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食品物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食品物流(Food Logistics)

目錄

食品物流概述

  食品物流是食品流通,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它所指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食品運輸、儲存、配送、裝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動。

  食品物流學既是食品科學的一個分支,同時又是物流管理學的一個分支。

食品物流的特點

  食品物流相對於其他行業物流而言,具有其突出的特點:

  一是為了保證食品的營養成分和食品安全性,食品物流要求高度清潔衛生,同時對物流設備和工作人員有較高要求;

  二是由於食品具有特定的保鮮期和保質期,食品物流對產品交貨時間即前置期有嚴格標準;

  三是食品物流對外界環境有特殊要求,比如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四是生鮮食品和冷凍食品在食品消費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食品物流必須有相應的冷鏈

食品物流現狀

  眾所周知,民以食為天,食品之於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食品行業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時期,出現了供給能力迅速擴大,供給產品多樣性增加等趨勢。

  如今,食品行業占國民經濟很大比重,它已經成為肩負著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增加我國國民收入的重要支柱產業。

  但是,我國的食品行業仍然存在著繁榮下難以掩飾的悲哀。在21世紀的今天,外部市場環境變幻莫測,顧客消費心理難以揣摩,食品行業出現了以下不能迴避的尷尬和無奈: 首先,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要求也上了一個新臺階。不但要求產品新鮮,還要求生產無污染;不但要求種類多樣,還要求配送及時迅速。總之,現代社會中,人們的食品消費結構成多元化方向發展,人們對食品的購買動機卻趨向多品種少數量模式。但食品行業現有的軟體和硬體設備還不能滿足人們 “多品種,少數量”的消費模式

  其次,食品運送過程中浪費嚴重,物流占食品成本很大比重。據估計,中國每年有總值七百五十億元人民幣的食品在運送過程腐壞。一些容易腐壞食品的售價其中七成便是用來補貼在物流過程中弄壞貨物的支出。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我國食品業現有人員對食品物流理論研究及供應鏈管理認識不足,是造成了我國某些食品零售價格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最後,中國食品物流供應鏈被定位為“昂貴,耗損食品,無利可圖,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我國食品行業有著負面的公眾形象。據統計,我國每年食物中毒報告例數約為24萬人,專家估計這個數字尚不到實際發生數的 1/10。這為我國食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創造了不利因素,也使我國消費者對食品行業缺乏信心和忠誠度。

  我國加入WTO已經走過了一年的歷程,在這段時間里,我國的食品行業是機遇與挑戰並存。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食品消費觀念從傳統單一向現代的多樣、快捷化變化。對食品產業來說,就提出了提供“更好的質量、更大的柔性、更多的選擇、更高的價值和更低價格的服務”等要求。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跟上市場的腳步,我國的食品行業必就須不斷的縮短產品開發研製時間、改進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貨周期。

  綜上所述,發展我國食品物流是必然趨勢,基於我國食品物流面臨的新環境,要解決與食品物流密切相關的食品多樣快捷化要求、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規模效益等問題,就要求引進先進的物流供應鏈管理思想,將生產鏈的上下源頭有機結合起來,以其先進體系提高我國食品企業的競爭力。

食品物流的改進對策

  一、食品企業與3PL合作

  食品企業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自身專註於對核心競爭力的打造,讓3PL的規模效益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乃是一舉兩得之事。目前國內的許多3PL 公司都提供了物流一體化服務,從包裝,運輸到分揀,配送,甚至與顧客進行FTF交貨,為食品企業打造全方位的物流體系和增值服務。

  二、食品企業與政府與物流行業協會合作,共同完善食品物流的法規和制度,從根本上改變食品物流的負面形象

  在現代社會中,形象和信譽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提高企業競爭力不容忽視的一部分。由政府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行業提供食品物流的交流平臺,建立食品供應鏈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可以將中毒,腐爛等食品現象降到最低,從而改變我國食品行業的一貫負面形象,共同打造中國食品行業“健康,綠色”的新形象。

  三、引進先進的物流硬體設備和物流管理軟體

  在依賴於物流外包的同時,企業必須提高自己的硬體設備和人員管理水平。推進集約化共同配送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實施配送\流通\加工一體化,引入先進信息技術進行貨架管理,用現代物流技術推進食品物流合理化,這些都是我國食品行業的必然發展趨勢。 當“食品”遇到“物流”,這將是一幅振奮的畫捲,一次美麗的相遇;為降低食品企業的綜合成本,為提高食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打造我國食品行業的新形象,我們相信,中國食品行業需要物流的再造,食品物流將為我國食品行業翻開嶄新的一頁,中國食品行業的明天會更好!

  眾所周知,中國大地目前興起了一股“物流熱”,物流被成為“第三利潤源泉”和“冰山的一角”,充分說明瞭其將會帶來的巨大的潛力和成本節約。一般來說,物流的定義是:物流是對貨物、服務及相關信息從供應地到消費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動和儲存,進行計劃、執行和控制,以滿足客戶需求的供應鏈過程的一部分。由此可見,物流是一個提供整合的服務和理念,它將以往獨立的生產和運輸過程綜合起來,從全局化的角度出發來看待問題。而我們食品行業面臨的眾多問題,恰恰就是需要物流軟體的管理思想和硬體的物質支持。將物流引入食品行業,是我國食品行業勢在必行的改變和趨勢。

  物流可以緩解食品行業的眾多壓力和尷尬,是我國食品行業提高競爭力,滿足顧客需求的出路。其具體表現如下:

  首先,現代物流“多品種,小批量”的配送方式可以滿足顧客現有的消費模式。運輸的快捷,迅速和安全是物流業提供服務的特色,其JIT配送體系可以保證食品的新鮮和運送的及時,其先進的多式聯營方式可以保證食品大量空間位移的實現,因此,物流為我國食品行業“多品種,大批量”的生產和顧客“多品種,小批量”的需求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支持。

  其次,物流業現有的設備和技術可以滿足食品行業苛刻的保管條件和保鮮程度的要求。冷凍食品供應鏈已經成為我國物流發展的關註課題,最近,又有一些大型企業進軍冷藏物流,如大眾交通等,這些實力雄厚的企業可以為食品行業提供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從而可以大大降低我國食品行業在倉儲和運輸方面的損耗。

  再次,我國物流所擁有的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硬體設備可以降低食品的終端價格。目前我國許多3PL提供的都是全方位一體化的服務,他們以提供物流“低投入,高產出”的解決方案為重點,尋求可獲得的資產的最佳組合,可以為我國物流業節約大量成本,從而降低其終端價格。

  最後,物流業可以提高我國食品行業的綜合競爭力。構建我國食品行業的現代物流平臺,通過變革將傳統的基礎物流向食品供應鏈物流轉變,改變傳統的作業模式,是現在食品企業面臨的主要課題。物流供應鏈系統就是通過將供應鏈上下游的原料提供商,生產商零售商等聯合起來,使企業間的關係由傳統的“殺價”轉為 “雙贏”,從全局化的角度來找到最優的方案。同時,物流供應鏈還可以將顧客與企業緊密結合,快速反映市場的需求和變幻,從而達到全面提高食品行業綜合競爭力。

食品物流:脆弱的供應鏈

  跟家電行業一樣,食品行業是我國開放最早、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也是一個國際品牌涌入迅猛,國內品牌後起之秀最多,發展最快的行業。然而,我國的食品行業仍然處在繁榮下難以迴避的尷尬和無奈之中:在行業一片大好的形勢下,很多企業仍舊在微利、甚至無利的窘況下苦苦支撐著。業界不禁在思索:是營銷環節出了差錯,還是產品選擇上誤入歧途?究其原因,問題大多數出在了物流供應鏈環節上。如今,高質量的產品不再是確保顧客忠誠度的唯一因素。目前複雜的外界環境對食品產業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使我國食品物流面臨很多新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食品電子商務的普及,人們的食品消費結構呈多元化方向發展,人們對食品的購買動機已趨向多品種少數量模式。一般食品的附加值並不高,而品種數量卻非常大,需要在短期內快速分拔到所有地方。這對我國目前落後的物流業是一大挑戰,要求食品物流達到快速、多樣化等標準。

  近幾年來,不少國家均不同程度地相繼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比如,因激素使用產生的問題、沙門氏菌污染、農藥殘留問題、後又出現了瘋牛病、口蹄疫,還有轉基因問題等。我國也多次出現食物中毒事件,據統計,我國每年食物中毒報告例數約為24萬人,專家估計這個數字尚不到實際發生數的1/10。流通中的物流環境與運作是影響食品安全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物流設施和工作人員需符合食品衛生法。由於食品的安全標準食品原料種植和採購、生產、流通加工和配送每一環節都影響食品安全衛生,食品物流較其它行業物流更重視一體化模式。

  過去幾年是一個高速併購的年代,很多食品企業通過重組整合加大了規模,公司越來越大,品牌越來越少。規模上去了,但並不一定帶來規模效應,如光明收購達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年之內就使達能的經營有了很大的轉變,同時出現了另外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原來的物流資源很難滿足並構後的需求。而規模經濟對於大型企業而言,最本質的就是運營上的整合,這對我國還比較分散、單一的物流業提出了巨大挑戰。

  我國整體流水平和物流機構還很不健全。從目前來看,我國一些食品企業上市公司,如燕京、青島等已經開始涉足物流領域,相對於國內物流的整體水平而言,食品企業同其它門類的企業一樣,處於建立、探索和發展階段。我國正處於從傳統的物流服務向現代物流社會化轉換過程的起步階段,第三方物流相對發達國家來說還很落後,能夠提供綜合性全程服務的物流企業占比重很少。根據對中國物資儲運協會內200多家物流服務企業調查結果,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能提供的綜合性全程服務還不足總體需求的5%。下表給出了我國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的現有主要服務內容,多數仍停留在貨物代理、倉儲庫存管理、搬運和幹線運輸等方面,很少幾家能提供綜合性、全過程、集成化的現代物流服務。

  我國生產流通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內容

企業類別包裝單純倉儲幹線運輸市內配送
生產企業4%20%48%28%
商業企業14%28%29%29%

  另據倫敦《亞洲海運》的一篇文章,由於道路建設、現代化冷藏儲運基礎設施落後,中國每年在運輸途中,腐爛變質的水果,蔬菜,乳製品和其它容易損壞的食品的總損失達到750億元人民幣。這筆巨款如果用來買糧食,可以讓2億人不挨餓。專家認為,中國缺乏訓練有素的食品物流供應鏈人員和現代化冷藏儲運基礎設施,是導致中國每年數億元食品浪費和損失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一位來自歐洲的物流專家在考察中國食品運輸和物流服務供應鏈後認為,先不談食品在產地驗收時候的本身質量如何,如果按照歐洲的標準和規範來操作,目前中國的食品運輸總量中的80%的水果,蔬菜,冷凍食品和乳製品等保鮮食品在抵達目的地後將被收貨人拒之門外。

  一些國際食品市場專家指出,由於中國已經參加世界貿易組織,因此到2004年,中國的農業產品年平均關稅從現在的17%將降低到22%,也就是說到2004年,外國農產品,食品和畜牧業出口商人就可以把他們的商品總量擴大出口和配送到中國。

  對於外國經濟貿易界來說,中國的食品市場對外開放的大門敞開,當然是一個可以爭取到更多牟利機會的喜訊,但是目前中國食品物流供應鏈存在的嚴重缺陷卻令人驚愕。這些缺陷主要體現在儘管正在抓緊開發,但是仍然極端落後的中國西部地區,中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特別是偏僻山區的貧困,內地交通運輸基礎建設陳舊落後,特別是不少地區的交通運輸長期佈局不合理,建設速度一時沒有跟上,阻塞仍然頻繁發生,中國東西部地區收入高低差別太大等現象。     而我國港口的冷藏設備,特別是冷藏倉儲基礎設施嚴重滯後,則直接造成了食品貿易的離心傾向。一位國際食品冷藏物流供應鏈發展商說,由於在中國港口難以找到合適的冷庫和其它倉儲設備,他在過去的20年中不得不把冷凍食品中的85%運送到香港和東南亞港口,然後再把冷凍食品分期分批轉運出口到中國。只有 15%的冷藏食品直接運到中國的上海,大連等港口。上海和長江沿線各個支線港口的冷藏設施和冷庫庫容正在不斷增加,今後幾年內他可以擴大冷藏食品直接進入中國內地港口的份量。

  一些國際食品貿易集團已經租用馬士基海陸航運公司,南韓的現代海運公司的運力,開始安排經營直達重慶,成都和武漢的冷藏集裝箱運輸,還有一些國際冷藏和冷凍食品貿易集團開始把本部從香港移到具有冷藏倉儲能力比較雄厚的上海,致力於迅速發展中國內地的鐵路,公路,水路的冷藏物流供應鏈。目前中國的食品冷藏供應鏈還有待迅速完善,中國各地的管理規範有待進一步統一。

  中國的食品冷藏卡車運輸現狀更是不能令人樂觀。首先是易腐保鮮食品的裝船,裝車大多是在露天而不是按照國際食品標準在冷庫和保溫場所操作,其次是物流鏈各個環節信息阻塞,缺乏透明和暢通機制,環節脫鉤是常有的事情,造成食品在運輸途中發生無謂耽擱,風險增多。

  在中國的公路運輸中,易腐保鮮食品的冷藏運輸只占運輸總量的20%,其中能夠按照發貨人的要求保持恆溫的只有達到95%,其餘80%左右的水果,蔬菜,禽肉,水產品大多是用普通卡車運輸,至多上面蓋一塊帆布或者塑料布,由於公路冷藏運輸效率低,食品損耗高,整個物流費用占到食品成本的70%,而按照國際標準,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過食品總成本的50%。

  現代物流技術酵發食品物流合理化

  顧客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顯現個性化、方便化趨勢,不同消費者對同一食品的要求有很大差異,我們很難預測到消費需求的準確數據,等收到零售商的食品訂貨單後再進行食品全過程生產則延長了前置期。這與顧客對食品快速變化的偏好是不相符的。利用“延遲”生產技術可有效地利用總體預測的信息,縮短交貨期和有效降低食品生產、銷售成本。這些技術包括通過設計食品和生產工藝,可以把製造何種食品和差異化的決策延遲到開始進行生產時,使一類或一系列產品延遲區分為專門的產成品,這種方法稱為延遲產品的差異,即食品生產的通用工序和特色化工序進行分離。分離點之前的食品生產是可預測的,能大批量生產,效率最大化;分離點後依靠顧客對食品的個性需求驅動對食品進行特色化,最大程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從時間角度考慮,我們儘可能將分離點推遲,即向生產過程下游移動,如將食品生產的最後段工藝(特色化包裝、份量大小分級、營養成分添加、顧客額外要求等)延遲到收到客戶的訂單以後來完成。

  食品行業可通過流通加工來保持並提高食品保存機能,使提供給消費者時保持新鮮。食品的流通加工主要包括:1)冷凍食品;2)分選農副產品;3)分裝食品;4)精製食品。提高食品配送效率和效益的有效途徑是實施配送-流通加工一體化的策略,即在實施食品集約化共同配送的同時,引入先進技術和設備,對食品進行在途加工和配送中心加工。如生鮮食品屬於低溫保鮮食品範疇,對質量、鮮度、營養均有很高要求,因此在物流上可採取“當天加工,當天配送”的配送原則:設置一條從進貨、分割、加工、包裝、配送運輸直至零售店銷售的供應鏈,使流通加工與配送一體化。這種組織形式無論是對流通加工的有效運轉,還是對配送活動的完善與發展,都有積極推動作用。

  保鮮是消費者對市場食品的第一要求。即使是已入零售店的食品,要維持其新鮮度和安全度仍然是比較麻煩的事。由於食品品種繁多,需引入先進信息系統對產品貨架期和保鮮度進行管理。

  (1)採用“不同貨架到貨方式”,即按貨架為單位進行到貨的方法。首先,對各個店鋪的貨架與商品的關係進行調查,將商品與其貨架的貨位輸入到物流中心的電腦系統中,在電腦系統上建立起商品與店鋪,以及貨位的關聯,通過電腦系統自動地識別各類食品的數量,應該補充到哪一家店鋪的哪一個貨位上。這樣就可能在貨架上按順序進行補充商品,做到最效率化。

  (2)鮮度維持管理。採用電腦系統對食品鮮度進行維持,食品的主文件中設定商品有效期和准許銷售期限,在商品入庫時輸入製造年月,電腦系統就可以自動進行判斷各類食品是否可以入庫。在庫商品嚴格地按照先進先出進行作業,每日由作業人員檢驗商品日期,為保證不出現超過准許銷售期限的商品,對將近准許銷售期限的商品提供警告功能,採用雙重保險方式。

  我國農副產品流通量很大,其中80%以上的生鮮食品是採取常溫保存、流通和初加工手段。據統計,常溫流通中果疏約損失20%—30%、糧油15%、蛋15%、肉乾耗3%,加上食品的等級間隔、運輸及加工損耗,每年造成經濟損失約上千億元。

  要發展冷凍食品和生鮮食品流通業主要是建立食品冷藏供應鏈,將易腐、生鮮食品從產地收購、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直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都處於適當的低溫環境之中,以保證食品的質量,減少食品的損耗,防止食品的變質和污染。我國目前正致力於冷鏈建設,已納入“十五”計劃。如中國肉類協會特別強調, “十五”期間,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要適應小包裝、冷卻肉生產的發展,配套發展儲藏、運輸、銷售不中斷的“冷鏈化”物流,要以向社會開放、市場化經營、增加配銷功能為指導原則,加速冷庫的技術改造經營管理和全方位服務工作,提高冷庫利用率和社會服務面;運輸和銷售環節要大力倡導冷藏集裝箱運輸和按規定溫度展示銷售產品的新形式。

  目前,創建綠色食品配送體系吸引了許多食品企業的眼球,也是食品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綠色食品配送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運輸綠色化。開闢公路、鐵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食品運輸通道,並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將其聯結起來,發揮各類運輸工具的優勢,消除不必要、不合理的關卡和收費,在全國範圍內構建高效率、無污染、低成本的綠色運輸網路和聯運系統。

  (2)流通加工綠色化。一方面變消費者分散加工為專業集中加工,以規模作業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減少環境污染,如餐飲服務業對食品的集中加工、配送中心對生鮮蔬菜的附加工等;另一方面是集中處理消費品加工中產生的邊角廢料,以減少消費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廢棄物污染。

  (3)包裝綠色化。主要途徑包括:促進生產部門採用儘量簡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製成的包裝,食品流通過程中儘量採用可重覆使用單元式包裝,並對包裝上印製的廣告與使用說明作出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建立合理的包裝材料回收體系等。

  最終出路在於構建食品供應鏈

  基於我國食品物流面臨的新環境,要解決與食品物流密切相關的食品消費多樣快捷化要求、食品安全衛生控制、食品企業規模擴大等問題,我們需要從源頭抓起,建立統一的物流戰略框架。食品物流比較繁瑣,食品物流產業涉及到多個組成單位,從開始的農產品種植、原料運輸、食品加工生產到運往配送中心,直至零售商最後被消費者消費的全過程。由於其中的每一環節都不同程度的影響整個物流過程,需通過變革將傳統的基礎物流向整合物流模式——供應鏈物流管理模式轉變。

  所謂供應鏈管理,是在滿足服務水平需要的同時,為了使系統成本最小而採用的把供應商、製造商、倉庫和商店有效地結合成一體來生產商品,並把正確數量的商品在正確的時間配送到正確地點的一套方法。供應鏈管理涵蓋了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客戶的客戶”之間有關最終產品或服務的形成和交付的一切業務活動,其目的是使整個供應鏈產生的價值最大化。一般而言,農產品供應鏈由不同的環節和組織載體構成:產前種子、飼料等生產資料的供應環節(種子、飼料供應商)—產中種養業生產環節(農戶或生產企業)—產後分級、包裝、加工、儲藏、銷售環節—消費者。在國外,這個供應鏈被形象的比如為“種子—食品”,在我國通常被稱之為“田頭—餐桌”。

  我國傳統物流是由分散的各成員各自進行物流運作,而供應鏈物流是將上下游企業作為整體,相互合作、信息共用,提高物流的快速反應能力,降低物流成本的管理模式。這樣,通過食品供應鏈物流的整合管理,可使物流活動的每一環節為了共同的目標保持協調一致,可有效提高食品物流的效率和服務水平,通過食品原料的源頭衛生安全控制,可確保食品安全質量體系的良好運行。我國世界500強企業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在這方面已做出了初步嘗試,如對普通玉米油的提煉,從培育種子開始到最後的提煉、以及銷售、出口都在進行研究和建立管理體制。但我國物流基礎設施落後、物流水平遠遠落後於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這樣的食品供應鏈有待於逐步試驗和實現。由於供應鏈上各物流機構在整合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利益衝突,應該註意選擇整合渠道,建立共同的供應鏈物流效益最大化目標。同時,可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發揮企業和政府兩個積極性,儘快提高物流基礎設施水平。針對目前我國物流產業交通系統、倉儲系統、信息系統等基礎設施水平低下,無法滿足客戶需要的問題,必須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共同努力,提高基礎設施水平。我們認為在未來一定時間內政府應該制定有關第三方物流服務業行業準入的企業基礎設施基本條件要求,對專門的物流公司提供優惠的建設政策和提供資金支持。

  其次是食品生產企業將物流服務交給第三方物流企業。由於食品規模的不斷擴大,食品企業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很難滿足自身綜合化的物流服務,需要將業務交給專門的能提供綜合服務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

  生產和流通企業對於未來物流服務內容的需求和選擇生產企業

  我國生產和流通企業最急需的是綜合性服務(包括:運輸、配送、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和信息處理等)。這樣可減少食品生產企業的配送活動,食品企業可集中精力和技術發展自己的核心業務,做到效率最大化。不但節省了運營成本,還減少了交通擁擠、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比如前一段時間,青島啤酒建立合資物流公司,其原因就是青啤不具備管理車隊和運輸的綜合能力,把這個包袱轉給第三方物流公司,通過合同的方式使“後勤”得到保障第三方物流企業和傳統物流企業在服務管理方面的行為。在努力規範自身行為,提高服務水平。

  立行業協會,規範的同時,必須儘快成立地區性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業的行業協會,由該協會作為行業自律機構,一方面由協會開展工作去防止和製裁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的出軌行為,一方面由行業協會組織制定本行業企業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和紀律,這樣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對某些食品企業而言,為了保障食品供應鏈物流的順利進行,需從整個巨集觀控制的角度,以全過程效率最大化為目標控制某些物流成員的運作行為。

  努力降低食品生產企業使用現代物流社會化服務的“退出成本”。我國目前大部分食品生產企業都有自己的物流設施,為了提高食品物流效率,使用社會化的現代物流服務,還必須解決如何出售這些已有的物流設施和消化企業現有的服務工作人員的問題。可通過第三方物流建立跨地區和跨行業的經營網路時收購食品企業的物流設施,幫助降低“退出成本”。

  建立食品供應鏈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實施標竿管理。越來越多的公司將識別和完善質量控制作為降低成本、加強服務、提高顧客滿意度的方法。可通過如下步驟實現全面質量控制:給出食品企業承諾——理解顧客需求——測度目前業績水平——開發食品服務戰略——實施質量控製程序——改進程式,這樣不斷迴圈操作。標竿管理(英文Benchmarking)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技術,主要是一個明確努力方向的過程,是發現目標以及尋求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一種手段和工具。物流服務商和客戶建立共同的標竿管理模式,可使企業內部意見一致,企業之間達成協議。實施標竿管理主要在共同利益方面,制訂長期合作的目標,朝共同指定的方向努力。

  長期以來,中國的食品行業一直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對市場把握不准、計劃頻繁調整、生產要麼過剩要麼不足、批號老化、全國範圍工廠間調貨、客戶要貨批量減少、渠道滲透及產品鋪貨率不夠高、產品推廣不理想、責任難以劃分、橫向協調較難,配送陷入被動操作等……可以說都屬於供應鏈運作或與供應鏈密切相關。

  食品供應鏈屬於典型的功能性產品供應鏈,供應鏈的設計主要著眼於各環節綜合成本最小化,以推動策略、預測囤貨型生產為主,通過採購、生產、配送的平穩運作來降抵成本。強調規模經濟,以產能利用率庫存周轉率物質效率指標。

  物流配送處於供應鏈上集團與客戶的臨界面上,是企業營運的第一脈搏,內部的任何業務問題都會影響到物流配送,是集團供應鏈體系的問題聚集點。物流配送所表現的問題在於:配送成本高,影響集團綜合成本競爭,物流運作難度大、交貨期長、送貨不准時,經常出現突發性運作瓶頸,運輸費用的責任難以區分,銷售部門投訴不斷。

  企業間競爭已不再純粹是產品與產品、單個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統一、穩定、順暢的供應鏈形成企業具有價值性、稀缺性和難於仿製性的資源,成為企業的核心能力。從長遠發展來說,構建食品供應鏈體系是食品行業最終的出路所在。

信息化管理:食品物流動大勢所趨

  我國食品行業近年來在製造過程機械化、倉庫保管自動化以及品牌推廣、物流配送和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發展迅速,不斷取得新的進展。與此同時,行業的進步正在推動食品流通領域的管理進入信息化時代。

  食品飲料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的合作也使得食品流通渠道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各種代理、經銷、直營、代銷、賣場銷售、高檔食品的酒店銷售,快速食品的加盟連鎖業務都在飛速發展。流通領域的核心競爭從產品、資金、網點佈局、品牌宣傳的競爭,發展到自動化技術、科學物流配送、人性化服務的競爭。外資食品流通領域在資金、技術、物流方面有著明顯優勢,但國內流通領域也在產品選擇、飲食文化習慣、本地資源和渠道占有上保持著優勢。競爭的關鍵就演變為以信息化為工具的提高周轉率、加快市場響應速度、降低經營風險和嚴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戰。大家都知道的典型例子就是沃爾瑪的全球信息管理系統和光明乳業的信息化、低成本配送,所以選擇一款適合的信息管理系統至關重要。

  從事管理軟體開發的任我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深入食品流通領域,經過大量調研,周密組織分析食品流通企業需求,針對食品流通行業特點,如品種繁多,單據格式複雜、日趨規範,客戶結算煩瑣,保質期管理嚴格、多單位換算,操作要求簡單快速等特點,專門為食品流通領域開發出科學實用的企業版管理軟體,可為產業鏈管理、信息化診斷分析提供解決方案,讓決策者能輕鬆取得必要的咨訊,進而監控企業前進方向,及時解決商業問題和快速抓住商機。

食品物流供應鏈的改進

  (1)物流成本問題。物流成本主要由運輸成本、倉儲成本配送中心管理成本構成。食品企業的市場集中在大中城市,它通過在主要銷售區設廠來滿足當地的市場需求,當地生產能力不足或所在區域內沒有生產廠的市場主要由生產總部(如樂百氏所在的中山、蒙牛所在的呼和浩特)通過鐵路長途調撥給客戶或將貨物發至該地所在大區的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通過汽運將貨物送至客戶手中。因此由於長途調撥而產生的運輸費用在產品價值中所占比例很大。現今階段,食品行業物流成本結構的不合理主要表現在:運輸費用高、淡季倉儲面積大、營運費率低。

  (2)物流服務水平問題。物流的高成本並沒有對應著合理的物流服務水平,相反物流卻不能對市場作出快速反應。物流在客戶服務上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訂單的處理時間和貨款的確認時間長、訂單滿足率低、交貨不及時、訂單供應比率低、交貨時間不合理、司機服務態度差、貨損率高。

  綜合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導致物流服務水平的戰略性原因還在於供應網路佈局、預測與庫存和分銷政策,這些戰略因素之間又存在著交叉影響,供應網路的粗獷佈局必然導致長途鐵路運輸、中轉配送,提前期是正常汽運短駁的好幾倍,計劃和預測的提前期也必須相應地增大,預測的準確率就會降低,同時更改和調整的周期也同樣增大,靈活性降低。訂貨提前期變長意味著要應付更大的市場需求變動,使得其中的所有後勤環節都變得複雜和不可控,導致較低的客戶服務價值。

  所以,應對目前的生產和物流供應網路佈局進行整體評估,確定供應網路佈局的最佳方案。

  如何改進食品物流供應鏈

  基於我國食品行業面臨的新環境,要解決與食品物流密切相關的食品多樣快捷化要求、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規模效益等問題,就要求引進先進的物流供應鏈管理思想,將生產鏈的上下源頭有機結合起來,使供應商,生產企業和消費者形成新興的"雙贏"關係。對於建立我國食品企業物流的先進體系以提高企業競爭力,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產品:一、由財務部門對各類產品進行產品利潤貢獻值分析。二、將那些利潤貢獻為零甚至為負數的品種砍掉,發展高利潤產品,將資源優先供應高利潤產品。三、不同產品的利潤率不同,配送的最小批量不同,配送批量的制定應該按照價值密度定為權重,不能單純地按照重量和體積制定,否則容易造成高值產品的銷售損失。

  渠道:在集團分銷策略的推進過程中,首先對目前客戶進行ABC價值分類,重點培養A類客戶價值,通過市場信息共用、貨源優先供應、配送深度支持,加強溝通和感情聯繫,達到增強關鍵價值鏈之規模和凝聚力的目的,抵抗市場擴張中的競爭風險。對於一些小客戶可以讓其掛靠到大經銷商下麵,食品企業本身不直接提供服務。

  網路:供應網路的佈局不合理,成為決定物流成本結構和客戶服務水平的本質原因,所以建議對目前的銷售網路和供應網路進行能力和經濟性評估,解決銷售網路供應的合理化問題。

  配送:一配送批量和配送半徑的由銷售部門、產品事業部決定,並由其對成本負責。二核算物流成本與銷售效益的收支平衡點,指導業務部門進行配送決策。

  此外,食品企業可以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3PL),自身專註於對核心競爭力的打造,讓3PL的規模效益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目前國內的許多3PL公司都提供了物流一體化服務,從包裝,運輸到分揀,配送,甚至與顧客進行FTF(face-to-face)交貨,為食品企業打造全方位的物流體系和增值服務。

  同時,食品企業還應該有選擇的引進先進的物流硬體設備和物流管理軟體。在依賴於物流外包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硬體設備和人員管理水平,實施配送、流通、加工一體化,用現代物流技術推進食品物流合理化。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食品物流"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