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亞健康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亞健康(Sub-healthy)

目錄

什麼是亞健康[1]

  亞健康是指身體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又稱“第三狀態”。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是一種身體、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狀態,而不只是身體無病。根據這一界定,經過嚴格的統計學統計,人群中真正的健康者“第一狀態”和患病者“第二狀態”所占比例不足1/3,有2/3以上的人群處在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渡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為“第三狀態”,國內常常稱之為“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是指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健康低質狀態及其體驗。處於亞健康狀態者,不能達到健康的標準,表現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各種功能和適應能力不同程度的減退。

亞健康的表現[2]

  亞健康以主觀感受為主,客觀體徵極少或沒有,癥狀可單一齣現,也可以交替或合併出現。羅仁教授課題經研究認為亞健康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有:

  ①疲勞;

  ②失眠;

  ③健忘;

  ④食欲缺乏;

  ⑤煩躁不安;

  ⑥抑鬱或消極、焦慮不安;

  ⑦頭暈、心悸氣短;

  ⑧大小便異常;

  ⑨性欲低下;

  ⑩免疫功能下降(經常感冒或有感冒癥狀、咽喉不適、口腔潰瘍等)。

亞健康產生的原因及人群分佈[3]

  導致亞健康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過度疲勞造成的精力體力透支;

  ②人體自然衰老,機體器官開始老化出現的體力不支;

  ③現代身心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的潛臨床或前臨床狀態;

  ④人體生物周期中的低潮導致維持生命的器官運行和新陳代謝等生物節律的紊亂;

  ⑤個人的不良生活方式;

  ⑥社會環境及人性需求產生的壓力;

  ⑦環境污染的影響。總之包括心理、生理和社會三方面因素失調。

  亞健康狀態的發病機制是很複雜的, 目前認為亞健康的發生可能與個人的生理狀況、心理狀況、職業情況、居住環境、社會環境及不良生活和工作方式等多種因素有關 ,而導致機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整體協調失衡紊亂等多因素的影響所致。國內有研究指出,亞健康狀態的病理生理基礎是微迴圈障礙。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運動牽涉到全身各組織和器官,如心血管、呼吸、泌尿、內分泌、感覺系統等都會發生相應的機能變化,且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體各項生理活動。按照生理學機制,快節奏的生活作為一種應激刺激,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後腎上腺皮質系統分泌增加,血中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升高,呼吸、心率加快,血糖升高等,本來是機體一種“應激”反應,一種保護性機制,但就是因為這種刺激是長期性的,從而引起了交感功能長期亢奮,疲勞而失調,引起了不良反應。

  有研究認為,軀體和心理應激均能在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軸多水平抑制或損害生殖內分泌功能,尤其是女性生殖內分泌功能,從而導致亞健康狀態。另有研究表明,亞健康人群分佈在不同職業、不同地域、不同社會層次、不同氣質特點和年齡均有明顯的差別。經濟較發達地區中的亞健康者所占比例高於其他地區;中年人群比例高於其他人群;老年人群也相對增高等。

亞健康的預防策略[4]

  亞健康狀態如調理得當會向健康發展,否則將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因目前尚未明確有效的調治方法,防治亞健康主要靠個體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做好自我調適。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雲:“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1.保持心態平衡

  真正心理健康者應該是內心世界豐富,精神生活充實,潛能得以充分發揮,人生價值能夠完全得以體現的人。但生活及社會的壓力使得人們往往偏離軌跡,如何正確面對壓力,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調節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穩定的情緒,是走出亞健康的關鍵。所以有人認為亞健康的實質是心身問題。

  2.營養均衡

  胡永紅認為,人的自我調節能力是與亞健康密切相關的內部因素, 因此要擺脫亞健康的困擾,應當改善飲食結構。機體需要多種營養,所以合理的膳食應該由多種食物組成。不應該只追求食物的數量,更應該註重食物的質量

  3.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董玉整認為,亞健康源於越來越傾斜的生活方式,它使人的正常需求與實際生活方式之間的平衡出現失調,從而導致亞健康。生活中我們要戒煙限酒,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順應自然和季節變化,不妄作勞。

  4.適當運動

  運動可保持體力和腦力協調,提高心肺功能,增強免疫力,調節內分泌,減肥瘦身,防止骨質疏鬆。目前有氧運動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運動貴在堅持,重在適度。我們應積極運用運動療法進行亞健康的防治。

  5.藥物干預

  對檢查方面異常又達不到疾病確診標準,也應給予相應的藥物干預,如血脂、血糖等指標偏高等。

亞健康的研究進展[3]

  亞健康狀態在經濟發達、社會競爭激烈的國家和地區中普遍存在,人數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成為閨際上醫學界研究的熱點之一。日本同立公共衛生院最近在政府的支持下,進行了一次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有關疲勞的專題調查研究,在5000餘名l5~65歲人士中,表示感到“非常疲勞”的竟高達60% ,其中因丁作量大、家務重、精神緊張的占44%,還有36%說不出原因。國內較早研究亞健康的學者王育學教授做過一個5萬例的人群調查。結果表明,亞健康狀態的正態分佈率達到56.18%,其中大多數為20~40歲的青壯年,他們中以白領、知識分子為主。此後,閏內很多研究者相繼開展了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研,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沿海發達城市。2003年中國中醫科學院啟動了“亞健康狀態中醫基本證候流行病學調查”課題,他們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了北京地區高危人群的第一手資料,經多種方法綜合分析,揭示了亞健康狀態的表現和證候特征,並開創了中醫系統研究亞健康問題的先河。孟雪萍參照Delphi法並結合中醫癥狀、證候特點確定亞健康診斷標準, 自行設計亞健康狀況調查問卷,對1191名高校教師進行亞健康調查,其中符合WHO健康標準265人,占22.25%;被醫療機構明確診斷有器質性疾病98人, 占8.23%;亞健康828人, 占69.52%;以31~50歲為高發年齡段,主要癥狀為咽部異物感、註意力不集中、疲勞、頭痛或頭暈及頸肩麻木、夜尿頻多及面部色素沉著等。

  亞健康危害人類健康,降低人們的生活水平。亞健康的研究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國內外越來越多的研究機構、診療機構、檢測機構、康復機構涉足該領域,更有商家開發出了相關的藥品保健品、保健器材,但其中存在著良莠不齊的現象,此時需要國家醫學權威機構對“亞健康學科”、“亞健康產業”合理導向、科學管理、規範監督。目前亞健康的研究雖然有了一定的進展,但還面臨許多未明瞭的問題,其概念還不完整,範疇界定過寬,診斷標準不統一,對亞健康的確切病因沒有達成共識等。因此,加強亞健康概念和範疇研究,深化亞健康病因和機制的研究,系統、實證性的流行病學調查,亞健康檢測和評估方法體系的確立及科學的預防治療等都是有待完善的課題。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療養事業的發展,我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認識到亞健康的嚴重性,認識到療養的重要性。

亞健康與慢性疲勞綜合徵的區分

  慢性疲勞綜合徵不等同於亞健康,慢性疲勞綜合徵也不是亞健康的一種類型。兩者的聯繫主要在癥狀表現上有相似之處,如疲勞睡眠障磚、健忘、關節痛、頭痛、註意力不易集中和抑鬱焦慮情緒等。兩者之間的差別是:首先,亞健康患者雖有多種異常表現和主觀體驗,但通過常規理化檢查卻不能檢出陽性結果,而慢性疲勞綜合徵與心理因素病毒感染疲勞毒素等方面有關;其次,慢性疲勞綜合徵具有國際認可的診斷標準,亞健康至今沒有國際統一的診斷標準和檢測方式”。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曹開鏞.什麼是 “亞健康”.新浪網
  2. 羅藍芳.現代亞健康的保健預防[J].中國醫葯指南,2012(27)
  3. 3.0 3.1 徐莉,曹漢晨.亞健康的防治方法和進展[J].國療養醫學,2013(10)
  4. 馬君,劉玉珍,宋麗萍.對亞健康的認識與預防策略[J].國療養醫學,2012(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33,Tracy,M id 749ae60a88716d239b23680f80a78754.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亞健康"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