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生物多样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biodiversity)

目录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其所包含的基因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其中,物种的数量是衡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基本标志。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1]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做是一个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在生物长期演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改变(或突变)是产生遗传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此外,基因重组也可以导致生物产生遗传变异。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表达的是物种丰富度及其可维持程度,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客观指标。在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时,最常用的指标即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共同组成的自然系统。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具有相互作用。生态系统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并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生态系统多样·(ecosystem diversity)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

  物种的多样性显示了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多型性的生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是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相互依存的复杂的生物学复合体系。

  由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在自然科学诸多的分支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地球上的生命已经存在了30多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演化,产生过也灭绝过许多物种,但这种自然繁衍与灭绝的过程是相当缓慢的。而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度,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的损害。有研究表明,目前地球上生物的灭绝速度远远超过了自然灭绝速度,因此,有学者认为,目前地球正经历着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消亡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无论是联合国还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世界许多国家都派出代表团参加会议。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国际社会所达成的有关自然保护方面最重要的公约之一。该公约于1992年6月5日在联合国召开的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通过,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因此每年的12月29日被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目前为止,包括我国在内,已有100多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最重要目标即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对资源的持续利用,并促进公平合理地分享由自然资源而产生的利益。一些非政府组织也积极支持和参与全球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如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共同成立的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每年支出数亿美元支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作用[2]

  1.有利于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

  一个物种一旦灭绝,它的基因将很难保存。从而导致该物种永不再生。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对于人类后代繁衍和科学研究意义重大。

  2.调控作用

  生物多样性可以调控地球表面温度、大气层成分、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例如,地球早期的大气中含氧量很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现今地球大气层中的含氧量约为21%。据科学家估计,一旦失去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层中的氧气将会在数千年内消耗殆尽。

  3.改善生态环境

  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在几千年前曾经土地富饶,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然而,由于长期战乱及过度开发,黄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已经极度贫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3]

  一、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对地球资源过度的野蛮掠夺

  导致生物种类剧减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拖进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全球贸易自由化使得国家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而导致土地、水体、植被等有限资源被无限制地恶性开发,极大地破坏全球的生态环境。比如,大规模的全球木材贸易导致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严重地损害生物多样性系统。众所周知,原始森林中的生物物种是极其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极其复杂的,一旦植被被大面积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就遭到破坏,随后就是食物链的断缺,进而导致大范围的生态系统失衡。

  2.农作物的单一密集种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经济全球化

  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型为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使得原本多样的农业日益成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产业,直接导致的后果是鼓励了农民转向化学密集型的单一作物农业,造成土壤土质退化、生态系统残缺,作物反而不能健康生长。更为严重的是,被经济全球化被动卷入与发达国家竞争的一些贫穷落后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为了大规模种植能出口创汇的经济作物,大面积地毁林开荒,单一种植在该地生态环境下特有的作物。为了提高效益,放弃传统的对环境较少破坏的复杂生态系统的多样耕作方式,危害自然环境,破坏农业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

  20世纪末,在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的同时,可持续发展的浪潮席卷全球。以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提出: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认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加强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及经济增长

  2.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类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在不断作用中求得有机和谐的复杂过程。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环境基础日益遭到破坏,在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谋求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为目标的前提下,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是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之一就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在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瓷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维持生物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大生态功能,对于人类长期获取农业、医药和工业的资源提供给予重要保障。总而言之,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应采取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3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如下3个方面。

  ①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真实自然的缩影,它可以接近甚至恢复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在科学的管理下,保持本来的自然面貌,维持有我国国土绿色面积正被黄土所吞噬益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系统,创区域开发的自然参照系统。还能保持物种种类的多样化,保护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和一些珍稀物种及濒危物种,使其免遭灭绝。最重要的是自然保护区能维持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和持续利用。

  ②重视技术研究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技术研究牵涉到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发展、改善创新。其中包括保护和利用的技术研究,现代生物知识的运用,多样性信息系统的建立等等。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一系列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相辅相成,不能忽视。

  ③制定必要的法规,加强国际合作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依靠完备的保护法律、政策体系,20世纪8O年代,国际上就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多国合作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公约。

参考文献

  1. 1.0 1.1 殷淑燕主编.第六章 植物群落 植物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12.03.
  2. 金玲.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2,(第24期).
  3. 钱波.探讨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J].北京农业,2012,(第21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Mis铭,Li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生物多样性"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