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2014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2014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

  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2014年全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之下保持了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目录

主要经济运行数据[1]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Image:2010-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jpg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长3.6%;早稻产量3401万吨,下降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长0.1%。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长0.8%。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比上年下降2.2%。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全年禽蛋产量2894万吨,比上年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

Image:2010-2014年粮食产量.jpg

二、工业生产运行在合理区间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集体企业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制造业增长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中部地区增长8.4%,西部地区增长10.6%。分产品看,464种产品中有329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0933亿元,比上年增长6.4%。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0.75%。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208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主营活动利润52944.5亿元,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1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9%。

Image:2010-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jpg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61629亿元,增长13.0%;民间投资321576亿元,增长18.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14.6%,中部地区增长17.2%,西部地区增长1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98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第二产业投资208107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投资281915亿元,增长16.8%。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530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4.1%,国内贷款增长8.6%,自筹资金增长14.4%,利用外资下降6.3%。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06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1%。

  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036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9.2%。房屋新开工面积17959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4.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064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9.1%。全国商品房销售额76292亿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7.8%。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338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0%。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21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1%。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1991亿元,比上年下降0.1%。

Image:2010-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jpg

四、市场销售稳定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3179亿元,增长9.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027亿元,增长12.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7860亿元,比上年增长9.7%,商品零售234534亿元,增长12.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24971亿元,增长9.8%。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环比增长1.01%。

  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4400亿元,增长56.2%。

Image:2010-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jpg

五、进出口增速回落

  全年进出口总额2643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143912亿元人民币,增长4.9%;进口120423亿元人民币,下降0.6%。进出口相抵,顺差23489亿元人民币。12月份,进出口总额249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13973亿元人民币,增长9.9%;进口10928亿元人民币,下降2.3%。

Image:2010-201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jpg

201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2]
指   标金额(亿元)比上年增长(%)
货物进出口总额2643342.3
  货物出口额1439124.9
   其中:一般贸易739449.6
      加工贸易543201.8
   其中:机电产品805272.6
      高新技术产品40570-1.0
  货物进口额120423-0.6
   其中:一般贸易68162-1.0
      加工贸易322114.5
   其中:机电产品525090.7
      高新技术产品33876-2.2
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3489

六、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8%。分类别看,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3.1%,烟酒及用品下降0.6%,衣着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交通和通信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9%,居住上涨2.0%。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3.1%,油脂价格下降4.9%,猪肉价格下降4.3%,鲜菜价格下降1.5%。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3%。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9%,12月份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6%。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2%,12月份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0.8%。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    标全  国城  市农  村
居民消费价格2.02.11.8
  其中:食 品3.13.32.6
     烟酒及用品-0.6-0.7-0.5
     衣 着2.42.42.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21.21.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31.21.5
   交通和通信-0.1-0.20.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91.91.7
   居 住2.02.11.9

七、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57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4%。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747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88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7631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6937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0968元。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全年农民工总量27395 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其中,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864元,比上年增长9.8%。

Image:2014年按收入来源分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占比.jpg

八、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5,比上年缩小0.06。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8%。

九、货币信贷增势平稳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2%,狭义货币M1)余额34.81万亿元,增长3.2%,流通中货币(M0)余额6.03万亿元,增长2.9%。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1.68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13.86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7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8900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9.48万亿元,比上年少增3.08万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万亿元,比上年减少8598亿元。

十、人口就业总体稳定

  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6(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年末数(万人)比重(%)
全国总人口136782100
  其中:城镇7491654.77
    乡村6186645.23
  其中:男性7007951.2
    女性6670348.8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2395717.5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9158367
    60周岁及以上2124215.5
      其中:65周岁及以上1375510.1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评读[3]

  一、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不失势

  初步核算,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跟过去的高速增长相比,尽管增速略有放缓,但既没有“掉挡失速”,又蕴含着更高的含金量。就业在经济放缓情况下不减反增,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增长1.9%。物价水平较为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低于年初预期目标。进出口平稳增长,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64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贸易顺差23489亿元。粮食生产喜获“十一”连增。这些情况足以表明,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稳中有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柔韧性得以增强。

  “事非经过不知难”。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疲弱的“亚健康”状态依然持续,经济金融风险上升,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国内经济仍处在“三期”叠加的阵痛期,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工业生产价格持续下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比较严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顶住巨大的下行压力,保持中高速增长,成就来之十分不易。从世界范围看,7.4%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然是高的。更应该看到,7.4%增速所对应的经济增量已经达到80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二、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态势明显。工业向高端化转型演变。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2.3%、10.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0和2.2个百分点。在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居民消费升级的多重因素推动下,服务业增长强劲。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比第二产业高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第二产业高5.6个百分点。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向中高端演化的过程,并将持续这一过程。

  增长动力从投资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受国内资源环境以及外部压力影响,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作用渐显乏力,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则逐渐增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0%。居民消费结构持续改善,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占比提高。在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支出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0.6和0.3个百分点。旅游消费增长较快,全年国内游客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国内居民出境人次增长18.7%。初步测算,最终消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2.6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消费驱动型经济模式初步显现,表明我国经济增长需求结构趋于优化。

  三、经济运行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在市场倒逼和政府引导下,质量型、差异化竞争逐步代替过去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2014年,我国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2313元/人(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提高7.0%,这是劳动力素质提高、科技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年扩大1.1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6.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6%。铜、钢、烧碱、水泥等产品的单位生产综合能耗持续下降。我国经济正逐步告别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高技术、低消耗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四、改革开放激发活力

  古今中外,在经济下行时,改革创新是治本之良药。为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政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先照后证”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商事制度,启动铁路运输、邮政业、电信业“营改增”改革试点,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这些改革举措点燃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激发了市场活力。自3月份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到年底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146.7万户,增长16.8%,注册资本(金)增长85.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8.1%,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快2.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尤其是铁路、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的行政壁垒被打破后,民间资本大量涌入,为这些行业注入新的生机。

  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吸引了更多的外资。全年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3778家,比上年增长4.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96亿美元,增长1.7%。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多点推广,服务业市场准入进一步扩大,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60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全球化竞争,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全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10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1%。企业海外并购取得突破,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效率不断提高。

  五、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动下,我国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2.4%,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09%。在市场化创新机制引领下,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全年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持设立213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574亿元,投资了创业企业739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9.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创新带来新的增长点,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尤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催化融合下,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焕发出勃勃生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医疗、网络教育等蓬勃发展快速壮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信息消费发展迅速。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全年邮政业务比上年增长35.6%,其中快递业务量比上年增长51.9%,快递业务收入增长41.9%。“宽带中国”实施进程加快,2014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增长49.7%,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37.7个百分点,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尽管规模数量还不足够大,但代表着新兴的增长动力,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

  六、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改善民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底线思维,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不断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收入分配继续优化。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比人均GDP增速高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比上年缩小0.06。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年资助1310.9万城市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资助4118.9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比上年末增加189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增加35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增加2702万人,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1232万人。

  卫生和社会服务事业不断改善。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有较快增长,特别是养老服务能力增强,年末养老床位达到551.4万张。群众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增加。

  为了“蓝天净水”的期待,我国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治理保护力度。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03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0万平方公里。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比上年末增长3.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2%,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9%。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6.9%,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参考文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Lin,Mis铭,Tracy,寒曦,苏青荇,LuyinT,刘维燎.

评论(共4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2014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21.10.60.* 在 2015年2月26日 15:22 发表

回复评论
123.122.126.* 在 2015年2月28日 13:21 发表

越发没有可信度了。

回复评论
Jerry (Talk | 贡献) 在 2015年3月11日 15:30 发表

形势一片大好啊

回复评论
混世K宝 (Talk | 贡献) 在 2015年12月10日 06:57 发表

Jerry (Talk | 贡献) 在 2015年3月11日 15:30 发表

形势一片大好啊

快快快快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