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操作性風險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操作性風險

  操作性風險是指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式、員工和信息科技系統,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其特征是損失特殊、形式多樣、計量困難、管理差異性。

  由於地震、水災、火災等不可抗力因素或者互聯網、電腦系統、通訊系統故障等,可能造成的行情信息和交易指令出現延遲、中斷、數據錯誤等,由此導致的損失歸投資者自行承擔。

操作性風險的分類

  公債市場中的操作性風險可以分為兩類:

  1.是客觀操作性風險

  2.是主觀操作性風險

  客觀操作性風險是指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由於各種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如火災、搶劫或盜竊、通訊線路故障、電腦系統故障、高級管理人員人身意外事故以及職員的日常工作差錯等原因延遲結算,從而造成損失的風險。

  主觀操作性風險是指由於經營管理上的漏洞,使交易員交易決策出現故意的錯誤或者非故意的失誤,而清算銀行不能準確地獲得結算信息而做出錯誤判斷,從而帶來損失的風險。

  關於客觀和主觀操作性風險孰重孰輕,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主觀操作性風險的危害要甚於客觀操作性風險,因此更加重要。這種觀點認為,客觀操作性風險並不能夠為經營機構帶來收益,屬於一種純粹風險,一般能夠通過保險等方式進行轉嫁,因此,為經營帶來損失的風險通常是有限的。而主觀操作性風險則屬於一種投機風險,不能通過保險的方式轉嫁,並往往會為經營機構帶來巨大風險。特別是巴林銀行倒閉事件,使得人們對金融機構的管理體制、市場約束機制以及市場或機構中的操作人員的道德風險更加看重。金融市場(當然也包括公債市場)中發生的諸多案件表明,經營管理上的漏洞以及交易員決策上出現故意的錯誤,會使得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損失的規模急劇擴大,為整個機構帶來的風險往往是一家機構無法避免、無法轉嫁、也無法承擔的。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在實踐中客觀操作性風險其實比主觀操作性風險更常見,也更容易導致風險損失。例如,衍生工具的交易具有較高的技術性和複雜性,它客觀上要求從事衍生晶交易的投資機構,要有充足的專業人員、完備的管理模型,以保證和監控交易的進行及頭寸的變動。管理模型的片面性或失效、金融機構錯弊記錄的資料庫不完善以及會計處理偏差等因素,都會引發客觀性操作風險。在從事金融產品的交易過程中,前臺交易人員與後臺管理人員要跟蹤頭寸價值變動,並通過先進完備的管理模型進行監控。然而,許多管理模型只能在正常市場波動條件下起作用,在極端市場條件下會失效,無法告訴正確的答案,從而會產生“模型風險”。從理論上說,金融機構還應該建立關於全球金融市場(當然包括公債市場)錯弊記錄的資料庫。但是從實踐情況來看,要做到這一點還存在著重重障礙。此外,現代會計理論落後於衍生工具創新的發展,現行會計制度對衍生合約的“表外性”處理,使得其風險和收益在會計報表中不明朗,對於衍生交易業務量大的機構來說,會計報表無法反映其真正的資產負債狀況,信息披露不透明,使衍生交易潛在盈虧在會計報表中不能真實反映,就會產生會計風險,導致管理人員對其交易頭寸的管理與監控不到位,從而出現“表外風險”。

中國的操作性風險

  一方面,存在著大量的客觀操作性風險。例如,交易所的結算系統建設缺乏統一規劃管理短期行為嚴重;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信息標準;全國一些營業部有時會發生“死機”情況,嚴重影響交易的順利進行,並且交易數據不規範、保留不完整,安全性不高。此外,通信系統也需要不斷升級換代。

  另一方面。主觀操作性風險也不容忽視。在金融證券市場中存在著許多違規操作行為,這是導致市場秩序混亂、風險不斷積累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案例分析:商業銀行操作性風險 [1]

  1 損失分佈估計的引入

  風險資本是為了防範銀行風險損失而計提的資本金,它可以對銀行的非預期損失進行補償和消化,計提資本金是銀行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對風險資本的計量,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給出了三種的方法:

  ①基本指標法

  ②標準法

  ③ 高級計量法

  三種方法在複雜性和風險敏感度方面依次加強。這體現了國際銀行業監管理念和風險管理的最新成果。

  將各種估計方法的特點與國有商業銀行自身操作風險的實際狀況相結合是選擇計量風險資本金方法的立足點。對於我國商業銀行,基本指標法與標準化方法雖簡單易行。但使用這兩種方法計算出的風險資本一般較高,往往超過了必要的風險準備,過於保守,而且這兩種方法下風險資本的計量並不直接與損失數據相連,也不能反映各個銀行自身的操作風險損失特征,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因此,我國商業銀行現階段可考慮使用高級計量法,併在此基礎上不斷積累操作性風險衡量的經驗。

  依照現行《巴塞爾新資本協議》,銀行要為選擇使用高級計量法的每一個業務線和風險類型建立一個年度損失分佈。損失分佈的建立有兩個最關鍵的因素:損失頻率、損失強度,其中損失頻率表示在特定時期內發生的損失事件數,損失強度表示損失事件導致的財務損失,在對損失頻率和損失強度的有關假設基礎上,估計並合併出每一種風險類型和每種業務線損失頻率與損失強度咕勺概率密度函數,然後將它們複合為年度損失分佈,就可以對銀行一定時期內的該類風險事件進行預測。然後對這些單個年度損失分佈彙總得到銀行總的年度損失分佈。因此,計算風險資本金的第一步就是估計各風險類型及業務線的損失分佈參數。通過估計風險損失分佈,銀行可以採用自身的損失數據去計算應持有的風險資本,這更加真實地反應了銀行所承受的操作風險。

  2.貝葉斯估計方法在操作性風險分析中的應用

  對於不同類型的風險損失分佈估計可以採取不同的估計方法,這取決於該類風險損失事件的特征。

  根據內部欺詐損失的特點可採用貝葉斯方法對其進行估計。因此先驗分佈就是整個銀行業操作風險內部欺詐導致的損失分佈,而樣本分佈就是該銀行自身的內部欺詐導致的損失分佈。

  損失分佈頻率的估計

  貝努利試驗中,每次事件成功的概率很小而事件次數很多時,二項分佈會逼近泊松分佈,因此對於低頻率,高風險的操作風險損失事件,其損失分佈頻率可用泊松分佈進行較好的刻畫。要確定損失頻率的泊松分佈形式只需確定泊松分佈的參數λ就可以了,λ表示在一個特定時期內(如一年)已經發生損失事件的平均頻率,等於泊松分佈的均值 θθ的共軛先驗分佈是伽瑪分佈。取θ的先驗分佈為Ga(α,λ),它的後驗分佈就為Ca(\alpha+n{\bar{x}+},{\lambda}+n)其中n表示抽取樣本容量,在這裡n就取1,\bar{x}表示特定時期內損失事件發生的平均頻率。利用共軛先驗分佈求出θ的後驗分佈為以上形式的伽瑪分佈。在實際部門的風險分析中,將相應的數據代入分佈,就可以得到操作風險損失分佈頻率的估計。

  4.損失強度

  對於損失強度,為簡便起見,用正態分佈來刻畫。

  在這裡借用樊欣和楊曉光作的中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分析中的數據,一定時期內,內部欺詐單筆損失金額平均值4870.18萬元,為計算簡便,假設內部欺詐損失事件平均值為5千萬,標準差為2千萬,這是在我國整個商業銀行業收集的數據,應作為外部數據使用,在貝葉斯估計中作為先驗分佈。而某銀行的內部數據在這裡難以取得,所以在總體數據的基礎上假設該銀行自身的內部欺詐損失事件次數為20次,平均值為4千萬,標準差為0.5千萬,在貝葉斯估計中作為樣本分佈使用。銀行自身的內部欺詐損失事件平均值可能高於或低於整個銀行業的平均值,這主要取決於銀行的規模及其所處的風險環境,因此,在這裡我作出了以上的假設。

  若損失強度分佈服從正態分佈,先驗分佈n(θ)為正態分佈N(μ0,r2),後驗密度仍然是正態分佈,記為N(μ1\sigma_1^2)。且μ1\sigma_1^2分別按下式計算: \mu=\frac{\frac{1}{r^2}\mu_0+\frac{1}{\sigma^2_0}\overline {x}}{\frac{1}{r^2}+\frac{1}{\sigma^2_0}} ,

其中:\sigma^2_0=\frac{\sigma^2}{n} (式1)

\sigma^2_1=(\frac{1}{r^2}+\frac{1}{\sigma^2_0})^{-1}(式2)

  根據上面的假設數據就可以得出μ1=5.237,\sigma_1^2=0.013

  這樣得到的μ1是先驗分佈中的期望μ0與樣本均值\overline{x}的加權平均。註意到\frac{1}{r^2}是方差r2的倒數,它就是先驗分佈均值μ0的精度,而樣本\overline{x}的方差是\sigma^2_0=\frac{\sigma^2}{n},因此\frac{1}{\sigma^2_0}就是樣本的精度,這就明顯地看出後驗分佈的精度是先驗分佈和樣本分佈精度的加權。對於方差大即精度小的先驗信息,給予較小的權數,對於方差小即精度大的樣本信息,給予較大的權數,這也是符合決策過程中對信息的篩選原則的。

  5.結論

  使用損失分佈來量化其風險資本金的銀行需要使用基於各風險類型和業務線的實際損失事件的歷史數據,這樣,才能計算出合理的資本金。而內部欺詐導致的風險事件發生頻率低但影響巨大,它的歷史損失數據很難獲得,需要利用外部數據彌補內部數據的缺乏。貝葉斯估計就是通過合理的加權,從而使不同來源的數據充分結合的一種統計方法,即利用先驗分佈估計出後驗分佈。其中先驗分佈就是根據參數的先驗信息確定的分佈,先驗信息是指在抽樣之前有關所要研究的問題的一些信息,來源於經驗和歷史資料的總結。外部數據即先驗信息,是現實活動中一種有用的信息應該加以充分利用,但經典統計忽視了,對於損失分佈的估計是一個損失。而後驗分佈只不過是樣本信息出現以後人們對總體認識的一種合理調整,因為內部數據即樣本信息,有時會是實際的很好反映。因而,在這種情況下,統計學上採用的最優方法是貝葉斯估計,將兩種不同來源數據區別對待,以提高估計的精確度。對於不同類型的風險損失分佈估計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這主要根據該損失事件發生的特點以及統計方法的適用性,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具體分析使用。   

參考文獻

  1. 陳好.主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武漢時代經貿.2007.年8月.第5捲.總第75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ears~,HEHE林,泡芙小姐,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操作性風險"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