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信息資本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息資本(Information Capital)

目錄

什麼是信息資本

  信息資本是指與信息活動有關的資本的總稱,主要包括信息信息資源、維持信息生產和再生產過程正常進行的信息基礎設施、技術設備、所形成的信息系統網路及信息勞動者價值(即勞動力資本)等。其中信息自身是最重要的信息資本。

信息資本的內涵[1]

  馬克思指出:資本就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即能夠實現價值增值的價值。根據馬克思的定義,顯然在信息社會,信息能夠使價值增值,能夠給社會帶來財富。它作為信息社會生產的重要生產力要素,可以為社會創造財富,同時信息的使用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創造財富的機會。因此,從對資本能夠實現價值增值,能夠為社會帶來各種財富(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角度分析,信息是信息社會最重要的資本,不僅是現代社會生產力的重要要素,也是實現貨幣增值的重要資本。

  具體來講信息之所以能成為一種資本,有以下4個理由。①信息是一種資源,作為資源就具有資本的屬性,能夠產生利潤和收益。資源產生利潤,利潤激活資本。②現代資本含義把資本視為未被消費掉的勞動。而信息(資源)是勞動產品,獲取信息需要付出勞動、代價。信息還具有價值和傳遞性,而且能夠積累,因此,信息(資源)具有資本的特性。③在信息時代,信息與土地、廠房、機器設備一樣,已經成為可以給企業帶來收益的經濟資源企業在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需要花費巨額資金,這是對信息資本的投資。信息與資金、人員、物質等都是生產要素,都可以成為資本。④信息成為資本,有賴於兩個因素:一是信息技術革命使得信息資本有了賴以存在的物質技術基礎,電腦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信息的傳播速度與範圍,從而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價值;二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導致信息成為資本。信息具有價值,人們獲取信息是為了實現和使用信息的價值,即因為信息的使用價值。信息資本就是金融壟斷資本和信息技術產業壟斷資本的結合體。資本占有信息是為了加快“價值的增值”,而信息依附於資本是為了更好地體現資本的本質。所以信息資本的產生或者說信息成為資本也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其深刻的內因是:傳統產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平均利潤率下降趨勢嚴重,資本的過剩愈演愈烈。在資本的競爭早已跨越國界的狀況下,新興市場國家要想在傳統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實並無太高的產業壁壘,20世紀70年代以後東南亞“四小龍、四小虎”的崛起及拉美諸國的傳統製造業蓬勃發展並對歐、美、日構成嚴重威脅就是典型的事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及它們的跨國公司想要繼續確保其在全球範圍內獨吃、獨占、獨大的地位不被動搖,必須採取新的對策,“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如果資本不能實現增值,那麼資本主義就要“停擺”了。於是,“信息”被“資本化”了。信息資本成為了自資本主義誕生以來最具威力的“價值”增值工具或增值“加速器”。

  信息是一種資源,經過人的大腦的思維活動而得到精煉和分析,為人們所掌握。掌握了信息的人可以通過對信息的正確運用將其中蘊涵的能量轉化為財富。在信息革命中,人們似乎將更多的目光集中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上。的確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信息革命的主要動力,但信息技術只是一種工具,最終還要被人們用於信息活動才能實現應有的效用。信息革命的真正意義在於發揮信息資源的效能,而不是收集信息的技術。所以信息、信息資源是信息資本中最重要的部分。維持信息生產和再生產過程正常進行的信息基礎設施、技術設備則是信息及信息資源資本實現價值的物質條件,其本身就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資本,屬於信息資本構成中不變資本部分。那麼勞動者價值就是信息資本構成中的可變資本

信息資本的分類[1]

  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信息資本所包含的內容進行不同的歸類。

  ①根據認知主題的不同,可以分為硬信息資本和軟信息資本。

  硬信息資本主要指那些有形資產(信息基礎設施、技術設備、電腦網路等)或用於這些有形資產的投資。主要包括信息投資和信息設備。信息投資是指投入信息產業或其中的行業用於購買信息產品、設備的資金。而信息設備是指電腦、通信及辦公自動化設備等和信息部門的建築物等硬體設施。軟信息資本主要指信息、信息資源等無形資產。包括各種機構為搜集信息而建立的信息庫、資料庫、傳統載體形式的文獻信息資源、數字化信息資源及網路數字資源等;包括企業品牌、用戶數量、商標商譽和企業專有技術、專利等無形資產;包括居於領先地位的電腦硬、軟體技術通信技術等高科技信息技術;還包括智力資本——存儲於人腦的信息、知識;以及在一定範圍內特定的人群、組織間相互接觸、溝通而形成的特定的關係與渠道等,可見信息勞動者價值屬於軟信息資本。

  ②從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上來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的信息資本主要指上述軟信息資本,如:信息、信息資源、智力資本、信息技術及其他無形資產、信息勞動者價值等。而廣義的信息資本,則包括了上述硬信息資本和軟信息資本的全部內容,除了無形資產以外,包含信息基礎設施、信息技術設備及系統網路等有形資產。

  ③從信息資本的產生過程來看,信息資本有信息的資本化和資本的信息化兩種基本形式。

  信息的資本化就是信息變成資本,而資本的信息化就是資本變成信息,兩者都是資本和信息融為一體。首先,信息的資本化可形成信息資本,如知識(是一種信息)在今天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資本,正如卡斯特所說“通過處理知識而將符號轉變為商品”;此外企業品牌、商標、商譽甚至個人的信譽、信用等也已成為重要的資本,這些資本稱為概念資本或符號資本。信息的資本化意味著知識、智能、技能、信譽、信心等信息形式都可以用於增值、盈利和積累財富,從而具有了資本的屬性。其次,資本的信息化也能形成信息資本,典型的是金融資本中的虛擬資本,作為一種金融資產,它將貨幣資本再度符號化為各種票據或數字,是一種以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形式存在的資本,是實際資本的第二重和第三重存在,甚至是一種有價格而無價值的商品,因此具有虛擬的性質。這種資本遠離實物,其基礎是資產化產品,其形成的經濟活動虛擬經濟。在虛擬經濟活動中,透過對虛擬資產的炒作也可以實現貨幣資本“賬麵價值”的增值,因此貨幣資本真正實現了從貨幣資本出發而不需要與物質生產相關聯但又回到貨幣資本的過程。虛擬資本和虛擬經濟是資本和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國家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信息資本的特征[1]

  信息資本是在信息經濟條件下由於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推廣,信息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形成的一種新型資本。總體上它具有傳統資本具有的功能和特征,且其本質與資本本質吻合,但除此之外,信息資本有其區別於其他資本的獨特之處。

  信息資本的本質是指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擁有信息資源優勢的一方據此直接或間接獲得價值增值或經濟收益。上述本質在軟信息資本中是直接體現的,而在硬信息資本中則是間接體現的。信息資本與其他資本形態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軟信息資本特有的一些性質上,下麵是狹義信息資本或者說軟信息資本的主要特征。

  ①信息知識性。信息、信息資源是信息資本中最重要的部分,信息資本具有信息的普遍特征,如可共用性(使用權共用)、可存儲性、可傳遞性、可開發性、價值不定性等。

  ②價值增值性。信息之所以能成為資本最本質的原因就是信息具有價值增值性。能夠使價值增值是資本的本質特征,而信息資本則能夠帶來大量的增值,或節約大量的成本。因此價值增值性是信息資本作為資本屬性的特征。

  ③時效性。信息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所以信息資本的時效性比實體資本要強,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很有價值的信息資本可能如同過期商品一樣變得一文不值,即失效的信息會失去增值作用,也就不再是資本了。此外,信息資本的時效性還體現在這樣一個方面,就是誰最先得到這條信息,誰就最有可能得到這條信息帶來的最高利潤。

  ④品質差異性。信息資本的品質差別性及其影響相對來說比實體資本要明顯得多。

  ⑤壟斷性。信息的使用權可以被共用,但信息資本的所有權是壟斷的。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渠道、企業品牌、商標、專利等,都需要尋求產權保護或進行保密。只有壟斷信息資本的所有權,才能保證其所有者獲取最大利潤。

  ⑥流動性。信息具有可傳遞性,資本具有流動性。信息資本的流動比實體資本的流動更快捷,範圍更廣,而且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流動的資本就是活資本,所以信息資本的強流動特性使得價值增值更容易,速度更快。

  在以上所有的特征當中,信息資本的信息壟斷特性備受爭議,一方面正如前所述信息資本所有權的壟斷能夠保證其所有者獲取高額利潤,刺激和激發更多的人投入到信息資本的開發和研究活動中來,尤其是有益於信息技術的進步。另一方面這種空前的壟斷形式使得信息市場的新進入者很難獲勝,甚至容易造成國家之間的壟斷和控制。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信息資本壟斷更多地體現在技術壟斷上,如信息技術的核心即電腦晶元和操作系統設計技術及相關聯的互聯網技術,由此形成的信息壟斷資本將資本增值的速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開創了資本主義史無前例的壟斷形式。這種技術壟斷一般被稱為IT壟斷,比如電腦技術、互聯網技術等信息技術的壟斷。這種技術的核心是電腦“心臟”CPU設計技術和作為電腦“中樞神經”的操作系統軟體(OS)的設計技術。在目前及可預知的未來,世界頭號信息強國美國的跨國公司英特爾和微軟仍將是這兩大關鍵技術的壟斷者。壟斷使信息產業誕生了一系列獨特的“信息規則”,同時信息壟斷的威力也有賴於這種獨特的“信息規則”。這種“信息規則”是一種精妙絕倫的“壟斷規則”,它可以確保信息資本輕鬆攫取超額利潤。比如:信息產品具有高固定成本低邊際成本的特征,信息產品能夠對使用者產生極強的“鎖定效應”等。

信息資本的有機構成[1]

  馬克思認為“資本的構成要從雙重的意義來理解。從價值方面來看,資本的構成是由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比率,或者說由生產資料的價值和勞動力的價值工資總額的比率來決定的。從在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的物質方面看,資本分為生產資料和活的勞動力;這種構成是由所使用的生產資料量和為使用這些生產資料而必需的勞動量之間的比率決定的。”馬克思把前一種構成叫作資本的價值構成,把後一種構成叫作資本的技術構成。二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資本的價值構成,資本的價值構成反映資本的技術構成。為了表達這種有機的聯繫,馬克思把“由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並且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作資本的有機構成。”

  任何一個社會的生產活動,基本上都追求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最大的利潤。其中一項最突出的指標就是馬克思所定義的資本有機構成,即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的而又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其實質就是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這裡的不變資本主要指的是生產資料的價值,包括設備、產房、原材料、燃料動力等,而可變資本主要是指勞動力價值。根據社會再生產的實踐,隨著資本的不斷積累和追加及生產技術的進步,生產經營者不斷採用新技術,資本的技術構成不斷提高,結果在全社會資本總量增加或資本集中過程中,整個社會的資本有機構成會呈現出不斷增高的趨勢。然而當社會進入信息經濟時代,社會生產的信息化與傳統的機器大工業相比更體現為高效率、高產出、低投入、低能耗,以信息、知識、技術為核心的全新的生產方式。這就擺脫了對傳統的物質資源的依賴。傳統資本有機構成中,設備、原料、燃料動力等有形的生產資料在整個生產中趨向下降,其價值亦不會有顯著的增加,這就使得不變資本在信息經濟環境下的發展呈現下降趨勢。相反,作為勞動力價值的可變資本在信息化時代呈現十分明顯的上升趨勢。勞動力價值大幅度提高,人力資本在總資本中的比重越來越高,導致可變資本在資本中的比重有所上升,致使資本有機構成呈現下降趨勢。雖然馬克思所揭示的已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所證實,但在信息時代,勞動力商品的價值量中肯定存在著超出生活資料價值的部分。換言之,在信息經濟條件下構成勞動力價值主要部分的應該是被馬克思所忽略不計的學習和培訓費用的價值。信息革命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形成了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等嶄新的資本形態。在當今信息社會,勞動力的教育和培訓是一個巨大的活勞動投入,其本身具有潛在的、高度的創造性。因此進入信息社會,生產要素的構成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知識、信息、技術及以此為基礎的創新在生產中的作用凸現出來。傳統的資本形態也因此發生了變化,所以需要探討新型資本形態的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趨勢,而不僅僅是在新的環境下探討傳統資本形態有機構成的變化。

  根據馬克思的理論信息資本的有機構成應該是由信息資本技術構成決定的而又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信息資本價值構成,其實質就是信息資本中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信息資本中的不變資本包括信息和信息資源(信息生產的原材料)、維持信息生產和再生產過程正常進行的信息基礎設施、信息技術設備及所形成的信息系統網路等;而信息資本中的可變資本指的是信息勞動者的價值(即勞動力資本)。信息自身是最重要的信息資本,其不僅是信息產業部門的重要資本,而且也是整個社會經濟部門的一種重要資本。信息作為信息產業部門的重要資本,是信息生產和再生產的條件和原材料,而作為社會經濟部門的一種重要資本,信息是同生產設施、物資能源、資金等同樣重要的資本,是社會生產的生產要素。

  在信息社會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微電子技術為先導,電子電腦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浪潮給勞動資料、生產工具及社會分工都帶來極大變化,勞動生產效率、社會經濟效益由此得到提高,從而資本構成發生了極為明顯的增高趨勢,社會生產力對於信息技術的依賴性不僅越來越強,而且表現在對信息理論需求、對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正因為這樣,在信息社會的資本有機構成中,不僅在總體上出現了不變資本呈上升趨勢,而且出現了不變資本的結構性變化,信息技術設備投資顯著增加,不變資本周轉速度明顯加快。為適應不變資本的這種變化,可變資本的增長主要體現在信息勞動者素質結構方面的變化。

信息資本的成本控制[2]

  1.信息資本的形成將對企業傳統(財務)資本結構的內涵產生衝擊。

  優化公司資本結構,不再是僅著眼於財務上的自有資本與債務資本之間的數量構成及比例關係,而是更重要地全面考察企業總資本額中的實物資產資本、人力資本、財務資本技術資本、信息資本和知識資本等要素資本之間的數量構成及其比例關係。要素資本結構及其價值創造開始成為財務管理的根本任務。在信息產業興起之初,一般企業有時可以迅速、便捷、低價地得到信息,出現企業信息超載。可是,企業“信息的豐富產生註意力的貧乏”,信息資本在企業總資本中的適當比例是財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國上市公司技術等無形資產不宜超過公司註冊資本的20%,信息資本的比重可以此為參考依據。信息產品的價格成為一般企業獲得信息的成本。只有企業的信息收益大於信息成本時,企業信息的獲取和信息資本的形成才有財務可行性。顯然,信息成本的管理應與信息的利用及其收益管理相結合。如何對信息進行過濾、充分運用和價值計算、評價是目前公司財務對信息成本控制亟待解決的問題。

  2.與信息資本和實物資產資本、人力資本、技術資本及財務資本捆綁在一起進行管理一樣,信息成本也應同企業自己生產的其他產品成本一樣統一管理,統一考核。

  企業的各種成本在價值上都是一樣的,都是企業利潤的減項。財務部門統一管理信息成本有利於發現問題,避免不必要的無價值的作業支出;同時,優化成本結構和要素資本結構;最終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財務的價值創造力。根據邁克爾·波特的成本競爭戰略理論,企業成本的發生,有結構性成本動因執行性成本動因之分。前者由規模、範圍、經驗、技術和多樣性等動因形成;後者有勞動力投入、全面質量管理、生產能力利用、工廠佈局、產品外觀公司對外聯繫等動因。應註意,波特成本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來的,其歷史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們認為,信息成本同直接材料成本、設備加工成本、人力成本資本成本一樣,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基礎性成本。結構性成本動因和執行性成本動因及其管理是建立在基礎性成本管理的基礎之上的。信息成本是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只講信息對價值鏈運行和價值創造的作用,忽視信息成本的計量、分析和控制,對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會帶來巨大的潛在危機,現代企業對此不可掉以輕心。

  3.避免信息資源浪費是企業財務控制的又一課題。

  企業沒有信息不行,但信息過多也會造成資本浪費。企業不適量地獲取和使用信息,會引發信息擁塞成本,對企業自身和社會都造成危害。過量信息獲取的直接後果是消耗大量時間,降低工作效率,從而產生額外的信息擁塞成本。一個人或企業節省的時間有時是他人或別的企業節省的時間,一個人或企業浪費的時間有時也是他人或別的企業損失的時間,信息經濟下人們對時間的消費會對其他消費者產生正的或負的外部效應。當一名汽車司機將車開進一條擁擠的公路時,它不僅延長了自己的交通時間,而且增加了擁擠程度,使所有的司機也減慢了速度。但是這名司機決不會考慮到他施加給其他人的由擁塞帶來的外部成本。當一名不熟練的讀者在圖書館進行光碟檢索,當一名職員使用辦公印表機而他人正在等待,當一名顧客沒有及時把雜誌還給資料室而有人正需要這本期刊時,這些情況都會由於擁塞而產生外部成本。網際網路上傳送電子包的數量增加,信息擁塞成本會阻礙所有客戶的響應速度;發送人的電子包傳送速度也同樣減慢。基於此原理,企業或個人的信息資源獲取不可沒有會計核算。信息擁塞總成本、信息擁塞外部成本和信息邊際成本的計量、控制,已成為會計和財務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信息擁塞成本的控制是一般企業必須給予高度重視的一個財務問題。

信息資本的作用[3]

  第一,對新價值創造的影響。

  信息資本創造價值的活動是一種間接活動,它是指通過人的智力勞動,把原先零散的、無序的海量信息進行篩選、加T、分析、整合的過程,使信息增加原來沒有的含義,產生一些新的更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提高它的效用,實現信息的增值。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產生更多更有用的新信息,信息需求方可以利用這些新信息間接地創造價值,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在信息經濟效益信息的類型方面,信息資本本身作為一種信息產品可以產生價值,從而帶來經濟效益,這是有形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信息資本可以為用戶提供一種機會,通過利用這一機會創造價值,帶來經濟效益,這是無形經濟效益。因此我們對信息資本的經濟效益可以從有形和無形兩方面去分析。

  第二,對微觀運行主體的影響。

  我們這裡說的微觀主體,主要是指應用信息資本的企業。在企業經濟方面,信息資本對實體資本有協調配置、補償和替代的作用。信息資本和人力資本、實物資本、貨幣資本、知識資本等一起構成企業的總資本,現代企業作用的發揮就是各類資本綜合運營的結果。通過對信息資本的合理使用,能使企業的人、財、物與發揮,使資本體系中人與物的關係更加協調,使企業資源可以對資源實現有效配置和有機整合,從而使得企業發展具有持久的活力。另一方面,由於信息資本具有相對獨立性,當實體資本遭受損失時,信息資本還可以起到補償和替代作用。以可口可樂公司為例,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超過5000億美元,即使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的子公司全部關閉,僅憑可口可樂的名稱(其實是一種信息資本)就可滿足重建公司所需資金的需求,正如其CEO所說:可口可樂的品牌可以讓倒閉的可口可樂重新成為一個跨國大公司。

  第三,對社會形態的影響。

  信息資本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它對當代社會形態的影響,其中之一就是:和信息技術一起,使人們進入到信息社會的階段。在信息社會裡,信息資本成為整個資本形態變化的象徵。而且,由於信息技術向社會各個領域的全面滲透,使得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經濟成為社會經濟的支柱。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說“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那麼“信息磨”產生的就是以“信息資本家”為首的社會。

  在信息社會中,信息資本成為社會中最具威力的“價值”增值的“加速器”;追求新的信息資本是增長財富的第一源泉。在這種背景下,信息型勞動成為主要的從業方式;信息生產和利用成為主導產業信息消費在消費支出中的比重逐漸加大;造成貧富和其他社會差別的原因主要來自信息不對稱;不斷增加自己信息資本存量也成為人們發展的目標。

  第四,對虛擬經濟的影響。

  信息社會中的另一現象就是虛擬化的超真實感,在信息資本的運作中,人們無法接觸實在的資本,而是在象徵符號的虛擬體系中交易,要麼獲利、要麼虧損。整個社會成為符號的結合體,以致“符號已經是生產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查先進主編.信息經濟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 丁庭選,郭玲玲著.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
  3. 陳曉偉,王曉麟著.消費信息資本與消費信息產業.新華出版社,200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方小莉,jane409,Yixi,连晓雾,寒曦,Lin,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資本"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