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领导感召力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领导感召力 [1]

  领导感召力是领导者吸引被领导者的能力,是领导者通过不断地完善自身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魅力。是指一种不依靠物质刺激或强迫,而全凭人格和信仰去领导和鼓舞的能力。

领导感召力的内涵与构成

  亨利1949年提出成功领导者应具有十二点特质,包括成就欲强烈、敢于承担责任、希望迎接工作的挑战、组织能力强、自信心强等。

  美国学者吉赛利在20世纪60年代指出,领导者的特质与领导效率有关,凡自信心强而魄力大的领导者,成功概率较大;20世纪70年代,他又进一步提出了影响效率的五种激励特征和八种品格特征。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大多数人相信对于所有成功的领导者来说,都具备一系列一致而独特的个性特点。研究发现,进取心、领导意愿、正直与诚实、自信、智慧和具备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对领导者尤为重要。

  美国学者库泽斯波斯纳在对近千家政府行政部门和企业进行三次详细调查后,指出成功领导者最重要的四项特质是:诚实、有远见、懂得鼓舞人心、能力卓越。

领导感召力的范围[1]

  领导感召力的范围目前对领导感召力的研究很多,理解也不尽相同。

  对领导理论的研究,感召力主要与领导理论中的领导特质理论和领导魅力论有关。

  领导特质理论从领导者的性格、生理、智力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寻找领导者特有的品质。从19世纪末开始到加世纪60—70年代,特质研究形成了众多理论观点和假设。“特质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中重复发生的规律性和趋势”。个人之所以采用某种行为方式,与他们拥有的某些特质及其强度密切相关。如果组织能准确地识别人格特质以及拥有这些特质的个人,就能将更合适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去,而如果让合适的人居于领导岗位,组织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参见理查德·哈格斯罗伯特·吉纳特戈登·柯菲《领导学——在经验积累中提升领导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感召力与领导魅力论相关。马克斯·韦伯曾对领导魅力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认为:“魅力型统治按其先天的形式具有特别非凡的性质,是一种严格与个人即与个人的魅力品质的活用及其经受实践考验相联系的社会关系。”哈佛大学人类学家查尔斯·林德霍姆认为,魅力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涉及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强有力的感情纽带”。“魅力首先是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内在自我,是那样紧紧地相互交织在一起”。美国领导学家托尼·亚历山德拉在《魅力的七把钥匙》一书中指出:“魅力是一种能力,通过你与他人在身体上、情感上以及理智上的相互接触.从而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力。”我国学者张稼人认为魅力的主要含义有三点:①指人与人关系中的磁性心理表现;②指令人由衷顺服的愉悦性意义;③指带有多种因素的综合的模糊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难以言喻的神秘性。张福墀、张煜长、杜宝海等学者比较系统地介绍与分析了感召力的内容,指出领导感召力是一个组织的领导者个人内在与外在素质的综合表现,一方面体现为个人魅力,另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认知,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达到超越自我的最高境界。

  特质论和魅力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领导者内在素质形成的重要性。这些内在素质的形成对增强领导者的感召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看出,无论是领导特质还是领导魅力,都不是单一的能力或素质,领导特质或魅力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是领导者的自我认知及其与被领导者互动关系的升华,是领导者自我修炼的结果。

领导感召力构成要素 [1]

  一个领导者的感召力通常来自于以下方面:

  一是要有远大的理想愿景、坚定的信念、对未来的梦想等

  二是要有远见,能够看清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领导者生活在未来”

  三是要有人格魅力,具备外倾、可靠、随和、情绪稳定、自信等特质

  四是智商高,能力卓著,经历非凡

  五是充满激情,愿意和希望迎接挑战,能够带领被领导者实现高远的目标。

  一、 领导者的理想和信念

  理想是人们所向往、信仰和追求的奋斗目标。信念是一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是个体对理想深刻而有根据的坚信和履行义务的强烈责任感,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理想与信念在领导活动中至关重要,犹如灯塔指引着航船的方向。

  领导者的理想代表了组织的目标,是领导者个人理想与组织理想互动整合的产物。卓越的领导者还能够把被领导者的理想整合到自己的理想中,通过塑造共同愿景来吸引和激励被领导者。领导者的理想也内在地包括了领导者的价值观,理想指明了领导者及其领导的组织的发展方向,价值观则强调了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价值准则。

  二、领导者的远见

  领导者是一个企业的龙头,起着领导企业的作用,只有领导者具有远见才能够看清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引导企业向长远的发展方向。

  三、领导者的人格和自信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要素包括正直诚信、奉公守法、严于律己、坚定顽强等方面。自信是个人表现出来的一种相信自己的独特魅力。

  领导感召力实施的对象是个人或群体,实施感召的目的是要使所针对的个人或群体产生领导者所期望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应是个人或群体心悦诚服、自觉自愿的行为。领导者的人格和自信来源于内在的激励与外在的培养。成功的人能够积极地认识自我,这是取得成就的驱动力之一,也是开发自身才智潜力的重要途径。人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将良好的人格和充分的自信结合起来,为成为创造性领导奠定基础。对领导者来说,培养下属的能力与自信心会使下属觉得自己更富有竞争性、工作效率更高。领导者通过神态、语气、姿势、仪态等,无声无息地、由里向外地散发魅力,这种魅力的力量是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的信任以及对事业的坚信。树立自信心是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者的良好基础,领导者拥有自信,就能树立令人信服的领导权威

  一个人的自信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而产生的。领导者自信的形成本质上来自于其个人的实力,随着领导者的成功决策,形成正反馈,增强了领导者的自信,也增强了下属的信心。

  四、领导者的智慧和阅历

  智慧是指人们对事物认识、辨析、处理的能力,即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历是指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与见识。

  领导者往往具有超常的智力。智力是知识内化的产物。领导者通常都拥有广博且结构合理的知识,这些知识积累是领导者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领导者智慧的源泉。领导者的智慧也来自于领导实践。领导者大都具有丰富的阅历,在各种情境(顺境和逆境)中经受过锻炼,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五、领导者的激情和挑战

  激情是缘于人们对事物的强烈兴趣与热衷的表现。挑战是个人敢于面对压力与困难的一种能力。激情与挑战在领导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领导者的激情包括对工作的激情、对人的激情和对组织目标的激情。富有激情是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的先决条件。它为领导者提供了坚持目标的动力,建立了一种表达对人们的热爱与关怀的环境,点燃了领导者为更伟大的目标而努力的热情。领导者富有激情,成为一种榜样,使被领导者以领导者为目标,不断地学习,起到了感召与吸引的作用。

  挑战是激情的产物。领导者往往走在时代前面,勇于和敢于迎接挑战。大多数领导者总是乐于寻求富有意义的挑战,希望做的事情能够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领导者正是不断地迎接挑战,才使整个团队拥有不竭的前进动力。领导者都是在面临巨大阻力的时候能鼓动被领导者的人。领导者应当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挑战意识,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凝聚力,在应对危机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卓越领导者为我们塑造了成功应对新挑战的形象,坚信自己有能力对自己所面临的形势有所作为。所有成功的领导者都知道,挑战是领导者成长的关键。同时,领导者要能够面对持续性的挑战,能够周旋于拥护者与反对者之间,能够游刃于不同的文化之中。

获得领导感召力的基本要素[2]

  1、良好的政治素质是获得领导感召力的基础。

  良好的政治素质主要体现在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政治责任感。领导者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才能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是领导者政治素质的核心,有了这样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领导者才能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满腔的政治热情,为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造福人民而积极工作、无私奉献,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爱戴和尊敬。

  2、为群众谋利益是获得领导感召力的关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领导者与其他社会的统治者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的领导者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必须遵照人民群众的意志办事,关心群众的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办群众之所盼。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自己的天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奉献在前、获取在后,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训作为自己人生的实践。这是领导者获得人民群众信赖的根本,是获得感召力的关键。

  3、卓越的领导能力是获得感召力的决定因素。

  领导能力是指领导者担负领导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本领。它主要包括纵观全局的分析思考能力、多谋善断的决策应变能力、统筹兼顾的指挥协调能力、知人善任的组织人事能力、能讲会写的语言表达能力、驾驭自如的情感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一个现代合格领导者所必须具有的素质和本领。领导者必须具有卓越的能力,才能准确地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才能驾驭改革的复杂局面,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快改革、促进发展;才能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阶段。

  4、高尚的道德品格是获得领导感召力的保证。

  “以德治国”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全面总结和积极汲取,“以德治国”中的“德”首先是指领导者自身的道德建设。由于领导者特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所以,领导道德是社会的主体道德。领导者的道德品格对于全社会的道德风气具有导向作用,对于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具有规范和推动作用。因此,领导者的道德品格如何影响很大。有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态度;有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的情怀;有严于律己、自知之明的品格;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领导者,才能树立起高尚的人格形象,才能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才能以德服人,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古人说:“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贪者,政之祸也,民之贼也。”由此可见,高尚的道德品格是获得领导感召力、赢得事业成功的保证。

增强领导感召力的主要途径[2]

  1、严以律己,为人表率。作为领导者要增强感召力,首先要严于律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要经常对照获得领导感召力基本要素的各个方面严于解剖自己,找出差距、发奋努力,在领导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只有严以律己才能成为群众的表率、学习的榜样。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做到严以律己,才能真正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

  2、沟通认同,赢得共识。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渠道或方式,相互敞开思想、交流感情、传递信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从而达到和睦相处,愉快合作的方式或方法。沟通是对差异的理解,是对别人的尊重。沟通是手段,是方法。沟通的目的是认同,是要赢得共识。只有当领导者得到下属的认同、赢得共识后,领导者的决策、交给的任务、布置的工作,才能内化为下属的意愿,并为之努力奋斗,积极工作,无私奉献。由此可见,沟通认同,赢得共识将有助于增强领导者的感召力。

  3、有效激励,振奋精神。

  激励是实现领导意图的重要途径,是整个领导活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制定决策要激励下属出谋献策,实施决策更要激励下属努力奋斗、积极工作。有效的激励能振奋精神,凝聚人心,是个人和整个组织前进的持久动力。所谓激励,是由“激”和“励”两个字结合而成的,激在前,励在后,激是激发下属的动机、热情、智慧和潜能,领导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感召力,才能激有成效。所谓励,就是鼓励。对于兢兢业业、积极工作、贡献突出的员工,领导者要给予表扬,给予奖励,甚至给予提拔,鼓励正确的行为,形成动力,强化下属与组织目标一致的行为。领导活动的实践证明,一切有效的激励都将增强领导者的感召力。

  4、为人正派、公道无私。

  领导者面临对广大员工正确评价、合理使用、利益分配等一系列必须公正摆平的事情,而人们对于公正与否最为敏感。领导者如果不公正,最容易引起下属的沮丧与反感,甚至导致消极对抗,严重时,可能激化矛盾,公开抗衡。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为人正派、公道无私。首先,领导者要有开阔的视野,一视同仁的公心,实事求是的精神,善于发现每一个下属的长处、优点和成绩,予以肯定,给予表扬或奖励。对于下属的缺点、过失更需要公正评价,以诚恳的态度加以引导,切忌背后议论下属的短处。第二,领导者必须搞“五湖四海”,去掉私心,才能在用人的问题上坚持尊重人才,任人唯贤,公平竞争的原则,切忌任人唯亲。第三,领导者面临利益分配时,务必公正、公平、谨慎,坚持按贡献、按效果、按质量、按政策的原则分配利益,切忌凭主观臆断、亲疏好恶搞利益倾斜。实践证明,凡为人正派、公道无私的领导者其感召力都会得到极大的增强。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领导感召力研究[M].《领导科学》 2006年第10期
  2. 2.0 2.1 唐海林.试论领导感召力.党建与人才.2001年10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领导感召力"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