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信息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并推行网络财务,提供互联网环境下实行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方式及各项功能,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管理数字化,并最终实现管理信息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模式成为企业强化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实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拓展了财务管理空间、加快了财务管理时效、提升了财务管理效能以及增强了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这就使得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迫在眉睫。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它具有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化,财务管理集成化,财务组织弹性化以及财务资源供应链化等特点,其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系统,使企业财务信息得到集成和综合,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使用单机会计电算化软件。它是通过编写单机程序来实现会计记账、核算、制作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的计算机程序化管理,从而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
第二个阶段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局域网,运用统一的网络财务软件。它实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销售信息系统等各个系统的集成。
第三阶段是企业内外流程一体化应用层次。这一阶段通过计算机局域网来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通过广域网和数据仓库技术的使用,使集团公司内部之间以及与相关价值链主体之间能及时传递、整理、分析、反馈财务和管理信息,为企业决策者和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支持服务。这三个阶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第三个阶段才是真正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应该包括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经理信息系统以及组织互连信息系统五个部分。这些系统的成功建立以及相互之间的集成管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成功的体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一)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
它是为满足企业财务部门会计核算工作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系统,主要解决财务人员的手工记账和报表问题,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系统是以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和日常会计事务处理为主。通常按功能可以分为会计核算信息子系统和会计管理信息子系统。
(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它是以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以财务管理提供的模型为基本方法,以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程序化问题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实时处理,从而实现对有关业务活动的控制功能。例如,对产品订购的管理,系统可以提示企业的经济订购批量是多少,显示出哪些产品库存已降至最低储备量需要及时订购补充。
(三)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非常灵活的交互式信息系统,它可以用来解决事前难以准确预测或者是随机变化的问题。一般说来,财务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其良好的交互性,使财务人员能够进行一系列“what-if”分析,再运用不同的模型,列举可能方法,协助分析问题、估计随机事件的各种可能结果、预测未来状况等方式,为企业决策者制定正确科学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同时对企业财务风险起到事先防范的作用。
(四)财务经理信息系统
这种系统是一种将会计事务处理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的高度交互式信息系统。它能帮助财务经理充分利用企业数据仓库,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发现数据的特征,预测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趋势,使企业的财务主管能够灵活、方便地从更多观察视角了解问题和机遇。
(五)组织互连系统
组织互连系统可以使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本企业与其他关联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自动流动,用以支持企业财务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分析、预测、决策等各个环节,以支持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系统环境设计[1]
(一)硬件系统设计
通过对现有财务资源的调查分析.在合理评估集中核算后的数据量和运行需求的前提下,按照“安全性、高可靠性、开放性和经济性”的硬件系统选型总体设计原则,设计了硬件服务器解决方案,江西省相应主机配置方案为购置硬件设备服务器2台、存储设备1台。系统总体架构在省公司集中部署模式,全省系统财务工作人员约为280人左右。目前省一市公司网络带宽为4M,市一县公司之间带宽为ZM或4M,满足了系统运行需要。
(二)网络环境设计
网络的稳定运行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如果单独进行财务网络的建设将付出巨大的成本。因此,在网络环境设计中,江西省烟草公司充分利用企业光纤骨干网络资源,借助于故障自愈、高带宽利用、公平的带宽分配管理等技术,组成了独立的财务子网确保财务通信和数据传输与其他信息隔离,保证了财务数据的安全与保密。系统遵循JZEE标准,B/S架构,使用UNIX操作系统、Websphere中间件、DBZ数据库。
(三)软件环境设计
配置软件资源,主要是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实施战术,确定相应的功能模块并进行合理搭配。例如,为满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核算,需要选择总账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搭建集中财务核算平台;为满足企业集团管理的需要,需要选择报账中心、投资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等模块。软件系统设计时需要仔细考虑,并不断完善。在满足正常财务管理需求的前提下,还必须能够提供标准化编码的管理,实现标准化流程的应用;能够实现内部交易事项的自动抵销;能够自动一次性生成合并财务报告并满足各层级管理需求的其他财务报告;能够自动取得预掉的执行情况并进行预算分析;能够满足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在实现信息高度集中的基础上还要满足精细核算和管理的要求,如实现单车配送核算、单项工程核算等。
财务管理信息化包括的内容[1]
高度集成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涵盖会计处理和管理控制的全流程,包括企业核算与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三大核算与管理系统,分别满足不同的核算与管理需求,并实现三者之间的集成。企业核算是基础,资金管理是核心,全面预算管理是手段。为此,江西省公司应按照总公司的统一布署,先实施统一的会计核算管理系统,然后根据企业管理需要,分阶段逐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首先,执行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和财务制度。统一的会计政策、会计科目、编码、会计核算,执行统一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省公司可掌握整个集团的信息,统一绩效评价口径的基础,保证信息一致性、实时性、正确性、及时性。其次,能够自动出具大部分报表,自动完成报表合并过程,避兔数据在不同地点、不同系统中传递时可能发生的错误,及时满足报表披露的需要,并通过在线分析系统直观、及时地提供决算信息。一方面,负责核算的财务人员通过专业分组,实施标准化作业,核算效率和会计技能显著提高;另一方面,负责财务管理的财务人员,从萦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管理工作做精做细。最后,财务集中核算与统一控制。通过对子公司业务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规范子公司的财务行为。由于数据集中、信息集中、管理集中并且规则统一,各级成员的财务数据和经济信息都从经济业务发生的源头直接采集,而不是层层报表汇总和报送。财务集中核算一方面使会计信息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使各级管理者能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自己设计的控制准则对经济业务进行实时控制。
(二)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包括:
①对外投融资和担保管理。烟草集团公司实行严格的投资管理政策,严禁买卖证券、严禁对外担保、严禁投资理财、严禁未经批准乱上项目,5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需报省公司审批,3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需报总公司备案,1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需报总公司审批。
②银行账户管理。子公司银行账户未经批准不得开立,从源头上控制资金的安全;各子公司均设立只收不支的卷烟货款回笼账户,对其所属分公司均只拨付备用金,并加强收入资金监控力度。
③资金实时监控管理。银企互联系统能实时获取各级资金账户的余额及交易信息,省公司可以实时掌握全省的资金变动情况,实现全省资金账户信息及资金变动的集中监控和管理。按照“以银行为枢纽、以信息为载体、变规范为程序、变监管为控制”的总体思想和“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重点对企业账户和大额结算资金进行跟踪,特别是对原辅材料采购、固定资产购置、基建工程支出、工资性支出、广告宜传费等资金进行重点关注和定额控制。
(三)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预算体系搭建、预算的编制、调整、控制、分析和考核等全过程的管理功能,并能与其他业务系统紧密结合,为企业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提供有效工具和手段。利用预算子系统编制预算体系、各种计划表和预算数.并存放在数据库中。当经济业务发生时,该事件实时驭动相应的子系统获取信息,同时驱动预算子系统的控制器,预算控制器将计划数与实际数进行比较,根据控制方法进行有效的控制,预算考评应建立指标体系,与当期业绩直接挂钩,使预算在企业集团的管理中发挥应有的效用。
(四)预算编制与反馈
通过在相关部门设立预算站点,预算执行单位(部门)根据预算编制要求,完成各自责任范围内的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管理办公室将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考核信息,及时反馈给各预算执行单位和责任部门。各预算执行单位(部门)可通过预算管理系统,及时了解本(单位)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实现预算的全过程管理和实时控制。
(五)预算控制
通过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预算控制、权限设置、数据联查、执行分析、指标预警、核算管理、资金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实现对企业各部门的预算管理和对企业整个业务流程的控制。母公司随时可以追踪战略目标的执行和实现进度,加强对子公司业绩指标监控的力度。
财务信息化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标志。从更大的范围看,财务管理步入信息化时代主要取决于五个方面的原因:
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全球资本、技术、资源、市场的国际化流动程度等局限,塑造了相对独立的、各自不同的地区经济的国际经济组织形式,同时相对狭小的经济空间、时间、市场、股东、用户、金融、结算、海关等经济运行环节,决定了信息支撑的满足程度是使用传统的财务报表、统计报表、电话、电传等手段。
2、经济全球化要求信息化的整体支撑。
国家疆界被商品的自由流动打破,经济运转的空间结构在经济地域、行业领域、信息领域、市场规则、资本输出、技术转让、资源配置、资源使用、资本经营、资本市场、货款结算、投资决策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这些都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显而易见,只有依赖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信息、现代物流,财务信息化管理才能支撑全球统一市场,支撑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实现。
3、资本市场、国际化管理呼唤财务信息化管理。
在资本、技术、劳动力、合同、产品进出、价格市场、货币结算、汇率、期货、套期保值、关税、法律等已融入国际市场的情况下,财务管理的程序、观念、方法都要遵循国际贸易惯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必然要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就是说,面对高度现代化的信息产业时代,全球市场、全球资本、全球结算、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决定了业务信息、资金信息、财务信息、技术信息、商品信息、政策信息、市场信息、人才信息等必须在以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络等公司主体的信息系统上运作;而财务管理的目标又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手段必须高度信息化,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
4、错综复杂的财务整合经济因素要求财务信息化管理。
在国际化贸易中,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整合经济因素一般包括:资本规模、科技革命、价格市场、物流市场、劳动力市场、关税政策、资金结算、资产结构、产权结构、收入、成本、利润、债权债务、经济合同、经济纠纷、法律差异、期货、期汇、汇率变动、套期保值、租赁、运输、包装、保险、质量、速度等。其财务信息的基本要求,一是全面性,即要求全面披露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所有直接、间接和关联信息,由此决定需要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二是分类性,即各种经济因素所披露的信息标的、数量、质量揭示着不同的经济现象,由此决定财务信息系统是由众多子系统组成;三是及时性,即时间就是金钱,经济效益的前提要拥有即时的市场、技术、价格、物流等信息,由此决定需要高速聚集、整理、分析、决策、反馈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信息网络。
5、股东要求资本市场规范诚信的财务信息化管理。
股东十分关注两个基本点,即对利益的追求和财务诚信。“对利益的追求”决定了资本市场对股票的评估必然坚持“价值规律”,即以公允、真实、全面、规范、及时的年度会计报告内容的经济效益状况为基础,这包括损益表反映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其它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税后利润、每股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每股现金股利等;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反映的提取的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任意公积金、分红基金、可供股东分配利润等;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所有关联信息。“财务诚信”则要求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尽可能地防治人为不良因素对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重大负面影响,通过在资本市场建立规范、严谨、诚信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减少类似于“蓝田”、安然等公司的假账瘟疫症的流行扩散。
1.企业信息失真、不集成。
企业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是实施财务管理的前提,但是,当前我国好多企业的信息严重不透明、不真实和不集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口径不一,也未经过充分挖掘和利用,企业有些部门出于自己的利益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而且应用的软件和信息编码标准不够统一,造成信息的集成程度不高,企业的各种业务信息不能实现及时的共享和传递,不仅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的质量,也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决策。
2.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的复合人才。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既懂企业财务又对软件应用和开发比较精通的复合人才,而现在企业的现状是企业不乏拥有各种类型的技术人员,有生产经营方面的专家和研发人员,也有从事控制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等等,但是同时具备财务与信息技术的人才非常缺乏,使得企业必须花非常大的精力和财力去请软件公司,并不断地与其进行交流来开发适合企业使用的软件,而且企业人才的缺失也使得软件的后续服务不能及时跟上。
3.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当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体制过于分散,多数企业难实现资金预算管理制度;部分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低不能准确提供完整的实物信息,另外,企业的信息监控制度不够完善,有些人为了私利,做假账,至使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对信息的监控体系不尽完善。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管理观念彻底更新
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现着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它不是—个单一的IT系统,而是—个极其复杂的多系统组合,不但涉及个性作业流程,而且要求改变领导方式、内部政策、组织结构、考核程序和标准,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在于它带来了管理观念的更新和变革。它是以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例如并行的工作流程、以任务为中心的组织结构、扁平控制模式等),对传统财务模式的工作环节、工作单位、工作步骤加以判断,并对逻辑关系、时间耗费、可否并行等进行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构思出能够最佳地完成统一工作任务或目标的一系列工作单位和环节,以求在质量、速度、成本、服务等各项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上得到改善。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思想就是协同集中管理。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下,核心企业设置一个中心数据库。在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子系统与中心数据库相联。当采购系统、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有物资流发生时,中心数据库通过内联网自动收集并传递给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动态核算,然后把处理过的会计信息传回中心数据库,决策系统和监控系统随时调用中心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和预算控制。这样,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部纳入了信息化管理之中,各部门之间协作监督,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在企业外部,通过外联网或互联网,核心企业与上下游的企业组织建立起密切联系,及时了解资本市场、采购市场、销售市场的动态,做出及时的反映。这种协同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使管理者能对动态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分析,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实时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应对网络环境下多变的市场环境。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性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依托的Internet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容易被拦截侦听、身份假冒、窃取和黑客攻击等,这是引起安全问题的技术难点。其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企业内部使用者来讲,如果使用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容易造成信息滥用和信息流失。再次,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如果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或疏于监控,导致系统瘫痪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因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侵害,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建立科学严格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从软件开发到硬件管理,从组织机构设置到人员管理,从系统操作到文档资料管理,从系统环境控制到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各个方面都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制度上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二是采用防火墙、VPN、入侵检测、网络防病毒、身份认证等网络安全技术,使在技术层面上对整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采取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
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应用,能够解决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许多原来无法逾越的困难,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财务数据安全风险、道德风险等。因此,财务人员应该一方面研究解决信息技术如何与传统财务管理相融合,另一方面,在完成结合过程之后,要不断研究,发现解决信息化后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应该在传统的系统理论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特征[2]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它具有自己的特点:
1.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产生。信息化财务管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采取经济业务事件驱动会计模式,由生产经营活动直接产生财务数据,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与财务数据相一致,财务部门从系统中及时取得资金信息,通过资金流动状况反映物料流动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时分析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产生。
2.财务组织弹性化。财务管理组织不再是以前传统的垂直式组织结构,而是根据实际管理的需求,管理中心下移,减少环节,降低成本,建立扁平化、网络化的财务组织,加强组织横向联系,使企业不仅上下流通无阻,横向交流也顺畅,从而达到及时反馈财务信息,有利于企业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及财务控制。
3.财务管理集成化。财务管理集成化是指在企业内部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上,从科学、及时决策和最优控制的高度把信息作为战略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并根据战略的需要把诸多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有机地集成,实现企业内财务人员、资金、财务信息等的综合优化管理。
4.财务管理人本化。信息社会中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的建立,大大降低了企业获取有形资源的信息成本,资金和其他生产资料相对丰裕,不再是“稀缺”的了。与此同时,信息人才成为十分“稀缺”的资源。相应的其管理的重点也由物的管理转向人的管理,其本质是对信息人的管理,特别是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财务管理中采用“人本化”理念,更加具有“人情味”。
5.财务资源扩大。在信息时代,企业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纷纷组成供应链,采取供应链的形式来参与竞争。这些供应链企业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该考虑到这个因素,财务管理的资源不能仅限于本企业,而应该站在供应链的角度进行财务决策。
6.各相关系统分工模糊。在传统组织中,财务工作完全按照部门划分,各部门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后,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使财务组织与会计组织相互之间的界限模糊,甚至可以跨越各自的界限,会计和财务不再需要对其进行区分、界定,它们统一在财务信息系统之中。
7.财务管理由单一目标向多目标发展。在信息时代,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物质资本的地位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上升,这使得财务管理的目标需要重新定位,既要考虑股东财富,又要关注股东以外的相关利益主体,使得财务管理由单一目标向多目标发展。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系统构成[2]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是依靠若干个信息系统的集成,一般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应该包括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经理信息系统以及组织互连信息系统五个部分,其中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是提供精确、及时的信息,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成功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和财务经理信息系统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解决财务管理中的计划、控制、决策等问题;组织互连信息系统是解决企业内部组织之间以及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信息传输问题。这些系统的成功建立以及相互之间的集成管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成功的体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1.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当企业发生经济业务时,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就会对其进行处理并将它保存或存储到数据库中,财务管理的各个部门,各个员工都能以某种形式或方式对其进行访问。一个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通常由多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通过组织互连系统完成特定的会计数据处理,提供特定部分的信息;各子系统之间互相传递信息,共同完成一个既定的系统目标。
2.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人机财务管理系统。它以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以财务管理提供的模型为基本方法,以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企业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结构化问题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实时处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概括发生的事情,并把人们引向存在的问题和机遇。例如,对产品库存的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显示哪些产品库存已降低到需要补充的日报表,以提醒财务人员应采取订购更多产品的措施。
3.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非常灵活的交互式IT系统,一般说来,财务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其良好的交互性,使财务人员能够进行一系列分析,再运用不同的模型,列举可能方案,协助分析问题、估计各种不确定方案的结果、预测未来状况等方式,为企业决策者制定正确科学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4.财务经理信息系统。这种系统是一种将会计事务处理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的高度交互式信息系统。它能帮助财务经理识别并提出问题和机会,通过将辅助背景材料与现实情况相结合,使企业的财务主管能够灵活、方便地从更多观察视角了解问题和机遇。通过财务信息系统,财务主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数据库,对其进行数据挖掘;而且可以对财务报告的输出形式进行灵活选择,以提供更明确和更具深度的信息。
5.组织互连系统。组织互连系统可以使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使本企业与其他关联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自动流动,用以支持企业财务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分析、预测、决策等各个环节,以支持企业的管理与生产。
财务管理信息化对财务体系的影响[2]
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后,使传统财务管理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工作方式、财务组织设置方式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种环境下,财务决策将取代财务控制成为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财务管理信息化对财务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有利于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由于条件的限制,使得出资者、经营者、财务经理、财务人员之间相互脱节。而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以后,借助于信息通讯技术,可以使得这四个层次的人员保持实时、全方位的联系,从而构筑四个层次的财务管理系统,各司其职,全部包括在财务管理体系之中。
2.有利于财务管理人员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由于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人的身份由社会人、复杂人转化为知识人、信息人,企业的员工以人力资本入股,其地位不再象以前属于被雇佣者,而是提高到与出资者的地位一致。同时,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之中,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必然要下放一部分权利,管理人员在一定权限、一定程度上拥有各自的财务决策权,财务信息化中要树立“人本化”观念,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决策权。
3.有利于解放财务管理人员的体力劳动。由于使用了计算机管理、网络通讯技术,企业的各个组织采用网络连接,使得全部数据的收集、初步加工、储存等能够自动化处理,因此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从大量冗杂的简单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分析决策。虽然财务管理人员从原来大量的简单低价值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但是信息时代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决策要求更迅速,信息技术使得信息的产生呈几何倍数增长,因此,作为企业核心部门的财务部门不会经常处于“待业”或“关门”状态,只不过财务人员的工作从一种性质转换到另一种性质,增加了决策的成分。退一步说,即便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条件下,财务管理人员的确比以往更清闲了,也很正常,因为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社会进步,人们可以充分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
1.通过信息集成为决策服务。
要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实现信息的集成,用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加强与软件开发公司的联系,使用国际先进的ERP系统软件,建立统一的计算机平台,采用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集成程度,建设高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管理统一,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并建立部门间信息流通制度,保证信息流能在企业各部门间顺利流通,实现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和数据共享,有效利用财务信息中的相关创新技术,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真正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服务。
2.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复合人才。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当前企业缺乏复合的人才,即使企业通过购买标准化的软件,也因为人的原因而不能得到有效使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不得不经常性地与软件开发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浪费很多精力和成本。本文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
首先,必须加强人才的培训。企业要对这个部门的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参与国内相关组织的软件培训,这种规模大的培训不仅成本低,而且能与很多企业的同行沟通和交流,针对性也很强,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好的效果。
其次,可通过产学研的模式来培养人才。当前的现状,是企业需求与人才供应的脱钩导致的,应通过产学研的模式,定点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专门培养财务管理信息人才,这不仅能为企业解决人才忧患,也为毕业生能在一毕业就能适应新的工作。最后,建立人员培训制度。企业必须在系统建设初期开始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并在系统建设的全过程中贯彻落实,以提高财会人员及其他员工的相关业务素质。
3.持续优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要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首先,就必须循序渐进,持续优化,企业要上下一心,在整体目标指导下,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长期性、持续性,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有针对性的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接口,实现数据共享,达到持续优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最终全面实现财务经营管理的目标。
其次,规范国有企业自身的财务会计预核算体系。针对当前财务会计预核算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企业要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使输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比较可靠有效,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全国统一、行业统一、并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产品编码体系,以保证信息数据能够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交换时被正确识别,并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减少资金管理中的漏洞,促进企业财务会计预核算体系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3]
我国的入世,意味着中国的整体经济环境来了一次大“换血”,从政府到企业,无可避免地接受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洗礼。高效的企业管理一直是中国企业的“软肋”,其中高效的财务管理更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在这个什么都讲求信息化的时代,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显得尤为迫切。为什么我们与全球500强有如此大的差距?是什么阻碍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怎样才能利用有利的经济条件,化劣势为优势?这些都是现代管理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首先,选准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当然是从财务管理信息化着手。当前,信息化建设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强大动力,而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和核心,是一个关键环节。目前,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失真、财务资金管理失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大力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资金风险,并且还可以推动其他各项管理。
目前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缺乏一个系统的、规范的、有多重访问级别的综合财务信息网。
(2)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慢、可靠性差。
(3)没有网上进行业务处理的功能。
(4)会计信息数据模式不规范,数据结构多种多样。
(5)缺乏全公司统一、齐全、详尽的实时财务信息资源。
(6)在Internet网上查阅信息效率低。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具体解决方案
1.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发挥企业监控作用
企业除了实时掌握各部门的动态情况,业务的变化外,最终要进行数据的合并,掌握企业整体的资金运作动态及企业发展状况。过去由于企业各部门或子公司的会计核算不规范,处理依据不统一,成本费用的划分标准不统一,致使上报的数据不规范而损害了数据的参考价值,甚至由于数据的不规范给企业决策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在启用财务管理系统以前,企业一般情况下会将提供的报表数据进行合并,然后企业高层再将各部门或者子公司提供的报表数据进行合并。报表提供的表面数据不能清楚地分析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且可能具有不真实性。现代财务管理系统提供了账目合并的解决方案。
通过系统对会计核算的规范程度控制,由高层界定成本费用的划分标准并通过系统对标准进行有效的控制,各部门或子公司的数据更可靠,高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各分公司财务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合并后,再输出报表。并在系统财务分析的帮助下对企业各行业、各地区的运作情况,取得了很多的帮助决策的信息,提高了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企业的账务数据按不同的管理角度汇总后,能够进行多维立体分析。因公司在汇总中可以直接查询每一财务数据的数据来源,从而企业高层可以横向比较各经营中心的业务运行情况,分析哪一个地区经营状况较佳;或各经营中心横向比较下属企业的运作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应用财务供应链来管理资金流
小型的单个企业财务管理因为目标单一,管理简单,也许用上一个适合自身的财务软件就能基本解决问题。但如果是大型的集团公司,特别是分布地域较广的公司仅仅用一个财务软件根本不起多大的效用。马克思曾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会计对于集团公司来说已经不单单是做账那么简单了。作为企业业绩改进工具之一的ERP(企业资源计划),是各企业家所喜闻乐道的一件事。ERP是过去20年企业计算领域的一股大浪潮,《财富》前1000家公司有8596实施了ERP,但是能把ERP推行得很好的企业寥寥无几。
事实证明,虽然说通常的ERP系统提供财务管理模块,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自动化程度,但在企业之间的财务往来管理上仍然是人工完成,不少重大电子采购行为还没能实现付款流程的自动化。财务供应链(FSCM)这一新概念的出现,能进一步改善企业最核心部门的工作效率,专家们也普遍认为,它是继ERP之后下一个重要的企业经营模式。
在对财务供应链进行管理的时候,有两个方面特别关键:一是能否获得有关将来现金支出需求以及现金流入的准确信息:二是基本的技术实现是否已经到位。在过去3年中,网络已经成为企业之间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的业务流程也都是建立在可以信赖的网络基础设施之上。发票收据、税款计算、发票核准、付款及现金管理方面的流程实现自动化已时机成熟。虽然可能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但从技术上来说,已足够支持电子付款系统。如果能够构建一个完善的财务供应链管理系统,那企业不仅能够使现金流更加透明和健康,并能帮助供应商实现自助管理,降低发票处理以及对账调节的成本,改进期末结算,消除重复付款现象等。
不少自动化解决方案目前遇到的最大障碍是80%的流程仍然基于纸张,所以财务供应链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必须从无纸化入手,并应尽量避免陷入复杂的业务流程重组。具体的财务供应链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
(1)文档电子化
使用OCR技术替代繁重的数据录入工作;电子发票按购物订单进行核对、传递以便批准更容易,并能通过标准的工作流系统一路传递下去,从而留出时间处理各种例外情况。当无法利用OCR技术时,则需要加强进行例外管理的人工手段。
(2)交易自动化
人工付款改为电子付款之后,就可以完全控制付款流程,从而能随时随地付款。电子付款不一定能够缩短付款周期,如果客户想保持30天的付款时间,那它完全可以在最后一天付款。不过有了电子付款,企业可以通过谈判为客户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来缩短付款周期。这里需要澄清的一大误解是,有人认为纸张流程造成固有期限的延误可以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其实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运营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效益,加上能够随意安排的付款日期,大大补偿了浮动收入带来的任何损失。另外,自动化技术还使得利用支出控制来优化现金头寸变得更为可行。
(3)管理自动化
在美国,Sarbanes—Oxley法案在法规方面给企业运营带来了新的压力,如果没有端到端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要实现报告的准确、迅速和透明是不切实际的。
(4)在不同地区销售,使用税率各不相同,而且每年变化繁多,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则能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同时节省财务管理成本。
可以加强财务供应链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排除了付款链的不确定性,可根据日常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的准确信息来帮助企业优化现金管理,同时能改善信贷决策,并有机会寻求外部融资渠道,例如代理融通等。美国一家公司最近实施了财务供应链管理系统,结果表明其运营效率大幅度提高:85%的交易不再需要数据录入;发票受理的成本降低了一半多,每笔减少至1.27美元;运营成本也减少了30%(全时制工作人员减少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其他的重大好处包括:改善了交易和付款条件;减少了对支持多个付款系统的IT资源的需求。
3.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
无论是单个的小型企业,还是跨地区的集团公司,要实施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人员的培训都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前期的软硬件选用、财务人员上岗培训、财务制度重新设计,还包括实施初期的手工与财务管理系统并行运行、方案修正和实施后期的功能扩展、二次开发等。每一阶段实施的效果都和财务人员的素质紧密相连。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更新财务管理模式,会计人员面临新的考验。改进财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势在必行。以下是对财务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培训的几点建议:
(1)更新培训内容,完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知识结构体系,丰富相关计算机知识具体地说,一方面是要加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比重,要求财务人员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简单操作与维护,能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熟悉Internet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或新的商务模式(如电子商务)等对传统内容扩充的要求。
(2)充分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丰富财务管理培训的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远程教育或兴办教育网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时更新财务人员的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不足的问题,官方网站与软件供应商网站还可以优势互补,从政策与实务两方面提供财务管理信息化培训所需材料。
(3)建立良好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效果
从宏观来看,可改革现有的财务人员培训上岗证制度,具体实施上使会计电算化培训成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教育及后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微观企业来看,可制定企业内部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并明确奖惩以激励财务人员,形成良好的组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环境。
(4)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骨干力量,带动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在几年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发现短时间内要普遍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很不现实的。但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的缺乏又会成为制约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效果的瓶颈。为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化优势和所用软件的功能,应付日常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缓解技术压力,降低咨询维护费用,建议实施电算化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培训数名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熟知财务软件知识,对计算机与信息化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财务人员,既可提高本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又可在必要时在部门内开展不定期的培训活动,带动其他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4.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要求
在应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之前,企业产、销、供、存等业务方面的信息由于业务量较大,加上处理程序的复杂,数据没能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造成业务和财务处理的严重不协调,给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以及集团总部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财务管理系统业务一体化顺畅的流程保证了业务数据的正确传递,销售管理系统中形成的销售发票,由计算机自动编制会计凭证,并登录到财务系统的相关账簿,确保了全公司业务台账、明细账、总账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从根本上杜绝了财务与业务部门的账账不符、账证不符的问题。由于各部门使用计算机以后,都有规范的流程加以控制,信息可以及时共享和传递,避免了手工操作时由于信息滞后和混乱造成的作假现象,使集团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形成良好沟通,使产、销、供、存得到了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5.加强成本(利润中心)管理和预算控制
企业每个独立核算的账套中,又有多个下属部门。在系统中将各部门分层次作为责任中心进行财务管理。如将其下属的某个业务部设为责任中心,核算该业务部所有业务,统计查询余额表,分析该责任中心的收入及费用在各会计期的发生趋势,以及利润发生变化的原因。公司为了管理的需要,还将一些相同性质的责任中心进行汇总,就是将各分公司相同性质的责任中心进行合并,在总公司中分析集团资金的动作情况。公司由总部对各账套的责任中心设置费用预算控制额,而各分公司无权进行修改,加强了费用控制。公司可以在每个预算期末比较各责任中心费用预算值与实际的差异,分析各责任中心收支状况。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预算是合理使用资金和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手段。企业需要对费用、部门、项目进行预算管理。在软件的预算控制系统可以任意设定预算期间和多种预算版本。企业对于一些费用控制根据经验设定固定值,一些费用是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设定预算控制目标,如设为上一季度的收入的一定百分比。公司为了统一管理,可由总部为各分司设定预算目标。分公司无权修改,保证预算的真实性。管理人员可在预算期末横向分析各费用项目实际值与预算目标的差异,也可纵向比较各预算期间业务的发生情况及偏离预算目标的情况。
6.加强客户的财务信用控制
企业对经营性业务中主要的资金流动的控制必须及时有效。企业需要实时了解各分公司的资金动态,从而可以事先掌握资金的运筹情况。公司为了控制坏账,加强对客户的管理,可以根据各客户的绩效,为客户设定信用额度及信用天数,以减少坏账风险;如果超过信用额度,系统将提出警告信息,如果控制严格,需要释放信用额度,才能继续开展业务。系统根据设置的核销原则,如先发生先核销、发票号相同、按合同号核销等多种核销方法,将发票与回款进行核销,从而可作客户的账龄分析及客户的绩效分析。
总之,我们只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就可以使财务管理信息化走上正轨:
(1)在硬件方面是搞好企业内部局域网建设。当前,办公自动化已相当普及,局域网建设已不再高不可攀。如果企业还不考虑局域网建设,则肯定不能适应竞争的外部环境。
(2)在软件方面是选择、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现在,市场上有许多软件公司的方案和产品,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和选择,软件公司都能按企业的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使之完全适应企业的需要。
(3)在系统方面是落实人员和制度。局域网的建设和维护需要专门的人才,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有关的制度建设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制度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幅度。
在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明确信息报送体系,规定下属各分公司、子公司必须上报的指标名称、指标构成规定、指标统计的时间、报送的期限。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地使用相对指标,目的是为了可以进行对照和比较。其次,要设计好指标汇总的表式,目的是为了有利于进行分析、比较和监控,同时规定财务部门对汇总表开发利用的要求,总的目标是使企业的财务会计提高为管理会计,上述制度的建设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在财务数据的分析、比较中,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问题,其中包括战术问题和战略问题。例如,在成本构成中,通过同一采购品种单价的比较可以反映出下属企业采购成本的高低;各项相对指标更能直观地进行比较,如人均产值、劳效和人均创利,每百元产值或营业额的工资比例、能耗比例,这些都属于经营上的战术问题。如果对各种经营业务进行获利能力和投资回报能力的比较,就可以作为经营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资产经营及资本经营的依据,这就属于战略管理的范畴,对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的决策起着重要作用。财务部门应该通过指标分析把各种各类问题分别提供给有关部门,有的可直接提供给企业领导。针对各个问题,部门和领导可以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提高企业各方面的管理水平。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信息化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抓住牛鼻子的作用。
案例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4]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数量上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各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的投入增长,其财务管理上面临着办学资金流量猛增、财务预算两级管理改革和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的趋势。在目前校园信息化建设已有较好基础的条件下,如何科学规范地利用好办学资金,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办学效益,成为各院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成为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推动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有利于资金与资产的科学规范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网络财务等不同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以高职院校财务工作模式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学校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所有信息,提供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手段,支持学校财务与决策活动,达到办学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1.有利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不是简单地把计算机技术嫁接到传统的财务管理上来,也不是单纯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而是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综合运用,其基本理念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财务管理为核心,资金流控制为重点,现代技术为手段”,其实质是借助信息技术对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工作方式和信息应用等方面进行的一次创新和变革,推动财务管理向交互式、网络化的扁平管理体系转变。
实现了全校财务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和共享,通过实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反馈,做到管理、监控、信息到位,达到强化预算管理、资金监控和风险控制的作用[5]。
2.有利于实现财务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实现三个层面的数据交流与共享,一是校园内人、财、物的基本数据信息可以多系统共享,如教师与学生的基本数据信息,可以被财务、人事、教学、学生、图书馆等各个系统所共享。二是财务信息的交流与共享,通过网络和WEB系统,可以实现集中处理和存储的财务数据的多个用户“共享”,实现随时随地的检索和采集,可以及时让广大教职员工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为教育和科研活动提供信息和资源的支持。三是校园内外财务信息的交流与共享,通过网络和统一的数据接口与界面,可以与其他高校以及校园外的部门和机构,如财政、审计、税务、银行等的系统相连,根据授权实现校园内外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促使会计系统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
3.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水平
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克服时空的限制,实现财务的即时管理。对多校区院校来讲,空间距离已不在是财务管理效率提高的障碍,信息化实现了远程录入、远程存储、远程报表、远程查询以及信息发布和数据检索等功能,提高了财务的即时管理。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换也将更加便捷、畅通。同时,财务信息的集成化、自动化处理,也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数据核对工作中解放出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通过网络,财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办公”,领导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审批”,极大地提高财务人员的办事效率及学校的管理水平。此外,决策支持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及时提供财务信息和报表数据,评价办学资金投向及其效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深入
高职院校大多由普通中专发展而来,有许多院校在内部管理体制上还沿用一级管理的模式,大都延续了原来“统一领导,集中(预算)管理,一级(会计)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6]。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院校大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相对于原来的手工模式,工作效率和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还停留在会计电算化“核算”上,有的甚至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会计电算化建设,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将对传统财务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流程进行彻底改变。有的学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应用”的现象。
2.数据标准不统一,资源共享度不高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发校内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图书管理等各类管理系统时大都还是各部门自主建设,没有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开发”的原则,没有遵循统一标准的信息编码、数据字典和数据接口。客观上造成各部门间的数据信息难以共享和交换,造成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7]。虽然,有些院校也建立了对外的网上查询系统,但提供的也局限于基本财务信息的查询,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仍然通过纸张凭证来完成,还没有建成一个跨多部门的综合管理与监督的系统。
3.现行财务管理软件功能单一,内控环节薄弱
高职院校现行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帐务管理、学生收费管理、银行票据管理、工资管理、财务信息查询等子系统,主要以帐务管理为核心,用电脑处理日常例行的数据信息,并根据要求提供相应的报表,可以说是较为简单的软件模拟人工会计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其处理模式是固定的,难于支持财务工作的决策、规划和分析活动,不能为高层决策提供依据。目前高职院校的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主要是建立在不同工作职能和不同岗位工作职责划分的基础上,其控制模式主要体现为检查性的、反映性的。由于没有考虑信息技术对业务运行、对规则的符合程度和信息过程相关的风险影响,还不能达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如图1所示,数字化校园系统应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图书管理、其他业务等系统,其中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预算管理、账务管理、工资管理、学费管理、会计核算、会计档案、财务决策支持等子系统。这些都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其建设纳入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统筹规划中。在规划时,一定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一是全面规划、统筹安排,规划必须既要整体全面,和学校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又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统筹设计各系统和模块的功能,同时要统一部署安排,避免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
二是分步建设、平稳过渡,必须结合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在现有建设基础上适当取舍、循序渐进,处理好新建系统和已有系统的管理,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稳健推进建设,确保财务各类数据的平稳过渡。
三是标准统一、资源共享,规划时要注意把人、财、物和教学、科研项目等进行信息标准化编码,统一数据字典、数据结构和数据接口,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
四是借鉴经验、积极创新,建设过程中应该广泛、积极收集兄弟院校特别是这方面走在前列的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但也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本校实际特别是高职院校的特点,走有高职特色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8]。
图数字化校园系统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示意图
2.创新管理模式,再造业务流程现代的财务管理是一个成体系的、相互关联的整体。预算为执行、监控和报告评估提供依据,会计核算为监控、报告、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报告为评估和决策提供依据,反过来又影响预算、核算的内容。现代高职院校管理信息系统也不再局限于校园内部信息流通畅的封闭式系统,而是与行业企业和相关部门机构保持信息流通畅的开放系统。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以资金运动为对象的财务管理模式便无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科研要求。因此,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就必须深化财务管理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
同时,当传统的财务流程已无法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财务管理的要求时,必须对财务业务流程进行再造。财务业务流程再造是指运用流程再造理论,对现有财务业务流程进行调研分析、诊断、再设计,然后重新构建新流程的过程。主要包括业务流程分析与诊断、业务流程的再设计、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三个环节[9]。在流程再造中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作用,科学确定当前流程的哪些环节需要作根本性的改变,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的、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以适应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
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而财务管理水平又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务管理信息化所引起的管理模式变革,要求财务人员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财务人员也将起到一个管理员、分析员、控制员而非单纯记录员的作用,这对财务人员有了较高的素质要求。同时,财务管理信息化离不开必备的软硬件支撑,日常工作也以软件和网络为载体,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特别是更加需要兼具会计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这两个专业的业务人员相互渗透和协作,才能把工作做好。为此,我们应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的综合培养,使他们同时具备掌握信息专业技术和财务管理的综合素质,形成一支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的人才队伍。
4.确保网络安全,保持信息畅通
数据安全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问题。
造成安全问题的隐患很多,主要由设备物理层的安全问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对开放性、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存在的漏洞威胁、计算机病毒入侵、遭受黑客攻击等引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完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必须有一套能解决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威胁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技术上,我们可以从解决物理安全问题、合理规划网络和制定网络安全访问策略、建立病毒防护体系、实行多级访问控制、采用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等方面来考虑;在管理上,我们要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并严格落实,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安全技术和安全意识教育[10]。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切实建立起保证财务数据安全的“防火墙”,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和信息的畅通。
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是高职院校财务工作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最能体现学校管理实效的要求,学校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人财物变化都可以通过财务绩效体现出来。因此,在强调管理信息化是重点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深化的发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 ↑ 1.0 1.1 王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立与应用[J].《财政监督》.2009(06)
- ↑ 2.0 2.1 2.2 王凌.浅析财务管理信息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5)
- ↑ 孙君亮.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9(6)
- ↑ 傅淑园.谈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
- ↑ 黄丽娟.略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会计之友,2006(6):80-81
- ↑ 潘庆阳.高职院校构建院系两级预算管理体系的探索[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66-68
- ↑ 徐广生.试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24-27
- ↑ 戴华.中国电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6
- ↑ 曾龙祥.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3
- ↑ 李化江.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解决方案[J].会计之友,2008(1):49-50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