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自驅力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自驅力

  自驅力,是指員工基於對成就、權力與親和的需要,驅動員工積極、主動地工作,以爭取最大的成功。它指員工的自我職業發展能力,立足於員工的自尊和自我實現心理需要,使員工渴求不斷地完善自己,將自身的潛能發揮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員工熱情主動地投入任務的完成中,甚至不計報酬地尋求創造性解決方案。[1]

  自驅力比自動、自發更具有內心力量的員工精神。在“自驅力”驅動下工作的員工,能自己讓自己跑起來,他們對待工作的態度是百分之百的投入,對工作有一種非做不可的使命感,並且不計任何報酬

自驅力的提出 [2]

  美國的一本暢銷書《自驅力》[3],它裡面說出了關於激勵的真相,它把激勵分為1.0,2.0,3.0。

  *激勵1.0假定人類是為了生存而奮鬥。也就是說如果我不去工作,我就沒有飯吃,沒有衣穿,這是迫於生存的壓力;

  *激勵2.0則假定人類還會對其環境中的獎懲做出反應。

  *激勵3.0是內在激勵——自我驅動。其動力來自於為了讓世界變得更好而不斷地去學習和創造。

  激勵1.0和2.0都是他驅動,是外部激勵。而激勵3.0是自我驅動。具備了這種自驅力就會達到更高的境界。激勵3.0有三個基本元素:自主、精熟和目標。

自驅力的動機來源

  人的行為產生的原因可以分為外驅力和內驅力兩種。內驅力指建立在員工自信心基礎上的一種自我達成的成功精神。內驅力歸根到底是員工自身一種內在的動機或情感、心理因素,只有內化為一種內在意識才能時時驅動員工的行為與抉擇。

  自驅力立足於員工的自尊和自我實現心理需要,使員工渴求不斷地完善自己,將自身的潛能發揮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員工熱情主動地投入任務的完成中,甚至不計報酬地尋求創造性解決方案。

  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認為個體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種重要的動機或需要:

  成就需要:爭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這種需求使員工強烈渴望將事情做得更為完美,獲得更大的成功。他們追求成功之後的個人成就感。

  權力需要:影響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這種需求使員工在競爭性中追求出色的成績。使自己的地位與自己的才能相稱。

  親和需要:尋求被他人喜愛和接納的一種願望。高親和動機的人更傾向於與他人進行交往,至少是為他人著想,保持員工對企業、對工作的高度忠誠。

自驅力的人格動力[1]

  很多企業在潛意識中將員工放在被動的位置上,企圖用一種外在驅動力,如強制、督促或者物質獎勵等來挖掘其才智。而Brandeis 大學的權威研究結果顯示,獎勵會降低表現的級別,員工自我驅動卻可以表現出三種人格動力:

  出眾意識:它使人自信,追求卓越。使人充分發揮潛力和能量,處於持續不斷的發展過程中。

  批判意識:它使人經常向現實挑戰,同時歡迎來自現實和他人的挑戰,主動發現和改進工作中的問題,歡迎挑戰性強的工作或任務。

  超前意識:這是一種向前看的品質,它使人追求高遠的目標、向未來和理想靠近,表現為看重培訓機會的或者投資對自我的提升。

培養自驅力的手段[1]

  首先,確定員工需求的基本假設和自驅力的最佳著力點。每個企業對員工的要求都不一樣,每個企業員工的表現也不一樣,因此,激勵員工自驅力的制度要保持有機平衡。

  其次,設計具體策略。比較常規的手段有四類:

  成就刺激。適宜於提供給員工面對的是成功與失敗機遇各半的工作:根據他們的能力情況交給他們適度挑戰性的工作目標;及時明確地向員工反饋其工作績效的信息。

  環境刺激。為員工創造相應的環境氣氛。和睦、友善的環境可培養員工的合作精神,但容易降低團隊進攻性;而競爭性高的環境可以刺激員工不斷地提升個體表現,但容易各自為政。

  對人的發展挑戰。將發展機會置於某種挑戰、爭取過程中,發展機會的獲得不僅意味著員工能力提升機會,也意味著員工自身競爭力、事業資源的提升。

  企業與人的合作關係。建立領導與員工之間的平等關係。將員工的職業發展統一為企業的事業發展,使屬於某某企業本身表徵員工能力和事業成就的標記。

  最後,是制度、理念的培養階段以及相應的監督、制衡機制

  激勵制度一旦建立起來就不適宜過多更改,而是要將這種制度變成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另外,也要設計相應的退出機制,對於那些難以實現自我驅動的員工激勵無效後應該淘汰。

自驅力的管理案例[4]

  企業發展的動力在哪裡?在整個員工職能體系的大冰山上,“知識技能”只是水上部分,而隱藏於水下不易測量的員工工作態度個性內驅力情感智力部分,卻是挖掘之“本”,也是企業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自驅力的產生,是一個自我管理和提升的過程。對於企業管理者而言,應牢固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運用不同的策略來引導和提升員工的自我發展能力。

  案例一:完善競爭機制

  李強是某公司的營銷狀元。近日,他被任命為負責人。面對領導的肯定,李強充分發揮自己的營銷特長,上任後的第一個月,個人營銷業績就占到了公司業務總量的90%,而由此掛鉤回的獎勵,都被他按公司人數平均分配了。對於員工在營銷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他也是一攬子全包。漸漸地,其他營銷人員對他產生了依賴思想。意識到這一點後,李強及時對公司的獎金分配方式進行了修正,同時定期組織營銷員進行技能培訓。很快,員工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觀,公司的經營效益也實現了持續增長。

  案例二:給予發展平臺

  王凡一直是領導眼中愛崗敬業員工的典範,不僅業務技能突出,在營銷上也是一把好手。自從公司將工作業績與獎金掛鉤後,小王的收入一連好幾個月都是排名第一。更讓他高興的是,公司組織營銷人員培訓,要求各單位推薦業績突出的員工參加學習,他當之無愧地被列入了推薦名單。小伙子高興地逢人就說:“在公司工作,臉上有面子,工作有幹勁,日子有奔頭!”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張文靜. 自驅力:讓員工自己跑[J]. 經理人, 2003(8):76-76.
  2. 張瑞敏. 因為工作本身就是獎賞[J]. 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 2012(Z2):138-138.
  3. 凱普. 自驅力[M]. 中國工人出版社, 2004.
  4. 周曉新. 如何提升員工的自驅力[J]. 中國郵政, 2013, 000(006):P.43-4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苏青荇,黄金通,Llyn,essilco.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自驅力"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