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66个条目

錢莊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錢莊(unincorporated bank)

目錄

錢莊的概述

  錢莊是舊時私人的信用機構,1776年前後起源於上海。錢莊亦稱票號,是專營銀兩匯兌,吸收存款、放款的私人金融機構,是中國近代銀行的前身。錢莊大體可分為三類:銀號、匯兌莊和錢號。錢號除了辦理匯兌存放款以外還兼營雜貨商店。匯兌莊以匯兌為主業,兼營存放款。錢號是以兌換為主,多設於繁華街區。

  錢莊主要分佈在上海、南京、杭州、寧波、福州等地。在北京、天津、沈陽、濟南、廣州等地的則稱為銀號,性質與錢莊相同。另一些地方,如漢口、重慶、成都、徐州等,則錢莊與銀行並稱。早期的錢莊,大多為獨資或合伙組織。規模較大的錢莊,除辦理存款,貸款業務外,還可發莊票,銀錢票,憑票兌換貨幣。而小錢莊,則僅僅從事兌換業務,俗稱"錢店"。

  1933年,貨幣單位廢"兩"為"元"。當時因銀兩和銀元並用,其間必須有個摺合率。但計算非常繁複,而且摺合率也上下浮動,猶如外匯漲跌一般。先要將一銀元摺合成"規元"。規元也稱"豆規銀"(豆商交易時所用),"九八規元"。所謂"規元",並無實銀,只作記賬之用。與它對應的是上海所鑄的"二七寶銀 "。

  "二七寶銀"使用時作"九八"升值,即為"規元"。銀元摺合成規元的比例稱為"洋釐",例如"洋釐"為7.225,即一銀元可摺合規元七錢二分二釐半。洋釐的摺合率每天由錢業公會分早,午兩市開出公佈,升降由當天市場上銀元供需變化而變化。

  從明朝中葉開始建成,到清初期、晚期及北洋政府時期有所發展,“廢兩改元”後時起時伏,清末,銀行逐漸興起,替代了錢莊。解放後,錢莊多數停業。上海未停業的銀行則與私營銀行信托公司一起,實行公私合營,組成公司合營銀行。直到1952年,約五百餘年。它以上海為中心,江浙為兩翼,長江中下游地區為基地,兼及平津、閩廣、川陝等地區。它起源於兌換,其業務重心是發行莊票,廣泛開展多種信用業務,併成立錢業公會,對中國金融具有重要影響。

錢莊起源

  在中國封建社會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長期存在的多元化貨幣制和多種貨幣混合流通狀況,使貨幣兌換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存在。兌換業務則自西漢開始出現,到唐宋有所發展,始由金銀店、櫃坊等兼營。元及明初,政府欲專行紙鈔,民間仍用銀錠和銅錢,銀、錢、鈔三品並行,多種公私機構商號兼營兌換業務。

  明英宗正統年間(1436-1449),大明寶鈔貶值,政府放鬆用銀禁令,銀錢公開流通。此後幾代,由於私錢龐雜,銅錢輕重不一,成色各異,制錢、私錢、白錢三者之間的比價差異大,變動多,兌換業更為發達。如嘉靖時大開鑄爐,錢幣名類繁多,單是制錢就有金背、旋邊等幾十種名目。在此情況下,販賣銅錢和私鑄私熔更多,乃出現若幹專營銅錢兌換的金融組織,稱為錢店,又叫錢鋪、錢莊、兌店、錢肆、錢桌或錢攤。嘉靖八年(1592),私販銅錢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販賣銅錢。導致經營貨幣兌換業務的錢桌、錢鋪等“私相結約,各閉錢市,以致物價翔踴”。明萬曆五年(1577),龐尚鵬奏準設立錢鋪,是為錢鋪法定之始,以市鎮中殷實戶充任,隨其資金多寡,向官府買進位錢,以通交易。

  從錢鋪發展到錢莊,開始的時候,許多錢莊並非單純做銀錢兌換,往往兼營其他行業。如上海錢莊的鼻祖為“浙江紹興人”,傳說“乾隆年間他在南市老城廂開設炭棧兼做銀錢兌換生意”;寧波錢業鼻祖稱“方七”者,原是個鞋匠。又如南京、九江錢莊有“兼做彩票”者;樂平地方有“布店兼營者”;在南昌、上海有些錢莊因兼營米業又稱“錢米店”。

  明末,錢莊已成為一種獨立經營的金融組織,不僅經營兌換,還辦放款,供給簽發帖子取款的便利,原來在兩地聯號匯兌的會票,也成為錢莊發行有鈔票性質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幹小規模的兌錢鋪、錢米鋪等,在農村相當活躍。隨著錢莊的發展、家數增多,到清朝各地先後出現了錢莊的行會組織。

近代錢莊的發展

  錢莊和銀號通常無多大差別。習慣上,華北、東北各地多稱銀號,長江中下游及東南各地,則錢莊、銀號兩種名稱都有。在蘭州不論規模大小均稱銀號,又分三種:門市銀號,經營銀錢兌換,收入貼水;駐莊銀號,系外地錢莊派駐單位,所營存放匯業務均通過當地銀號進行;普通銀號,經營存放匯兌換業務,當地基本隊伍。廣州錢業分為三類:銀號,以放款為主;西號,以匯兌和存儲官款為主;“五家頭”或“六家頭”,以開爐傾銷銀錠為主,相當於銀爐。由於長期經營習慣,各地還有許多名稱和做法。

  明代建成的錢莊,延續到清及民國繼續發展。清以銀兩為主,兼用制錢,晚期加上銀元、銅元和紙幣,延伸到民國沿用,更為複雜多變。這五大類貨幣之間及其本身就有多種成色、版別、折價、鑒定、公估、兌換行情及地區差價等等的計算行用。因此,清初四朝時錢莊業務愈加活躍,除包攬兌換外,還大做存放匯和保管保證等業務,併發行錢票和其他票券,成為該期的主要金融機構,操縱兌換和銀行大權。

  嘉道年間,清廷內憂外患接踵而至,財政困難,市面不景氣。有些錢莊投機倒把,多有倒閉。咸豐年間,京滬等地錢莊出現倒閉風潮,如咸豐三年二月十五日這天,北京就因擠兌風潮,倒閉錢莊二百多家。清末及民初,在洋行和外國銀行扶植下又興盛起來,趨向買辦化,成為外商銀行勢力進入內地的工具。

  19世紀20年代,在沿海地區,特別在五口通商地,錢莊、外國銀行、本國銀行一度成三足鼎立之勢:隨著錢莊地位漸次被銀行所取代。1933年實行廢兩改元後,錢莊在銀兩、銀元和兌換業務上的好處所剩無幾;加上金融壟斷資本擠壓,錢莊更形困難,到抗戰時期已經奄奄一息。1945年抗戰勝利後,錢業又重燃起發展希望。

  1947年10月16日,上海、南京兩地錢業發起在南京介壽堂舉行“民國錢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成立大會,但不久,隨著內戰的爆發,錢莊每況愈下,除在中小城市和農村還有信用活動外,在大城市僅能苟延殘喘。上海解放後,錢業於1952年底併入公私合營銀行。

錢莊、銀號的業務活動

  錢莊銀號在各個時期經營的業務多有不同,就民國時期而言,有的是前朝沿襲下來的,主要有以下四項:

  第一,發行兌換券性質的莊票是首要業務。莊票信用卓著,在市面流通,如同現金,為中外貿易雙方所認可,被外商稱作“在貿易中非常有價值的中國金融文件”。錢莊按存戶寄存錢(銀)填發存款收據,不記名,認票不認人,可流通市面。後演變為印發固定形式票據,隨時填寫金額加蓋印章。最後由錢莊印成一定金額具備各種核對條件的錢票或銀票,統稱莊票,可在各地通用。

  第二,洋釐和銀拆。這是錢莊銀號的兩個獨特經營方式,作為操縱金融行市的手段,對錢莊發展起重要作用。

  洋釐者,“洋鈿行情”也,即以銀兩表示的銀元市價。俗稱銀元為洋錢或洋鈿,銀元一枚合庫平銀七錢二分或漕平銀七錢三分,以此為市價基礎,隨行市漲落至釐位止,故名洋釐或釐價。

  以銀兩為計算標準拆借的利率叫銀拆,以銀元計算的叫洋拆。錢業中有時統稱銀拆或拆息。這是錢莊同業之間相互拆借的利率,由錢莊同業公會(或錢行、錢業公會)操縱。

  民國初期,銀元行市逐漸統一。1915年取消龍洋行市,1919年取消鷹洋行市統一洋釐行市,洋釐行情長期下跌。1930年後釐價猛跌:1933年規定以規元七錢一分五釐合銀元一元為法定換算率,停開洋釐行市,所有銀行錢莊均應以銀元為本位幣,銀拆改名拆息,全國通行,史稱“廢兩改元”。

  第三,經營存放匯、貼現、兌換及其他信用業務。錢莊多吸收商人存款,並代收票據;政府公款也有一部分存入銀號,均為往來存款。所經營放款由信用放款、抵押放款、短期拆息等;放款對象主要是商號,年給出口各行業大量貨款,對當時剛剛興起的民族工商業發展起了積極推動作用。

  民國初期,錢莊匯劃業務迅速展開,深入內地。如上海錢莊就同武漢、鎮揚、寧紹等地錢莊建立業務聯絡網,有聯號、代理關係等,通過這些地區向內地滲透。口岸錢莊在外國銀行洋行操縱下,以資金支持內地錢莊,根據合約辦理匯劃,每年進出高達數千萬兩,有力地控制內地金融,併為外商對華收購傾銷原料商品充當買辦

  錢莊還經營生金銀買賣,鑒定金銀、銀元和各種金屬貨幣的成色、重量和真假,並核定其價格。有些資本雄厚的錢莊還附設或控制銀爐、銀樓、金店、鑄造和買賣金銀器飾。錢莊不僅利用其左右兌換的特殊地位,長期操縱銀兩銀元市價,還進行證券公債、花紗布等等投機

上海錢莊的勢力

  上海的錢莊,多為江浙財閥所把持,在上海金融界有很大勢力,對全國金融市場有舉足輕重影響。其組織可分兩大類,按其業務性質和信用能力,分為匯劃莊和一般錢莊。匯劃莊稱大同行即大錢莊,他們的票據收解,可以互相抵解匯劃。這種匯劃莊勢力大,有左右市面的實力。一般錢莊稱小同行或未入園錢莊,其中又分元、亨、利、貞四個等級。元字錢莊又稱挑打錢莊,即挑擔錢莊的轉音。因從前運送制錢用人挑送,故名。亨字莊叫“關門挑打”,它每天的收解均托匯劃莊或元字莊代辦。利字莊又叫拆兌錢莊,不做存放款,只營躉批兌換貨幣及買賣金銀,也做量兌。貞字莊最小,即煙兌店,又名現兌錢莊、門市錢莊、煙紙錢莊,專做另兌生意並兼賣煙紙日用雜貨。

  上海錢莊是在什麼時候產生的,歷來有種種說法。大約二百多年前,在南市最初出現一批錢攤,僅營兌換業務,因當時南市已成為城鄉貨物集散地和有多種貨幣流通使用,後由錢攤逐步固定為錢店。太平天國軍隊東進蘇杭時,上海南市商業遷入租界,北市尤為繁盛,不少錢莊北遷。光緒初年,上海錢莊已自成行業,有匯劃莊105家,南市42家,北市63家。其同業公會設在“內園”,為南北市錢行的總公所,後稱錢業公會,與銀行公會並立,延續到民國時期。

  錢莊因投資者和經理的籍貫不同,形成錢莊中地區性幫別,上海有紹興幫、寧波幫、蘇州(洞庭山)幫、松江幫、浙江南潯幫、鎮揚幫、安徽幫及本幫(上海幫)等九個幫別。其中紹興和寧波幫勢力最大。據 1932年統計:在今上海黃浦區內64家錢莊中,紹興幫占51.4%,寧波幫占22.2%。尤其是紹興幫,當北方票號盛行時,其力量能阻止北方票號勢力越過長江。

錢莊的影響

  (1)錢莊操縱上海的貨幣兌換。民國時期,上海已是全國金融中心和商業中心,對內地交易往來頻繁,匯劃、換算、洋釐、銀拆、申票等等營業項目,均占優勢,使上海錢莊利用複雜難測的兌換內容,從中盤剝漁利,從而壟斷兌換市場。

  (2)上海錢莊在外商華商之間,以莊票為經營進出口貿易的紐帶,莊票如同現金,是早期外國銀行惟一認可的中國票據。在外國銀行貨款調控支持和洋行買辦牽線下,擔任買辦性開路工作,成為外國銀行向中國內地滲透的工具。

  (3)有左右上海商界的力量。錢莊與商家關係密切,通過存、放、匯、發行莊票和兌換業務,對商家融通資金,調劑頭寸清算賬務,使其得以靈活周轉,持續營運,對溝通上海與內地的金融關係和商業關係尤為密切,所以錢莊已成為控制上海商界的一個重要因素。

  (4)錢莊在戰亂和通貨不穩的過程中,不斷投機倒賣,企圖牟取暴利,往往在中外銀行收縮放款及銀根奇緊聲中,發生倒賬風潮,商家虧欠錢莊巨款無法償還,形成大批呆賬,從而影響有些錢莊倒閉。這種情況不斷發生,其影響很大的,如貼票風潮、橡皮風潮,民國十年的信(托)交(易所)風潮,民國二十四年的金融風潮,等等。震驚全國,波及工商各界,使很多人上當受騙,損失慘重。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ne0135,Wwdz,Lolo,Zfj3000,Dan,Cabbage,Yixi,Tiffany,方小莉,Mis铭,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錢莊"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