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66个条目

社會指標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社會指標(social indicator)

目錄

什麼是社會指標[1]

  社會指標是指反映社會結構與發展狀況的數量特征。它是測量社會現象和社會過程的工具,可說明社會狀態、發展水平趨勢。它具有計量性、具體性、時間性等特征,如GNP、文盲率、失業率等。

社會指標的特點[2]

  1.可操作性

  社會指標的重要內容之一就在於衡量社會,因此在反映社會現象、社會發展狀況時,決不能含糊不清,必須是具體的、明確的,而且具有很強的能在實踐中執行的可操作性。因為社會指標是用來測量抽象概念的工具,這些抽象概念,如社會發展理論、計劃、政策、方針、目標等,常常是不具體的,我們很難直接對其進行測量。因此,必須在社會生活中找到可以與之對應的經驗層次的替代物,把抽象概念和理論落到實處,這是社會指標的主要功能之一。例如,衡量一個社會發展的標準之一是城市化水平,這樣一個標準就是巨集觀的、不具體的。當我們把它落實到社會指標上時,必須將它轉變為幾個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的、便於測量的可操作性指標,如婦女就業人數、家庭子女數、交通、通信手段、人均居住面積、人均收入、消費水平等,同時還要註意城市的類型不同,指標也應有所區分,這樣我們才可以對都市化水平進行衡量。社會指標的這一特性保證了我們可以客觀地看待社會的發展,及時發現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有助於減少決策的盲目性,使社會更為有序地發展。

  2.統計性

  社會指標之所以發展迅速,原因之一就在於社會指標並不是定性研究,它通過使用各種數字、數據、表格、符號,將原來複雜多變、不易理解的社會現象變得直觀,並且可以計算和比較,也就是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和原理研究社會發展問題。對於社會指標而言,任何一種社會現象,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定量研究方法,從而將抽象的概念變為具體的統計數字。因此,統計手段的選擇對於社會指標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有些社會現象是比較容易用統計描述進行分析的,如人口、收入消費活動頻率等;而有些社會現象則很不容易測定,如態度等心理指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想當然,要遵守社會和統計的規律,儘可能選擇合適的統計方法給予量化。當然,不同的指標要求量化的尺度也不一樣,可以是定類、定序,也可以是定距、定比

  3.直觀性

  直觀性即《走向社會報告》一書中所強調的易於解釋性。它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社會指標的數字化、統計性特征使其表示的結果一目瞭然,決定了它易於被社會所接受,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達到了直觀易懂的效果;另一方面,社會指標並不是社會狀況簡單的說明,不是一堆數字的呆板的組合,它註重解釋數字背後的含義,能使人們看到之後不僅知道數字,而且知道數字背後的含義,從而有所醒悟,受到啟發。例如,如果僅僅將收入水平以人均收入的方式列出,人們很難瞭解這些收入數字的含義,但是,如果我們將它按社會地位、階層的類型進行劃分,分別統計其平均收入,我們就會得到貧富差距的指標,如果再將社會所能容許的貧富差距的界限列出,人們就能通過數字很容易地知道社會上正在和即將發生什麼事。

  4.系統性

  一般而言,系統性是社會指標的本質屬性,它首先表現為總體性和綜合性。也就是說,社會指標反映的是社會的總體或某一方面的總體,它研究的是巨集觀社會現象,而不是個體的、微觀的社會互動,否則就不是社會指標,而是個體指標。因此,社會指標就總體而言,包括社會系統的方方面面,不可避免地具有系統性。當然,有時適當加入個體指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社會指標。其次,社會指標的系統性還表現在具體概念的系統化測量上。社會現象的複雜性決定了一般情況下我們很難只用一個指標就能反映某個概念,因此,當用多個指標測量某一個抽象概念時,必須註意多個指標之間要滿足完備、互斥的要求,即指標要能全面反映該概念,同時各指標間意義不能互相重疊。

  5.預測性

  用統計分析的方法描述社會的客觀發展狀況是社會指標的主要目的,但並不是唯一目的。描述的結果是使我們能夠更為清晰地看到社會的發展現狀,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我們通過社會指標可以瞭解社會的發展規律,從而為我們預測社會的未來發展提供依據。我們可以通過橫向對比的方法,比較同一時期不同國家在相同社會指標上的不同,進而分析其原因,找出其產生差距的問題所在,為我們解決問題提供幫助;我們還可以採用縱向研究的方法,從社會歷史的發展角度,動態地研究同一社會指標的社會發展史,從社會指標的發展軌跡尋找其發展、變化的規律,預測其未來可能的變化,從而主動求變,適應時代的要求,使社會能夠更加高效、平穩地運行。可以說,用社會指標描述社會發展只是手段,分析、總結、預測社會發展規律才是最終目的。

  6.兩面性

  社會指標作為巨集觀概念和微觀現象之間的橋梁,同時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兩方面的特征。一方面,社會指標是理論的產物,是人們根據某種理論而設計出來的,常常把一定的理論包含在其中,如用來描述收入差距的基尼繫數、用來說明生活水平的恩格爾繫數等;另一方面,社會指標是社會現實最直接的反映,是社會現象的數字化表達,是建立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之上的。因此,社會指標既是理論的產物,又是實踐的代表,是兩方面的結合,具有兩面性的特點。

社會指標的分類[1]

  1.客觀指標主觀指標:前者反映社會現象與事物的客觀特征,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後者反映人們對社會事物的主觀態度或評估,如滿意度、意向性等。

  2.描述性指標評估性指標:前者是指對社會事物的客觀說明,如增長率等;而後者是指對社會事物和社會發展狀況的評估性、判斷性說明,如貧困程度。

  3.肯定指標否定指標中性指標。這是根據一定的價值判斷來分的。肯定指標又稱社會進步或發展指標;否定指標又稱問題性指標;中性指標是指與人們的價值取向和願望無關的指標。

社會指標的功能[2]

  1.描述的功能

  描述社會發展和運行狀態是社會指標最基本的功能,它的作用在於通過對最重要和最具有典型意義的社會現象的描述,使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具有一定條理,從而將社會全部或某一方面的信息清楚地再現,讓人們易於理解和把握。對於當前信息時代來說,社會日益向複雜化發展,信息量正在以幾何級數增長,我們每天都要面臨大量的、紛繁蕪雜的、各式各樣的信息,社會和個人的直接經驗在信息判斷、選擇上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要憑藉直接經驗認識社會已經成為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時,社會指標的功能就凸顯出來,比德曼在《社會指標》一書中寫道:“對於大量的信息必須加以整理,而且要重視其選擇性、濃縮性、及時性和普遍性。大量的社會現象的指標,就是專為滿足這些要求而產生的。”也就是說,藉助社會指標,我們可以在大量的社會信息中找到重點,把握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進而做到對社會的合理的、科學的管理,使社會能夠按照我們希望的方向前進。

  2.預警和監控的功能

  描述的功能僅僅是最基本的功能,它只是我們利用社會指標的一個起點。建立在社會指標的基礎上,並據此對社會指標所描述的社會發展狀況進行研究,社會指標的監控功能就發揮出來了。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對社會狀態的預警功能,即指人們通過對社會指標的比較、分析而定期或隨時監視社會或社會某一方面的運行,社會運行一旦出現問題,人們就能夠從指標的變化中得到警告,從而能夠及時採取對策,防患於未然。其次是對社會發展目標的檢測作用,即根據社會目標評價社會計劃的運行狀況,實時判斷某項計劃的運行是否偏離原定目標,偏離了多少,以及偏離的原因。通過分析上述情況,及時對社會發展計劃作出修正,使計劃能夠得到順利實施,也更符合社會的實際發展。

  3.預測和計劃的功能

  根據已有資料,在深入分析過去和現在的基礎上,摸索出社會指標的變化規律,對未來進行預測,這就是社會指標的預測功能。預測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預測發展,是根據已有規律,對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估計,例如對未來經濟增長率失業率的預測;另一方面是預測問題,是提早發現那些將會對人們和社會帶來影響的問題。例如,人們曾根據20世紀70年代世界抽水量增長率和工農業生產發展速度,成功預測到20世紀末的水源短缺和水質惡化問題。社會指標的計劃功能是預測功能的拓展和延伸。在社會指標的基礎上制訂計劃,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指標的功能,可以使社會發展始終在良好的狀況下運行,就像個體要保證身體健康,必須按計劃定時做身體檢查一樣,如果要等病發了才去治療,可能就已經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除社會指標可以全面細緻地描述計劃的全部內容外,社會指標還可以檢驗計劃的完成情況,對參與計劃的每一個部門、組織或個體起到監督作用。

  4.解釋和評價的功能

  易於解釋性是社會指標的主要特點之一,通過這一特點,社會指標就發揮著解釋功能,也就是在全面分析、描述社會狀態的基礎上,發現問題並說明問題發生的原因,告訴人們“為什麼會這樣”,而且,它直觀的數字表達也使得這種解釋易於為公眾所理解和接受。解釋之外,還需要對社會指標所反映的社會現象作出適當的評價,這種評價是建立在比較的基礎上的,可以分為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橫向比較強調在同一時間序列上、同一時期內的同一社會指標的對比,它的範圍大可以到國家層面,小可以到群體、小型的社區。目前世界各國社會指標體系大同小異,這就為各國之間的比較提供了可能,比較的結果可以讓我們清醒地看到自己在發展中的不足和在世界中的位置。縱向比較的重點在於對同一對象不同社會發展時期的歷史性比較。通過對同一社會指標在歷史上的變化軌跡,可以使我們對社會或社會的某一方面的發展進行準確的歷史定位,即在某一段時期內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進一步分析其原因可以對現實社會起到參考作用,以史為鑒,可知興衰。

社會指標的作用[2]

  社會指標的作用即是社會指標功能的實際體現,主要是對社會現象進行描述、解釋與評價;對社會規劃、社會政策及其效果與影響作出評價;對社會發展目標和規劃的實現進行檢測和預測;對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提出參考性意見與建議。社會指標能夠更為全面地衡量社會。人類社會的發展可以分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兩個方面。從廣義上講,經濟發展是指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和由此帶來的物質財富的增多。自人類社會出現以來,經濟發展始終是人們所追求的主要目標。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以來,技術的進步更加刺激了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指標成為衡量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但是,過分註重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如社會公平的破壞、貧富差距的擴大、社會矛盾的激化等。因此,現代社會的發展更加註重社會發展,即以建立一個和諧、良好的社會為主要目的,將經濟發展的成果轉化為社會全方位發展質量的提高。而社會指標概念的提出正是適應了這一歷史發展規律。現代社會的發展是社會的全面發展,只有通過社會指標,我們才可以從各個方面瞭解社會的發展狀況,尋找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這是其他任何一種指標所不能比擬的

  此外,社會指標具有監督、評判社會發展計劃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中,純粹的市場經濟已經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國家計劃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發展規劃。因此,政府的社會發展政策、決策、發展計劃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是,當今信息時代,社會發展瞬息萬變,什麼樣的決策是好的決策,如何能夠對計劃執行中出現的問題予以監測、預警直接決定了社會發展的成敗。於是,人們普遍要求對決策、計劃實施的結果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和預測。而以往的統計指標只是對社會現象的簡單描述,並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因此社會指標就應運而生。藉助社會指標,人們可以衡量、鑒定社會發展狀態,預測社會發展計劃的利弊得失,評價社會發展後果的是非曲直,從而保證社會發展能夠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

  最後,社會指標促進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主要指當代人的發展不能影響下一代人的發展,一個地區的發展不能影響其他地區的發展,它強調社會的和諧發展、社會公平和建立能夠持續發展的自然和社會基礎。因此,可持續發展是一種系統性、全面化的社會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要做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做到對包括社會、經濟、環境、人口等社會發展因素全方位的測量和監控,以保證社會發展的平衡。而社會指標恰恰可以做到這一點,這是由社會指標的本質屬性決定的。我們可以用社會指標就整個社會或社會中的某一層面定時或不定時地進行測量,以即時瞭解社會運行狀況,調整社會運行方向,從而保證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當然,社會指標也存在負功能。首先,過分註重社會指標會導致一個重視數字、忽視現實的極端。社會指標只不過是社會現象的數字表現,並不是社會發展的全部,社會要比指標複雜得多,而且並不是所有的社會現象都能用社會指標來表達。例如,現在社會上的“數字出官”現象就是這種社會指標的負功能的產物。其次,不合適的社會指標有一定的誤導作用,有可能會使社會發展走上歧途。不合乎時代要求的社會指標並不能真實地反映社會現狀,一個不合理的社會指標體系可能會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由於社會指標直接作用於社會決策和社會計劃,所以就會對社會未來的發展產生誤導。再次,社會指標間不恰當的描述或比較會給公眾留下錯誤的印象。社會指標是一個科學體系,具有系統性的特點,如果片面強調體系中某一個指標而忽視其他會使我們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在社會指標之間進行比較時也要慎重,尤其是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進行比較時。因為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文化傳統,所以比較時一定要註意到這些社會屬性上的差別。

參考文獻

  1. 1.0 1.1 吳忠民、劉祖雲.發展社會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2. 2.0 2.1 2.2 李亞雄.發展社會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泡芙小姐,Yixi.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社會指標"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