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侵權糾紛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侵權糾紛(Infringement disputes)

目錄

什麼是侵權糾紛[1]

  侵權糾紛是指因侵害他人的合法民事權益所發生的糾紛,如侵害物權人身權知識產權繼承權乃至於債權等。

侵權糾紛與權屬糾紛[2]

  侵權糾紛和權屬糾紛不同。權屬糾紛的爭議焦點是當事人財產所有權使用權的歸屬,在權屬糾紛解決前,財產所有權和使用權處於不確定的狀態,而侵權糾紛的爭議焦點是當事人的權益是否受到侵害,權益的歸屬是明確的。因此,權屬糾紛的裁決所要解決的是財產所有權、使用權歸誰,而侵權糾紛的裁決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權益是否合法?合法權益是否受到侵害?侵害了多少?侵害一方當事人應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因此,侵權糾紛裁決和權屬糾紛裁決二者之間爭議的標的不同,裁決的目的也不同。

侵權糾紛與合同糾紛的區別

  一、在構成要件上。

  我國《合同法》規定的是無過錯責任,而侵權行為一般是採用過錯責任,僅產品、危險、環境污染、相鄰關係責任為無過錯責任。因此,當事人以違約責任為訴訟理由的,無需舉證對方有過錯;以侵權責任為訴訟理由的,則需證明對方有過錯。另外,侵權行為的構成必須以存在損害後果為必要,其所引起的侵權責任也以損害為構成要件,而違約行為和違約責任,與此不同,違約責任除賠償損失以損害為構成要件外,其餘均不以損害的實際發生為其構成要件。

  二、在賠償範圍上。

  合同違約責任的損失賠償額可由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如果沒有這種約定,依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賠償損失額應當相當於受害人因違約而受的損失,一般只包括直接損失。而在侵權責任中,賠償範圍原則上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在侵害人格權時,可進行精神損害賠償;不法造成他人死亡的,其賠償範圍可擴大到死者所撫養人的必要的生活費用等。

  三、在責任方式上。

  侵權責任既包括財產責任,如賠償損失,也包括非財產責任,如消除影響,恢複名譽等;而合同違約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如強制實際履行,支付違約金等。

  四、在免責條件上。

  違約責任中除了法定的免責條件外,合同當事人還可以事先約定不承擔責任的情況。而在侵權責任中,免責條件或原因只能是法定的,當事人不能事先約定免責條件,也不能對不可抗力的範圍事先約定。

  五、在對第三人的責任中有所不同。

  違約責任中,如果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合同債務不能履行債務人首先應向債權人負責,然後才能向第三人追償。而在侵權責任中,行為人僅對因自己的過錯致使他人受損害的後果負責。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季秀平主編.民事訴訟法簡明教程.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11.
  2. 俞子清主編.第十一章 其他行政活動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法律出版社,2001年05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侵權糾紛"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