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三角債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三角債(chain debts/triangle debts)

目錄

三角債概述

  “三角債”是人們對企業之間超過托收承付期或約定付款期應當付而未付的拖欠貨款的俗稱。90年代初,它突然成為中國、俄羅斯、東歐諸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障礙。在中國,“三角債”其實早在80年代中後期就開始形成,1985年中央政府開始抽緊銀根後,企業賬戶上“應收而未收款”與“應付而未付款”的額度就大幅度上升。到1991―1992年間,“三角債”的規模曾發展到占銀行信貸總額三分之一的地步。

  “三角債”帶來的後果是相當嚴重的:由於拖欠,大多數的國營企業、鄉鎮企業、私營企業都面臨收不到毛收入的問題,致使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因缺乏資金而難以擴展生產;巨額的未清償的債務拖款使企業或不能進一步向銀行申請貸款,或難以申請到信貸;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陷入債務死扣之中,每一個企業既不願意償債,它的債權也無法得到清償。此外,“三角債”還會造成經濟信息的混亂:由於拖欠,流動資金更顯不足,在短期信用拆借市場與投資市場上,資金價格則易受黑市操縱;由於經濟效益好的企業也面臨被拖欠的問題,其利潤也就難以實現。結果,本來比較清晰的效益好的企業與效益差的企業之間的界限就會變得模糊不清,就整個經濟而言,會反映成虧損面進一步擴大。令人奇怪的是,即使政府通過註入資金而干預“三角債”,有時並不能使“三角債” 縮小(比如1991年的中國),而有時卻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如1992年6月至12月的中國經濟)。

  迄今,國際經濟學界關於“三角債”的理論研究集中在兩個方面上:(1)什麼是“三角債”形成的原因?(2)什麼是“三角債”的最優解機制?就原因而言,經濟學家們提出了“經濟周期說”與“經濟體制說”。B.W.愛克斯R.賴特曼(B.W.Ickes與R.Ryter man,1992)是“經濟周期”說的代表,他們把企業拖欠歸因於中央銀行信貸的周期性收縮與消費結構的周期性變化。持有“經濟體制說”的學者較多,G.A.格柳莫F.科里滋列(G.A.Guillermo與 F.Coricelli,1992),S.P.利特(S.P.Leite,1992),A.貝納特S.施克特拉(A.Bennett與S. Schadler,1992)都正確地指出:利率過低以及經濟交易過程中缺乏懲罰制度都會使商業交易中的凈負債者有利可圖,而使償債缺乏應有的刺激機制。愛克斯與賴特曼也持有“經濟體制說”的觀點。

  但是,他們的觀點還未能解釋下述問題:第一,中央銀行的緊縮是導致了企業債務額的上升,但企業借債行為本身不會周期性地迫使中央銀行實行信用緊縮嗎?第二,無法解釋為什麼另一些企業願意把債權信用給別的企業,即願意出借的現象。而實際上,如沒有企業願意在“三角債”已初具規模的條件下再出讓商業信用或資金信用,則“三角債”是不會越滾越大的。

  在設計關於“三角債”的最優解的過程中,經濟學家們已提出了三種解:(1)成立一個“清債中心”;(2)把債權轉化為股權;(3)改革資金市場,建立正常的懲罰制度以確保商業信用的發展。這三個解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需進一步澄清的必要。

  首先,經驗事實表明:成立“清債中心”,並不必然會解決“三角債”,我們仍然應當弄清,在什麼條件下,“清債中心”可以有效地解決“三角債”?

  其次,把債權轉化為股權的建議,可以使部分債務鎖鏈迅速消失,但如全社會都採取這種解法,則會產生兩個問題:(1)對於凈債權企業來說,其出借債務的決策並不等於投資決策,如讓債權轉化為股權,會引起資源誤置,因出借債決策與投資產權決策應遵循不同的規則與約束;(2)變債權為股權的方案並不能緩解流動資金被占用的問題,“三角債”中被拖欠的款項大量是商業信用,占用的主要是企業的流動資金,因此,一旦債權轉化成了股權,凈債權企業仍然沒有得到其急需的流動資金用於正常生產。

  第三,改革資金市場與建立懲罰制度的解法有賴於企業制度的真正改革。

“三角債”的困擾

  中國企業的大多數也已深深地陷於“三角債”的危機之中。80年代初期和中期,一些國有大企業的廠長經理們嘲笑鄉鎮企業家是“流氓企業家”,而鄉鎮企業也反譏國有大企業的廠長經理養尊處優是“波斯貓”。在80年代後期,高層領導人呼籲“把鄉鎮企業的經營機制引人到國有企業中來”的時候,當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企業已被“三角債”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民營中小企業的確風光了一段時間。但好景不長,“三角債”的困擾終於降臨到民營企業的頭上。

  中國民營企業如今也成為深陷債務危機的一員,這種現象的出現,透露出許多深層次的問題。

  首先,市場經濟中商品和貨幣兩者缺一不可,只有商品的往來沒有貨幣在其中,這種市場是不健全的,而依靠舉債度日或賴債發財的行為是犯罪,不是一個真正的民營企業家所為。

  其次是敗壞了商德。有過債務經驗的人都知道,整個市場的參與者充滿著欺詐和猜疑,做生意就像搞陰謀活動一樣。你不可以信任任何人,可生意總不是你一個人就能做成的。

  再次是敗壞了社會風氣,增加了社會不安定因素。一些民營企業者不惜動用黑勢力收賬,非法綁架、拘押的事件常有發生。而在經營活動中,偽造假印章、假營業執照、假承兌匯票、假信用證明、假報關單等等行為更是泛濫成災。一些老闆惡意欠帳,最後一走了之的事件在中國各地也屢見不鮮。

  最後是渺視法紀。欠債要還本是天經地義,而一些老闆總是一副無賴相,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你逼急了,小心我用炸葯包炸你房子,找殺手要你的命。就是對方告上了法庭,敗訴後也拒不履行法院判決。總之,債務問題已成為阻礙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大因素。沒有正常的環境,任由惡濁之氣蔓延,誰都會成為犧牲者。

三角債案例

案例一

  1990年,由於80年代後期經濟過熱,加之其他諸多原因,中國經濟開始治理整頓,核心問題是清理三角債。1990年4月2日,新華社發佈了國務院決議:“當前,由於市場疲軟,產成品積壓,工交生產中流動資金不足的矛盾很尖銳,企業、單位之間互相拖欠貨款和前清後欠的現象十分嚴重,已成為影響當前生產正常進行的突出問題,也損害了社會信用。為了緩解這一矛盾,國務院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清理‘三角債’工作。”

  由此,各地集中各主要經濟綜合部門力量開展清欠工作。

  8月初召開的全國生產工作會議標志著清理“三角債”進入攻堅階段。<<關於在全國範圍內清理企業拖欠貨款實施方案>>通知指出:國務院把清理“三角債”作為下半年促進經濟形勢進一步向好的方向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清理的時間為,1989年1月至1990年3 月31日期間發生的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企業拖欠貨款。清理金額的起點是,對同一付款企業,累計金額為5 萬元(收付款單位均是商業企業。起點可為1萬元)。

  6月19日,國務院已經決定清理“三角債”工作,並提出了5項指導意見,首先,要抓緊進行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其次,要重視推銷工作,第三,要進一步進行“三角債”的清理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這一工作的領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以清理“三角債”為突破口。第四,要堵住基本建設投資缺口。第五,要考慮對長期產品積壓的企業進行必要限制。

  此後,清理“三角債”掀起高潮。

  1992年以後,清理“三角債”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中國經濟重新啟動,銀根放鬆,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逐步取代“三角債”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

  案例評析

  1、毋庸置疑,清理“三角債”對深化國人對經濟問題的認識,解放思想都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三角債”是指甲方是乙方的債權人,而乙方是丙方的債權人,丙方沒有還給乙方錢,乙方也就沒有錢還給甲方,一旦丙方出現財務危機,乙方和甲方也會跟著陷入財務困難,賒銷是形成三角債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謂賒銷是指產業鏈中,上家允許將產品交給下游,下游則在限時內或變現後,再將貨款交還給上家。當下游把貨款給了上游企業時才完成銷售,但也常會出現完成不了銷售的情況,下游企業在貨物變現後仍不還給上游企業,造成上游企業的嚴重損失。由於賒銷和“三角債”的存在,環環相扣的產業鏈變成了一損俱損的債務鏈,只要一環斷裂,接下來的就是整個產業鏈的崩潰,甚至導致一國的經濟蕭條,這就是“三角債”之所以成為中國總理案頭的重中之中的原因。其實,“三角債”並不是中國特有的,許多國家都存在,特別是轉軌中的國家。俄羅斯的“三角債”已經嚴重影響了整個經濟發展。2001年過期債務已經高達35萬億盧布

  2、本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是商品交易中的基本規則,但是,當交貨與交錢過程相對分離時,“信用”關係就出現了。信用關係是一種由買賣雙方承認並接受的特殊關係。在這種關係後面,錢與貨的到手時間與空間上有一定的距離,或者是一方交了錢,但要以後才能得到貨,或者是一方交了貨,要在以後才能得到錢。顯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與錢貨到手,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里有了完全不同的性質,這裡有一個時間與空間分離的發展過程。當交錢一方還沒有得到貨時,他相信賣貨一方一定會遵守交貨的信用,交了錢一定會取到貨;同樣,在一方已經交貨還沒有得到錢時,交貨的一方也確信,雖然已經將貨給了買者還沒有得到錢,但受貨一方一定會守信用,將錢付出的。但在現時生活中,並非如此,一方面,有可能收貨人手中沒有錢,而無法按時支付貨幣,另一方面,有可能收貨人手中有錢,但不願意支付貨款,而挪做他用。無論怎樣“三角債”都是違背“欠債還錢”的原則的,都是欠債不還的表現。在企業投資自主權不斷擴大的今天,企業信用關係也不斷地發展起來了。但由於企業從微觀經濟效益出發,欠債有理、欠債有利,欠債能夠出效益的錯誤觀念不斷滋長,因而導致“三角債”席卷全國。

  長期以來,“三角債”成了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企業的老闆飽受其煎熬,稱“三角債”為“毒品“,欲罷不能。“三角債”迫使他們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追債,三分之一的時間,躲避追債。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的破壞。同時“三角債”也導致了一些企業的經理人的腐敗和墮落。

  3、消滅“三角債”的直接手段是縮小賒銷和鋪貨(產品推銷的一種形式,指將產品在短時間內鋪向市場,以求市場覆蓋率。常在新產品推廣期採用,由於新產品尚待接受市場考驗,銷售商不願意冒風險,故常採取賒銷方式)的範圍。消滅“三角債”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有效的信用機制,這一方面需要加強道德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強法治建設。實踐證明,市場經濟中最重的東西不是硬體,即買賣場所。而是那些無形的東西、那些軟體,即交易規則、契約和信用原則。它們才是市場經濟的真正價值所在,是推進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的關鍵。

案例二[1]

  假設有三個企業或者稱之為三個部門,部門1:生產煤;部門2:生產鋼材;部門3:生產採煤機械。

  有一天,生產煤炭的部門負責人希望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他希望在原有的生產基礎上再多生產x1 = 1萬噸的煤炭。煤炭的價格P_1=200元/噸,因此可以多增加產值:p_1 \times x_1=200萬元。但是要多生產煤炭,必須添加採煤機械x3 = 20台。採煤機械的價格為P3 = 10萬元/台,所以要購買採煤機械需要資金:p_3 \times x_3 = 200萬元。但是生產煤炭的部門沒有多餘的資金,到銀行貸款也不能夠得到資金。這種情況下,無法進行擴大生產。如果要進行擴大生產,只好向生產採煤機械的部門欠賬購買機器。生產採煤機械的部門接到生產煤炭的部門需要採煤機械的訂單之後,雖然是欠賬購買,但是部門3的負責人認為對方擴大生產之後有能力還清債務,所以決定接受這個訂單,在原有的生產規模基礎上再多生產20台採煤機械。

  部門3要多生產20台採煤機械,需要購買鋼材x2 = 0.1萬噸。鋼材的價格為戶:p2 = 2000萬元/萬噸,這需要資金戶p_2 \times x_2 = 200萬元。但是生產採煤機械的部門也沒有多餘的資金,到銀行貸款也不能夠得到資金。這種情況下,無法進行擴大生產。如果要擴大生產,只好向生產鋼材的部門欠賬購買鋼材。部門2的負責人認為對方擴大生產之後有能力還清債務,所以也決定接受這個訂單。在原有的基礎上多生產0.1萬噸的鋼材。

  部門2要多生產0.1萬噸的鋼材,需要購買x1 = l萬噸的煤炭用來煉鋼,這需要資金p_1 \times x_1 = 200萬元。但是生產鋼材的部門也沒有多餘的資金,到銀行貸款也不能夠得到資金。這種情況下,無法擴大生產。如果要擴大生產,只好向生產煤炭的部門欠款購買。部門1的負責人認為對方擴大生產之後有能力還清債務,所以也決定接受這個訂單,在原有的基礎上多生產1萬噸的煤炭。

  現在我們把以上三個部門相互欠款所產生的“三角債”用圖1表示。

  Image:三角债示意图.jpg

  以上我們考慮了三個部門之間沒有貨幣情況下,又想擴大生產所產生的相互間欠款的鏈條。當然,在這裡我們做了簡化。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企業間的三角債並不僅僅是三個企業之間相互的欠款,而是許多企業之間的相互欠款的“多角債”。當企業之間的“三角債”越來越嚴重時候,將會引起經濟賬目的混亂,從而阻礙經濟的發展。

  為了消除“三角債”,必須增加另外一個部門:部門0——銀行部門。銀行部門首先向其中的某一個企業“註入”資金200萬元。所謂“註入”資金,就是向該企業貸款。比如說,向生產煤炭部門“註入”資金200萬元。那麼又產生一個新的欠款鏈條:部門1欠0的欠款鏈條。但是,部門1得到200萬元資金以後,將這一筆資金還給部門3,從而消除了1欠3的欠款鏈條。而部門3得到200萬元資金以後,將這一筆資金還給部門2,從而消除了3欠2的欠款鏈條。當部門2得到200萬元資金以後,又將這一筆資金還給部門1,從而消除了2欠1的欠款鏈條。這一筆錢又回到了產煤部門,“三角債”消除了。蕞後產煤部門將200萬元資金歸還給銀行,從而消除了部門l欠0的欠款鏈條。這個消除三角債的過程可以用圖5.2.2來表示。

  Image:三角债务消除过程示意图.jpg

  根據以上的描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基本結論:在這個過程中,貨幣發行量M=200萬元,貨幣流通速度v=3。也就是說,在一個時間周期內200萬元被使用了3次,這意味著200萬元當作600萬元來使用。我們有如下三種產品的貨幣基本方程:

  M \times V = p_1 \times x_1 + p_2 \times x_2 + p_3 \times x_3

  上面這個公式中,左邊為在一個時間周期內可以用來購買商品的貨幣總額(我們稱之為貨幣流通量)。右邊為三個部門生產的各種產品總的價值。實際上,消除“三角債”的過程就是銀行向企業發行貨幣,企業利用貨幣購買商品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張金水.張研著.應用巨集觀經濟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4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三角債"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20.249.91.* 在 2016年8月23日 13:48 發表

報錯:“三角債的困擾”里,假呈兌匯票應改為“假承兌匯票”

回複評論
Mis铭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8月23日 14:19 發表

220.249.91.* 在 2016年8月23日 13:48 發表

報錯:“三角債的困擾”里,假呈兌匯票應改為“假承兌匯票”

謝謝指正,已修改!

回複評論
Diana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8月31日 17:09 發表

報錯:三角債翻譯應該是chain debt, 不是triangle debts吧

回複評論
Llyn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9月1日 09:55 發表

Diana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8月31日 17:09 發表

報錯:三角債翻譯應該是chain debt, 不是triangle debts吧

謝謝指正,已補充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