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工業文明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工業文明(Industrial Civilization)

目錄

什麼是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是指工業社會文明亦即未來學家托夫勒所言的第二次浪潮文明,是以工業化為重要標誌、機械化大生產占主導地位的一種現代社會文明狀態。它貫穿著勞動方式最優化、勞動分工精細化、勞動節奏同步化、勞動組織集中化、生產規模化和經濟集權化等六大基本原則。其主要特點大致表現為工業化、城市化、法制化與民主化、社會階層流動性增強、教育普及、消息傳遞加速、非農業人口比例大幅度增長、經濟持續增長等。這些特征也可視作推動傳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軌的重要因素。

  迄今為止,工業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創造性的文明。工業文明的優勢是規模化生產使人類商品迅速豐富,缺陷是對地球資源的消耗與污染也急劇加速,21世紀的後工業化時代將進入可持續發展迴圈經濟生態經濟的高科技經濟模式。工業社會是唯一的一個依賴持續的經濟增長而生存的社會。財富的增長一旦停滯,工業社會就喪失了合法性。由財富的不斷增長所要求,工業社會離不開創新,創新是工業社會生死攸關的基礎。由創新所要求,工業社會中的知識增長也是無止境的。農業社會也曾有過發明和改進,有時發明和改進的數量和規模還相當大,但是,進步從來不是、也不能被期望是持續不斷的,即使是進步最快的農業社會(如唐宋時的中國),其創新的數量、水平和影響也遠遠不能和工業社會相比。農業社會的本質要求相當靜止的社會和穩定的分工,工業社會的本質要求永遠的創新和變化。

工業文明在西方的發展[1]

  16世紀以來歐洲經歷了科學、商業消費三大革命,這三大革命導致了工業革命,促使整個社會從農業文明邁向工業文明,至19世紀中期工業化完成之時,歷經數百年的歷史發展,終於實現了這一社會轉型。

  18世紀中期,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英國發生工業革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由於人口壓力。在人口壓力下,英國出現了能源危機(木材短缺)和棉布危機。蒸汽機的發明、改進和廣泛應用,標志著近代文明的誕生。在工業革命中,一個革新接著一個革新,一個發明接著一個發明。人們不斷調整和改進生產方式,以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因此工業革命並不僅僅是在發明蒸汽機、發明焦炭煉鐵和發明新紡織機等方面取得突破,而是用千千萬萬新思想產生的新技術來不斷解決生產中面臨的問題。當然,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還有其他各種條件,包括水力資源、煤礦資源、銀行信貸系統,以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建立的有利於資產階級發展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環境。

  英國的工業革命使歐洲各國感到震驚,並引起了各國的興趣。歐洲各國都想探索英國工業化之謎。各國的大臣、企業家乃至國家元首,都到英國訪問,考察英國的工廠和礦山,希望學習英國的經驗.以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因此歐洲大陸各國先後都開始了工業化過程。

  歐洲大陸的工業化沒有統一模式,英國工業革命的模式也不適於沒有煤礦或鐵礦的國家。但是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從英國的經驗中受益:他們不必再費力去發明珍妮機和各種新紡織機,也不必再去發明蒸汽機。雖然英國政府禁止出口新機器,但是這些禁令是不可能長期起作用的。

  因此,歐洲大陸的工業化,並不像英國那樣是一聲晴天霹靂,而是一種緩慢卷入的過程。美國的工業化進程開始也很緩慢。但是在南北戰爭後,國家分裂的危險被消除,生產力得到解放,國家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其工業化進程極其迅速。到20世紀初年,美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就這樣,工業文明在歐洲和美國得到了確立。

  工業社會的到來,使社會的經濟關係變得異常複雜;為了保證社會經濟的正常、有序的發展,它要求對社會制度進行全方位的調整。不僅要求生產組織的變化,同時也要求國家與經濟之間關係的合理化(這具體表現為政治的透明和對經濟自由的維護)。這是一個漫長的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完成的。

  工業化有其一以貫之的核心,這個核心,或許可以概括成生產機器化、經濟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生產的機器化,使經濟發展的速度、模式與農業社會出現了天壤之別,經濟和社會生活也因之而變得非常複雜。面對空前的如此複雜的經濟與社會,過去曾經幾乎是唯一對社會經濟進行主動控制和調整的國家,已經不再能繼續以原來的方式發揮作用。市場的作用日漸重要,幾乎所有重要的社會經濟活動都要通過市場來進行調節和磨合,這就要求經濟的自由化。為了保證在如此複雜的社會經濟關係中得到公平與合理,也就是為了市場以及市場規則的合理,人們就要求對具有強制力的國家職能發揮的方式作出調整,而且要求新的方式法治化和程式化,以保證其合理和透明。於是,隨著工業化以及由此而導致的市場在社會經濟中作用的陡增,政治民主化成為必然。民主是法治的基礎,可以說,沒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沒有法治,就不能有市場的公平與合理;沒有公平、合理的市場,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經濟秩序。

  從事實看,工業文明帶來了經濟的增長、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等。工業文明從過去到今天,雖然只有短短的200年,卻奇跡般地改變了世界。這種改變是人類有史以來的幾百萬年間所創造的文明總和都不能相比的。正如《共產黨宣言》所指出的:“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採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里蘊涵有這樣的生產力呢?”

  工業文明實實在在創造了人類前所未有的新成就、新文明。工業文明的這種“法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得到了進一步施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戰後重建家園的強烈願望,世界一味追求經濟的快速增長,出現了一股從未有過的以工業化為主要內容的“增長熱”。其實,就是在今天,我們也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這種工業文明的成果。離開了它,我們也許無所適從。自18世紀西方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科學理性成為主導人們日常生活的基本價值尺度理性不但成為認識事物真假的標準,而且也成為社會和人的進步的希望所在。同時人們註重的是瞭解現實,向眼前看,在現實中尋找自己生活的位置,“現時”思維甚囂塵上。

  工業化必然造成各國社會的發展和深刻變化,如經濟的進步、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革、政治上層建築的演變、新社會階級分層的形成、人們思想和觀念的更新,等等。無論是在西方發達國家,抑或欠發達國家,現代工業文明發展造成的基本趨勢都是註定會出現的。從這一意義上說,不論各國的傳統和國情有何差異,“工業較發達的國家向工業較不發達的國家所顯示的,只是後者未來的景象。”從18世紀到20世紀,經過了兩個多世紀的努力,人類還沒有完全實現工業化。目前一些不發達國家,還在努力實現工業化。

工業文明的危機[2]

  早在工業革命高歌猛進,科學主義和理性主義所向披靡的時候,一些先知先覺的思想家就對人類虐待自然界的行為進行過譴責。到20世紀中葉,大規模的污染和掠奪性的資源開發造成的嚴重惡果,引起了人們的高度警覺。一批生態思想家對人類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實踐方式和價值觀念進行了深刻、不斷的反省。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征服自然,使自然為人類服務的實踐目的是否有什麼問題?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我們支撐自己信念的理論基礎,特別是人類關於文明的觀念是否出了什麼問題?回答是肯定的。當工業文明否定農業文明而成為人類的輝煌時,工業文明自身也在醞釀著被揚棄的結局。在世界的發達國家和地區,工業文明發展到極致,工業文明的話語就無法解說後工業時代的現實。人類在新時代的實踐提出了新的問題,解決新問題的前提之一,是確立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觀。

  人類特性的根本特征,是自身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也就是說,人的本性就是在自覺的實踐中將人的目的、計劃、藍圖變為現實的存在。在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過程中,由於對自然和對自身的認識並不是很容易就達到科學的程度,因此人類對象化的活動往往會有偏差。在工業文明時代後期,這種偏差就是過度對象化,對象化的行為超出了對象自身的承載能力。這樣,人的本質力量就發生異化。人類智慧和能力的發展,使人們過高地估計了自己對自然界的支配能力,並開始濫用人對於自然的開發能力,使本來有益於人類的自然反過來懲罰人類。當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破裂之後,人類真正的災難開始了。特別是工業革命後,向自然進軍成為人類力量的象徵。技術的發展不斷地增強人類的力量,而人類也肆無忌憚地榨取自然。馬克思說過:“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的進步,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的進步。”

  當代生態危機表明,以往的文明模式,即工業時代的文明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代人類的實踐,已經無法正確處理當代人與自然的關係。儘管在“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思維方式下,人們可以為了人類自身的利益而善待自然,可以採取某些措施阻止破壞自然生態的行為發生,但是,由於工業文明模式的內在局限和缺陷,它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全球性的、整體性的生態危機。正如人類歷史上經歷過狩獵與採集文明、農耕文明的先後更替一樣,工業文明的時代已經走向衰落,過時的文明形態必須終結,而應該代之以新的、生機勃勃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

  人類要走出工業文明的危機,要終結工業文明時代,這不是一個純粹自然的過程。因為,生態危機是人類自身(而不是自然界)造成的。“解鈴還需系鈴人”。所以,生態危機的解除,只能由人類自身來完成。除非人類以自覺的生態意識反省工業時代的文明觀,以平等的心態調整人和自然的關係,尊重自然的尊嚴,與自然建立起和諧、親密的關係,否則,人類不可能走出全球性的生態危機,不可能被自然所拯救。

  需要說明的是,人類必須結束的是一種產生危機的文明觀,而不是文明的歷史。人類文明的歷史是一條連綿不斷的長河,每一種新近的文明形態都是對前一種文明形態的揚棄。生態文明對於工業文明既有否定,也有承續。工業文明時代所創造的輝煌的科學技術、偉大的思想理論、不朽的藝術成就和空前的社會發展,我們必須充分肯定和繼承。但是,工業文明時代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觀念,我們卻要進行清理,特別是那些關於要做自然的主人、要主宰和控制自然的思想,需要進行根本性的改造。因此,我們要終結的,是一個時代的文明模式,而人類文明的歷史是不會終結的。

工業文明的反思[1]

  對於欠發達國家,工業文明仍然是它們今天所要追趕的目標,實現工業化仍是它們最基本的任務。從生產的發展歷史階段看,“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但包括中國在內的欠發達國家工業文明的發展,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

  第一,“工業革命”,照一般的理解只發生在英國,是許多必要條件同時具備的結果。歐洲其他國家的工業革命都是屬於“輸入”,都是“外鑠”,或“移植”,是向英國學習的結果,而不是自發的過程。工業革命一經發生,未發生工業革命的國家或地區已不再有慢慢自發地發生工業革命的必要和可能了。工業革命一經發生,它就必然會向外擴展。這一方面給未發生工業革命的國家或地區帶來了工業化的種子,同時也遏制了它們的成長。因此,工業革命原發國家(英國)之外的國家和地區,能不能自發地發生工業革命,是一個永遠無法證實的問題。

  第二,工業文明帶來巨大財富與社會進步的同時,也產生了眾多能源、環境問題以及社會危機:工業文明已接近把以能源為主體的資源消耗殆盡,特別是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和浪費最為嚴重。資源的耗盡,意味著人類生存的根基喪失,人類發展將難以為繼。工業文明還使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由於大規模採掘、加工和生產的需要,土地資源和森林資源大規模減少,土壤侵蝕、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加速蔓延。與資源的過度耗費和生態的破壞相伴而生的,就是環境污染了。這是工業文明造成的最大惡果,也是引起人類不可持續發展的最突出問題。其主要表現有:大氣污染、水體污染、酸雨、臭氧層遭到破壞、溫室效應及海洋污染等等。由於環境污染的影響,世界各地自然災害時有發生。環境的破壞已發展到威脅人類自身生存的程度。

  人類社會南北差距的加大使整個世界的經濟結構越來越不平衡,大量貧困人口的存在更意味著世界潛伏著重重危機。作為國際間政治傾軋手段的軍備競爭,已使地球上的核武器具備了足夠毀滅人類幾十次的能力,人類的存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來自人自身的威脅。與此同時,人類的精神也面臨極度的空虛和迷茫。在知識的爆炸,信息的膨脹,日益激烈的競爭和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帶來的高度緊張的心靈背後,產生的是傳統信仰的貶值,人欲的放縱,道德的墮落和精神的極度頹廢,人的內核已被掏空,變成了工業技術、商業廣告產業競爭的玩偶,變成了被異化到極端的工具。

  作為傳統工業文明思想基礎的自然科學理論,更是面臨了空前的挑戰。在傳統的工業社會思維中,人將自己嚴格置身於自然之外並高踞自然之上,對自然進行所謂純粹客觀的觀察和研究,以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當生物學、醫學以這種方式研究人自身的時候,最終發現,人類仍不過是一堆機械的組合而已。恰如後現代主義所言,這種科學的最終結果,證明的只是生命的普遍意義作為一個整體已不復存在,而最終人類的精神將會因此肢解和分裂。

  面對所有這些問題,人們不得不去改變舊有工業社會的思維模式。如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哲學教授V.艾姆斯指出,本世紀的可怕的考驗,戰爭與革命、經濟危機和社會變革,迫使人們思考生活的基本東西和這些東西的意義,科學與技術對傳統的生活方式、思想和感情的打擊,迫使人們探索某種智慧。於是,自20世紀以來,尤其是二戰結束以後,西方進入所謂的後工業社會,包括醫學在內的整個自然科學領域,出現了一種人文主義的思潮,一種要求自然科學的研究與發展回歸人、回歸社會、回歸人文的思潮。新的學科、新的理論因之而層出不窮。

新工業文明的構建[1]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工業化是人類走向進步和文明所不可逾越的階段;既然傳統的工業文明已經走到了盡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新的發展觀,在新的形勢下探尋新工業文明之路。

  人類社會的發展,不能僅局限於經濟的發展,而應擴大到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新工業文明強調的是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經濟發展應建立在生態的持續能力、社會公正和人民積极參与自身發展決策的基礎上。它所追求的目標是:既要使人類的各種需求得到滿足,個人得到充分發展,又要保護生態環境,不對後代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構成威脅。

  所理解的新工業文明,與傳統的工業文明相比較,應該包括這樣一些內容:

  第一,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強調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最高價值目標。人類要建立新工業文明社會,就是要把滿足人的全面需求,以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圍繞人的生存、享受和發展的需求,通過工業化的推進為人類提供充足的物質和文化產品;在此基礎上,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全面進步。

  第二,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為基礎。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違背了自然規律,必然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我們對自己賴以生存的星球,要有著一種敬畏感。對已經破壞自己又不能科學修複的自然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停止人類活動,讓自然環境自己修複自己。人類要清醒地認識到,大自然要比人類聰明得多,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最明智的選擇。當然,人類社會也不可能退回到被動適應自然的道路上去,需要及時改變原有的發展模式,實現資源合理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

  第三,以各種資源有限合理利用的經濟制度為依托。在今天我們的確有必要對資源無限利用經濟制度的設計理念和基本思路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檢討,要按照對各種資源有限和剋制的占有,以及合理利用的新理念來設計新的經濟制度。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切實推動政府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把政府經濟工作的著力點轉移到創造鼓勵公平競爭,促進投資創業、發展的體制和政策環境上來。矯正行政干預造成的價格扭曲,弱化政府配置資源權力,建設有限政府有效政府

  第四,以崇尚創新為核心價值。崇尚創新和追求卓越是人類高明於地球上其他物種之處,是人類能成為萬物之靈根源,也是人類社會先進科學價值觀的核心。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是創新的發展的道路,意味著我們學習先進經驗,意味著我們要創新。現代發展經濟學,這些年的主要成就,就是強調後發優勢,如:資本的外溢效應、知識的擴散效應,這些方面應該給予高度重視。要走一條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來支持信息化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人類對替代型新能源的開發特別是潔凈能源的開發呼喚著新技術的誕生,這已成為本世紀的全球性課題。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的利用水平正在不斷提高,進一步的技術創新將有望引發大範圍的能源和原材料革命。生物工程的進一步突破,將對生物遺傳疾病的控制與治療、生物多樣性的再造,瀕危物種的保護和維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等方面提供新的技術保障,從而在生態系統建設中取得革命性進展。對於製造業來說,環境保護不僅將刺激一系列全新產品的誕生,而且環保和節約資源的需求將貫徹到製造業的生產過程本身,促使產品製造過程與環境相協調,同時把處理日益增加的產業廢棄物、生活廢棄物、城市結構廢棄物與產業化聯繫起來,實現從當今的“用後就扔”型社會向未來的“迴圈型”社會的轉換。新技術革命為建立新工業文明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物質和技術保障。

  西方是現代工業文明起源的搖籃,在現代工業文明發展進程中迄今仍處於領先地位。由於西方現代工業文明發展的領先地位,西方各國在應對工業文明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方面也保持著相對的先進性,併在國際競爭中始終保持和擴展著其優勢地位。為了適應現代工業文明發展的客觀要求,保持和擴展其優勢地位,維護資本主義的長治久安,西方國家針對工業文明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特征,不斷建立、調整和完善與現代工業文明相適應的經濟、政治和社會運行機制,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一些西方學者和政治家甚至從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中吸取了大量營養。在應對工業文明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方面,西方各國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值得重視和借鑒的寶貴經驗。

  當今社會出現的經濟全球化打破了民族文明的藩籬,已經把各民族的文明捲進了大交流、大融合的潮流中,結果不僅必然會推進世界文明的發展,而且也必然會給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最終推動人類社會不斷走向新的文明。我們應充分重視和研究西方工業文明發展的各種教訓,學習有益的方法與經驗,同時立足國情,發揚光大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走自己的新工業文明發展之路,併在此基礎上,追趕世界信息文明的發展潮流。

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的比較[3]

科學發展觀與經濟發展觀

  “發展觀是關於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不同的文明形態有著不同的發展觀,而有什麼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實踐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一)工業文明的經濟發展觀單純追求經濟的增長

  工業文明的經濟發展觀將社會的發展等同於經濟的增長,並最終歸結為GDP的增長,並以此作為發展的最高目標、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水平高低快慢的重要乃至唯一尺度。至於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污染,壓根就不在考慮之列。這是一種生態缺位的經濟發展觀。在這種發展觀指導下,為了實現經濟指標的快速增長,對地球資源進行掠奪性地開采利用,無所顧忌地排放,絲毫不顧及環境資源的承受能力,結果不僅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危機,也使人類陷入生存和發展危機之中。許多地方出現了這樣的怪圈:生活水平提高了,身體素質下降了;經濟指標上升了,環境污染嚴重了;經濟建設發展了,生態資源破壞了,最終導致了“有增長而無發展”的局面。對此,美國在1991年《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指出:“我們不能無視在錯誤指導下的經濟增長,這會使我們的自然環境付出代價。一個健全的經濟和一個健全的環境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二)生態文明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不再以經濟增長作為唯一的目標,而把生態環境的改善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和人們生存質量不斷提高的重要基礎”;主張“發展經濟要充分考慮自然的承載能力和承受能力”;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納入目標體系;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三生共贏的文明發展道路。科學發展觀將過去那種征服自然、統治自然的觀念和行為,轉化為尊重自然、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這是在對經濟發展觀理性反思的基礎上,對社會發展方式的重新調整,對社會發展理念的重新規範。人類只有自覺地擔負起維護生態平衡、改善生態環境的責任,尋求與大自然的和諧發展之路,才能使人類擺脫能源危機、生態危機、發展危機和生存危機,才能改變有物質而無幸福的生活,實現真正的發展和真正的幸福。

有機論自然觀與機械論自然觀

  自然觀是人們對待自然的根本觀點和看法,核心是如何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一)工業文明奉行機械論自然觀

  機械論自然觀秉承人與自然主客二分的思維模式,認為有理性的人是超然獨立於自然界之外的唯一主體,而其他非理性的自然萬物都只不過是由人類操縱和主宰的對象,供人使用的工具。“機械論自然觀及其主客二分的思維模式割裂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內在聯繫,把人與自然的關係定位在了一個對立而不是和諧的基礎上,從而奠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統治自然的認識基礎。”受機械論自然觀的支配,工業文明藉助於現代科學技術,堂而皇之地對地球進行掠奪式地開發,榨取式地利用,肆意地污染,無所顧忌地排放,處處以主宰者、統治者的身份凌駕於自然界之上為所欲為,不可避免地把人與自然的關係一步步逼到了對立的極限。

  (二)生態文明秉持有機論自然觀

  有機論自然觀把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自然界視為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認為人作為自然界的一個物種,既不可能超脫於自然界之外,更不可能凌駕於自然界之上,而是存在於自然界之中。人類是自然之網上的一個紐結,同其他自然萬物處於複雜的非線性相互作用之中,時時刻刻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傳遞與交換。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一哲學手稿》中說:“人(和動物一樣)依賴無機自然界來生活,而人較之於動物越是萬能,那麼,人賴以生活的那個無機自然界的範圍也就越廣闊。” 自然界不僅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也是人的“精神的無機自然界”。自然界的美、神、奇不僅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和美的意境,讓人悅耳、悅目、悅心、勵志,是文學藝術創作的源泉,而且是激勵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索的動力之源,是啟迪技術創新永不枯竭的源泉。不管將來科學技術如何發達,人的生存、發展都離不開自然界。人與自然不僅具有同根同源的共生性,更具有利益上的相關性,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如果自然界被摧毀,生態環境被破壞,動植物物種日漸消失,自然之死帶來的必將是人類之亡。

肯定自然界的內在價值與否定自然界的內在價值

  自然界的內在價值就是非工具性價值,就是不是作為對人和其他生命的有用性或作為他物的手段或工具而存在的價值。存在就是為了“它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為了生存這一目的,它要求在生態反饋系統中,維持或趨向於一種特定的穩定狀態,以保持系統內部和外部環境的適應、和諧與協調的價值”。人對自然價值的看法不同,決定了自然在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與之相應的對待自然的手段和方法不同。

  (一)工業文明否定自然界的內在價值

  工業文明價值觀從“經濟的視角”來看待自然的價值,認為“自然界的價值就在於它們的存在是否對人類有利,能否為人類所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滿足人類的需要,因而只具有效用價值、工具價值而不具有內在價值” 。在他們看來,自然界只不過是為人類免費提供所需的資源庫和垃圾處理場,一種為我所有、為我所用之物,至於自然萬物本身的存在及其運行規律是不需要考慮的。這就為人類無節制地開采和濫用自然資源的行為提供了“價值合理性”支撐。於是,人類就藉助現代科學技術對自然界進行榨取式地開發利用,無所顧忌地排放廢棄物,而不管自然界能否承受得起。正如羅爾斯頓所說:“我們現代人在開發利用自然方面變得越來越有能耐,但對大自然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卻越來越麻木無知......在一個價值僅僅顯現為人的需要的世界中,人們很難發現這個世界本身的意義;當我們完全以一種徹頭徹尾的工具主義態度看待人工產品或自然資源時,我們也很難把意義賦予世界。”這樣一來,人類利用自然變成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變成了破壞自然,從而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危機。

  (二)生態文明肯定自然界的內在價值

  生態文明不僅承認自然界的工具價值,更重視自然界的內在價值。在生態文明價值觀看來,“自然界不可能以人為目的、為人而存在。它本身就是目的,存在就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事實上,不僅非人的物種具有內在價值,就是河流、山川、土壤、岩石等非生命自然物也具有內在價值。這不僅因為它們自主自在地生存,而且“這種自主的存在和自主生存是合理的,是以它自身為尺度進行評價的”,具有以自身為主體的價值。所以,自然界也是目的和手段、工具價值和內在價值的統一。誠如羅爾斯頓所言:“生態系統是一個網狀組織。其中,內在價值之結與工具價值之網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 而且由於自然界是先於人類而存在,因此,自然的價值並不是人類所賦予的,而是它本身所固有的。承認自然的內在價值,就要維護自然的生存和發展權利,自覺調整人類改造自然的方式,變征服自然為尊重自然,掠奪自然為保護自然,主宰自然為敬畏自然,在自然生態閾限內去獲取人類生存發展所必需的物質資料,努力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和健康運行。

協調型技術觀與征服型技術觀

  技術觀是對技術的根本觀點和看法,包括對技術本質、特征及其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等。技術觀受發展觀、自然觀和價值觀的支配,有什麼樣的發展觀、自然觀和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技術觀,從而就會有什麼樣的對自然的作用方式,也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環境影響。

  (一)工業文明的征服型技術觀

  在工業文明的經濟發展觀看來,技術純屬經濟領域的活動,活動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謀取經濟利益,追求產值利潤的最大化,至於對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壓根就不需要考慮。這是形成征服型技術觀的政治基礎;而把人與自然的關係對立起來的工業文明自然觀和否定自然界內在價值、認為自然界是為人而存在的工業文明價值觀則是形成征服型技術觀的認識基礎。正是這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催生了征服型技術觀。

  征服型技術觀認為技術是人類用來操縱、征服和統治自然的工具。認為只要憑藉先進的技術手段,人類就可以在自然界面前為所欲為,肆無忌憚地去征服、主宰、奴役自然,瘋狂地掠奪資源能源,肆意地干預自然進程,挑戰自然規律。按照海德格爾的說法,技術是“一種解蔽方式”,這種解蔽方式的根本特征是“強求”、“促逼”和“限定”。“限定”自然界按照人的要求改變自身的形態和進程,“促逼”自然界中原不可能發生的狀況通過技術手段展現出來,“強求”自然界無條件地滿足人類各種正當和不正當的需求,根本不考慮自然界的承受能力,結果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失衡和環境危機。生態危機的產生與征服型技術的濫用直接相關。人類文明的轉型需要一種新的技術觀作支撐,這就是生態文明的協調型技術觀。

  (二)生態文明的協調型技術觀

  由於科學發展觀把生態環境的維護和改善作為發展經濟的前提,有機論自然觀把人與自然視為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價值觀承認自然的內在價值,主張維護自然的生存權利,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這就決定了生態文明的技術觀是協調型技術觀。協調型技術觀強調尊重自然的生態規律,反對藉助現代科學技術強行干預自然進程,隨意擾亂自然節律,擺佈自然狀態;主張放下高舉的征服自然之劍,學會善待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在滿足自己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同時,註意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為了維護自然環境的安全,協調型技術觀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源頭治理,在技術原理的構思、技術方案的設計階段就堅持節能、降耗、減污的指導思想,進行綠色設計,實施綠色製造,進行清潔生產,使產品的孕育過程就是綠色的、環保的。協調型技術觀還把生態無廢物原則引入技術系統,註重資源、能源的迴圈利用,使原材料在生產鏈條中多次、反覆、迴圈利用,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迴圈流動,力爭做到廢物最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污染。協調型技術觀一改過去僅以經濟效益作為評價技術的標準,而將生態指標納人評價體系,對技術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生態關照,把技術對經濟的促進控制在自然資源能源、生態系統可承載能力的基礎之上,力求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實現技術活動的生態化。

生態消費觀與消費主義消費觀

  消費觀是指消費者對消費內容、消費目標、消費方式消費模式的總的觀點和看法。不同的消費觀決定了人們採取不同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模式,從而對社會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合理正當的生態消費是刺激經濟健康、持續增長的動力,而不合理的消費在破壞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把人類置於生存危機之中。

  (一)工業文明的消費主義消費觀

  消費主義消費觀把消費看作是刺激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手段和實現人生價值的標誌。在這種消費觀主導下,消費發生了異化:一是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實際生活的需要,而是為了滿足不斷被製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虛假需求和永無止境的消費欲望。無限的欲求導致了揮霍無度的浪費,加速了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污染。二是人們消費的不再是商品使用價值,而是它們的符號價值和時尚價值。許多物品在它們的使用價值還沒有被完全消耗之前就被拋棄了,原因是它過時了,或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了。消費什麼和怎樣消費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為了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些人不顧社會經濟條件,當然更不會顧及地球資源能源的承受能力,為所欲為地消費。美國占世界總人口不足5%,但卻消費了世界不可再生資源的33%。一個美國人消耗的資源是一個非洲人的100倍。這種消費所形成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資源、能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對自然環境造成災難性的破壞,導致了嚴重的生態危機。“生態危機從錶面來看是人與自然的關係發生了錯位,其深層問題則是人性的危機。它是欲望獲得了獨立資格且成為人的標誌,而人則淪為欲望的奴隸受欲望的驅使。”

  (二)生態文明的生態消費觀

  生態文明註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協調發展,提倡生態消費觀。首先,生態消費是適度消費。適度消費是滿足人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費,是人的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消費。它消費的是商品的使用價值,滿足的是人的實際生活需要,追求的是健康而富足的生活。適度消費是在自然資源、能源可承受基礎上的消費。地球資源、能源是有限的,很多是不可再生的,不是屬於少數有錢人的,而是屬於全社會所有人的;不是僅僅屬於這一代人的,而是屬於子孫萬代的。所以,任何人只有合理使用的權利,卻沒有揮霍浪費的權利。適度消費是與國情國力相適應、與一定歷史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消費。其次,生態消費是有利於環保和健康的綠色消費。綠色消費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註重環保、節約資源。消費時選擇使用那些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既不污染環境、自身也不被污染,既有利於環保、又有利於健康的綠色產品;消費過程中不僅把產品的使用價值用乾榨凈,還要使其在其他環節上進行迴圈再利用,儘可能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排放。再次,生態消費是註重大自然精神價值的消費。與單純追求物質欲望滿足的消費主義不同,生態消費更加註重大自然對人的精神需要的滿足。倡導人類摒棄貪欲之心,放下征服之劍,親近自然,駐足欣賞大自然的綽約風姿;尊重自然,細心聆聽大自然的天籟之音;融入自然,用心領悟大自然的神奇意境......人類只有從單一的、狂熱的物質消費中掙脫出來,追求精神生活的豐富和道德人格的提升,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張素蓉.論工業文明與新工業文明的構建[J].經濟研究導刊,2009(6)
  2. 工業文明的危機.人民網
  3. 李銳鋒,彭慧芳.生態文明與工業文明的比較研究[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y桑,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工業文明"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