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趋同假说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趋同假说

  趋同假说即不管经济体开始的人均资本存量是高于或低于均衡状态时的资本水平,要素间替代的可能性和报酬递减的力量都会使经济体收敛于本身的均衡状态。

  国际上关于地区之间发展趋势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趋同假说认为,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当发达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地区,其结果是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减慢,而欠发达地区的增速加快,最终导致两类地区发达程度的趋同。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设之一——边际报酬递减,是导致趋同产生的直接原因。

趋同假说的提出

  趋同假说是在区域平衡发展论的基础上总结和引申出来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effrey G.Williamson)的“倒U形曲线假说”是趋同理论的代表。他以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Rostow Walt Whitman)的增长阶段理论为基础,在研究了24个国家有关区域增长的时间序列资料之后,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倒“U”形统计模型。即在经济发展初期,区域间收入差距将逐渐扩大;而在经济发展成熟期,区域间收入差距则趋于收敛。

趋同假说的解释

  趋同假说认为,贫穷地区往往比富裕地区有更高的增长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地区将趋同于相同的人均收入水平。同时,劳动者人均资本高的地区,资本报酬率更低,在地区边界开放的情况下,资本就有动力从富裕地区向贫穷地区流动,也将导致趋同。

  经济体之间趋同能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依据增长率的趋同和依据收入水平的趋同。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技术过程的设定是基于以下假设的:一是不需要任何资源来产生技术创新;二是每一个人平等的从中受益;三是没有人为了从中受益而支付任何报酬。把它扩展到世界范围之后,这些假设就意味着所有国家平等的分享技术进步,并且由此他们都能在稳态时以一个相同的增长率增长,这就是所谓的依据增长率的趋同假说。为了得到这个设定,研究者通常附加假设:所有国家具有相同的总量生产函数。因此,这也就表明所有国家稳态时的收入水平也是相同的,即依据收入水平的趋同假说。

  依据增长率和收入水平的趋同都被称作所谓的β趋同。这主要是根据报酬递减的假设,暗示在资本贫乏的国家有较高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假如储蓄率相似的话,贫穷经济体便会增长较快。如果这种设想是正确的,那么在初始收入水平和增长率之间就会存在负相关。这就产生了趋同研究的一般方法,即进行增长率和初始水平回归,回归中初始收入水平变量的参数(即β)负值表明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通过参数β的符号判断趋同假说,因此得名β趋同。

趋同假说的影响

  第一,条件趋同的经验性发现,导致许多产生趋同含义的新增长理论模型的出现,这就表明趋同的含义不再是只能和新古典增长理论相联系,于是便促成了两种类型的增长理论走向融合;

  第二,它提供了关于跨国增长规律的新的典型事实,如“持续”和“双峰”,增长理论面临着解释这些事实的任务,并且引起重新构建多重均衡模型的热潮;

  第三,趋同研究强调国家间存在巨大的生产率和技术上的差异,并且为这些差异的量化提供新的方法,同时巨大的技术和制度差异的发现也导致理论的发展。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苏青荇,M id d5027c47e291c083e2262e67c464ce30.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趋同假说"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