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新聞背景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新聞背景[1]

  新聞背景是指與新聞人物、新聞事件有機聯繫的歷史條件、環境和原因。從新聞人物看,總有他的經歷和社會關係:從新聞事件看,總有它的前因後果與來龍去脈。因此,任何新聞都有它或多或少值得交待的背景。

  新聞背景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新聞背景,僅就寫作過程中所直接涉及到的背景材料而言;廣義的背景涉及到新聞報道的全過程,包括巨集觀新聞背景(即新聞事件發生、發展的廣闊時代與社會背景。記者只有把握住這種巨集觀背景,才能胸裝全局,站得高,看得遠,才能洞察新聞事件在全局中的意義)、微觀新聞背景( 即與新聞事件、新聞人物直接有關的背景材料。包括:歷史背景、地理背景、數字背景、知識背景、新聞人物背景、新聞事件背景)和其他相關背景材料(包括採訪者背景、提供者背景、採訪過程背景等)。

  任何一條新聞都是在一定的環境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因此,新聞報道要正確反映新聞事實,常常就需要介紹與新聞事實有關的背景。新聞背景也是一種事實,它雖然不屬於新聞事實本身,卻是可以用來說明、映襯新聞事實。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麥爾文·門徹在他的《新聞報道與寫作》一書中說:“不使用背景材料,幾乎沒有什麼報道是全面的。”由此可見,新聞背景是新聞寫作中一個重要的要素。

新聞背景的作用[2]

  突出主題,闡釋意義。在新聞報道中,往往會遇到這種情況:如果孤立地敘述一個新聞事實,並不足以體現出新聞的價值。但是,若將新聞時間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寫,不僅能增加新聞的深度,還能使新聞事件的價值得到凸顯,散髮出光彩。背景也是一種事實,用背景材料對比襯托新聞事實,可以凸現新聞的現實意義,深化新聞主題,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新聞背景是對新聞事件發生的歷史、環境、原因所作的說明。儘管不是每條消息、每篇通訊都要交代背景,但作為一個新聞事件,卻經常需要靠必要的背景材料來為它作闡述和補充,它作為烘托主題的綠葉,越來越受到新聞界的重視、從業者的運用和讀者的關註。

新聞背景的分類[2]

  (一)對比性背景材料

  這種背景材料是對事物進展的前後、左右、正反進行對比,襯托出新聞事件本身的意義,幫助讀者加深對新聞事實及其特點、意義的理解。

  (二)說明性背景材料

  說明性背景材料是用來說明和解釋新聞事實產生的原因、條件和環境的材料,其作用在於能使新聞內容更易於被理解,並起到深化主題,使新聞的意義更清楚和突出。說明性背景材料可分為歷史性背景材料、地理性背景材料、人物背景材料和事物背景材料等。

  (三)註釋性背景材料

  這是用以幫助讀者看懂新聞內容,增長知識和見聞的背景材料。它包括產品及物品性能特點的說明、科技成果的通俗介紹、技術性問題的解釋等。註釋性背景材料的運用能起到使報道內容更好地被觀眾理解的作用。運用背景材料應註意的問題。

新聞背景的靈活運用[2]

  (一)不同類型消息區別對待

  在採訪和分析問題時,必須充分掌握和運用背景材料,但在寫作時,有的卻不需要在報道中直接把背景材料寫出來。有些短消息,也往往可以不必加背景。即使是較長的報道,有時不寫背景也是可以的:有的新聞事實的背景不言自明;有的是一組新聞同時發表,可以互為背景;有的是在報道新聞的同時配發有關資料。背景材料交代的詳略,也同樣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二)緊扣主題,不要脫離題意

  應當明確這樣一個概念:新聞報道運用背景材料,目的是為更好地說明主題,表達主題,幫助讀者理解新聞的主要事實和意義,而不是為交代背景而交代背景,更不能沖淡主題或衝擊主題。因而在運用背景材料時,切不可游離主題,那些與新聞主題和主要事實沒有關係或關係不大的背景材料,都應毫不可惜地刪除。

  (三)簡明扼要,不可喧賓奪主

  在新聞報道中處於從屬地位的背景材料,一般作為新聞的概述部分,應該言簡意明,抓住最能說明問題的實質性事實,寥寥數語,頗有份量地點明要害問題,麗不能展開細寫,以致造成主次不分,喧賓奪主。要知道在有限的篇幅里,背景材料一多,勢必會沖淡、影響主要新聞事實的聯貫和展開。所以,背景材料一定要精選精寫,決不可過多過長。

不出現背景資料的新聞稿件[3]

  在某些情況下,新聞稿件中可以不出現肯景材料。背景不出現的原因有兩種:

  1、新聞本身就是大背景下新聞。而這一大背景在時間上距離近,在重要性上相當大,在關切度上相當高,所謂焦點問題、熱點報道、轟動事件、爆炸性新聞,就是這類新聞。如美伊戰爭中關於“大規模殺傷武器”,究竟有沒有?有了怎樣?沒有怎樣?已經成為開戰前後的談論熱點,成為階段主題新聞。圍繞這一主題的新聞, 是否要介紹戰爭的緣由背景呢?可有可無,酌情取捨。

  再如1998年8月新華社發了篇稿子, 題目是《長江上:游仍在砍樹》。這篇稿子在1998年兩江流域發生特大洪災的情勢下,反映長江上游些地方仍在大量砍伐原始森林的事實。此類稿子可謂司空見慣,但為什麼在當年的中國新聞獎評比中獲得一等獎?就是背景起的作用。背景是什麼?特大洪災正為人關註,震驚未過,餘悸未消,抗洪搶險如潮涌來,而恰恰此時,記者通過稿子讓人關註反面事實,特殊環境下的特殊事件,其衝擊力即細微效果可想而知。值得註意的是,這則新聞所用的背景情況,在稿子里隻字未提。這是運用重大背景而不使之明示的範例。

  2、有的新聞事實本身簡潔明瞭,一清二楚,沒有必要再用背景材料進行說明。

  由此看來,儘管新聞稿件中可以不出現背景材料,但背景是存在的。不但存在,而且廣為人知。.

參考文獻

  1. 秦傑. 如何運用新聞背景[J]. 新聞知識, 2008(3):2
  2. 2.0 2.1 2.2 鞠晗楓.淺議新聞背景的運用[J].黑河學刊,2011(7)
  3. 徐李子. 新聞背景理論值得重視的幾個問題[J]. 新聞知識, 2003(12):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陈cc,Tracy.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新聞背景"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M id 1a1444ec54ac6db6c3721c1b0f8f335c (討論 | 貢獻) 在 2022年8月17日 22:22 · 广东 發表

第一部分的標點符號沒有加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