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66个条目

低碳全球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低碳全球化(Low-carbon Global)

目錄

什麼是低碳全球化

  低碳全球化是指以低碳經濟革命為核心的世界低碳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繫而形成的全球範圍的有機低碳經濟整體。

低碳全球化的提出

  1、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實現經濟轉型成為全球共識。

  2007年-2009年環球金融危機,又稱世界金融危機、次貸危機信用危機,更於2008年起名為金融海嘯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註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9月9日,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這次經濟危機國際金融格局以及國際經融體系產生深刻影響,將削弱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同時也加劇了全球青年失業人口的增加。實現經濟轉型,成為世界不可迴避的選擇。

  2、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召開,低碳成為全球共同關註的焦點,低碳經濟時代來到: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全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方會議,這一會議也被稱為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於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們在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後的後續方案,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這是繼《京都議定書》後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球氣候協議書,毫無疑問,對地球今後的氣候變化走向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這是一次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後一次機會”的會議。本次大會對世界未經濟,政治,環境等方面產生重要的影響。各國開始應對低碳經濟革命時代帶來的影響和巨大變革。

  隨著低碳經濟,低碳發展低碳技術等低碳概念的興起,低碳全球化概念也便應運而生。

低碳全球化的特征

  低碳全球化是世界經濟低碳化的重要標誌和最終表現形式,因此也具有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1、低碳貿易自由化

  隨著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從而加快了國際貿易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也使得加經濟全球化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準則來規範自己的行為。而基於全球低碳交易平臺的低碳貿易也將在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中取得發展,並且呈現低碳貿易自由化的特征。

  2、低碳生產國際化

  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以互聯網為標誌的科技革命,從時間和空間上縮小了各國之間的距離,促使世界貿易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促使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準備了條件,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低碳技術的研發應用,低碳產業的發展都將極大促進生產力的革命跨越式發展。低碳生產國際化成為必然。

  3、低碳金融全球化

  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路,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跨國併購體系已經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在時間上相互接續、價格上相互聯動,幾秒鐘內就能實現上千萬億美元交易,尤其是外匯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流動性和全天候的市場。基於碳匯碳金融和碳金融秩序的低碳金融網路將迅速得以建立。

  4、低碳科技全球化

  它是指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化配置,這是經濟全球化最新拓展和進展迅速的領域,表現為,先進技術研發能力的大規模跨國界轉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典型代表,各國的技術標準越來越趨向一致,跨國公司巨頭通過壟斷技術標準的使用,控制了行業的發展,獲取了大量的超額利潤。經濟全球化的四個主要載體都與跨國公司密切相關,或者說跨國公司就是經濟全球化及其載體的推動者與擔當者。低碳科技的繁榮,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性機遇。未來將形成美日,歐盟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三個低碳科技中心和發展區域。低碳科技競爭激烈化,白熱化,成為這一趨勢的重要動力。

低碳全球化的影響[1]

  1、低碳全球化影響著全球的整體格局。

  低碳全球化將帶來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形成。一是對全球產業結構的影響。通過貿易或者非貿易手段,影響產業格局,是今後低碳全球化體現出來的最基本的特征。(1)全球清潔能源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將使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源核能製造業有井噴式的增長,從而催生一個龐大的清潔能源市場。(2)許多低碳新產品的生產,如新能源汽車、低能耗的飛機及輪船、節能建築與節能材料、智能家電、高效的工業體系等,將重構原有的交通、建築和工業體系。(3)為企業提供碳管理咨詢、建立碳交易市場等低碳服務將大大增加,這也將促進服務業轉型。這些都將改變著各國乃至全球的生產結構。二是金融與貿易結構將有所調整。隨著大量清潔技術、產業的誕生,金融資本對清潔產業的信貸支持將增加,出現清潔產業金融;為在更大範圍內降低減排的成本,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實行碳交易制度,即碳金融;隨著氣候變化所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的提高,保險損失將增加,碳保險面臨壓力;由於碳泄漏問題的存在,碳關稅很難降低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當前歐盟征收邊境調節稅進程的加速將對國際貿易帶來嚴重影響,甚至全球國際貿易將發生轉向。當然,碳關稅客觀上會調整被征收碳關稅國家的產業結構,也可能會影響征收國家的產業結構。三是能源結構調整。能源是整個氣候變化問題的核心。傳統石化能源將低碳化,包括電煤的脫碳技術,特別是CCS技術(將二氧化碳捕獲和封存的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將決定煤炭的前途,進而對國家能源安全造成重大影響;可再生能源的大力發展將實現人類能源從木柴到煤炭、石油再到可再生能源的第二次能源轉變,改進石油耗油大戶——汽車,增加節能建築;能源基礎設施的改變將使“互動、智能”為核心的電網成為發展趨勢,同時,充電站的廣泛分佈將會對石油需求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石油的地緣政治。四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轉移與國家安全的變化。氣候變化將引起很多國家邊界的模糊和重新劃分,貧困國家的氣候難民的大量出現將可能對未來的國際援助帶來深遠影響,全球地緣政治的北移使幾個世紀的北極時代可能結束。各國在低碳全球化過程中將圍繞減排責任、資金與技術轉移的不同利益訴求形成新的氣候變化的地緣政治,地緣政治的變化將直接決定其國內減排責任的大小,從而關係到國內經濟安全。當氣候變化成為新的國際秩序和競爭格局之後,以節能環保新能源技術為核心的清潔產業就成為一個國家競爭的核心。低碳全球化時代將是一個在各個領域建立新規則的時代,當然也必將是一個諸侯爭霸的時期。

  2、低碳全球化影響著不同類型的國家。

  一是由於世界各國在自然資源、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經濟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以及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低碳全球化對不同的資本主義國家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西方發達國家將謀求低碳全球化的主導,以繼續確保在低碳世界的霸權地位,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在推動全球氣候談判、低碳全球化問題上歐美髮達國家非常積極,尤其是歐盟。對他們來說,打低碳牌,既能爭取國內選民,又能推動經濟和就業增長。發達國家目前在低碳技術、人才、資金以及公民環保意識等各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他們在氣候談判中對中印等發展中國家施加碳減排壓力,在國際貿易中逐步提高相關的碳標準,製造低碳壁壘,從而迫使發展中國家減排,藉機輸出低碳技術和管理模式,成功後就可以坐地收錢了。二是不同的發展中國家受到的低碳全球化的影響也有所不同。低碳全球化是把雙刃劍,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太平洋島國的不利影響依然存在,但是某種程度上避免了若幹國家的消失以及加速貧困化。煤炭等化石能源在能源中占比較大的,我國大概在70%左右,印度大概在50%左右,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當中占比較大的巴西受到的影響比較小,按照各國標準征收碳關稅時,像巴西的福利會增加而不是減少。三是低碳全球化對於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影響。作為處於經濟振興和戰略發展期的廣大新興經濟體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新興經濟體在技術、資源方面的先天不足,對於發展低碳產業會產生重要影響;新興經濟體需要結合自身優勢,發展適合本國的低碳技術和低碳產業,從而改變低碳經濟格局的不利局面;新興經濟體在第三產業的巨大潛力也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無法比擬的。大力發展旅游文化等第三產業是實現低碳振興的重要出路。四是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低碳全球化作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浪潮,低碳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機遇主要是有利於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實現管理的創新;有利於加速我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有利於深入地參與低碳領域的國際分工,發揮本國現實和潛在的比較優勢,拓展海外市場;可以抓住低碳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後發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3、低碳全球化將形成新的低碳文明的全球化模式。

  低碳化浪潮是繼農業文明浪潮、工業文明浪潮、信息文明浪潮後的第四次浪潮。科技革命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形成,低碳經濟革命同樣是推動低碳全球化趨勢的主導力量。科技革命將人類從農業文明帶入了工業文明和後工業文明,低碳經濟革命將帶人類社會進入低碳文明和生態文明時代。低碳全球化是人類由高碳文明走向低碳文明的必然趨勢。由此可以論斷,低碳全球化是低碳文明的全球化。伴隨著低碳文明的發展和普及,低碳全球化時代也將來臨。從某種角度講,低碳全球化也可以看作是低碳文明的回歸,必將大大促進全球生態危機的治理

  總之,低碳全球化將對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產生重要而深刻影響,促進世界新的經濟政治秩序的建立以及低碳一體化的形成。我國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強調低碳發展的同時,要警惕和防止新的生態風險,為此,必須進行適應全球化時代低碳轉型需要的經濟、政治與社會變革。

參考文獻

  1. 張曉忠.低碳全球化:一個全球化的新命題[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11.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寒曦,Mis铭,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低碳全球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