下嫁”這個詞分明體現了對“民營企業”的歧視心理。《昔日舉重冠軍淪為搓澡工》中,一個“淪為”,就明顯體現出職業歧視。而新聞媒體中大量使用的“打工仔”、“小保姆”等也多含有職業歧視的意味在其中。

  4.身份歧視

  這裡要說的身份歧視,主要是針對法制類新聞而言的。法制類新聞中經常會涉及到一些案件和犯罪嫌疑人,但是許多時候,新聞工作者把一些不太好的字詞加在他們頭上,從錶面看似乎體現了一定的民意(老百姓對社會腐敗案件、惡性刑事案件等的深惡痛絕),但是客觀地講,犯罪嫌疑人也是人,在他們被指控的犯罪行為還沒有得到最後的認定,法律也還沒有對他們進行量刑的時候,我們媒體就大量使用“惡棍”、“罪大惡極”等字眼,這無疑是對這些人的一種歧視。其次,本來按照法律程式,被告有為自己辯護的權利,也有沉默的權利,但是新聞媒體在對這些進行報道的時候經常使用“舌如巧簧”、“百般抵賴”等之類的詞語。

  以上是新聞報道中常見的幾種歧視現象,此外,在新聞報道中還存在年齡歧視、生理缺陷歧視等,在此不再一一分析。事實上,在新聞活動中,各種歧視現象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情況遠比我們上面分析的要複雜得多。

避免新聞歧視的途徑[1]

  新聞報道中的歧視現象已經引起業界和學界的充分重視,如何避免新聞報道中的歧視現象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針對上面分析的新聞報道歧視現象出現的原因,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一些方面做工作:

  1.破除傳統觀念的束縛

  作為現代社會的新聞工作者,應當儘力擺脫傳統思想中一些陳腐觀念對我們的影響,應當用現代觀念去觀照新聞人物和新聞事件。只有這樣,我們的新聞作品才能真正意義上避免歧視現象的發生,進而體現出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

  2.處理好媒體倫理和社會倫理的關係

  從媒體倫理的角度講,追求發行量、點擊率、視聽率都是應有之意。當今媒體的生存和發展需要靠媒體本身來說話。但是,媒體倫理一定程度上又是一把雙刃劍。追求新聞倫理,並不意味著可以不擇手段地去競爭去爭取“眼球經濟”。作為媒體,還需要體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這就是說在媒體倫理之上,我們還要處理好同社會倫理的關係。社會倫理要求我們遵循既有的道德規範,遵循人的生存價值。處理好媒體倫理和社會倫理之間的關係,就可以相對有效避免在新聞報道中的歧視現象。

  3.高尚的職業操守

  新聞記者需要恪守基本的職業道德,體現出高尚的職業操守。這要求每個新聞工作者不能眼光總是盯著社會的上層,盯著社會的強勢群體。真正的好新聞作品是需要新聞工作者耗費大量的腦力和體力的。不深入基層,只能寫出一些浮華的,有失偏頗的作品來。新聞活動中歧視性報道的屢屢發生,雖然不能同記者的操守劃等號,但是和記者的偏聽偏信、貪於享受害怕吃苦不無關係。在新聞業界的管理中,我們應當強化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教育;在新聞院校里,我們也應當開好“新聞職業道德”之類的課程。

  4.增強法律意識

  當今時代是法制不斷健全的時代。法律從本質上是為了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保障社會正常有序地前進。正因為法制在不斷完善中,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與我們的傳統道德、傳統人情倫理之間發生一些衝突。作為新聞工作者如何在法律和傳統道德之間尋找平衡點是至關重要的。這需要我們加強學習各種法律文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至於因為法律意識的欠缺而寫出帶有歧視意味的作品來。

  5.增強人文關懷意識

  現代社會的根本出發點就是體現出對人的尊重。這需要我們新聞工作者在任何時候都應當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2006年,曹愛文之所以被人們稱為“最美麗的女記者”,就是因為她作為記者始終是把人的生命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體現出深刻的人文關懷意識。人文關懷意識的另外一層含義是人與人的平等,人與人之間無所謂職業的差異,無所謂高低貴賤,每個個體都是社會的重要環節,“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如果在新聞活動中真正體現出人文關懷意識,就會避免很多歧視性報道的出現了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曾慶江,夏興通.新聞報道歧視現象分析[J].新聞界,200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essilco.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新聞歧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