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18个条目

本量利分析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量本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Cost Volume Profit Analysis,CVP分析)又称量本利分析(VCP分析)

目录

什么是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产量(或销售量)--利润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也称为CVP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它着重研究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所提供的原理、方法在管理会计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它又是企业进行决策计划控制的重要工具。

  本量利分析方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成本、销售数量、价格和利润之间数量关系的方法。它是企业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经营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管理会计的一项基础内容。

本量利分析的产生发展[1]

  本量利分析方法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到了20世纪50年代已经非常完善,并在西方会计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时至今日,该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企业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良好保证。

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1]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成本、销售数量、价格和利润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例如,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可能呈线性关系也可能呈非线性关系;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也不一定是线性关系,因为售价可能发生变动。为了建立本量利分析理论,必须对上述复杂的关系做一些基本假设,由此来严格限定本量利分析的范围,对于不符合这些基本假设的情况,可以进行本量利扩展分析。

  (一)相关范围线性关系假设

  由于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也就成为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也就是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化成正比例变化,前者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y=a,后者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y=bx,所以,总成本与业务量呈线性关系,即 y=a+bx。相应的,假设售价也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这样,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也呈线性关系,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以售价为斜率的直线y=px(p 为销售单价)。这样,在相关范围内,成本与销售收入均分别表现为直线。

  由于有了相关范围和线性关系这种假设,就把在相关范围之外,成本和销售收入分别与业务量呈非线性关系的实际情况排除在外了。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成本、销售收入和业务量之间却存在非线性关系这种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在后面放宽这些假设,讨论非线性条件下的情况。

  (二)品种结构稳定假设

  该假设是指在一个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的企业里,每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不会发生变化。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很难始终按照一个固定的品种结构来销售产品,如果销售产品的品种结构发生较大变动,必然导致利润与原来品种结构不变假设下预计的利润有很大差别。有了这种假定,就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关注价格、成本和业务量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三)产销平衡假设

  所谓产销平衡就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总是可以销售出去,能够实现生产量等于销售量。在这一假设下,本量利分析中的量就是指销售量而不是生产量,进一步讲,在销售价格不变时,这个量就是指销售收入。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生产量可能会不等于销售量,这时产量因素就会对本期利润产生影响。

  正因为本量利分析建立在上述假设基础上,所以一般只适用于短期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本量利分析原理时,必须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条件、销售价格、品种结构和产销平衡等因素的实际变动情况,调整分析结论。积极应用动态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技术来克服本量利分析的局限性。

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关键

  确定盈亏临界点,是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关键。

  所谓盈亏临界点,就是指使得贡献毛益与固定成本恰好相等时的销售量。此时,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A.按实物单位计算,其公式为: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

固定成本
单位产品贡献毛益

  其中: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B.按金额综合计算,其公式为: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金额单位)=

固定成本
贡献毛益率

  其中,

贡献毛益率=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销售收入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

  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应明确认识下列基本关系:

  1.在销售总成本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售价的高低。单位售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单位售价越低,盈亏临界点越高。

  2.在销售收入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固定成本越高,或单位变动成本越高,则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3.在盈亏临界点不变的前提下,销售量越大,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4.在销售量不变的前提下,盈亏临界点越低,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盈亏临界点越高,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1]

  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其基本公式是变动成本法下计算利润的公式,该公式反映了价格、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即:P=px-bx-a=(p-b)x-a

  式中:P——税前利润

     p——销售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a——固定成本

     x——销售量

  该公式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出发点,以后的所有本量利分析可以说都是在该公式基础上进行的。

贡献毛益及其计算公式[1]

  贡献毛益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之后的金额,表明该产品为企业作出的贡献,也称贡献边际contribution margin),边际利润创利额,是用来衡量产品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变动成本又分为制造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变动生产成本和非制造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变动非生产成本,所以贡献毛益也可以分为制造贡献毛益和营业贡献毛益两种,本书中如无特别说明,贡献毛益就是指扣除了全部变动成本的营业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可以用总额形式表示,也可以用单位贡献毛益贡献毛益率形式表示。

  (一)贡献毛益总额

  贡献毛益总额total contribution margin,TCM)是指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与变动成本总额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为:

  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即: TCM=px-bx

  由于: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

  可以写成:P=TCM-a

  所以:贡献毛益总额=税前利润+固定成本,即:TCM=P+a

  (二)单位贡献毛益

  单位贡献毛益unit contribution margin,UCM)是指单位产品售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用公式表示为:

  单位贡献毛益=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即:UCM=p-b

  该指标反映每销售一件产品所带来的贡献毛益。

  (三)贡献毛益率

  贡献毛益率(contribution margin rate,CMR)是指贡献毛益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贡献毛益占单价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100%=单位贡献毛益/销售单价×100%,即:

  CMR=\frac{TCM}{px}\times 100%=\frac{UCM}{p}\times 100%=\frac{p-b}{p}\times 100%

  该指标反映每百元销售收入所创造的贡献毛益。

  与贡献毛益率相关的另一个指标是变动成本率(variable cost rate,VCR)。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变动成本占单价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总额×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即:

  VCR=\frac{bx}{px}\times 100%=\frac{b}{p}\times 100%

  将变动成本率与贡献毛益率两个指标联系起来,可以得出:

  贡献毛益率+变动成本率=1,由此可以推出,

  贡献毛益率=1-变动成本率,或

  变动成本率=1-贡献毛益率

  可见,变动成本率与贡献毛益率两者是互补的。企业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毛益率就越低,变动成本率越低,其贡献毛益率必然越高。

本量利分析[1]

一、盈亏临界点分析

  盈亏临界点breakeven point)又称为保本点、盈亏平衡点、损益两平点等,是指刚好使企业经营达到不盈不亏状态的销售量(额)。此时,企业的销售收入恰好弥补全部成本,企业的利润等于零。盈亏临界点分析就是根据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企业如何达到不盈不亏状态。也就是说,销售价格、销售量以及成本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不盈不亏状态。通过盈亏临界点分析,企业可以预测售价、成本、销售量以及利润情况并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加强经营管理。企业可以根据所销售产品的实际情况,计算盈亏临界点。

  (一)盈亏临界点计算

  1.单一产品的盈亏临界点

  企业只销售单一产品,则该产品的盈亏临界点计算比较简单。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P=px-bx-a=(p-b)x-a

  企业不盈不亏时,利润为零,利润为零时的销售量就是企业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即:0=销售单价×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

  可以写成:x0=\frac{a}{p-b}=\frac{a}{UCM}

  相应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销售单价=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即:px0=\frac{pa}{p-b}=\frac{\frac{a}{p-b}{p}}=\frac{a}{CMR}

  【例-1】假设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的市场售价预计为100元,该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为32000元,则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

  x0=\frac{a}{p-b}=\frac{32000}{100-20}=400(件)

  相应的,可以算出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px0=100×400=40000(元)

  2.多品种的盈亏临界点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不只一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盈亏临界点就不能用实物单位表示,因为不同产品的实物计量单位是不同的,把这些计量单位不同的产品销量加在一起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企业在产销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只能用金额来表示企业的盈亏临界点。即只能计算企业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通常计算多品种企业盈亏临界点的方法有综合贡献毛益率法联合单位法;主要品种法分算法等几种方法,下面将逐一介绍:

  (1)综合贡献毛益率法。所谓综合贡献毛益率法是指将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按照其各自的销售比重这一权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综合贡献毛益率,然后再据此计算企业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和每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的方法。具体来说,企业盈亏临界点=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

企业盈亏临界点的具体计算步骤是:

  ①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首先,计算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某种产品的销售比重=该种产品的销售额/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100%

  销售比重是销售额的比重而不是销售量的比重。

  其次,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

  综合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率×该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该公式也可以写作:综合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贡献毛益额之和/销售收入总额

  ②计算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

  ③计算各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某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该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例-2】某企业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全年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210 00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8000件、5000台和10000件,预计销售单价分别为25元、80元、40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5元、50元、28元,则该企业的盈亏临界点是多少?

  ①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为此,

  第一步,计算全部产品销售总额=8000×25+5000×80+10000×40=1000000(元)

  第二步,计算每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甲产品的销售比重=8000×25÷1000000=20%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5000×80÷1000000=40%

  丙产品的销售比重=10000×40÷1000000=40%

  第三步,综合贡献毛益率

  甲产品的贡献毛益率=(25-15)÷25=40%

  乙产品的贡献毛益率=(80-50)÷80=37.5%

  丙产品的贡献毛益率=(40-28)÷40=30%

  综合贡献毛益率=40%×20%+37.5%×40%+30%×40%=35%

  ②计算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210 000÷35%=600000(元)

  ③将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分解为各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和销售量

  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600000×20%=120000(元)

  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600000×40%=240000(元)

  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600000×40%=240000(元)

  相应的,可以计算出每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120000÷25=4800(件)

  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40000÷80=3000(台)

  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40000÷40=6000(件)

  综合贡献毛益率的大小反映了企业全部产品的整体盈利能力高低,企业若要提高全部产品的整体盈利水平,可以调整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或者提高各种产品自身的贡献毛益率。

  (2)联合单位法。所谓联合单位法是指企业各种产品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产销量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关系的产品组合可以视同为一个联合单位,然后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售价和单位变动成本,以进行多品种的盈亏临界点分析。如企业A、B、C三种产品,其销量比为1︰2︰3,则这三种产品的组合就构成一个联合单位。然后按照这种销量比来计算各种产品共同构成的联合单价和联合单位变动成本。即:

  联合销售单价=A产品单价×1+B产品单价×2+C产品单价×3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A产品单位变动成本×1+B产品单位变动成本×2+C产品单位变动成本×3

  然后就可以计算出联合保本量,即:

  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该产品销量比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有严格产出规律的联产品生产企业。

  【例-3】仍按例2资料。

  确定产品销量比为:甲︰乙︰丙=1︰0.625︰1.25

  联合单价=1×25+0.625×80+1.25×40=125(元/联合单位)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1×15+0.625×50+1.25×28=81.25(元/联合单位)

  联合保本量=210 000÷(125-81.25)=4800(联合单位)

  计算各种产品保本量:

  甲产品保本量=4800×1=4800(件)   甲产品保本额=4800×25=120000(元)

  乙产品保本量=4800×0.625=3000(台) 乙产品保本额=3000×80=240000(元)

  丙产品保本量=4800×1.25=6000(件) 丙产品保本额=6000×40=240000(元)

  (3)主要品种法。如果企业生产经营的多种产品中,有一种产品能够给企业提供的贡献毛益占企业全部贡献毛益总额的比重很大,而其他产品给企业提供的贡献毛益比重较小。则可以将这种产品认定为主要品种。此时,企业的固定成本几乎由主要产品来负担,所以,可以根据这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计算企业的盈亏临界点。当然,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企业的盈亏临界点可能不十分准确。如果企业产品品种主次分明,则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4)分算法。分算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可以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会再对每一个品种分别进行盈亏临界点分析的方法。全部固定成本中的专属固定成本直接划归某种产品负担,而共同固定成本则要按照一定标准(如产品重量、体积、长度、工时、销售额等)分配给各种产品。

这种方法要求企业能够客观分配固定成本,如果不能做到客观,则可能使计算结果出现误差。这种方法可以给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各产品计划和控制所需要的资料。

  (二)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

  1.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也称为保本作业率危险率,是指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占现有或预计销售量(额)的百分比。该指标越小,表明用于保本的销售量(额)越低;反之,越高。其计算公式为: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量(额)

  如在例1中,假定企业预计销售量是1000件,则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为40%(400/1000×100%)。这说明,企业的作业率只有超过40%时,才能获得盈利,否则就会发生亏损。某些西方企业用该指标来评价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

  2.安全边际

  所谓安全边际是指现有或预计销售量(额)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的部分。超出部分越大,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小,发生盈利的可能性越大,企业经营就越安全。安全边际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小。衡量企业安全边际大小的指标有两个,它们是安全边际量(额)和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量(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量(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销售量(额)/现有或预计的销售量(额)×100%

  安全边际率与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之间的关系为:

  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

  如在例1中,假定企业预计销售量是1000件,则

  安全边际销售量=1000-400=600(件),安全边际销售额=600×100=60000(元)

  安全边际率=600÷1000=60%

  西方国家一般用安全边际率来评价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下面列示了安全边际的经验数据。

安全边际率10%以下10%~20%20%~30% 30%~40%40%以上
安全程度危险值得注意比较安全安全很安全

  安全边际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我们知道,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除了弥补产品自身的变动成本外,刚好能够弥补企业的固定成本,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只有超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才能在扣除变动成本后,不必再弥补固定成本,而是直接形成企业的税前利润。用公式表示如下:

  税前利润=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安全边际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单位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安全边际销售量×单位贡献毛益

      =安全边际销售额×贡献毛益率

  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销售额可以得出:

  税前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

二、实现目标利润的本量利分析

  前面盈亏临界点分析是研究企业利润为零时的情况。而企业的目标是获取利润,所以,下面将分析企业实现目标利润时的情况。

  (一)保利点及其计算

  所谓保利点是指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而要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保利点具体可用保利量和保利额两个指标表示。

  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目标利润=销售单价×保利量-单位变动成本×保利量-固定成本

  可得: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贡献毛益)

  相应的,可得:保利额=销售单价×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

  这里的目标利润是指尚未扣除所得税的利润。

  【例-4】假设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售价为8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30000元,目标利润为20000元。则:

  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30000+20000)/(80-30)=1000(件)

  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贡献毛益率=(30000+20000)/62.5%=80000(元)

  (二)保净利点及其计算

  由于税后利润(即净利润)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现金流量的真正因素,所以,进行税后利润的规划和分析更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因此,应该进行保净利点的计算。保净利点是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其中,目标净利润就是目标利润扣除所得税后的利润。保净利点可以用保净利量和保净利额两个指标表示。

  由于,目标净利润=目标利润×(1-所得税税率),

  所以,可以得出,

  目标利润=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税率)

  相应的保净利点公式可以写成,

  保净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税率)]/(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净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税率)]/贡献毛益率

  【例-5】仍按例4中的资料,另外,假定目标净利润为15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

  保净利量=[30000+15000/(1-25%)]/(80-30)=1000(件)

  保净利额=[30000+15000/(1-25%)]/62.5%=80000(元)

  从盈亏临界点、保利点和保净利点公式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凡是计算销售量指标时,分母都是单位贡献毛益;凡计算销售额指标时,分母都是贡献毛益率。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各公式的分子项目不完全相同。

三、本量利关系图

  将成本、业务量、销售单价之间的关系反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就形成本量利关系图。通过这种图形,可以非常清楚而直观地反映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额、盈亏临界点、利润区、亏损区、贡献毛益和安全边际等。根据数据的特征和目的,本量利关系图可以分为传统式、贡献毛益式和利量式图形三种。

  (一)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

  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本量利关系图形。其绘制方法如下:

  1.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横轴表示销售量,以纵轴表示成本和销售收入。

  2.绘制固定成本线。在纵轴上找出固定成本数值,即(0,固定成本数值),以此为起点,绘制一条与横轴平行的固定成本线。

  3.绘制总成本线。以(0,固定成本数值)为起点,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绘制总成本线。

  4.绘制销售收入线。以坐标原点(0,0)为起点,以销售单价为斜率,绘制销售收入线。

  这样,绘制出的总成本线和销售收入线的交点就是盈亏临界点。

 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

         图-1 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

  上图直观、形象而又动态地反映了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管理的不同目的,又派生出贡献毛益式和利量式本量利关系图。

  (二)贡献毛益式本量利关系图

  贡献毛益式本量利关系图是一种将固定成本置于变动成本之上,能够反映贡献毛益形成过程的图形,这是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不具备的。该图的绘制程序是,先从原点出发分别绘制销售收入线和变动成本线;然后从纵轴上的(0,固定成本数值)点为起点绘制一条与变动成本线平行的总成本线。这样,总成本线和销售收入线的交点就是盈亏临界点。

贡献毛益式本量利图

              图-2 贡献毛益式本量利图

   上图能够清楚地反映出贡献毛益的形成过程。销售收入线与变动成本线之间所夹区域为贡献毛益区域。当贡献毛益正好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状态;当贡献毛益超过盈亏临界点并大于固定成本时,企业获得了利润;当贡献毛益没有达到盈亏临界点时,企业发生了亏损。该图更能反映“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的含义,而且也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三)利量式关系图

  利量式关系图是反映利润与销售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图形。该图绘制的程序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横轴代表销售量,以纵轴代表利润(或亏损);然后在纵轴原点以下部分找到与固定成本总额相等的点(0,固定成本数值),该点表示业务量等于零时,亏损额等于固定成本;最后,从点(0,固定成本数值)出发画出利润线,该线的斜率是单位贡献毛益。利润线与横轴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利量式关系图

             图-3 利量式关系图

  该图形能直观反映业务量与利润、贡献毛益和固定成本之间的关系。当销售量为零时,企业的亏损就等于固定成本,随着销售量的增长,亏损越来越少,当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时,企业开始出现利润,而且销售量越大,利润越多。可见,这种简单明了的图形更容易为企业管理人员理解。

四、相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的影响

  前面进行本量利分析时,销售单价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目标利润都是不变的,当这些因素变动时,对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会产生很大影响。

  (一)销售单价单独变动对盈亏临界点保利点的影响

  从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的计算公式来看,销售单价提高会使单位贡献毛益和贡献毛益率上升,也就是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的计算公式的分母增大,因此,销售单价提高会降低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销售单价降低,则情况相反。

  从传统式和贡献毛益式本量利关系图来看,销售单价提高表明销售收入线斜率增大,而总成本线不变,所以两线交点下降,即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降低;销售单价降低,则情况相反。

  (二)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的影响

  从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的计算公式来看,单位变动成本上升会使单位贡献毛益和贡献毛益率下降,也就是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计算公式的分母变小,因此,单位变动成本上升会提高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单位变动成本下降,则情况相反。

  从传统式和贡献毛益式本量利关系图来看,单位变动成本提高表明销售成本线斜率增大,而总收入线不变,所以,两线交点上升,即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提高;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则情况相反。

  (三)固定成本单独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的影响

  从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的计算公式来看,固定成本上升会使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的计算公式的分子增大,因此,固定成本上升会提高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固定成本下降,则情况相反。

  从传统式和贡献毛益式本量利关系图来看,固定成本提高表明销售成本线截距提高,而总成本线斜率不变,总收入线也不变,所以,两线交点上升,即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提高;固定成本降低,则情况相反。

  (四)目标利润单独变动对保利点的影响

  目标利润的变动只影响到保利点而不影响盈亏平衡点。企业预计达到的目标利润提高时,保利点提高,预计达到的目标利润降低时,保利点降低。

五、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分析技术。它是研究一个系统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该系统状态会发生怎样变化的方法。敏感性分析具体研究的问题是,一个确定的模型在得出最优解之后,该模型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参数允许发生多大的变化,仍能保持原来的最优解不变;或者当某个参数的变化已经超出允许的范围,原来的最优解已不再最优时,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重新求得最优解。 

  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主要是研究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销售量这些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和目标利润的影响程度。具体说来,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就是分析由盈利转为亏损时各因素变化情况和分析利润敏感性。由盈利转为亏损时各因素变化情况分析就是分析确定那些使得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的各因素变化的临界值,也就是计算出达到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销售单价的最小允许值以及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最大允许值。分析利润的敏感性是分析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各因素变化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在这些因素中,有的因素微小的变化导致利润很大的变化,说明利润对该因素很敏感,该因素被称为敏感因素;而有的因素很大的变化只导致利润不大的变化,说明利润对该因素不敏感,该因素被称为不敏感因素。

  (一)相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

  根据实现目标利润的模型P=px-bx-a=(p-b)x-a,当P等于零时,可以求出公式中各因素的临界值(最大、最小值)。确定某一相关因素临界值时,通常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所以:

  p=b+\frac{a}{x}

  x=\frac{a}{p-b}

  b=p-\frac{a}{x}

  a=(p-b)x

  【例-6】假定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产品计划年度内预计售价为每件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4000元。预计销售量为10000件。全年利润为96000元。

  1.销售单价的临界值(最小值)

  p= b+(a/x)=8+24000÷10000=10.4(元)

  这说明,单价不能低于10.4元这个最小值,否则便会亏损,或者说,单价下降幅度不能低于48%(9.6÷20),否则企业就会亏损。

  2.销售量的临界值(最小值)

  x=a/(p-b)=24000÷(20-8)=2000(件)

  销售量的最小允许值为2000件,这说明,销量只要达到预计销量的1/5,企业就可以保本。

  3.单位变动成本的临界值(最大值)

  b=p-(a/x)=20-24000÷10000=17.6(元)

  这就是说,单位变动成本达到17.6元时,也就是比8元高出120%时,企业的利润就为零。

  4.固定成本的临界值(最大值)

  a=(p-b)x=(20-8)×10000=120000(元)

  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最大允许值为120000元,如果超过这个值,企业就会发生亏损。此时的固定成本总额增长了500%。

  (二)相关因素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

  销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各因素变化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也就是利润对这些因素变动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为了测量利润对这些因素变动的敏感程度,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建立了敏感系数这一指标。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

  根据该公式,企业管理者可以分析哪些是敏感因素,哪些是不敏感因素,然后对敏感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对于不敏感因素,则可以不作重点关注,这样,就可以分清主次,把握重点了。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敏感因素的确定。

  在例6中,假定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销量分别增长40%,则利润对各因素变动的敏感系数(以下简称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可分别确定如下:

  1.销售单价的敏感系数

  由于销售单价增长40%,也就是p=20×(1+40%)=28(元)

  税前利润P=(28-8)×10000-24000=176000(元)

  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即利润变动百分比)=(176000-96000)÷96000=83.33%

  销售单价的敏感系数=83.33%÷40%=2.08

  这就意味着,销售单价增长1%,利润将提高2.08%。

  2.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由于销售量增长40%,也就是x=10000×(1+40%)=14000(件)

  税前利润P=(20-8)×14000-24000=144000(元)

  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即利润变动百分比)=(144000-96000)÷96000=50%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50%÷40%=1.25

  这就说明,销售量增长1%,利润将提高1.25%。

  3.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

  由于单位变动成本增长40%,也就是b=8×(1+40%)=11.2(元)

  税前利润P=(20-11.2)×10000-24000=64000(元)

  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即利润变动百分比)=(64000-96000)÷96000=-33.33%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33.33%÷40%=-0.83

  这就表明,单位变动成本增长1%,利润将反向变动0.83%,即将降低0.83%。

  4.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由于固定成本增长40%,也就是a=24000×(1+40%)=33600(元)

  税前利润P=(20-8)×10000-33600=86400(元)

  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即利润变动百分比)=(86400-96000)÷96000=-10%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10%÷40%=-0.25

  这就是说,固定成本增长1%,利润将降低0.25%。

  需要说明的是,敏感系数是正数,表明该因素与利润是同向变动关系,敏感系数是负数,则表明该因素与利润是反向变动关系。分析敏感程度关键是看敏感系数绝对值的大小,绝对值越大,则敏感程度越高,反之,越小。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看出,利润对各因素变动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对销售单价的变动最敏感,其次是销售量,再次是单位变动成本,最后是固定成本。也就是说,单价变动对利润影响最大,固定成本变动对利润影响最小,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利润影响居于其中。但是,这一排列顺序会因为条件变化而发生改变。如上例中,单位变动成本是12元而不是8元,其他条件不变。则各因素分别增长40%时,它们的敏感  系数分别是:

  目标利润为(20-12)×10000-24000=56000(元)。

  销售单价的敏感系数={[20(1+40%)-12]×10000-24000-56000}÷56000÷40%=3.57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20-12)×10000(1+40%)-24000-56000]÷56000÷40% =1.43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20-12(1+40%)]×10000-24000-56000}÷56000÷40% =-2.14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20-12)×10000-24000(1+40%)-56000]÷56000÷40% =-0.43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四个因素的敏感系数排列顺序发生了变化,依次是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与前一例相比,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量两个因素互换了位置。一般来说,单价的敏感系数是最大的。为验证这一结论,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进行推导。

  单价的敏感系数=\frac{P_2-P_1}{P_1}\times \frac{p_1}{p_2-p_1}

  =\frac{(p_2-b)x -a-[(p_1-b)x -a]}{P_1}\times\frac{p_1}{p_2-p_1}

  =\frac{(p_2-p_1)x}{P_1}\times \frac{p_1}{p_2-p_1}

  =\frac{p_1x}{P_1}=\frac{px}{P}

  相应的可以推导出其他几个因素的敏感系数公式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frac{(p-b)x}{p}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 -\frac{bx}{p}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frac{a}{p}

  从这几个公式中可以看出,各公式的分母均为利润“P”,所以公式值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因此,对各敏感系数的分子进行比较即可。

  从单价和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公式的分子来看,px>(p-b)x,所以单价的敏感系数一定大于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从单价和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公式的分子来看,企业在正常盈利条件下,px>bx,所以单价的敏感系数一定大于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同样的,单价的敏感系数也大于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所以,一般来说,单价的敏感系数应该是最大的,也就是利润对单价变动的反应最为敏感。所以,与其他因素相比,销售价格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最大。

  根据敏感系数公式,并在已知各因素变动幅度时,企业可以很容易预测利润变动幅度,从而很容易计算出各因素变动后的利润值。下面举例说明。

  【例-7】甲企业计划年度的销售量为4000件,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固定成本为40000元。如果这些因素变动幅度均为20%和-20%,则利润各为多少?

  首先,计算目标利润。目标利润= (p-b)x-a=(100-40)×4000-40000=200000(元)

  然后,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根据敏感系数公式:

  单价的敏感系数=\frac{px}{P}=100\times 4000/200000=2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frac{(p-b)x}{P}=\frac{(100-40)4000}{200000}=1.2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frac{bx}{P}=-40×4000÷200000=-0.8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40000÷200000=-0.2

  最后,计算各因素单独变动后的利润。

  由于,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也就是,目标值变动百分比=敏感系数×因素值变动百分比,所以:

  当各因素单独增长20%时,利润变动百分比和增长后的利润总额情况如下:

  销售单价增长20%时,利润将增长40%(也就是2×20%),

  即:利润总额=200000×(1+40%)=280000(元)

  销售量增长20%时,利润将增长24%。

  即:利润总额=200000×(1+24%)=248000(元)

  单位变动成本增长20%时,利润将降低16%。

  即:利润总额=200000×(1-16%)=168000(元)

  固定成本增长20%时,利润将降低4%。

  即:利润总额=200000×(1-4%)=192000(元)

  当各因素单独降低20%时,利润变动百分比和增长后的利润总额情况如下:

  销售单价降低20%时,利润将降低40%,利润总额=200000×(1-40%)=120000(元)

  销售量降低20%时,利润将降低24%。

  即:利润总额=200000×(1-24%)=152000(元)

  单位变动成本降低20%时,利润将增长16%。

  即:利润总额=200000×(1+16%)=232000(元)

  固定成本降低20%时,利润将增长4%。

  即:利润总额=200000×(1+4%)=208000(元)

  可见,通过利用敏感系数公式,企业可以很方便地预测各因素变动情况下的利润值。

  企业有时会列出有关因素变动的敏感分析表来直接反映各因素变动后的利润值,以便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直观数据。如,在例7中,除了20%的变动率之外,企业还有各因素的变动率分别为10%、30%两种情况。于是可以列出有关因素变动后的利润表

  有关因素变动的敏感分析表

  在该分析表中,各因素变动幅度只是选择了正负各三个值,如果选择更多的值,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数据,这样,由各因素的变动幅度值和相应的利润值,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张分析图了。

本量利分析扩展[1]

  前面本量利分析中假设收入和成本都呈线性,在盈亏临界点和保利点分析时,也假设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量等因素也是确定的。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情况可能复杂得多,如收入和成本可能不呈线性,某些因素在未来期间的状况不能确定等。本节就是在这样一些复杂条件下,来进行本量利分析。

一、非线性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在非线性条件下,总收入或总成本随业务量的增长而呈曲线增长时,就可能应用非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分析中最常用的方程式是:y=a+bx+cx2。企业可以根据销售量、销售额和成本等历史数据,计算出非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然后分别计算一阶和二阶导数,以分别求出盈亏临界点和预计目标利润。

  【例-8】某公司只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而且产销平衡。会计人员对过去销售量、销售额和成本数据的分析,发现总成本和销售量、总收入和销售量均为非线性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后,确定了总成本和总收入的非线性回归方程,分别是:

  总成本方程:TC=0.005x2-4x+2400

  总收入方程:TR=8x -0.007x2

  求该公司的盈亏临界点.利润最大化下的销售量和最大利润.最优售价。

  式中:TC——总收入

     TR——总成本

      x——产销量

  利润(P)=TR-TC=(8x -0.007x2)-( 0.005x2-4x+2400)=-0.012 x2+12x-2400

  1.求盈亏临界点

  令P=0,即:-0.012 x2+12x-2400=0,可以得到盈亏临界点:

  解得:x1=723(台)

     x2=276(台)

  也就是说,总收入线和总成本线有两交点,即两个盈亏临界点,分别对应的销售量是723件和276件。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下图来表示:

  非线性关系下的盈亏临界图

           图-4 非线性关系下的盈亏临界图

  2.求利润最大化的销售量和最大利润

  由于P=-0.012 x2+12x-2400,所以可以求出x的一阶导数Px′,当Px′=0时,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Px′=(-0.012 x2+12x-2400)′=-0.024x+12

  令Px′=0,则有x=500(台)

  也就是说,产量达到500台时,企业实现最大利润,此时的利润=600(万元)

  3.最优售价:

  在x=750台时,企业的总收入(TR)=8x -0.007x2=8×500-0.007×5002=2250(万元)

  此时的产品售价=TR/x=2250÷500=4.5(万元/台)

  在成本与销售量.收入与销售量呈非线性的条件下,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和营销政策时,不能以产销量最大化为目标,而应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以此来确定最优产销售量和最优售价。

二、不确定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

  我们知道,利润受到销售价格、销售数量、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动必然引起利润的变动。如果这些因素的未来变动情况可以确定,如销售价格由现在的多少元提高或降低到多少元,单位变动成本将来会提高或降低到多少元,等等,那么,利润由此增加或减少的数值也就可以确定。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销售价格、销售数量、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因素的未来变动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它们未来变动情况的估计往往很难十分准确,只能粗略的估计,也就是只能估计它们的变动范围,以及有关数值在这个范围内出现的可能性(概率)是多少。这样,对利润变动的预测值必将有多种可能。可见,对于不确定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首先要确定影响利润的各因素的各种可能值,然后计算各因素可能值的每一种组合下的盈亏临界点或目标利润。最后,再以各种组合下的组合概率为权数计算盈亏临界点或目标利润的组合期望值,最终计算出各期望值的合计数,也就是盈亏临界点或目标利润的预测值。

  (一)不确定情况下的盈亏临界点分析

  【例-9】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经过对影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各因素的考察分析,估计出未来年度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数值和相应的概率如表-2所示:

  表-2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估计值概率估计值概率估计值概率
2000.71200.8400000.9
1900.31180.2450000.1

  根据该表资料,可以预测出盈亏临界点。具体计算过程如表-3所示。

  盈亏临界点计算过程

  从上表可以看出,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三个因素都有两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这样,盈亏临界点就有8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以每一种盈亏临界点的结果乘以与这种结果相对应的组合概率,就可以得到该组合下的期望值。8种组合下期望值的合计数就是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的预测数525件。

  可见,在预测未来的盈亏临界点时,如果能把影响盈亏临界点的各因素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都考虑进去,将会更加接近客观实际。

  (二)不确定情况下的利润分析

  【例-10】假定上例中该企业预计未来年度一定会销售4000件产品(此时概率为1),则未来年度预计目标利润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未来年度预计目标利润的计算过程

  在不确定情况下预测利润,其方法与前面预测盈亏临界点的方法基本相同。本例中如果销售量也有多种可能值,就需要分别确定各种销售量情况下的利润值。此时,各种组合的数量会更大,利润预测也会变得更加复杂。

单一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

  单一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主要是确定保本点\保利点;

  1、保本点 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单一品种的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保本点销售和保本点销售额。

  2、保利点 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额。

  3、保净利点 是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额。

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

  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是指在掌握每种产品本身的贡献边际率的基础上,按各种产品销售额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据以计算综合贡献边际率,进而计算多品种保本额和保利额的一种方法。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法在目标利润规划中的应用

  在企业规划之中,利润规划是基本的规划之一。利润规划规定在将来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利润目标及其实现方法。与企业损益表中的事后利润不同,目标利润是一种对未来某时期利润的预期。它和预计收入、标准成本之间有着如下的等式关系:目标利润= 预计收入-标准成本目标利润可以根据企业过去的相关数据和同类企业的情况进行估算而得。在利润规划的本、量、利分析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产销量点,在该点上,企业的总成本和总收入相等而出现不盈不亏的现象,这一点就称作保本点或盈亏平衡点。企业的保本点,可以根据一项产品、一组产品、一个事业部、整个企业的成本来计算。在计算保本点时,必须把企业生产活动和非生产活动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都包括在内。如下图:

  Image:目标1.jpg

  运用公式的方法进行本、量、利分析称作公式法。除公式法外,还可以用图将本、量、利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该种方法被称作本、量、利分析的图解法。图解法就是将销售收入曲线和生产成本曲线合并在一起,作出直角坐标上的图像,成本曲线是固定成本曲线和变动成本曲线的合成,销售收入曲线一般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斜率为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

  在上图,总成本线上某一点的纵坐标,是变动成本线上与该点横坐标相等的点的纵坐标加上固定成本。总收入线和总成本线相交于点(5,2.50)。交点处总收入等于总成本,因此,交点即为保本点。在交点上方,总成本线低于总收入线,企业获利;在交点下方,总成本线高于总收入线,企业出现亏损。总收入线和总成本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就是企业在某个销售额(横坐标)下的盈利或亏损。保本点处的销售量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量,跨过此点,企业赢利。在规划目标利润时,企业预计的销售量往往是大于保本点处销售量的,企业预计的销售量和保本点处销售量之间的差额称作安全边际。安全边际标志着从保本点销售量到预计销售量之间有多大差距,如果企业不能达到预计销售量,并且所差的数值超过安全边际,企业将发生亏损。安全边际= 预计销售量(或金额)-保本点销售量(或金额)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 预计销售量×100%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常用来测定企业经营某种产品风险的大小,因为它们可以用来表示预计销售量高于或者低于保本点销售量的情况,安全边际率越高,则表示情况越安全,因为销售量降到保本点的风险越小。

  在本、量、利分析中,主要因素如售价、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业务量等,如有变动,对保本点均有影响;同时,保本点仅是目标利润为零的点,而企业的目标利润往往不为零。因此,我们必须讨论在各种因素变动的情况下,本、量、利关系有何变动。

本量利分析的应用案例[1]

案例一:加油站成本利润分析

  在一个小镇中有一个加油站,油站内设有一所卖报纸和杂货的商店,该商店在本地社区的销售每周达到3 600元。除此之外,来买汽油的顾客也会光顾这商店。

  经理估计,平均每100元花费在汽油上的车主便另花费20元在商店的货品上。在汽油销售量波动时,这比率仍维持不变。本地社区的销售与汽油的销售是独立的。

  汽油的贡献边际率是18%,而货品的贡献边际率是25%。现行的汽油销售价是每升2.8元,而每周的销售量为16 000升。

  场地每周的固定成本是4 500元,而每周工人薪金是固定的2 600元。经理非常关心将来的生意额。因为一个近期的公路发展计划将会夺去油站的生意,而汽油销售量是利润最敏感的因素。

  要求:

  1.计算:

  (1)现行每周的利润;

  (2)汽油销售的保本量;

  (3)如果汽油销售跌到8 000升,会有多少利润(损失)。

  2.如果由于公路发展,汽油销售跌到8 000升,但又想保持在1(1)部分的利润水平假设成本没有改变,那么每升的汽油售价应该是多少?

  3.根据1、2的回答,以及案例中的资料,对加油站的前景提出建议。

  分析:

  1.(1)现行每周的利润

汽油销售收入(16 000×2.8)44 800元
货品销售收入:关联(44 800×20%)8 960
本地社区3 600
收入总计57 360元
贡献边际:
汽油(44 800×18%)8 064元
货品:关联 (8 960×25%)2 240
 本地社区(3 600×25%)900
贡献边际总计11 204元
减:固定成本(4 500+2 600)7 100
利润4 104元

  (2)汽油销售保本量 

总固定成本7 100元
减:本地社区货品销售贡献边际900
销售汽油需弥补的固定成本6 200元

  汽油单位贡献边际=(8 064+2 240)÷16 000=0.644(元/升)

  汽油销售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6 200÷0.644=9 627(升)

  (3)销售8 000升时的利润(损失)

汽油销售收入(8 000×2.8)22 400元
货品销售收入: 关联 (22 400×20%)4 480
 本地社区3 600
收入总计30 480元
贡献边际:
汽油(22 400×18%)4 032元
货品:关联(4 480X25%)1 120
 本地社区 (3 600×25%)900
贡献边际总计6 052元
减:固定成本7 100
利润(损失)(1 048)元

  另一计算方法

  利润=(8 000×0.644)+900-7 100=-1 048(元)

  2.如果由于公路发展,汽油销售跌到8 000升,但要维持每周4 104元的利润水平不变,汽油和关联货品销售所需的贡献边际必须是:

  8 064+2 240=10 304元

  由于汽油价格要发生变动,而其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故汽油的单位贡献边际和贡献边际率就会发生变动,因而,不能根据其原贡献边际率来计算价格。但可以根据现行资料,计算每升汽油的变动成本。

  因汽油现行贡献边际率是18%,则其变动成本率为82%(1-18%)

  单位变动成本=现行价格×变动成本率=2.8x82%=2.296(元/升)

  或用另一种方法计算: 

  现行变动成本总额=现行销售收入X变动成本率=44 800×82%=36 736元

  单位变动成本=36 736÷16 000=2.296(元/升)

  汽油价格发生变动时,每升汽油变动成本2.296元是保持不变的。

  设汽油新价格为x,则关联货品销售收入为20%×8000x=1 600x

   则有如下等式: (8000x-8 000×2.296)+25%×1 600x=10 304

   则x=3.41元

   即新售价大约为每升3.41元时可维持原利润不变。

  3.在资料中已知汽油销售量对利润是很敏感的。根据现在的状况,加油站不能承受大幅度销售量的减少。现时加油站的销售量为16 000升,保本量是9 627升,安全边际率是40%,故目前经营还是很安全的。但如果销售量减少到8 000升,将会是一个灾难,会发生亏损。因此,企业一定要尽可能采取措施来保持顾客量,使其不能减少。

  企业可以提高价格来维持利润水平,但是这样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坏。大幅度提高价格至每升3.41元才可维持利润不变。但由于汽油销售对价格是敏感的,提价会使销售减少。

  此外,在上述计算中,假没汽油的变动成本可以维持不变,与其他关联销售的关系也不变。这意味着如果价格上升,顾客会花费等额比例在关联货品上。但实际上,相反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如果公路发展会有如问题1、2的影响,则应考虑立即制定应变计划。

案例二:酒店客房业务量分析

  G公司拥有和经营一个度假村。该度假村包括客房部,一个商务中心,一个餐厅和健身房。该度假村编制了一份详细的营业旺季的预算。营业旺季历时20周,其中高峰期为8周。客房部拥有80个单人房和40个双人房,双人房的收费为单人房收费的1.5倍。

  有关预测资料如下:

  (1)客房部:单人房每日变动成本赤26元,双人房每日变动成本为35元。客房部固定成本为713000元。

  (2)健身房:住客每人每天收费4元,散客每人每天收费10元。健身设施的固定成本为54000元。

  (3)餐厅:平均每个客人给餐厅每天带来3元的贡献边际。固定成本为25000元。

  (4)商务中心:出租商务中心可增加贡献边际总额40000元。商务客人的估计数已包括在其他方面的预计中。

  (5)预订情况:营业高峰期客房部所有房间都已被预订。在其余12周,双人房客满率为60%,单从房客满率为70%。散客每天为50人。

  假定所有的住客和散客都使用健身设施和在餐厅用餐。假定双人房每次均同时住两个人。

  要求:

  1.如果客房部确定的目标利润为300000元,那么每间单人房和双人房的收费各应为多少?

  2.客房部达到保本点时,单人房和双人房的最低收费各应为多少?

  3.如果客房部利润为300000元,那么度假村总利润可达到多少?

  分析:

  1.首先要确定业务量总数。本例业务量总数是20周全部房间的租房天数和20周全部房间的住客人次。

 客满率租房天数住客人次
单人房100%(7×8×80×100%) 4 4804 480
(80间)70%(7×12×80×70%) 4 7044 704
9 1849 184
双人房100%(7×8×40×100%) 2 240 (×2)4 480
(40间) 60%(7×12×40×60%) 2 016 (×2)4 032
4 2568 512
总计17 696人次

  因为  利润=总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则  总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9 184×26+4 256×35)+713 000+300 000=1 400 744(元)

  设单人房每天收费为x,则双人房收费为1.5x。

  则  9 184x+4 256×1.5x=1 400 744

  单人房每天收费:x=1 400 744÷15 568=90(元)

  双人房每天收费:      1.5× 90=135(元)

  2.保本点收费,即最低收费。

  保本时,保本收入=变动成本+周定成本=387 744+713 000=1 100 744(元)

  则  9 184x+4 256×I.5x=1 100 744

  单人房最低每天收费:x=1 100 744÷15 568=71(元)

  双人房最低每天收费:       1.5x71=107(元)

  3.散客人次=50×7×20=7 000(人次)

  (1)客房利润                    300 000元

  (2)健身房利润 

  收入:住客4×17 696        70 784

  散客10×7 000           70 000

  收入合计              140 784

  固定成本              54 000    86 784

  (3)餐厅利润

  贡献边际(17 696+7 000)×3      74 088

  固定成本              25 000    49 088

  (4)商务中心利润

  贡献边际                     40 000

  总利润                     475 872元

  1.首先要确定业务量总数。本例业务量总数是20周全部房间的租房天数和20周全部房间的住客人次。

 客满率租房天数住客人次
单人房100%(7×8×80×100%)  4 4804 480
(80间)70%(7×12×80×70%)  4 7044 704
9 1849 184
双人房100%(7×8×40×100%)  2 240 (×2)4 480
(40间)60%(7×12×40×60%)  2 016 (×2)4 032
4 2568 512
总计17 696人次

  因为  利润=总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则  总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9 184×26+4 256×35)+713 000+300 000=1 400 744(元)

  设单人房每天收费为x,则双人房收费为1.5x。

  则  9 184x+4 256×1.5x=1 400 744

  单人房每天收费:x=1 400 744÷15 568=90(元)

  双人房每天收费:      1.5× 90=135(元)

  2.保本点收费,即最低收费。

  保本时,保本收入=变动成本+周定成本=387 744+713 000=1 100 744(元)

  则  9 184x+4 256×I.5x=1 100 744

  单人房最低每天收费:x=1 100 744÷15 568=71(元)

  双人房最低每天收费:       1.5x71=107(元)

  3.散客人次=50×7×20=7 000(人次)

  (1)客房利润                    300 000元

  (2)健身房利润 

    收入:住客4×17 696        70 784

    散客10×7 000           70 000

    收入合计              140 784

    固定成本              54 000    86 784

  (3)餐厅利润

    贡献边际(17 696+7 000)×3      74 088

    固定成本              25 000    49 088

  (4)商务中心利润

    贡献边际                     40 000

    总利润                     475 872元

案例三:医院业务成本分析

  一家提供专门护理服务的私立医院,其组织分为不同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部门。其中,老年科20×7年的有关资料详列如下。该部门正考虑在20×8年作出扩展计划。

  在20×7年,老年科提供护理服务的收费是每天225元,老年科全年收入为4 500 000元。在每一年年初时,租用的床位数目,即床位容量,是要经过协商而确定的。而根据协议,该年度有60张床提供一年365天的服务。经营该部门的成本包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及直接员工成本。变动成本如食物及洗衣,是按住院天数计算的。固定成本如保安、行政租金等,则按床位容量计算(20×7年60张床),直接员工成本是依照不同的住院天数所规定的员工人数而定。以下列示20×7年老年科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员工成本的数据:

  变动成本(按住院天数)

  食物 675 000元

  洗衣 225 000

  其他 600 000

  合计 1 500 000元

  固定成本(按床位容量)

  保安 75 000元

  行政 975 000

  租金 1 125 000

  合计 2 175 000元

  员工成本

  每一专科招聘自己的主任、护士及助理。老年科所需员工人数如下:

住院天数主任护士助理
21 000天以下41020
21 000~23 000天41324
23 000天以上41528

  员工每年的成本如下:

  主任每人30 000元,护士每人22 500元,助理每人15 000元。在上述的住院天数范围内,这些成本是固定的。

  老年科一年中有120天是100%运作的。实际上,在这些天内,最少还需要有额外的20张床。所以,老年科的管理层正考虑在下年20×8年中,以适当的价钱增加租用床位的数量。

  要求:

  1.计算20×7年老年科的实际住院天数、年度利润(亏损)以及保本住院天数。

  2.在20×7年,假设增加了额外的20张床,而这些床位有120天是完全住满的。除了因住院天数及床位容量改变而引起的成本变化外,所有其他的成本因素及住院率保持不变,请计算20×8年度的:

  (1)住院天数;

  (2)利润或亏损;

  (3)保本住院天数;

  (4)为达到上述要求1中相同的利润所需要的住院天数。

  3.评论上述计算得到的结果,并向老年科的管理层提供意见。

  分析:

  1.20×7年老年科的实际住院天数、年度利润(亏损)以及保本住院天数

  (1)实际住院天数=4 500 000÷225=20 000天

  (2)年度利润:

  总收入 4 500 000元

  变动成本 1 500 000

  贡献边际 3 000 000

  固定成本

  员工成本 4×30 000

      10×22 500

      20×15 000 645 000

  其他固定支出 2 175 000

  利润 180 000元

  (3)保本点

  固定成本总额=645 000+2 175 000=2 820 000(元)

  每天贡献边际=3 000 000÷20 000=150(元/天)

  或 每天变动成本=1 500 000÷20 000=75(元/天)

  每天贡献边际=225-75=150(元/天)

  保本住院天数=2 820 000÷150=18 800(天)

  2.20x8年度的有关计算

  (1)住院天数=20 000+120×20=22 400(天)

  (2)年度利润(或亏损)

  总收入(22 400×225) 5 040 000 元

  变动成本(22 400×75) 1 680 000

  贡献边际 3 360 000

  固定成本

  员工成本 4×30 000

      13×22 500

      24×15 000 772 500

  其他固定支出(2 175 000×80/60) 2 900 000

  利润(亏损) (312 500)元

  (3)保本点

  固定成本总额=772 500+2 900 000=3 672 500(元)

  保本住院天数=3 672 500÷150=24 484(天)

  (4)为达到利润180 000元所需要的住院天数

  因此时的住院天数要超过24 484天的保本天数,则员工成本变为:

  员工成本 4×30 000=120 000

      15×22 500=337 500

      28×15 000=420 000

      877 500元

  为达到利润180 000元所需要的贡献边际总额为:

  贡献边际=利润+固定成本=180 000+(877 500+2 900 000)=3 957 500元

  所需住院天数=贡献边际总额÷每天贡献边际=3 957 500÷150=26 384天

  3.上述的计算显示了一个看似住院率很高,但只有较低利润的部门。该老年科具有高固定成本、高保本点及较小的安全边际。

  该部门的最高入住率是21 900(60×365)住院天数,现在20 000天的入住水平代表了91%的入住率。最大的可能利润只有337 500元(150×21 900—2 175 000—772 500)。所以可能需要重新核定收费标准,或者该单位具有一个近乎保本的经营目标。

  在现时的收费标准下,增加的20张床只预计有120天的额外入住率的扩充计划是不可行的。这只代表了33%的入住率,并且会把整体的平均入住率降低为77%(22 400÷29 200)。该部门应考虑重新审核额外床位占用年度中一部分时间的收费,或者计划寻求增加整体的入住率。

  有必要建立一个可以测试利润对于不同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模型。除了利润外,很多其他的内容都必须评估。在现阶段,从提高利润的角度来看,该部门应保持现在的状况,不应勉强进行任何的扩充,扩充会引起较大的固定支出及较小的利润回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1.6 张文忠.管理会计学,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东北师范大学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6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4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本量利分析"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22.91.185.* 在 2009年4月27日 18:32 发表

能不能给道例题啊!!!我实在是看不懂啊!!!

回复评论
Pxc007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10月16日 15:16 发表

例如:企业生产某件产品他的成本是10元一件,而他的每件产品的毛利为2元.那么他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就是10÷2=5.意思就是说企业需要销售5件产品才能达到保本点.

回复评论
58.244.37.* 在 2009年12月6日 06:27 发表

在真正做预算时,才发现原来学过的东西真的很有用啊

回复评论
211.136.253.* 在 2010年2月2日 10:28 发表

58.244.37.* 在 2009年12月6日 06:27 发表

在真正做预算时,才发现原来学过的东西真的很有用啊

学以致用,否则没用

回复评论
122.225.126.* 在 2010年2月23日 16:36 发表

回复评论
耿跃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3月19日 09:08 发表

有用时再看……

回复评论
Hoalaozhu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3月19日 17:59 发表

这学期有这个课程,案例很有用!谢谢!

回复评论
61.177.61.* 在 2010年4月3日 09:08 发表

比較好!謝謝!

回复评论
219.234.81.* 在 2010年4月11日 17:51 发表

好,写的很好!

回复评论
218.22.28.* 在 2010年4月14日 12:09 发表

很好

回复评论
120.83.179.* 在 2010年4月25日 21:36 发表

写得非常好!谢谢!

回复评论
125.86.27.* 在 2010年7月28日 14:21 发表

产品售价0.28,变动成本0.25,固定成本4612临界点销售量是多少?

回复评论
221.7.40.* 在 2010年9月3日 17:36 发表

有没有火车售餐问题的研究啊

回复评论
Wistar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0月12日 15:54 发表

其实,变动成本是呈现阶梯形状的。

回复评论
113.95.11.* 在 2010年11月20日 21:10 发表

Pxc007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10月16日 15:16 发表

例如:企业生产某件产品他的成本是10元一件,而他的每件产品的毛利为2元.那么他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就是10÷2=5.意思就是说企业需要销售5件产品才能达到保本点.

这样理解应该错吧;固定成本不应该是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变动成本的了;如果按你这样举例,卖5件产品的利润才10元,而5件产品的成本已经是50元了!!!悲哀

回复评论
113.95.11.* 在 2010年11月20日 21:15 发表

看看式子吧,y=a+bx的;x产品量为0 个时候,a就是固定成本了,x产量变的时候,成本也随着变动;所以固定成本不是产品。。。

回复评论
115.199.1.* 在 2010年11月27日 10:10 发表

好啊,

回复评论
118.81.97.* 在 2011年1月21日 17:58 发表

好,全面

回复评论
121.205.3.* 在 2011年2月14日 13:58 发表

精品

回复评论
218.90.153.* 在 2011年5月9日 20:41 发表

Very good!!

回复评论
117.80.185.* 在 2011年7月9日 15:40 发表

很好

回复评论
124.207.38.* 在 2011年11月8日 21:34 发表

很好很强大

回复评论
南丰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3月12日 10:36 发表

很好,很不错。

回复评论
139.230.245.* 在 2012年5月22日 18:55 发表

,,,

回复评论
59.174.213.* 在 2012年6月10日 07:41 发表

很好,很不错,借用了,谢谢。

回复评论
117.41.218.* 在 2012年6月12日 17:25 发表

谢谢了

回复评论
苏成成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9月5日 20:19 发表

谢谢啦

回复评论
苏成成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9月5日 20:19 发表

谢谢啦

回复评论
106.3.61.* 在 2012年9月19日 06:34 发表

Wistar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0月12日 15:54 发表

其实,变动成本是呈现阶梯形状的。

他这个例子里没有给出固定成本。正确的应该是若固定成本为10元时,10/2=5,此时才是销售5件盈亏平衡,销售收入为(10+2)*5=60元

回复评论
106.3.61.* 在 2012年9月19日 06:41 发表

但上例中固定成本不应该=产品成本,应小于产品成本

回复评论
58.215.136.* 在 2012年11月12日 23:14 发表

厉害

回复评论
74.125.176.* 在 2013年1月22日 11:40 发表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怎么区分呢?

回复评论
59.41.63.* 在 2013年8月22日 14:21 发表

125.86.27.* 在 2010年7月28日 14:21 发表

产品售价0.28,变动成本0.25,固定成本4612临界点销售量是多少?

单位贡献毛益=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0.28-0.25 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4612/(0.28-0.25)=15373.33

回复评论
124.114.74.* 在 2014年4月24日 08:19 发表

非常好,谢谢!

回复评论
27.41.180.* 在 2016年1月2日 07:08 发表

58.244.37.* 在 2009年12月6日 06:27 发表

在真正做预算时,才发现原来学过的东西真的很有用啊

实际上有多少企业真的能在预算中应用本量利分析...唉,真是悲哀,大多都是瞎做预算。

回复评论
27.41.180.* 在 2016年1月2日 07:13 发表

113.95.11.* 在 2010年11月20日 21:10 发表

这样理解应该错吧;固定成本不应该是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变动成本的了;如果按你这样举例,卖5件产品的利润才10元,而5件产品的成本已经是50元了!!!悲哀

悲哀的是看评论就知道,其实相当一部分人根本没看懂...

回复评论
171.221.151.* 在 2016年2月22日 22:40 发表

计算机专业的表示,看不懂。。。。知道啥意思,就是不懂

回复评论
寒曦 (Talk | 贡献) 在 2016年2月23日 09:10 发表

171.221.151.* 在 2016年2月22日 22:40 发表

计算机专业的表示,看不懂。。。。知道啥意思,就是不懂

可以看看案例啊,案例应该清楚点。

回复评论
171.221.150.* 在 2016年2月23日 21:37 发表

寒曦 (Talk | 贡献) 在 2016年2月23日 09:10 发表

可以看看案例啊,案例应该清楚点。

谢谢啊,,懂了懂了

回复评论
183.232.200.* 在 2019年4月1日 06:48 发表

113.95.11.* 在 2010年11月20日 21:10 发表

这样理解应该错吧;固定成本不应该是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变动成本的了;如果按你这样举例,卖5件产品的利润才10元,而5件产品的成本已经是50元了!!!悲哀

完全成本法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