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潜能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Potential)

潜能(Potentiality)

目录

潜能的概念

  潜能是潜在的能力。关于能力,西方心理学和前苏联心理学有不同的定义。西方心理学认为,能力是指做一件事,要完成某种任务所需要的能。这种能,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理能力。在谈及能力时,西方文献常常谈及心理能力。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有两类:一种叫做造诣,是指一个人身上具备的那些能力;另一种叫性能,是指一个人身上现在没有,将来会有的潜在力量,称为潜能。他们将能力与智力相区别。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则强调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彼得罗夫斯基认为,能力不是表现在知识技能本身上,而是表现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动态上。也就是说表现在操作的速度、深度、难度及巩固程度上。

  中国多数心理学者认为,能力是与活动联系起来的。李孝忠认为:“能力是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

  潜能是一种尚未显现的能力,它一旦外化,与活动联系起来并影响活动效果,就变成显在能力,即通常所讲的能力。能力只是潜在能力外化的极小部分,有的科学家讲,如果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一个人能记忆50座美国国会图书馆全部藏书储存的信息,能熟练掌握40种语言。前苏联还有人在1964年的《苏联今日生活》报上指出:如果人的大脑使用一半的工作能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将一本苏联大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还能学完数十所大学的课程。”人类潜能,是人类潜在的体能与智能的总和。国内外学者都用“海上冰山”理论形象地说明人类潜能的巨大。人的能力好似一座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像人类已知能力——显能,这里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沉没在水面之下的未显露部分却是显露部分的5倍、10倍、20倍、30倍……

  国外潜能研究专家和心理学专家指出,人类潜能开发,即使是成就卓著的伟人,也只不过开发了极小的、微不足道的部分。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10%,尚有90%的潜力。美国人类潜能研究专家H·A·奥托在其发表的《人类潜在能力的新启示》一文中指出:“据最近估计,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我们估计的数字之所以越来越低,是因为人所具备潜能及其源泉之强大。根据现在的发现,远远超过我们10年前,乃至5年前的估测。”控制论奠基人之一的N.维纳说:“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每一个人,即使他是作出了辉煌创造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的脑潜能还不到百亿分之一。”

  因此,许多有见地的科学家对人类潜能远远未能开发发出无限感慨,大声疾呼开发人类的无限潜能。美国加州富尔顿学院心理学教授陆哥·赫胥勒指出,编撰20世纪人类历史的时候,可以这样写: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地震、连年的战争,甚至不是原子弹投入日本广岛,而是千千万万的人们生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他们自身的人类未开发的巨大潜力。如此众多的现代人,其生活中心竟只是生活的安全、食物的充足,以及电视和卡通片的感官刺激。我等芸芸众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或可以成为什么人;如此众多的吾辈未经历足月的心理和社会诞生,却已经衰老死去……

  人的部分潜能与人的能力是对应的。如前所述,能力只是人的潜能的外化。通常讲的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种,人的潜能也有智力潜能、专门潜能和创造潜能。智力通常认为是符合多种活动要求的某些一般能力的结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概括力等。智力潜能即是指潜在的一般能力的结合,如潜在观察力、潜在记忆力、潜在概括力等。专门能力是指符合某种专业活动要求的一些特殊能力的结合,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机械能力、教育能力、数学能力等。专门潜能即是指这些特殊的潜在能力,如音乐潜能、绘画潜能、机械潜能等。创造力是符合创造活动要求的某些能力的结合,创造潜能即是指这种潜在的创造力。潜能除了有与能力对应的一面外,还有不对应的一面。潜能常常通过特殊形式反映出来。如通过阈下意识来反映。澳大利亚有些土著人有超人的感觉能力,他们能在很远的地方以非物质式的方式传递信息。

  潜能还来自大脑的协同效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罗伯特·奥斯汀研究揭示,大脑两半球有着不同的功能,左半球主管计算、语言、逻辑、分析、书写以及其他类似的智力活动,右半球则主管与左半球完全不同的智力活动:想像、色觉、音乐、韵律、幻想以及其他类似活动。奥斯汀还发现,当大脑两半球较“弱”的一边受到激励而与较“强”的一边合作时,其结果是,大脑的总能力和效应就大大加强,往往增大5倍、10倍,甚至更多。我们称之为大脑的“协同增大效应”。人有120--140多亿个脑细胞,本来就有着巨大的潜能,大脑的“协同增大效应”大大增大了潜能的能量。因此,人有着巨大的潜能。

潜能的特征

  潜能有未显性和可诱发性的特征。

  1.未显性。潜能是未显现的能力。脑中的潜能世界是一个未被打开的宝库,那里蕴藏着惊人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难以开发出来的。人的潜能会在意外的情况下进发出来,也会从天才人物身上显现出来。人一旦遇到意外情况,特别是在遇到危及性命的紧急情况下,人脑的新皮质部位、脑干部位会一起动员起来,在激素的作用下,人的潜能包括潜在的体力会一起进发出来,创造人间奇迹。据《汉书·李广传》记载,汉朝大将李广一次外出打猎,误将草中之石认为老虎,拼尽全力拉弓射箭,致使全箭深深没人石内。等他认出是石块后,再拉弓,就无法射进石内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最佳竞技状态,同样能创造出从来没有的好成绩。天才人物身上显现的潜能也是惊人的。一般人能掌握两三种语言,而泰国一个叫纳扎丽的女孩,10岁时就掌握了包括泰、英、法、德、日、俄、阿拉伯、西班牙、印度、意大利、汉语和中国潮州方言等12种语言。我国外语奇才、自学成才者李盛春能掌握运用近20种文字。潜能的未显性还表现在绝大部分潜能未被开发。如前所述,有的学者估计人的潜能只开发了4%,或者更低.潜能未显性的特征给人类提出了开发潜能、造就更多的潜人才的繁重任务。

  2.可诱发性。人的潜能的可诱发性,是潜能的又一特征。可诱发性是指人本来没有某种能力,经过教育、培养,能出现这种能力。

  创造潜能是人的一种潜能。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曾对一些人进行创造能力训练,经过训练,受试者的创造力提高了3倍,浙江省慈溪县鸣鹤镇两年间出现了17个“心算神童”,这在全国绝无仅有。这些学生能一口报出几十个两位数连加,15个至20个三位数相加、减的得数,速度超过电子计算器。为什么出现这么多“心算神童”?这是因为这所学校运用了珠算式心算最新教学法诱发了学生的潜能。

  潜能的可诱发性,为开发利用潜能提供了条件。

潜能显现实例[1]

  潜能往往从那些天才人物身上显现出来,这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记载。

  语言奇才要数捷克斯洛伐克伊赫拉瓦市53岁的米兰·米凯什,他不仅精通法、俄、英、德、西班牙等国语言,还能娴熟地使用葡萄牙、意大利、乌克兰、波兰、马其顿、摩尔达维亚和普罗旺斯等语言交谈。据报道,他已懂得106种语言,其中40种达到了精通的程度。记忆奇才有立陶宛的拉比·伊莱贾,只读一遍就能记住的书竟有2000多册。印度的一位大学生默哈杰汪,在3小时39分钟内,记住并能复述出31810个数,创造了人脑记忆数字的新纪录。广州的一位大学生仅用30分钟尝试记忆,就能倒背圆周率丌值后的1000位数字。数学天才、出身于印度北方邦贫寒家庭的女速算家夏坤塔拉·荻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次心算比赛中,只用50秒钟就求出一个数23次幂的根,而美国最好的电子计算手演算这道题却花了60秒钟。

  音乐天才、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5岁开始作曲,12岁创作了大型歌剧。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他们所达到的高峰,是一般人所难以达到的。但是,在他们身上却可以看出人类蕴藏着多么大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杨敬东.潜人才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02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Dan,方小莉,黄金通.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潜能"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23.203.186.* 在 2013年10月3日 12:25 发表

在1970年我25岁时曾经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用一曲《东方红》乐曲4分02秒的时间,从河南省南召县境内的九里山顶韩信寨内跑到云阳镇城外的护路道班(现在的公路段),去年特意前往核实这段距离,都说有8里(今已全是山林无法通行测量)。当年我是参加修建焦枝铁路大会战的战地播音员,因广播机器出故障停止广播,我随几个卫生员上山采药到了韩信寨,结果我们的机务员把机器修好放起了正式广播开头曲《东方红》,这一曲《东方红》结束紧接着就要由我呼站号,否则我就失职,高山、低山,山下一条小溪,《东方红》结束我正好到播音工作台。怎么跑的我不知道,我是个女同志,时间、距离,别说别人不信我自己也生疑。谁能有办法测量出比较准确的直线距离呢?这件事确实让人难解,除当事人我之外,还有人相信这是事实吗?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