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爭奪戰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人才爭奪戰、人才戰爭(The War for Talent)
目錄 |
人才爭奪戰,由1997年麥肯錫公司提出,人才戰爭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商業挑戰,人才是企業績效的關鍵驅動因素。[1]
人才是第一資源,不論是企業與企業之間,還是地區與地區之間,對人才的爭奪從未停止。
在日新月異的以高科技為龍頭的新經濟中,最短缺的不是資金、技術、產品,而是人才。高水平的人才已經成為體現國家競爭力的智意財富,成為企業最寶貴的智力資本。
美國首次達到100萬項專利花了385年,而專利數從500萬增加到600萬僅僅用38年,這足以說明人才所具有的神奇創造力。但現在,新經濟起步較早的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印度等一些國家以及臺灣、香港等地區都普遍感到高科技人才的匱乏。
據美國勞動部的估計,到2005年為止,美國需要補充100多萬IT人才,如果沒有辦法提供後續人才,美國將可能喪失高科技產業的領導。[2]
資本、土地和勞動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三大基本生產要素,任何國家或者經濟體的經濟發展都離不開這三大要素的投入。同時,這三大要素之間存在相互補充和相互替代的關係,這種互補性和替代性主要受經濟發展階段的影響。人才爭奪是經濟發展要素轉向勞動要素的必然趨勢。
資本和土地是相對有限的,而勞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對無限的。經濟發展的三大要素中,資本和土地受所在時空的制約,相對來說是有限的。因此,土地和資本兩大要素具有排他性。如果土地和資本被一個國家或企業占用了,另一個國家或企業就很難同時使用。
隨著經濟發展階段和文明形態的變遷,勞動和人的因素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正是“人才爭奪戰”爆發的經濟大背景。[3]
人才爭奪戰的現象[4]
美國:2011年8月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及美國公民身份和移民局宣佈一系列優惠政策,以吸引能夠在美國高失業率領域進行投資和創業的外國人才。奧巴馬提出“創業美國”倡議,攬全球人才助美國經濟,是奧巴馬政府這場新的人才攻勢目標所在。
日本:不惜高薪在全球範圍內廣招賢才,目標是使外籍科研人員占科研人員總數的比例在今後幾年達到30%。舉辦國際性學術會議,吸引國際上各學科的精英人才來日本作短期雙邊學術交流。建立海外實驗室,網羅人才,引進技術。
歐洲:歐盟主席巴羅佐提議歐洲要成為“吸引全球最優秀人才、創意和企業的磁石"。歐盟各國簽訂了一份協議,教育將逐步一體化, 學位在各個國家之間互認,學生在讀書期間可在歐盟各個國家之間學分轉換,讓許多申請者把留學國的目標盯住了歐洲。義大利目前針對中國推出了“馬可波羅計劃",即申請者可在國內參加為期半年的零起點語言培訓及在義大利的預科學習,可順利申請赴義大利留學。
新加坡:積極吸引中國內地的高二高三優秀學生來留學,因為如不提前動手,中國學生會把目光投向歐美市場。這些學生來到新加坡,經過高中、大學,留在新加坡工作。自上世紀60年代起,被稱為東盟“大腦"和“軍師"的新加坡不動聲色地完成著從低端產品輸出到高端思想輸出的蛻變。人才立國就是“彈丸之地”新加坡之所以能夠創造這一系列奇跡的秘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