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公共事務管理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公共事務管理[1]

  公共事務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紛繁複雜的公共事務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社會性”是這三類公共事業管理的共同屬性和主體對象,而其中的社會公共事務管理,在我國,主要是民政、社會工作類公共事務管理。

公共事務管理的內涵[2]

  公共行政學視角下的公共事務管理往往從政府職能角度著眼,認為公共事務管理是國家行政機關管理社會公共事務、提供社會公共服務活動,因而是一種廣泛而複雜的政府活動,帶有很強的政治性。簡單來講,公共事務管理就是政府“規範和協調社會組織、社會事務和社會生活的活動”。進一步講,公共事務管理是指政府通過制定專門、系統社會政策和法規,來管理社會事務,規範社會組織,調整社會利益關係,維護社會公正的活動。政府公共事務管理主要有三層內涵:第一,是對家庭、社會團體與社會自治所不能解決的公共事務的管理,這些事務涉及整個社會整體的公共利益需要依靠國家權力與政府權威加以解決;第二,主要內容是指由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務,具體包括保障公民權利、維護秩序、協調社會利益、實施社會政策、管理社會組織、提供社會安全網、解決社會危機等;第三,核心是社會政策,社會政策是政府干預社會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措施,它決定了政府的其他社會管理手段。社會政策的核心是福利國家或福利社會政策。

  政治學公共管理學視角下的公共管理往往從公民社會和第三部門理論出發,認為政府職能轉變市場發育第三部門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和資源,公民與社會組織在社會生活領域開展各種社會活動,國家和政府為了調和利益衝突和維持社會秩序對社會生活領域加以規範和監管。所謂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機構,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滿足公眾的利益需求,對涉及公眾利益的各種社會事務所實施的管理”。由此,公共事務管理包括兩大方面:一是政府規範有關社會事務,即政府的社會管理。政府社會管理是政府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動員社會力量,為增進公共利益,依法對社會事務實施的組織化活動;二是社會(即自治組織、非營利組織和公民)依據一定的規章制度和道德約束,規範和制約自身的行為,即社會自我管理和社會自治管理。

  社會學視角下的“公共管理”概念建立在政府、市場和社會三大結構發生分化的基礎之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是指對整個社會的事務的管理,包括政治子系統、經濟子系統、思想文化子系統、社會生活子系統和生態子系統在內的整個社會大系統的建設和管理。狹義的公共事務管理近似於“社會管理”概念,是指作為對與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併列的社會子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廣義的公共事務管理與狹義的公共事務管理並不能截然分開,二者只是在相對的意義上進行區分。廣義的公共事務管理包括了狹義的公共事務管理的內容,需要社會各子系統的管理來進行支撐;狹義的公共事務管理的實現需要依托整個社會環境和其他各子系統的配合。公共事務管理“是在一定的共同價值基礎上,人們處理社會事務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過程”。具體來講,公共事務管理的目標是實現社會公平、公正及社會效率,其對象是社會事業、社會事務和社會價值,而其主體是政府和社會組織,這些主體通過綜合決策建立起不同的公共管理模式。在中國特殊的國情下,公共事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社會再分配,確保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保障人民福祉,防止社會問題的出現和擴大。

  總體來看,公共事務管理的主體具有多元化特征,它並不局限於政府,而且還包括社會組織、企業和各民族群眾。公共事務管理的目標是要維持社會秩序,實現社會穩定,追求社會公平和誠信。可以認為,在多民族國家,民族關係是政治敏感性極強的一種社會關係,進行民族關係中的公共事務管理,其管理主體不僅需要政府作為管理的主導作用,也需要一些社會組織協調。

公共事務管理的產生與發展[3]

  伴隨著公共事務的產生,人類社會就出現廠對公共事務管理的社會活動。從歷史上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類對公共事務的管理在主體、客體和手段方面有所不同,根據這些方面的差異,可以把公共事務管理的發展粗略地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早期成長階段。從公共事務管理產生之初起一直到19世紀中葉。這一時期還可以分作兩個階段:1)在原始社會中,僅存在簡單的社會性公共事務,社會依靠自身的力量實現自我管理;2)在國家產生之後,政治性公共事務產生並日益突出,政府在公共事務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由於當時社會發展條件的限制,主要運用的是經驗式的管理手段

  第二階段是公共行政階段。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80年代。在這一階段中無論是政治性公共事務還是社會性公共事務,其內容和範圍都迅速擴大,迫切需要通過有效管理來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政府最終成為公共事務管理最重要的主體,主要運用行政手段保證公共事務管理的有序規範。

  第三階段是公共管理階段。從周世紀80年代開始至今。在這一階段,社會性公共事務的內容和範圍更為擴大,複雜性大大提高。主要依靠政府管理公共事務暴露出諸多弊端,由此引發了西方發達國家大規模的政府改革浪潮,公共事務的管理主體日趨多元化。另外,現代企業管理中的許多管理方法被引入公共管理之中,公共管理手段趨於多樣化。

  可見,對公共事務的管理活動古已有之,但長期以來,或者是特定的社會條件限制了政府參與或不需要政府參與,或者是政府力量過於強大而拒斥了社會參與,一直沒有形成政府與社會合作管理公共事務的社會條件,換句話說,一直沒有形成現代意義上的“公共管理”,當然也不會產生單獨的公共管理學科。今天我們所說的公共管理實際上是指對公共事務管理的一個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形成了以政府為核心的多元的。開放的管理體系。具體來說,公共管理就是政府和其他社會組織為了維護社會秩序,滿足社會需求,推動社會進步,在互動合作過程中,採取一定方式。方法對公共事務施加管理的活動。隨著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對公共事務的管理將越來越依靠社會自身的力量,在國家消亡之後,國家權力復歸社會,公共事務管理將完全依靠社會自身力量來完成,公共管理這一特定的歷史範疇也就會結束其使命

  在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也開始了行政管理改革。其根本的動因來自於市場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帶來了國家與企業。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根本變化,傳統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不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就必然要求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從觀念。方法。體制等方面進行徹底變革。儘管這種變革和西方發達國家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不盡相同,但總體上看,我國的行政改革也開啟了公共管理的進程,這一進程與國際上從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發展趨勢相契合,同樣需要我國學者和實際工作者重新思考公共事務管理的主體和方法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徐懷.社會轉型期民政行業高職人才培養研究[J].湖南師範大學,2005
  2. 高永久.民族關係中公共事務管理的內涵解析[J].青海民族研究社會科學版,2013(4)
  3. 袁發凱.公共事務管理的產生、發展和管理方法[J].貴州大學,2008(10)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y桑.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公共事務管理"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