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社会整合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

目录

什么是社会整合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方式或媒介将社会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各个部分和各个环节结合成为一个相互协调、有机配合的统一整体,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力的一个过程。

社会整合的理论起点[1]

  (1)涂尔干的非契约性社会整合理论

  涂尔干的社会整合理论是建立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可以说,他是思考“分工与整合”平衡关系的第一人。他思考的开创性意义在于“深刻地意识到应该在不同的社会劳动分工和各种社会整合原则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真正刺激涂尔干做深人思考的是,紧随劳动分工出现了“混乱、利己主义、缺乏合作、强迫性劳动分工”等等反常的、乃至病态的分化后果,他力图对这些反常现象开出理论药方。

  涂尔干所处的社会,变迁激烈而动荡,规则混乱而无效,这促使他决心从社会固有的准则和传统中寻求整合的答案,以促成“社会团结”。这决定了他理想中的社会整合只能更多地依赖“非契约性关系”,例如道德的历史纽带和集体情感。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特纳就认为“理解涂尔干社会整合的关键就是劳动分化和道德提升之间的内在关系。”除了强调道德在维系社会团结中的作用,涂尔干还重视共同情感的纽带作用,他认为如果不能定期维护和重申那些可以形成社会统一和人格的集体情感,社会就将不复存在。

  因而,必须借助宗教或政治的庆祝仪式、聚会、集会和会议、教育等形式,重塑人们的共同情感,将人们紧密地围拢在一起。因而,涂尔干的社会整合发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中个人的热情被共享的文化象征所调控个人通过仪式和互相加强的姿态产生集体归属行为被规则和合法的政治结构管理和协调以及不平等应该符合人才分布的情况。这种社会整合概念聚焦于“文化、道德、教育、宗教”的联结作用,表现出显著的“非契约性”特征。

  (2)帕森斯的宏大社会整合理论

  上世纪、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中构筑了宏大的社会整合理论。在将社会划分为四个子系统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解释社会行动的结构功能框架:A-G-I-L框架(A,adaptation,适应;G,goal attainment,目的达成;I,integration,整合;L,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模式维持)。适应主要由经济系统来完成(媒介为货币),目的的达成依靠政治和制度系统来完成(媒介为权力),整合以社会系统内部关系协同为基础(媒介为互相影响),模式维持则依靠文化价值系统(媒介为价值规范)。在帕森斯看来,社会存在的意义总是先于行动,行动应该从系统中寻求合理性。因而,社会整合就是“调整和协调系统内部的各套结构,防止任何严重的紧张关系和不一致对系统的瓦解”,从而维持或改变一个社会系统诸力量的平衡。

  帕森斯强调整体而批评功利主义的“原子论”,他认为整体的特性不仅仅在于各个部分的组合,一旦有机整体的某一部分同整体分开,它就失去了原来的本性。因而,他批评“欧洲文化传统中的个人因素强调个人的分离性,其结果是抑制了对行动理论的某些最重要的可能性的深人探讨,即与体系中诸目的的整合有关的、特别是那些涉及多数行动者的可能性”。他的整合理论就是以子系统为分析单位,主张渐进而平缓地维持系统均衡。

  可以讲,首先提出社会整合概念并用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当属涂尔干,但是真正将社会整合提升为一种理论范式,来解释社会变迁的集大成者则是帕森斯。虽然帕森斯提出的“理论所带来的无尽迷惑比其本身所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但是此后,这种理论要么成为理论推演的依据,要么成为批判的对象,人们无论是否同意帕森斯的观点,都不可能回避他的理论。在帕森斯之后,社会整合的理论主要沿着两条线索继续发展,一是继续沿用帕森斯宏观的体系

社会整合的涵义

  第一,社会整合是以利益关系协调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

  利益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是推动人类实践活动的内驱力,在整个社会中起基础性作用。利益又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把人与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各种社会利益之间形成的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基础,利益关系协调是整个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社会整合就是以利益关系协调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当然,以利益关系协调为基础的社会整合并不否认意识形态、社会组织、社会规范等在社会整合中的重要作用。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是由“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合力”的结果,社会整合同样也是无数力量交错形成“合力”的结果。

  第二,社会整合既指社会子系统之间关系的藕合,又指各个子系统内不同要素之间关系的藕合。

  社会系统主要包括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社会整合就是使社会四大子系统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实现它们之间的和谐。同时,社会各个子系统又包含多种要素,比如,政治系统包含政党、国家政权、法律等。社会整合还要缓解各个社会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冲突,实现各个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协调,保持社会各个子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第三,社会整合分为机械整合和有机整合。

  机械整合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充分,社会分化程度低的情况下,运用简单的或比较单一的外在控制方式,通过消灭社会异质因素而实现的整合。这种整合往往造成社会的僵化,严重阻碍社会活力的激发。有机整合是社会经济发展较充分,社会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运用多元的、系统的外在控制和内在有机联系的方式,允许甚至鼓励社会异质性因素存在而实现的整合。这种整合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差异基础上的统一,从而使社会产生了活力,并且释放出具有创造性的能量,促进社会快速发展。一般而言,传统社会的整合属于机械整合,现代社会的整合属于有机整合。

  第四,社会整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社会整合是人类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的需要。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社会关系和不同的社会矛盾,都会对社会整合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需要不断调整社会整合方式、原则等。因此,社会整合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从社会发展对社会整合需求的总趋势来看,社会整合总体呈现出由机械到有机、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

  第五,社会整合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状态。

  作为过程,社会整合是社会实现整合所经过的程序和进程,强调如何整合的问题,主要包括确立社会整合目标、选择社会整合手段、社会整合结果反馈、调整社会整合的目标和手段四个环节。作为结果,社会整合是社会进行整合以后所达到的状态,强调整合得如何的问题,其表征就是和谐、有序、稳定、团结等。

社会整合的功能[2]

  第一,整体功能。

  整体功能也即一体化功能,就是维持社会的整体性,以防止因分化严重或其它因素而导致社会解体。迪尔凯姆认为:“在‘有机关联’占支配地位的所有现代社会里,都存在着出现解体和混乱的危险。n1w,而社会整合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统一性以及社会其它要素之间的有机统一性,防止破坏社会统一性的因素的产生和蔓延,它“既能使社会维持其作为社会系统的完整性,又能够使社会进入更高级的适应能力。因此,整体功能是社会整合的核心功能。

  第二,协调功能。

  帕森斯认为社会整合能“调整和协调系统内部的各套结构,防止任何严重的紧张关系和不一致对系统的瓦解”,而协调功能的核心是实现利益关系协调。协调与分化紧密相联,协调产生于分化,没有分化就没有协调。分化不仅包括行业分化职业分化,而且包括阶级阶层分化、区域分化等。因此,协调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各种手段,寻求一种利益平衡的机制,努力形成一个动态的、合理的社会利益结构。当然,这种结构要保持利益分化与利益协调之间必要的张力,促使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和各个区域在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第三,团结功能。

  团结功能就是使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等之间协调一致,并将其联结为一体,其中含有实现社会目标的意蕴。如前文概念内涵中所述,社会整合的核心是以利益关系的协调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但是,社会整合并不是单纯的关系协调,它本身含有目标和价值取向。在此意义上,社会整合也可以说就是围绕整合目标与价值取向,协调各种关系。同时,社会整合需要“集体意识”的作用,比如信仰、指导思想等,而这些在一个社会里发挥着积极的团结凝聚和目标导向功育旨。

  第四,稳定功能。

  稳定功能也即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功能。在社会生活中,社会秩序稳定主要表现为社会井然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良好等。社会整合最基本层面的功能就是维持社会的秩序化,解决社会中涌现的社会问题,使少量分散的社会冲突,不至于转化成大量的、集中的冲突因素,从而缓解和降低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不能仅靠强制性控制,而主要应该运用利益整合、政治整合等综合性手段,即通过利益关系协调、民主表达等方式来解决。

  第五,制约功能。

  制约功能也即规范功能,就是约束和规范不同社会主体的社会行为,控制社会主体,特别是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不论现代社会给个人主义留有多大的余地,不讲纪律,不限制欲望、个人的需求和可以得到的满足之间没有差别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在社会结构比较复杂的社会里,社会主体之间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整合的制约功能主要表现在:约束社会成员的违法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使其按照社会普遍的制度性规范和非制度性规范活动;控制社会利益主体,包括个体之间、区域之间以及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规范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互动关系,防止文化冲突的显性化。

参考文献

  1. 吴晓林.社会整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国外研究的考察[J].国外理论动态,2013
  2. 贾绘泽.社会整合:涵义述评、分析与相关概念辨析[J].高校社科动态,2010(0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Tracy,essilco.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社会整合"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