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18个条目

對外經濟關係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對外經濟關係(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目錄

什麼是對外經濟關係

  對外經濟關係是指一個國家同其它國家和地區之間經濟聯繫的總稱。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已經表明,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發展對外經濟關係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上,以國際市場為紐帶,與資本主義國家既聯繫又競爭,這是由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

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的必要性

  第一,發展對外經濟關係是社會主義經濟協調發展的需要。社會主義經濟的正常運行是要求做到投資品生產、消費品生產和中間產品生產的相互銜接、協調發展。但是,由於資源約束以及其他原因,社會主義國家不可避免地會在某些產品上出現“短缺”,需要用進口來彌補;同時,本國的某些產品也為國際市場所需要,通過出口可以換取外匯,用以購買國外產品。這樣,通過國際貿易,就能取得本國經濟協調發展所需的物資,有利於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

  第二,發展對經濟關係是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一要有儘可能多的資金,二要有適用的技術和設備,三要有合格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四要有來自多方面的經濟信息。發展對經濟關係有利於在短時期內獲得這些條件,從而使社會主義國家不走或少走彎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

  第三,發展對經濟關係是提高社會主義經濟效益的需要。在封閉條件下,一國經濟效益的提高會受到國內資源和技術水平的制約。實行對外開放,則可以突破這一制約,發揮各國的相對優勢,通過專業化分工國際交換,取得比較利益,實現以較少的勞動耗費取得較多的有用勞動成果,更好地滿足社會需要,提高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效益和福利水平。

  第四,發展對經濟關係也是改革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需要。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實踐證明,為了從根本上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除了必須總結本國的歷史經濟,認真研究本國經濟的實際狀況和發展要求之外,還必須善於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內的一切反映現代化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先進經驗。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對外開放,面對高度市場化的世界經濟體系,勢必要求創造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運行環境,這會促進國內的經濟體制改革,從而有利於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的理論依據

  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對外經濟關係,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有重要的理論依據。

  首先,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對外經濟關係,是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社會主義制度是建立在生產社會化這一物質基礎上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不僅使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之間建立起日益緊密的聯繫,而且必然使國內的經濟同國外的經濟也彼此發生廣泛、密切的聯繫。社會大生產在國際範圍內表現為全球範圍內的國際分工和協作。這種分工和協作關係,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發達,越來越緊密。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現代化大生產,離不開國際的交往,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市場經濟本質是開放的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打破社會經濟制度和國家的界限,把世界市場變成一個統一的大市場。在這個統一的大市場中,各國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通過商品交換和資本的流動,獲得本國希望得到的比較利益。社會主義國家利用國際市場發展經濟,可以節省社會勞動,獲取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經濟效益,發展和壯大自己。

  其次,爭取國際比較利益是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的根本動因,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也有這種要求。

  國際比較利益是指一個國家提供某種產品和勞務比之提供其它產品和勞務更為有利的特殊能力。這種能力在國際經濟交往中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國際比較利益的客觀存在是由商品使用價值的多元性與價值內在尺度的一元性的對立統一運動決定的。與之相適應,國際比較利益有兩種基本存在形態。

  從使用價值形態看,某種商品在甲國成為剩餘產品,而在乙國則可能是緊缺產品,只有通過對外經濟貿易往來,實現使用價值的轉換,才能發揮使用價值的作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擁有本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全部資源和技術,需要互通有無,調劑餘缺。同時,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劣勢。這就決定了各國的社會再生產過程,不應該也不可能僅僅限於本國範圍內實現,客觀要求向世界範圍內擴展和延伸。

  從價值形態看,追求價值增殖是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的動因。在國際商品交換中,決定某種商品價值的是“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即所有參加該種商品國際交換的國家所耗費的勞動的平均量。這種由國際間平均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價值稱為商品的國際價值對外貿易是按國際價值進行的。如果一個國家出口商品的國內價值低於國際價值,那麼它就可獲得大於本國出口商品價值的價值,從而實現價值增殖。由此決定,由國內價值與國際價值比較而產生的比較利益,就成為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的動因。

  第三、經濟全球化是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的客觀載體。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到更高級階段上出現的一種現象,是指經濟資源如商品、資本、勞動力、信息、技術等超越國界在全球範圍內流動、配置、重組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世界各國經濟相互融合、相互影響、相互競爭和相互制約的發展趨勢。

  信息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導致各國經濟活動日益緊密地相互聯繫,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信息技術大幅度降低了運輸、通訊、信息成本,縮短了時空距離,使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更加便捷,直接推動了國際貿易跨國投資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廣泛擴散與輻射,使整個世界經濟空前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經濟信息化的發展是要求生產要素超出國家的界限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實現經濟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化配置,從而在國與國之間形成一種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經濟聯繫。這種聯繫在國際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都有具體的表現:

  在國際生產領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國際分工和生產專業化的程度進一步提高,出現了同一部門內部不同產品的分工、零部件的分工以至工序的分工。與這種新型的國際分工相適應,國家間的經濟聯繫更為緊密,這就在客觀上要求生產要素在國際間自由流動。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科學技術的國際轉移和擴散的速度大大加快:一方面,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國際間的科學技術合作;另一方面,以發明專利、許可證、註冊商標權、電腦軟體等為主要內容的技術貿易的迅速發展,已成為加快科學技術國際轉移的重要渠道。隨著生產經營活動和科學技術的日益國際化,勞動力國際流動的規模、範圍和領域也日益顯著擴大。

  在國際貿易領域,從20世紀5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世界出口額年均增長率達10%,大大超過同期世界生產年均5%的增長速度。目前,世界進出口總額在世界生產總額中所占比重已達到1/3以上。這意味著各國對國際市場及國外資源的依賴程度大為增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貿易已從傳統的商品領域擴展到技術、專利金融等服務領域。近年來,又出現了電子數據交換、電子商務等便捷報電子化貿易手段,這將對國際貿易產生重要的革命性影響。

  在國際投資領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投資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世界生產和國際貿易的增長,其中75%為直接投資。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直接投資總額累計已達到2.66萬億美元國際直接投資的產物——跨國公司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重要載體。據聯合國1999年世界投資報告,1998年全球跨國公司共有6萬餘家,在全球的分支機構約有50萬家,總資產達13萬億美元,全球年銷售額達11萬億美元,生產總額占世界的1/4,出口總額占世界的1/3。跨國公司在全球戰略的基礎上從事生產、銷售活動,必然帶動資本、技術、服務等生產要素在各國之間流動,從而使經濟全球化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在國際金融領域,20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金融創新及境外市場的形成,發達國家的資本逐步從實物經濟中游離出來,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場。由於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實行了放鬆管制金融自由化政策,使得國際資本流量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到90年代中期,全球資本市場金融資產交易總量,已由1980年的5萬億美元增加到35萬億美元;全球外匯交易與世界貿易額的比率已由80年代初期的10:1上升到90年代中期的60:1,外匯交易的日周轉額達到1.3萬億美元。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趨勢迅速發展的今天,國與國之間商品、資本、人員的流動,以及技術的轉移、擴散和信息交流更加迅速、廣泛,世界經濟正在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脫離其他國家而單獨存在與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主義國家要想取得自身的經濟發展,就必須實行對外開放,積极參加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封閉自守、拒絕融入經濟全球化是不可能實現本國經濟發展的。

我國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的目標和戰略

  (1)我國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的目標,是在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候,不論是高技術產品還是原材料、機器設備、消費品,不論資金、技術還是人才,我國與國外都將是進行雙向交流。

  (2)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有兩種戰略模式:進口替代出口導向

  進口替代,是指發展本國的工業,用本國生產的製成品代替從國外進口的製成品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經濟的發展主要由國內市場來推動。

  出口導向,是指以生產出口產品來帶動本國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主要由國際市場來推動。

  (3)我國是一個大國,人口眾多,國內市場廣大。在此條件下,單純實行進口替代戰略不可取,單純或主要實行出口導向戰略則是不可能的,所以應當將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戰略結合起來,由此推動原有產業部門的發展,並促進新的產業部門的建立和發展,帶動所有產業的技術進步,帶動經濟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有力地推動工業化的發展。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Gaoshan2013,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對外經濟關係"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