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傳統農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傳統農業[1]

  傳統農業是指開始於石器時代末期和鐵器時代初期,並且在發達國家一直延續到18世紀60年代的一種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它是在原始採集農業和游獵農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人類進入定居時代後所發展起來的第一個產業部門。傳統農業是發展中國家二元經濟結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傳統農業的基本特征[1]

  1.技術停滯。在傳統農業中,農民以傳統的直接經驗技術為基礎,使用簡陋的鐵木農具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和風力進行生產。在這漫長的歷史時期中,農業技術的進步和生產的發展極其緩慢,農業完全以世代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為基礎。

  2.粗放式耕作與勞動密集型精耕細作相結合,勞動生產率極其低下。由於技術停滯,糧食產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兩種途徑:一是擴大耕地面積,形成粗放式耕作。由於地球上可開墾荒地有限,這一方式越來越失去了發揮作用的餘地;二是增加單位面積上的勞動投入,形成勞動密集型的精耕細作,但由於技術停滯,土地報酬遞減規律發揮作用,因而勞動生產率呈下降趨勢。

  3.封閉的、自我迴圈和發展,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傳統農業中,很少有外部生產要素的投入,而所生產的農產品也主要是滿足自己的生產和生活需要,產品剩餘很少,農業生產基本處於自我迴圈狀態。原始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迫使農民在小塊土地上耕作,他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基本活動都局限於與世隔絕的村落中,形成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傳統農業的改造[1]

  (一)市場經濟制度的構建

  傳統農業的改造必須建立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之上,因為市場可以刺激指導農民作出生產決策並根據農民配置要素的效率得到不同回報。市場是農民配置農業資源的基礎,但市場在農業的許多方面有失誤之處,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之上離不開政府對傳統農業的巨集觀調控。在傳統農業社會,農民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供自己消費,市場對農業調控作用較小。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在三個方面市場的重要性迅速增加:一是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迅速提高。農產品商品率的提高,部分是由於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對農產品需求的絕對和相對規模,部分是由於農民加入市場經濟,他們的生產也越來越專業化了。二是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逐步增加,但這些產品不耐儲藏,容易腐爛,農民單獨加工儲運不經濟,單獨銷售缺乏談判力量,瞭解市場也將增大交易成本,農民也可能因為這些產品銷售不暢而遭受損失。三是收入的增加引起了對市場服務的增加,市場服務比農產品本身有更大的收入彈性,市場交易費用將成為農產品銷售費用的一個日益增長的部分,因而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和市場管理效率的提高將有助於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政府制定有效的市場經濟制度、向農民提供相關的市場信息和加強市場的設施建設將會更加有利於市場作用的發揮,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二)有效的農業微觀經濟組織制度的建立

  農業產業的特點決定了農業的微觀經濟組織制度的構建與非農產有相當大的差別。在非農產業中,家庭經營將會逐漸消亡,現代企業制度跨國公司已經或將占有主要或壟斷地位。但在農業中,國內外的歷史經驗都證明,家庭經營是農業微觀經濟組織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形式。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需要構建農業合作社公司等社會化服務組織,但不能否定農業的家庭經營,必須建立在農業家庭經營的基礎之上。在傳統農業社會中,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更有利於農業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逐漸具備了實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條件,因而土地政策將從公平優先轉變為效率優先,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仍然是建立在家庭經營的基礎之上,輔之以更為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三)農業技術進步水平的提高

  農業科學技術一經應用到農業生產實踐中去,就會變成強大的物質力量,成為改造傳統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由於資本、勞力和其它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傳統農業改造過程中的農業技術進步要特別註意技術選擇,構建合理的農業技術體系。從理論上來講,一個合乎國情的農業技術結構的最顯著的特征是同本國農業資源稟賦相適應,農業技術進步應使豐裕的生產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稀缺的生產要素得到補充和替代。要素稀缺導致要素價格變化,要素價格的變化導致技術進步的變化,實現廉價的(豐富的)投入品對昂貴的(稀缺的)投入品的必要替代。例如在勞動力稀缺的經濟中,勞動價格相對昂貴將會引起用機器替代勞動的技術變革趨勢的出現;在土地稀缺的經濟中,土地價格相對昂貴將會引誘用更多的勞動、化肥、良種等投入代替土地的技術變革傾向的發生。但在傳統農業中,誘導的技術變革可能會受到體制的阻礙。因而,適應傳統農業轉變的政府農業科研與推廣體系的建立,農業適用技術的提供是十分必要的。

  (四)農民人力資本投資的加強

  農民如何有效地利用新的農業生產要素,涉及到農民接受新要素的條件、時機和學習能力等。舒爾茨認為,如果有新要素,農民已有所瞭解並能得到它,那麼可以根據其有利性來解釋接受速度的差別,這種有利性主要取決於新要素的價格和所能得到的產量,另外還與社會的條件如氣候土地等因素有關。學會使用新要素,有些是簡單的,而有些是十分複雜的,事實上大量的新要素並不是一次性變化,此後就不必去學習什麼了,要迅速採用這些新要素,需要複雜的管理和更多地經常地學習知識,正是這種學習構成了作為現代農業特征的生產率提高的基礎。學習新知識可以是通過沿用已久的方式在試驗或錯誤中去學習,但這種方式的代價可能較高,也可以通過生產新要素的企業或農技推廣站這樣的政府機構或農民自己進行培訓而學習,第三種方法是教育,這是一種長期有效的方法,是一種人力資本投資。

  舒爾茨認為,農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實現農業現代化中是頭等重要的,這些能力與資本品一樣是被生產出來的生產資料人力資本農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這是因為,貧窮經濟中增長緩慢的經濟基礎一般並不在於配置傳統農業生產要素方式的明顯低效率,也不能用對這類傳統要素的儲蓄投資率低於最優水平來解釋,因為在正常的偏好和動機為既定的條件下,邊際收益率總是太低,不能保證有追加的儲蓄和投資,在這些條件下,迅速增長的經濟基礎不在於提倡勤勞和節儉,增長的關鍵在於獲得並有效地使用某些生產要素。如果要使農民有效地、持續地獲得新要素,主要依靠向農民進行特殊投資,以使他們獲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識,從而成功地實現農業的經濟增長。一個受傳統農業束縛的人,無論土地多麼肥沃,也不能生產出許多食物。節約和勤勞工作並不足以剋服這種類型農業的落後性。為了生產豐富的農產品,要求農民獲得並具有使用有關土壤、植物、動物、機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我國傳統農業的特點[2]

  我國傳統農業是私人土地所有制,即廣大的土地主和自耕農擁有小塊土地所有權。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擠構成了.傳統農業最基本的經濟細胞,其生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其生產結構必然是小而全的。生產的主要組織形式是家庭,而且是核心家庭式主幹家庭。半封閉的農產品市場結構,長期以來.農戶生產的農產品就一直具有消費和交換的雙重功能。農產品剩餘率,從唐代的18%到明代的29%遞增,到清代雖有下降仍保持有l 3%的剩餘率。徘徊不前的農業技術結構,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生產工具大部分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具備了,唐宋兩代做了重要的改進。這時的中國.其科技水平及經濟發展水平都遠遠凌駕乾西方之上。但自此以後,中國在沒有如此傑出的表現,還在繼續發展的只有農藝學。到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廣大農村,生產動力仍然基本依靠牛耕和人力,農具和生產技術基本上依然沿用傳統方式。

傳統農業的稀缺資源[1]

  在傳統農業中,一般認為土地和資本是稀缺資源,然而梅爾則不這樣認為。梅爾認為傳統形式的農業資本是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其中勞動是最基本、有時是唯一的資源,如人工挖掘水井,可以期望這種形式的資本在數量上不存在限制。土地是一種稀缺性資源,土地和勞動力之間的互補性很強,但往往傳統農業社會的土地平均生產率很低,如果增加其他形式的互補性投入物,也就為生產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從這種意義上可以認為土地也存在著嚴重的利用不足問題。這些分析表明,以人口密集的國家和人煙稀少的國家之間的差別為基礎,對農業發展所作的結論可能誇大了。通過在現有的農業土地單位面積產量很低的土地上使用改進的新技術而增加生產的潛力,要比通過土地墾殖和土地改造而增產潛力要大得多,而且目前的農業要取得技術上的改進只需要投入其他互補資源,與現有的土地、勞動力和資本資源相結合,共同起互相促進的作用。傳統農業改造過程中真正意義上的稀缺資源,梅爾粗略地概括為以下五類:

  1.提供刺激的制度。增加農業生產的十分明顯的前提條件是建立一種適宜的巨集觀環境,使增加生產能夠向農業生產決策者提供足夠的刺激,這種刺激受多方面的影響,從基本的文化和心理狀況到經濟體制經濟活力,土地所有制度特別重要,因為土地所有制的轉變常常可以打開技術發明的增產之路,雖然它本身並不能保證增加產量。

  2.改進生產可能性的科學研究。農業生產的長期增產需要一項能夠不斷生產新的生產技術和要素組合體系的研究計劃,由於不同地區的資源條件、經濟狀況以及文化傳統上的顯著差異,農業生產必然要求投入大量資源用於各地區的適應性的分散研究和試驗,雖然科研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但它常常且恰好是發展計劃中最薄弱的環節。

傳統農業的低碳化運作[3]

  低碳經濟在本質上屬於迴圈經濟。農業生產中的迴圈經濟以生態規律為基礎,以資源的高效迴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中國傳統農業包含了許多朴素的低碳化思想,以衡穩的農業系統以及與其相適應的技術體系支撐著中華民族的傳承與綿延,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技術和經驗。

  農業生產是能量和物質的轉化與迴圈過程,處理好農業生產體系內能量和物質的迴圈與平衡是農業生產低碳化發展的關鍵0傳統農業以迴圈之道.採取作物輪作、土壤輪耕、用養結合以及多業迴圈等方法,形成並維持著傳統農業低碳化的迴圈運作。

  傳統農業重視物質的迴圈利用,將各種農業廢棄物處理後轉變成肥料,使其資源化、變廢為寶。既肥沃了田地,保持了土壤的“常新壯”,又減少了環境污染,保護了生態環境,可謂一舉兩得。在傳統農業中,施肥是廢棄物資源化、實現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物質迴圈的關鍵。傳統農業的肥料基本上都是農業生態系統中的廢物利用。這種農業內部的廢物利用,變無用之物為有用之物,暗含了早期農業的迴圈經濟理念。魏晉南北朝,出現了人工綠肥。到了宋代,城市的糞便、垃圾以及河泥等成為肥料,標志著城市生活中的廢棄物也被納入到農業物質迴圈的大系統之中,“變惡為美”、“餘氣相培”正是中國傳統農業的低碳化特征。歷史上形成的各業互補、多業迴圈的農業生態系統使種植業、畜牧業、養殖業等各業互為前提、融為一體,提高了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轉化效率,使傳統農業作為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系統的惟一界面在參與碳迴圈過程中顯示出重要的碳匯功能。傳統農業的種植制度既重視“相繼以生成”,又強調“相資以利用”。“相繼以生成”,一方面,實行輪作倒茬、間作套種,擴大了耕地中綠色作物的覆蓋面積,以至“種無閑地”;另一方面,儘量延長耕地中綠色作物的覆蓋時間,以至“種無虛日”,使土壤和太陽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的碳匯功能。“相資以利用”亦把更多的生產項目結合在一起,例如,明末清初,浙江省嘉湖地區形成了“農一桑一魚一畜”相結合的耕作模式;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出現了“桑基魚塘”模式。“農一牧一桑一蠶一魚”和“桑基魚塘”模式做到了多業並舉、各業齊養,各業之間相輔相成,物能多級、多層次迴圈利用,用養迴圈結合在整個系統內的實現,物能迴圈效率和利用率更高,堪稱當今低碳農業的雛形,也正是再利用原則的生動體現。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第17章 傳統農業的改造與農業現代化.農業經濟學.中國農業大學網路精品課程
  2. 胡建,肖雨.現代設施農業與傳統農業的比較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9(5)
  3. 楊培源.低碳時代:傳統農業的回歸與創新[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2(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连晓雾,Lin,Mis铭,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傳統農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