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彼得·聖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圣吉)
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
放大
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

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學習型組織之父,當代最傑出的新管理大師之一

目錄

彼得·聖吉的簡介

  彼得·聖吉(Peter Senge),1947年生於芝加哥,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斯隆管理學院資深教授,國際組織學習協會(SoL)和索奧中國(SoL China)的創始人、主席。

  彼得·聖吉被譽為最富創新精神的世界級管理學和領導學思想大師之一,被《商業周刊》評為十大有影響力的管理學人物,被稱為“學習型組織之父”,1970年他於斯坦福大學完成航空及太空工程學士學位後,進入麻省理工學院讀研究生,旋即被佛睿思特(Jay Forrester)教授的系統動力學整體動態搭配的管理新觀念所吸引。

  1978年獲得博士學位後,至今十餘年來,他和戴明(Edwards Deming),阿吉瑞斯(Chris Argyris),雪恩Edgar Schein)與熊恩(Donald Schon)等大師級的前輩,以及一些有崇高理想的企業家,致力於將系統動力學組織學習、創造原理、認知科學、群體深度對話與模擬演練游戲融合,發展出一種學習型組織的藍圖。

  彼得·聖吉在麻省理工大學史隆管理學院創立了“組織學習中心”,對一些國際知名企業,如微軟福特杜邦等,進行創建學習型組織的輔導、咨詢和策劃。

彼得·聖吉的人物經歷

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位管理大師
1.亞當·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2.羅伯特·歐文
(Robert Owen,1771-1858)
3.查爾斯·巴貝奇
(Charles Babbage,1792-1871)
4.弗雷德里克·W·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
5.卡爾·巴思
(Carl G. Barth,1860-1939)
6.亨利·甘特
(Henry L. Gantt,1861-1919)
7.弗蘭克·吉爾佈雷斯
(Frank B. Gilbreth,1868-1924)
8.莉蓮·吉爾佈雷斯
(Lillian Moller Gilbreth,1878-1972)
9.哈林頓·埃默森
(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
10.莫裡斯·庫克
(Morris Cooke,1872-1960)
11.亨利·法約爾
(Henry Fayol,1841-1925)
12.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1864-1920)
13.林德爾·厄威克
(Lyndall F. Urwick,1891-1984)
14.盧瑟·古利克
(Luther H. Gulick,1892-1993)
15.瑪麗·帕克·福萊特
(Mary Parker Follett,1868-l933)
16.雨果·孟斯特伯格
(Hugo Munsterberg,1863-l9l6)
17.喬治·埃爾頓·梅奧
(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18.弗里茨·羅特利斯伯格
(Fritz J. Roethlisberger,1898-1974)
19.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20.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 Maslow,1908-l970)
21.克萊頓·阿爾德佛
(Clayton Alderfer)
22.戴維·麥克利蘭
(David McClelland)
23.道格拉斯·麥克雷戈
(Douglas McGregor,1906-1964年)
24.約翰·莫爾斯
(John Morse)
25.威廉·奧奇
(William G. Ouchi)
26.克瑞斯·阿吉裡斯
(Chris Argyris)
27.庫爾特·勒溫
(Kurt Lewin,1890 - 1947)
28.利蘭·佈雷德福
(Leland Bradfurd)
29.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B. F. Skinner)
30.阿爾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31.萊曼·波特
(Lyman Porter)
32.維克托·弗魯姆
(Victor H. Vroom)
33.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
34.斯塔西·亞當斯
(J. Stacy. Adams)
35.哈羅德·凱利
(Harold H. Kelley)
36.哈羅德·孔茨
(Harold koontz,1908-1984)
37.切斯特·巴納德
(Chester Barnard,1886-1961)
38.斯坦利·西肖爾
(Stanley E. Seashore)
39.羅伯特·坦南鮑姆
(Robert Tannenbaum)
40.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小組
41.倫西斯·利克特
(Rensis Likert)(密執安研究)
42.羅伯特·布萊克
(Robert R. Blake)
43.弗雷德·菲德勒
(Fred E. Fiedler)
44.羅伯特·豪斯
(Robert J House)
45.保羅·赫塞
(Paul Hersey)
46.理查德·約翰遜
(Richard A. Johnson)
47.弗里蒙特·卡斯特
(Fremont E. Kast)
48.詹姆斯·羅森茨韋克
(James E. Rosenzweig)
49.詹姆斯·格黑爾·米勒
(James Grier Miller)
50.梅薩·羅維奇
(M. Mesarovie)
51.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cker)
52.歐內斯特·戴爾
(Ernest Dale)
53.威廉·紐曼
(William Newman)
54.艾爾弗雷德·P·斯隆
(Alfred P.Sloan)
55.保羅·勞倫斯
(Paul R. Lawrence)
56.弗雷德·盧桑斯
(Fred Luthars)
57.瓊·伍德沃德
(英國,Joan Woodward)
58.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59.埃爾伍德·斯潘塞·伯法
(Elwood Spencer Buffa)
60.W·愛德華茲·戴明
(W. Edwards Deming)
61.約瑟夫·朱蘭
(Joseph Juran)
62.戴爾·卡耐基
(Dale Carnegie)
63.詹姆士·錢皮
(James Champy)
64.馬文·鮑爾
(Marvin Bower)
65.大前研一
(Kenichi Ohmae)
66.湯姆·彼得斯
(Tom Peters)
67.布魯斯·亨德森
(Bruce Henderson)
68.亨利·福特
(Henry Ford)
69.小托馬斯·沃森
(Thomas Watson Jr.)
70.戴維·帕卡德
(David Packard)
71.盛田昭夫
(Akito Morita)
72.松下幸之助
(Konosuke Matsushita)
73.羅伯特·湯賽德
(Robert Townsend)
74.哈羅德·傑寧
(Harold Geneen)
75.伊戈爾·安索夫
(Igor Ansoff)
76.邁克爾·波特
(Michael Porter)
77.加里·哈默爾
(Gary Hamel)
78.理查德·帕斯卡爾
(RiChard Pascale)
79.羅莎貝斯·莫斯·坎特
(Rosabeth Moss kanter)
80.查爾斯·漢迪
(Charles Handy)
81.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
(Alfred Chandler)
82.蘇曼特拉·戈沙爾
(Sumantra Ghoshal)
83.彼得·聖吉
(Peter Senge)
84.吉爾特·霍夫斯塔德
(Geert Hofstede)
85.馮斯·瓊潘納斯
(Fons Trompenaars)
86.艾德佳·沙因
(Edgar Schein)
87.埃里奧特·傑奎斯
(Elliott Jaques)
88.阿爾文·托夫勒
(Alvin Toffler)
89.約翰·奈斯比特
(John Naisitt)
90.瑪麗·帕克·福列特
(Mary Parker Follett)
91.沃倫·本尼斯
(Warren Bennis)
92.勞倫斯·彼得
(Laurence Peter)
93.西奧多·萊維特
(Theodore Levitt)
94.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95.傑伊·洛希
(Jay W. Lorsch)
96.愛德華·勞勒
(Edward Lawler)
97.沃倫·施密特
(Warren H. Schmidt)
98.簡·莫頓
(Jane S. Mouton)
99.特倫斯·米切爾
(Terence R. Mitchell)
100.肯尼斯·布蘭查德
(Kenneth Blanchard)
[編輯]
  • 1947年,生於芝加哥。
  • 1970年,於斯坦福大學獲航天及太空工程學士學位,進入麻省理工學院的斯隆管理學院,獲社會系統模型塑造碩士學位。
  • 1978年,在斯隆管理學院獲博士學位。
  • 1990年,在麻省理工大學斯隆管理學院創立“組織學習中心”。
  • 1990年,《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出版。
  • 1992年,《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獲世界企業學會(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榮譽開拓者獎(Pathfinder Award);《美國商業周刊》稱聖吉為“當代最傑出的新管理大師之一”。
  • 1994年,出版《第五項修煉——實踐篇》,《第五項修煉——寓言篇》。
  • 1997年,《第五項修煉》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為過去75年中影響最深遠的管理書籍之一。
  • 1999年,出版《變革之舞:學習型組織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同年,聖吉被《經營戰略》評為20世紀對商業戰略影響最大的24個偉大人物之一。
  • 2000年,和他人合作出版《學習的學校》。
  • 2001年,彼得·聖吉與彼得·德魯克的對話《領先於變革時代》(Leading in a Time of Change)出版。同年,聖吉被《商業周刊》評為世界十大管理大師之一。
  • 2002年9月,首次訪問中國,其後多次到中國參加論壇和演講。
  • 2009年10月12日,彼得·聖吉參加了2009中國企業領袖年會談新商業文明的中國路徑,彼得·聖吉認為,“要從西方學習”這個觀念就是錯誤的觀念,應該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應該跟西方是平等的。[1]彼得·聖吉還批評說,工業文明在取得成就的同時,第一是破壞生態。第二,破壞了傳統文化。[2]

彼得·聖吉的著作

  彼得·聖吉是暢銷書《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第五項修煉·實踐篇》、《變革之舞》、《學習型學校》等書的作者或合著者。

  1990年《第五項修煉》出版後,連續三年榮登全美最暢銷書榜榜首,並於1992年榮獲世界企業學會(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榮譽的開拓者獎(Pathfinder Award)。在短短幾年中,被譯成二三十種文字風行全世界,它不僅帶動了美國經濟近十年的高速發展,併在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一場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管理浪潮。美國《商業周刊》也因此而推崇聖吉為當代最傑出的新管理大師之一。

  《第五項修練》(2007年新版本)是理論與實踐相配套的一套新型的管理技術方法,是繼“全面質量管理”(TQM)、“生產流程重組”、“團隊戰略”之後出現的又一管理新模式,被西方企業界譽為21世紀的企業管理聖經。主要內容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等五項管理技巧,試圖通過這些具體的修煉辦法來提升人類組織整體運作的“群體智力”。

  《第五項修練》的核心是強調以系統思考代替機械思考和靜止思考,並通過瞭解動態複雜性等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高“杠桿解”。《第五項修煉》涉及個人和組織心智模式的轉變,它深入到哲學的方法論層次,強調以企業全員學習與創新精神為目標,在共同願景下進行長期而終身的團隊學習。《第五項修練》順應了信息化時代大潮,是知識經濟的產物,完全符合我國創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城市、學習型社區、學習型企業和學習型家庭的發展目標。

  彼得·聖吉一直所做企業可持續發展及其相關要素的案例積累和總結,經過近10年的積累,《必要的革命》於2008年面世,中文版本於2009年8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3]。所謂“必要的革命”就是可持續發展的革命。需要進行可持續發展變革的根源,恰恰就在於今天很多企業沒有理解系統觀念。

  彼得·聖吉結合新的領悟和當下管理理論、實踐出現的新變化,對《第五項修練》原版書中的很多文字進行了修改,新增加了100多頁全新內容,並寫出了新章節,即第四部分——“實踐中的反思”。[4]

參考文獻

  1. 《第五項修煉》彼得-聖吉聊新商業文明中國路徑.新浪財經.2009年10月12日
  2. 彼得-聖吉談新商業文明的中國路徑.《中國企業家》.2009年10月13日
  3. 彼得•聖吉在京推廣《第五項修煉》.中國新聞出版網/報.2009年6月22日
  4. 彼得·聖吉新書《必要的革命》即將出版.中國經濟網.2009年8月21日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彼得·聖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