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染髮劑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染髮劑(hair Dye)

目錄

什麼是染髮劑[1]

  染髮劑是指能夠改變頭髮顏色,可將頭髮染成色彩各異、深淺不同的顏色的化妝品。在我國,染髮產品被定義為特殊用途化妝品。

染髮劑的由來[2]

  進入現代社會,人們為了追求美,將頭髮染成各種顏色。這樣就促進了染髮劑的產生。

  1909年,法國化學家歐仁-舒勒第一次對染髮劑進行了總結性試驗。他創造了法國無害染髮劑。當時有一家公司,名叫奧利亞爾公司。該公司生產的染髮劑的主要成分是對苯二胺,於是專業人員稱這家公司的產品為“對”型染髮劑。

  1927年,人們用有機染料製成一種叫做“速染劑”的染髮劑。這類染髮劑色彩鮮明、光澤自然,它的發明為染髮技術帶來了一場革命。

染髮劑的分類[3]

  染髮劑按染髮的時效性大致分為四類:暫時性、半永久性、永久性和漸進性染髮劑。

  一、暫時性染髮劑

  通常由水溶性酸性染料和水溶性色素組成。由於顆粒較大不能通過毛髮錶面進入發乾,只附著在發乾錶面,形成著色覆蓋層。染劑與頭髮的相互作用不強,易被香波一次洗去。

  二、半永久性染髮劑

  有效成分為小分子合成染料(即直接染料),多含有硝苯胺類衍生物(硝基苯二胺和硝基氨基苯酚),可滲透到毛乾角質層及更深的髓質層,但膨脹率不夠,不與頭髮自然色素結合,對發質損傷較小,可保持發色數周,不易用水洗脫。除大量化學合成的染料化合物外,近年來還發掘出多種天然色素染料用於染髮。Henna就是其中一種。Henna是從原生長於北美和亞洲的Lawsonia植物葉片提取的棕色至紅棕色染料,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只允許其用於染髮劑而不能用於皮膚。

  三、永久性氧化型染髮劑

  染料前體經氧化生成染料終產物後對毛髮進行染色。有效成分為胺類或酚類化合物,染髮後基本不退色,效果最好。但是由於毛髮的生長通常需要每六周進行重染。氧化型染髮劑是染髮市場中的主要產品。

  四、漸進式染髮劑

  以醋酸鉛或硝酸銀作為染料主要活性成分,通過與毛髮角質蛋白中的琉基發生作用及其對發乾表層的氧化作用使毛髮顏色逐漸加深。醋酸鉛是經批准使用的染髮添加劑,但鉛含量不得超過0.6%(質量體積分數)。1980年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Foodand Drug Administration)曾宣佈此類產品對使用者安全,然而其中所含的鉛可能對機體尤其是未成年人群造成健康危害。由於硝酸銀濃度超過l%的染髮產品可能會嚴重傷害眼睛,因此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不允許硝酸銀用於染髮產品。中國和歐盟化妝品標準都不建議在染髮產品中加人硝酸銀。

染髮劑的主要成分[1]

  目前市場上的染髮化妝品中最主要的染髮劑都屬於永久性染髮劑,所使用的染料有:天然植物型染料、金屬鹽類染料和氧化型染料。其中使用最普遍的是氧化型染料。這類產品以兩劑型為主,一劑是含有染料的基質,可以是乳膏、粉末或水劑,主要染料為苯二胺類;另一劑是氧化劑,主要成分是過氧化氫,可以配成水溶液,也可以配成膏狀基質或粉末,使用時將兩劑等量}昆合,然後均勻塗刷於頭髮上,經過20 rain 30 min著色後,用水沖洗乾凈即可。

  永久性染髮劑的染髮機理簡單地說就是:染髮劑中所含的氨水或鹼性成分將頭髮的鱗片層打開,染料小分子(中間體和耦合劑或改性劑)和氧化劑一起滲入頭髮的皮質層,同時發生氧化縮合反應,染料被氧化成大分子化合物.留在皮質層中,即顯示出目標顏色。

染髮劑的安全性與健康問題[3]

  染髮劑對人體健康影響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染髮劑本身含有潛在危害性化學成分,也包括由於消費者使用不當所引起的急慢性健康危害。引起社會普遍關註的染髮劑安全性危害主要是染髮劑接觸部位或全身急性過敏反應和遠期致癌效應。

  (一)染髮劑引起的急性中毒

  染髮劑及其原料具有中度或低度急性毒性,其引起人類急性中毒事件極其罕見,而且多為誤食或有意經口攝人引起”。正確使用染髮劑一般不會造成急性中毒。據報道,31名兒童因攝人Henna染料和對苯二胺混合物而中毒,其中五名兒童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13名兒童均在24小時內死亡。另據報道,一位六歲兒童因誤食染髮劑對苯二胺,短時間內出現咽喉疼痛、咳嗽和進食困難,隨後由於喉頸部水腫造成嚴重呼吸困難並伴有腎功能衰竭和代謝性酸中毒,就診8小時後由於出現不可逆心室肌纖維顫動而不治死亡。

  (二)染髮劑與過敏反應

  1.引起過敏反應的主要化學成分及臨床表現

  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染髮劑中含有的苯二胺、對氨基苯酚和對甲基苯二胺等芳香族化合物、過氧化物、氨水、過硫酸銨等均具有致敏性。可引起某些敏感個體急性過敏反應如皮膚炎症、哮喘、蕁麻疹等,嚴重時會引起發熱、畏寒、呼吸困難,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死亡。職業美髮人員由於長期經皮膚和呼吸道接觸染髮劑及其他美容化妝品,其發生過敏反應的危險性比一般消費者高。因此,染髮劑過敏反應是美容美髮人員常見的職業性皮膚病。瑞典對1970—1975年間從事美髮工作的女性健康調查表明,過敏性哮喘的粗發病率在工作期間為3.9%,非工作期間為2.8%,對照人群為3.1%,提示職業接觸染髮劑會適度增加哮喘發病率”。某些新型染髮劑配方中使用FD&C和D&C染料替代苯二胺類染料後,原來對苯二胺類染料過敏的美容美髮人員未再發生過敏反應。

  染髮性皮炎屬接觸性皮炎,可分原發性刺激和繼發性過敏反應兩種。染髮劑引起的原發性過敏反應包括接觸部位的皮膚發癢、紅斑和丘疹,甚至出現水皰、紅腫、糜爛、潰瘍等癥狀,嚴重時可能會出現皮膚鱗化或疼痛。如果以前曾用過且未發生過不良反應,而再次染髮後發生皮炎,則屬於對染髮劑的繼發性過敏反應(免疫學Ⅳ型過敏反應)。

  染髮引起的皮炎對皮膚損害一般無特異性,受損皮膚的分佈可能與染髮劑使用部位不同。某些嚴重病例,除接觸染髮劑部位以外,眼睛周圍皮膚以及耳部、面部和頸部皮膚也會出現紅腫甚至鱗化反應。染髮劑的致敏性會隨著反覆接觸染髮劑而逐漸發展。

  人群對染髮劑苯二胺類化合物的反應不盡相同。研究顯示,對芳香族苯二胺類化合物不敏感者體內含有快速、中間和緩慢型乙酰化因數,對該類化合物敏感者體內未能檢出快速型乙酰化因數,而主要檢出緩慢型乙酰化因數。因此,乙酰化因數表型可能成為檢測皮膚是否對苯二胺類化合物敏感的生物標誌物。

  2.染髮劑過敏反應的預防

  消費者對染髮劑原料致敏效應的敏感性差異很大。為檢測個體對某種染髮產品是否存在過敏反應,許多國家的衛生法規要求染髮產品附有一份警示性說明並且指導消費者在使用染髮劑之前進行皮膚斑貼試驗。斑貼試驗的主要目的是確定曾經使用過的染髮劑是否增加你對即將使用的染髮劑的敏感性。

  斑貼試驗可在使用染髮劑1—2周前進行,具體方法是將少量染髮劑塗抹在比較隱秘的皮膚區域,通常選擇薄而敏感的區域如耳後或肘部內側皮膚。在試驗觀察期間不能觸摸或使用發梳或眼鏡等硬物劃磨該區域,因為皮膚角質層的損傷會增加機體對染髮劑和其他化學品的敏感性。如果存在任何其他皮膚損害(如脂溢性皮炎),機體對化學物的敏感性也將明顯增加。斑貼時間24—48h。

  如果在觀察期內斑貼區或周圍出現皮膚紅腫、燒灼感、搔癢、疼痛或水泡,說明受試者對這種染髮劑敏感,應避免使用。如果斑貼試驗未見不良反應,說明該染髮劑目前對受試者是安全的。然而,陰性斑貼試驗並不說明今後也不會對該染髮劑不出現過敏反應。因此,即使長期一直使用同一種染髮產品,最好也要定期進行斑貼試驗。也就是說,通過反覆接觸,機體可能會逐漸增加對這些化學產品的敏感性。如使用不同品牌染髮劑或者生產商改變了染髮劑原料配方也要像對待一種新產品那樣進行斑貼試驗。

  (三)染髮劑潛在的遠期生物學效應

  永久性氧化型染髮劑含有使細胞遺傳物質產生突變的有害成分,某些染髮劑原料在動物體內具有致癌作用。研究發現,經常染髮的婦女細胞染色體斷裂損傷明顯增多。針對染髮劑是否引起接觸人群某些惡性腫瘤增多的問題,許多國家的研究人員對染髮劑個體使用者和染髮劑職業接觸人群進行了大規模流行病學病例對照和前瞻性隊列研究。近年來,化妝晶生產企業對染髮劑原料配方不斷更新,採用低毒合成染料或天然色素替代傳統的苯二胺類化學物質用來提高染髮產品安全性。根據目前獲得的研究資料,針對使用染髮劑與癌症發生的關係仍然不能得出比較明確結論。

參考文獻

  1. 1.0 1.1 董益陽主編.第五篇 鑒別選購篇 化妝品知識問答.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04.
  2. 劉元主編.第一篇 生活用品篇 趣說萬事由來.哈爾濱出版社,2008.1.
  3. 3.0 3.1 秦鈺慧主編.第四章 染髮劑的安全性評價 化妝品管理及安全性和功效性評價.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染髮劑"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