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知識創新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知識創新(Knowledge Innovation)

目錄

什麼是知識創新

  知識創新,是指通過企業的知識管理,在知識獲取、處理、共用的基礎上不斷追求新的發展,探索新的規律,創立新的學說,並將知識不斷地應用到新的領域併在新的領域不斷創新,推動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增強,創造知識附加值,使企業獲得經營成功。[1]

  知識創新包括科學知識創新、技術知識特別是高技術創新和科技知識系統集成創新等。知識創新的目的是追求新發現、探索新規律、創立新學說、創造新方法、積累新知識。總之,知識創新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論和新方法,為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知識創新的特征[1]

  知識創新具有以下特征:

  獨創性。知識創新是新觀念、新設想、新方案及新工藝等的採用,它甚至破壞原有的秩序。知識創新實踐常常表現為勇於探索、打破常規,知識創新活動是各種相關因素相互整合的結果。

  系統性。知識創新可以說是一個複雜的“知識創新系統”,在實際經濟活動中,創新在企業價值鏈中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發生。

  風險性。知識創新是一種高收益與高風險並存的活動,它沒有現成的方法、程式可以套用,投入和收穫未必成正比,風險不可避免。

  科學性。知識創新是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的實踐活動。

  前瞻性。有些企業,只重視能夠為當前帶來經濟利益的創新,而不註重能夠為將來帶來利益的創新,而知識創新則更註重未來的利益。

企業知識創新的形式[2]

  企業知識創新,一般有兩種形式:累積式知識創新和激進式知識創新。

  累積式知識創新是企業學習中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外部資源進行持續創新,這種創新是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創新,創新的累積性還意味著學習過程必須是連續的,學習過程依賴的主體是企業組織不能隨時間的流逝而解體;

  激進式知識創新是指企業突破慣性思維,發現現有知識中沒有的全新知識,這一創新的來源既有科技創新給企業帶來的根本性變革,也有企業效仿競爭對手引進的新知識、新技術與新理念。無論是累積式知識創新,還是激進式知識創新,企業都需要具備包容新知識的素質和才能。

企業知識創新的能力[2]

  企業知識創新的能力是企業創造、整合和運用企業知識,實現戰略目標所表現的能力,主要體現為企業在戰略遠景、組織結構人力資本管理以及組織制度等方面。

  第一,戰略遠景:知識創新的導向能力。

  企業的戰略遠景規定了企業知識創新的價值體系,企業依此來評估、證明和判定其所創造知識的質量。因此,企業的戰略遠景可以用來指引企業員工吸收知識、整合知識和創新知識,是企業知識創新重要的能力組成部分。

  第二,組織結構:知識創新的載體能力。

  知識創新的特點決定了企業的知識創新必須既有利於企業成員個體知識的生產,又要能促進企業對這些個體知識的交流與共用,這種交流與共用只有通過企業成員的廣泛溝通才能實現,而組織結構是企業知識創新決策的執行載體,其合理性影響企業知識交流與共用的效率。企業應以組織學習與知識創新能力的提升為出發點,以核心知識流為主線來進行組織結構設計與創新,須以知識流為導向構建企業組織結構,有利於知識創新各環節的橫向知識交流。

  第三,人力資本:知識創新存量流量控制能力。

  知識尤其是隱性知識主要體現在企業知識員工群體中,員工的知識廣度與結構決定了企業的知識存量,員工在內部或外部的流動也體現了企業的知識流量。因此企業人力資本管理能力決定了企業知識創新的存量和流量。有效的人力資本管理可以穩定員工從而避免企業核心知識向外流失,同時也可以吸引高知識含量的員工加盟企業,使企業獲得足夠的知識創新來源,保證知識創新的知識存量與流量。

  第四,組織制度:知識創新的保護與激勵能力。

  企業知識,尤其是創新知識和核心知識決定了企業在市場中的價值,是企業賴以發展的基礎和動力。如果企業的創新知識和核心知識被外泄,或則創新知識和核心知識沒有得到持續的增加,企業競爭優勢將不復存在。有助於實現知識創新的各種政策和員工持續創新知識。因此,企業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如知識保護制度、組織學習制度、知識資產激勵制度等會對企業知識創新起到促進作用。

知識創新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源泉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核心運營力,指企業能高速度、高效率地生產高品質的產品和高滿意度服務的能力;二是核心知識力,指企業擁有對某種特定領域和業務而言獨一無二的專長、技術和知識。國內外現代化企業的經驗都證明,知識創新是企業尋求核心競爭力的無窮源泉。

  (一)知識創新是企業創新能力的基礎

  創新是知識創造的一種表達形式。從知識管理的角度來看,知識管理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知識採集、知識利用和知識創造,通常前者是後者的條件,企業需要的是持續、系統的創新能力。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過程中,知識創新始終是基礎,只有不斷的有新知識的涌現,企業才會有新的創新能力,企業才會有新的發展動力,才能夠帶動企業向前發展。只有這樣,企業核心競爭力才能使企業保持長久的競爭優勢。因此知識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

  (二)知識創新推動組織創新,從而形成核心競爭力

  知識創造是知識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由知識創造而形成的企業創新能力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核心競爭優勢,一個企業如何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首先這是建立在大量知識流動的基礎上,因為流動速度的提高會使知識之間的碰撞幾率增大,知識之間的碰撞是知識創造的基礎。文化是推動知識之間的碰撞以實現更好的知識創造的主要的推動力量,註重企業學習、變革和成長的企業文化將促使員工進行積極的思考和知識轉化。核心競爭力是建立在快速的知識創新的基礎之上的,它又是通過組織創新來表現出來的。

  (三)知識創新從整體戰略來推動核心競爭力的培育

  實際上知識管理是一個難以真正分割成為明確的幾個部分的企業整體行為,而每一種手段都在各個部分起著或多或少的作用。但從整體來看,信息技術是知識管理的基礎,所以知識管理從信息技術的角度看,已經完全演變成為企業信息系統的一個部分。由於知識管理是一個複雜的企業戰略信息化的應用,所以單純的信息系統是不足的,而這裡所討論的內容將系統的推動著知識管理工作,最終實現知識創造,企業將體會創新所建立的核心競爭優勢超越了有形資產搏弈的層面,為企業帶來戰略優勢[1]

  知識創新對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作用機制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知識創新是技術創新的基礎。

  在知識創新過程中,通過知識創造、積累和運用,可以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提高管理者和員工的知識水平和工作技能,實現技術的突破或創新,形成企業與眾不同的技術和知識積累,進而為市場不斷提供新的、差異化的產品或服務,增強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從而形成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是知識創新的內在要求是制度創新,而制度創新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證。

  不進行制度創新,不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權責關係、運行規則以及管理規章等制度要素,企業的知識創新就無從談起。

  三是知識創新推動管理創新。

  知識創新可以帶來管理創新,使管理能夠適應瞬息萬變的競爭市場,從而保證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順利實現。通過管理創新,推動企業管理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創新,把企業的各種關係理清,使各種現有的資源和能力整合起來,創造一種更新、更有效的資源整合範式,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形成一種系統化的、新的綜合能力,從而達到培育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目標。

  四是知識創新促使人力資源創新。

  通過員工培訓,使他們接受新思想,掌握新技能,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工作,重組自己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並將員工的新知識融入到企業自身的知識系統之中,保證企業擁有不斷更新的人力資源。同時,存在於員工頭腦中的知識和技能是難以模仿、難以複製的,作為知識和能力承載者的人力資源是企業所擁有的專門知識、技術和能力的綜合體現。這能夠保證企業在市場中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提升核心競爭力。[3]

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

  創新是人們創造性勞動及其價值的實現形式。有學者認為,創新可以分成三種類型: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4]。知識創新的核心是新的思想觀念和公理體系的產生,其直接結果是新的概念範疇和理論學說的產生,為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技術創新的核心內容是科學技術的發明和創造,其直接結果是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提高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增長;制度創新的核心內容是社會政治、經濟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其直接結果是激發人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促使所有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最終推動社會的進步。然而從更廣闊的視角來審視,管理創新比制度創新有更廣闊的內涵。信息技術引領的現代科技的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推動了管理創新,這既包括巨集觀管理層面上的創新——制度創新,也包括微觀管理層面上的創新[5]。因此,有研究也認為,創新應分為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三種類型[6]

  錢學森的開放的複雜巨系統理論強調知識、技術和信息化的作用,特別強調知識集成、知識管理的作用。知識社會環境下科技創新體系的構建需要以錢學森開放的複雜巨系統理論為指導,從科學研究、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的協同互動入手,進一步分析充分考慮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是相輔相成的。知識創新是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文化基礎,沒有新的理論學說和公理體系,不可能有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反過來又為知識創新和管理創新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管理創新則為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提供必要的微觀機制和巨集觀環境。技術創新是社會發展的“硬體”,而知識創新和管理創新則是社會進步的“軟體”,它們對國家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源。科技創新正是科學研究、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協同演進下的一種複雜涌現,是這個三螺旋結構共同演進的產物。科技創新體系由以科學研究為先導的知識創新、以標準化為軸心的技術創新和以信息化為載體的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三大體系構成,知識社會新環境下三個體系相互滲透,互為支撐,互為動力,推動著科學研究、技術研發、管理與制度創新的新形態,即面向知識社會的科學2.0、技術2.0和管理2.0,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2.0形態[6]

  知識創新與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體系:

  Image:image008.jpg

  知識創新與面向知識社會創新2.0的科技創新體系:

  Image:image010.jpg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孫筠.基於知識和知識創新視野下的組織創新
  2. 2.0 2.1 餘來文.知識創新是企業價值的體現
  3. 李明.基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知識創新探討
  4. 西安交大科技線上.科技創新是發展現代生產力的決定力量
  5. 李京文. 中國在21世紀全新環境下的管理創新
  6. 6.0 6.1 錢學森開放複雜巨系統理論視角下的科技創新體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知識創新"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