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理论(Gestalt Theory)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目录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概述

  格式塔学习理论可谓是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于本世纪初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M.Wetheimer,1880~1943)、苛勒(W.ko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Koffka,1886~1941) 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创立的。该学派反对把心理还原为基本元素,把行为还原为刺激-反应联结。他们认为思维是整体的、有意义的知觉,而不是联结起来的表象的简单集合;主张学习是在于构成一种完形,是改变一个完形为另一完形。所谓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译音,意即“完形”;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试尝错误的过程,而是顿悟的过程,即结合当前整个情境对问题的突然解决。

  其著名的实验便是苛勒做的猩猩吃香蕉的实验:把香蕉悬在黑猩猩取不到的木笼顶上,笼中黑猩猩在试图跳着攫取香蕉几次失败后,干脆不跳了,它若有所思地静待了一会儿,突然把事先放在木笼内的箱子拖到放香蕉的地方,一个够不着,将两个箱子叠在一起,爬上箱子取下香蕉。格式塔学派重视知觉组织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创造性思维,这些都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完形法则

  1. 相近(Proximity)。 距离相近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2. 相似(Similarity)。 在某一方面相似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3. 封闭(Closure)。 彼此相属、构成封闭实体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4. 简单(Simplicity)。 具有对称、规则、平滑的简单图形特征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以上这些组织规律即是所谓的“完形法则”(Law of Organization),是心理学家认知领域中的研究成果。 格式塔在德语中就是“整体、形状”的意思,因此,格式塔理论,也被称作为“完形理论”。

  在与地理环境、行为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被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Wertheimer在1924年写道,人类是一个整体,其行为并非由作为个体的人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这个整体的内在特征,个体的人及其行为只不过是这个整体过程中的一部分罢了。格式塔理论恰好能解释这整体的内在特征。

  趋完形率

  根据格式塔的趋完形率,“在知觉任何给定的视觉队列时,我们易于以稳定且连贯的形式的把不同的元素简单加以组织,而不是以把这些元素当成不可理解的、缺乏组织的一堆混乱感觉”。我们倾向把相似的事物看成一体,例如:当一连串方块和一连串的圆形并排时,我们会看成两列方块和两列圆形,而不会看成直排。这是因为相似性让我们的眼睛和大脑更容易组织相似的事物。

  然而,对于有些“刺激物”来说,是不太容易被知觉组织成“简约合宜”的格式塔的,因为任何时候,视觉中的组织活动都不是随意的,纵然它有自身特有的倾向和规律,但不可避免的还是要受刺激物的制约。一切看上去不舒服的形体,不敢是一个头重脚轻的木架,还是一座倾斜的塔,或是一堵扭曲的墙壁,都会在知觉中产生一种改变它们并使之成为完美的结构的倾向。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知觉中表现出的这静“纠正,简化”倾向,是一种以“需要”的形式存在的组织烦向。这就是说,每当视域中出现的图形不太完美,甚至有缺陷的时候,这种将其“组织”的“需要”便大大增加;而当视域中出现的图形较对称,规则和完美时,这种需要便得到满足。这样,那种接力将不完美图形改变成为完美图形的知觉活动,就被认为是在这种内在的“需要”的驱使下进行的。可以说,只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这种活动便会持续下去。知觉中这种对简洁完美的格式塔的追求,还被某些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之为“完型压强”,这一物理学上类比,生动地标示出人们在观看一个不规则,不完美的图形时所感受到的那种紧张,以及竭力要改变它,使之成为完美图形的趋势。格式塔心理学将这种趋势解释成机体的一种能动的自我调节的倾向,即机体总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内在平衡的倾向。在完美简洁的格式塔中,我们仅仅知道它的某些部分,就能很快地预见到其余的部分是什么样子。而对那些不太好的完型就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是说,通过这种依照完形率进行的组织活动,译解信息交得简单,轻松和经济省力了。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德国自1871年实现全国统一后,资本主义工业经过二、三十年的迅速发展,到20世纪初迎头赶上并超过了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一跃成为欧洲最强硬的政治帝国。德国以最新崛起的力量,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积极参与瓜分世界的罪恶活动。后来更是妄图称霸世界、征服全球,使全世界归属于德意志帝国的整个版图中。在意识形态中,强调主动能动、统一国民意志、加强对整体的研究。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的研究,都被迫适应这一背景和潮流,心理学自然也不可能例外,格式塔心理学不过是这一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产物。

  同时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有还有其哲学思想渊源,大体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康德的先验论;第二是胡塞尔的现象学

  19 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界出现了许多思想潮流,对格式塔派心理学家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物理学界在这一时期抛弃了机械论的观点,承认并接受了场的理论。场可以用磁力现象加以解释:把铁屑撒到一张纸的上面,当纸下放有一块磁铁并移动时,铁屑会随着磁铁向同一方向移动.并排列成特殊的形状。铁屑很明显地受到了磁铁周围磁力场的影响,这个场不是个别物质分子引力和斥力的总和,而是一个全新的结构。格式塔心理学家试图用场论解释心理现象及其机制问题。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一系列新名词:“行为场”、“环境场”、“物理场”、“心理场”、“心理物理场”等。普朗克是现代理论物理学家,对场论有过重大贡献,他强调事件的自然属性及对量的测定背后特殊过程的探讨,他反对经验论和对量的测定的过分倚重。苛勒在1920年出版的《静止状态中的物理格式塔》一书的序言里专门向普朗克致谢。苛勒在此书中采用了场论,认为脑是具有场的特殊的物理系统。他试图说明物理学是理解生物学的关键,而对生物学的透彻理解又会影响到对心理学的理解。

  就心理学本身而言,对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有马赫厄棱费尔这两个人物。而格式塔心理学的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叶的“形质学派”。著名的心理学史专家E·G·波林(Edwin G.Boring,1886~1968)明确指出:“格式塔心理学在系统上起源于形质学派,有些关于知觉的实验研究也由这个学派作一倡导”。

格式塔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格式塔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墨苛勒考夫卡.

  从一开始起,韦特墨就与他的两个学生、助手和同事苛勒和考夫卡分享他的观点。可以说,这三个人的观点和理论几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三人都毕业于柏林大学,后来又一起成为柏林学派的核心人物。1921年,他们一起在德国创办了《心理学研究》杂志,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

  很多学者对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如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Ernst Mach,尤其是Christian von EhrenfelsMax Wertheimer, Wolfgang K.hler, Kurt Koffka以及Kurt Lewin,他们都极力反对构造主义元素学说用元素解构的方法对心理事件、心理概念及行为进行心理分析。不幸的是,纳粹势力在德国的兴起中断了格式塔理论在德语世界的研究与发展。 KoffkaWertheimerK.hlerLewin等人也被迫流亡到了美国。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组织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虽然与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有诸多的分歧和争论,可是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面却不谋而合。它既不反对构造主义把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反对行为主义视行为为研究主题,声称心理学是“意识的科学、心的科学、行为的科学”。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直接经验和行为。格式塔心理学家不反对把意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并认为行为主义不用意识建立一种心理学是荒谬绝伦的,但为了避免误解起见,他们尽量不用“意识”一词,至于完全与意识一词有同义的字,苛勒即用“直接经验”代之。行为也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考夫卡指出,“心理学虽可成为意识或心灵的科学,然而我们将以行为为研究的中心点”,因为“从行为出发比较容易找到意识和心灵的地位”。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上,同样既不反对构造主义所强调的内省法,也不反对行为主义所依靠的客观观察法,认为这两种方法都是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不过他们做了一些改进和修正。

  由于格式塔心理学家把自然观察到的经验作为研究对象,所以知觉结构原则就成了他们早期研究的重点。韦特墨早在1923年就指出人们总是采用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事物知觉为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知觉为一群个别的感觉。后来,苛勒又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指出华生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易使人产生误解。他认为反应很明显地依赖于组织作用,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公式:刺激丛一组织作用一对组织结构的反应。格式塔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诸多组织原则,它们描述了决定我们如何组织某些刺激,以及如何以一定的方式构造或解释视野中某些刺激变量。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实验研究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实验研究:

  1.似动现象

  似动现象是指,两个相距不远、相继出现的视觉刺激物,呈现的时间间隔如果在1/10秒到1/30秒之间,那么我们看到的不是两个物体,而是一个物体在移动。例如,我们看到灯光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事实上是这只灯息了,那只灯同时亮了。这种错觉是灯光广告似动的基础。在韦特墨之前,人们一般都认为这种现象并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意义,只不过是一些人的好奇心罢了。然而,对韦特墨来说,这种现象正是不能把整体分解成部分的证据。这种现象的组成部分是一些独立的灯在一开一关,但组成一个整体后,给人造成这些灯在动的印象。

似动现象是形成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开始时,它主要关注的是知觉。如右图所示,如果你对着它多看一会儿,就会感到这些线条在移动。但倘若把每条线都分开,就不会有似动现象。后来,格式塔心理学还研究了其他方面的课题。它把重点放在整体系统上,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部分是以一种能动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仅根据各分离的部分,无法推断出这个整体。例如,漩涡之所以会那样,并不是由于它所包括的那些具体水滴的原因,而是由于水的运动方式。如果把旋涡分解成水滴,就无法理解漩涡这种现象了。又如曲调,因为曲调取决于音符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音符本身。为了强调这种整体性,韦特墨采用的德语“Gestalt(格式塔,或译完形)”一词,可以被翻译成“形式(form)”、“型式(pattern)” 、“形态(Configuration)”等,意思是指“能动的整体(dynamic wholes)”。由于韦特墨发起的这场运动关注的是这类完形或格式塔,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格式塔或完形心理学”。

  2.整体与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家把重点放在整体上,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承认分离性。事实上,格式塔也可以是指一个分离的整体。例如,格式塔心理学家特别感兴趣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明显的实体。他们是用“图形与背景”这个概念来表述的。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知觉场始终被分成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是一个格式塔,是突出的实体,是我们知觉到的事物;“背景”则是尚未分化的、衬托图形的东西。人们在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的。重要的是,视觉场中的构造是不时地变化着的。一个人看到一个客体,然后又看到另一个客体。也就是说,当人们连续不断地扫视环境中的刺激物时,种种不同的客体一会儿是图形,一会儿又成了背景。说明这种现象的一个经典性例子是图形与背景交替图。

  事实上,这种图形-背景交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当一位听众在聚精会神地听报告,报告人的讲话就成了“图形”,周围人的议论便成了“背景”。而当这位听众在与旁人讲话时,那么他俩的谈话就成了“图形”,而报告人的发言则成了“背景”。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这类变化,不仅在知觉中起作用,而且在学习和思维中也起作用。

  由此可见,把一个完整的图形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是可以的,但最重要的是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例如……

  3.顿悟实验

  1913 年至1917年,苛勒在腾涅立夫岛的大猩猩研究站以大猩猩为被试,作了大量的学习实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给大猩猩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并观察大猩猩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表现。由于他做的实验太多,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兹仅举两项最有代表性和最有说服力的实验,并加以说明。

  (1)“接竿问题”实验

  实验时,大猩猩被关在笼内。大猩猩喜欢吃的香蕉放在笼外不远的地方(即用一根竹竿够不着,两根竹竿接起来可以够得着的地方)。笼内有一根较短的竹竿,笼外有一根较长的竹竿。

  大猩猩为了取得香蕉,起初用那根较短的竹竿去够香蕉,但竹竿太短,够不到。猩猩常常将竹竿扔向香蕉,连竹竿也丢了。在用一只取名为“苏丹”的大猩猩做实验时,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苏丹为了取得香蕉,用较短的竹竿拨到了另一根竹竿。当它玩弄这两根竹竿时,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然后将两根竹竿接起来(用较细的竹竿插入较粗的竹竿),用这根接起来的竹竿够到了香蕉。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起初把两根竹竿放在一起,苏丹一看到两根竹竿处于这种关系,就能够突然地发现这种关系,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把一根竹竿插入另一根竹竿,从而移到远处的香蕉。

  (2)“叠箱问题”实验

  叠箱问题实验先是“单箱问题”实验。香蕉挂在笼子的顶棚上。笼内有一只木箱可以利用。要想够到香蕉,须将木箱搬到香蕉下面,然后爬上木箱,跳一下才能够到香蕉。这个问题对于大猩猩来说是一个难题。但是,苏丹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就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6只大猩猩也在人把箱子置于香蕉之下,或者观看到其他猩猩使用木箱之后解决了问题。叠箱问题就更加困难了。香蕉挂在高处,大猩猩必须爬上叠起的三只木箱的上面才能够到香蕉。

  大猩猩解决这个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困难。起初站在一只木箱上够,却够不到。大猩猩跳下木箱,对周围的木箱和高处的香蕉进行了“良久”的观察,突然,大猩猩终于表现出一种突然的理解,迅速地将三只木箱叠在一起,爬到箱顶,取下香蕉。

  (3)苛勒所作动物实验的准则和类型

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包括有以下六个观点:

  1.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格式塔心理学家对学习的解释,往往倾向于使用知觉方面的术语。学习意味着要觉察特定情境中的关键性要素,了解这些要素是如何联系的,识别其中内在的结构。所以,学习与知觉、认知几乎是同义词。

  象其他学派的心理学家一样,格式塔心理学家也认为,通过学习,会在头脑中留下记忆痕迹,记忆痕迹是因经验而留在神经系统中的。但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些痕迹不是孤立的要素,而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即完形。因此,学习主要不是加进新痕迹或减去旧痕迹的问题,而是要使一种完形改变成另一种完形。这种完形的改变可以因新的经验而发生,也可以通过思维而产生。格式塔学习理论所关注的,正是发生这种知觉重组的方式。所以,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学到些什么,直接取决于他是如何知觉问题情境的。如果一个人看不出呈现在他面前的问题,看不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么他对事物的知觉就还处在无组织的、末分化的状态,因而也就无所谓学习了。一个人学习的方式,通常是从一种混沌的模糊状态,转变成一种有意义的、有结构的状态,这就是知觉重组的过程。

  2.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内在性质有所顿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可以避免与这一问题情境不相干的大量随机的、盲目的行动,而且有利于把学习所得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顿悟学习研究的代表人物韦特墨一开始从事格式塔心理学研究时,就特别关注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可以说,他是为了学校实践而研究学生的顿悟学习的。韦特墨认为,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机械记忆,不惜牺牲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他把自己的研究指向发现使学生能有更多顿悟发生的学习方式。他在《创造性思维》一书中,区别了两种类型的问题解决办法:一类是只有首创性的和顿悟式的解决办法;另一类是不适当地应用老规则,因而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韦特墨最喜欢引用的一个例子是,一位在病房里值夜班的护士,到了深夜11点时,把一个病号叫醒说:“现在到了你该吃安眠药的时候了。”这是不考虑与问题情境有关的特征机械运用规则而导致愚蠢行为的一个典型事例。

  顿悟学习的核心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的细节。遗憾的是,一些教育工作者看不到这一点。韦特墨在《创造性思维》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韦特墨认为,学校学习的目的,是要把习得的内容迁移到校外情境中去。通过机械记忆习得的内容,只能被用于非常具体的情境中去,即应用于类似于最初学习时的情境中去,只有通过顿悟理解的内容才能成为学生知识技能的一部分,随时可用于任何情境中的类似的问题上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韦特墨经常用学生学习如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为例。

  3.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通过顿悟获得的理解,不仅有助于迁移,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几乎每一本心理学教材都提及著名的遗忘曲线,即艾宾浩斯1885年的无意义音节的遗忘曲线。但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人类所学习的内容,都是有意义的。无意义音节的遗忘曲线在人类学习中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恰恰相反,通过顿悟习得的内容,一旦掌握后,永远也不会遗忘(如图)。

  顿悟将成为我们知识技能中永久的部分。用现代认知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顿悟的内容是进入了长时记忆将永远保留在学习者的头脑中。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只能按学习的顺序告诉别人他学了些什么的学生,实际上是没有理解所学的内容(即没有经过认知重组,因而既无法迁移,也不能保持长久)。有人在一项实验中,把149162536496481写在一张卡片上,要一组被试看15秒钟,然后试图回忆它。这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在一般情况下,除了记住其中少数几个数字外,没有人能全部记住。但在给另一组被试看这张卡片之前,告诉他们在试图记住它以前,先想一下这些数字为什么这样排列,是否有规律可循。结果不少被试都觉察到,这些数原是用1到9的平方排列起来的。这样一来,回忆这些数字就毫无困难,哪怕是在几周或几个月之后也能轻易做到 (Katon,1940)。

  4.顿语学习本身就具有奖励的性质。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学习常常会伴随着一种兴奋感。学习者了解到有意义的关系、理解了一个完形的内在结构、弄清了事物的真相,会伴有一种令人愉快的体验。例如,一些人对智力拼图、字迷填空玩得津津有味。有时看上去简直不大可能完成,但越是这样,当他们突然发现解决办法时,就越会有一种获到顿悟的快感。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人类所能具有的最积极的体验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格式塔理论家经常抨击滥用各种外部奖励,诸如使用糖果、好分数、五角星或金钱之类的东西来驱动学习。当然,在没有其它诱因动机时,在不可能用顿悟的方式来理解学习时,也不妨可以使用一些外部奖励。但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不加区分地使用奖励物,可能会使学生分心,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而只关心能得到什么奖励上,从而不可能达到对问题情境有顿悟的理解。就一般而言,达到理解水平本身就具有自我奖励的作用。

  5.顿悟说及对尝试错误说的批判。

  苛勒认为人类具有和人类有些相似的智慧行为,这种行为的明显特征在于它是在对整个情境完全概览后产生的。这种智慧行为是一个连续的顺利的过程,这一过程作为-个整体,是和情境的结构,和其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相适应的。苛勒的实验表明猩猩在行动之前,已经领会到了自己的动作为什么进行,怎样去进行以及最终的结果为何,领会到了自己的动作与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在苛勒看来,猩猩对问题的解决并非是一种盲目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处于对问题产生了顿悟。他把这种“从一开始就考虑到情境结构的行为”称为顿悟,他为顿捂定了这样一个标准:“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

  有人在1964年对顿悟做了很透彻的分析:“这样一些问题的解决,看来是突然来到的,俨如包含着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整个错综复杂的手段在内的。一个新‘完形’,在动物的意识中突然出现;它确实好像‘顿悟一闪’而引起的适宜的动作。”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是一种智慧行为,是一种顿悟过程,需要有理解、领会与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参与,并且它是一种突现、速变、飞跃的过程。顿悟学习有其特点,可归纳如下:问题解决前尚有一个困惑或沉静的时期,表现得迟疑不决,有长时间停顿;从问题解决前到问题解决之间的过渡不是一种渐变的过程,而是一种突发性的质变过程;在问题解决阶段,行为操作是一个顺利的不间断的过程,形成一个连续的完整体,很少有错误的行为;由顿悟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在记忆中保持较长的时间;由顿悟而掌握的学习原则有利于适应新的情境,解决新的问题。

  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是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的。

  6.创造性思维。

  韦特默曾对思维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他把顿悟学习原理运用到人类创造性思维探讨中,并建议通过把握问题的整体来进行这种思维。他的遗作《创造性思维》于1945年出版,书中研究了从儿童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的过程一直到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的思维过程,以各个不同的年龄和难度不同的问题为依据,发现在各个解决问题的水平上都有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例证。

  韦特默认为要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必须让整体支配部分。即使在必要的关注问题的细节时,也决不能忽视问题的整体。必须把细节放在问题的整体中,把它们与整体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虑。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由整体到部分的思维。他认为要使人们顺利地解决问题,必须把问题的整个情境呈现出来,使之能对问题有个完全概观,决不能像桑代克那样,有意地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藏起来,迫使被试不得不去盲目试误。

  韦特默强烈反对由试误说条件反射说所引发出来的在教育领域中所采用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方法。他认为盲目的重复训练和死记硬背很少有创造性成分,“因为它容易导致极端机械化的行为习惯,导致盲目性和奴隶式地操作的倾向,而不肯于动脑,不能够自由地对待问题。”他指出教师在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通览问题情境,使他们明白怎样去解决,为什么这样解决问题,争取在理解、领会问题的前提下,产生顿悟。学生也不能过分依赖教师和权威,机械地记住一些法则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便以为万事大吉了。例如,要求用六根火柴组成四个等边三角形,如果只从平面上考虑问题,打不破原有的框框和定势,便无法解决。再比如高斯10岁那年,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题,要学生把1到100的数相加起来(即1+2+3+,…,+100),比高斯大的孩子,闷着头一个数一个数地相加,高斯却不着忙,认真考虑一番后,用他从未学过的求等差级数前n项和的方法算出了得数5050。

  韦特默认为学习贵在打破旧有知识和模式的束缚,争取在对问题领域的基础上产生顿悟,掌据解决问题的原则,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促进智力水平的提高。

格式塔心理学论

  (一)知觉律或学习律

  在韦特墨看来,学习即知觉重组,因此,知觉与学习几乎是同义词。他提出的一条最基本的知觉律是蘊涵律(1aw of pragnanz,又译包含律)。这就是说,人们有一种倾向,尽可能把被知觉到的东西呈一种最好的形式——完形。如果一个人的知觉场被打乱了,他马上会重新形成一个知觉场,以便对被知觉的东西仍然有一种完好的形式。需注意的是,这种“完好的形式”并不是指“最佳的形式”,而是指具有一种“完整性”。这个过程,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知觉重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五条知觉律:

  1.接近律(1aw of proximity)

  人们对知觉场中客体的知觉,是根据它们各部分彼此接近或邻近的程度而组合在一起的。各部分越是接近,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

  2.相似律(1aw of similarity)

  人们在知觉时,对刺激要素相似的项目,只要不被接近因素干扰,会倾向于把它们联合在一起。换言之,相似的部分在知觉中会形成若干组。例如……,又如,我们在小组辩论中,往往几个人争着发言,但我们仍然能从嘈杂的声音中听出某个人的讲话,这是因为这个人讲话的音质始终有相似性的缘故。如果他讲话的音质经常在变化,那就很难从噪音声中分辨出他的话来。

  3.闭合律(1aw of closure)

  闭合是指一种完成某种图形(完形)的行动。例如……

  4.连续律(1aw of continuity)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知觉对象的直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例如……

  5.成员特性律(1aw of membership character)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一个整体中的个别部分并不具有固定的特性,个别部分的特性是从它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中显现出来的。例如……                    

格式塔学派的发展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史家墨菲曾指出:“到30年代中期,完形心理学已经变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心理学的一切重要领域和问题都要根据完形论概念重下定义。……特别是在东部(美国,作者注) 滨海区,人们遇到成打的青年心理学研究者,他们已学会用完形概念进行思考,并能就这一研究法的前景进行引人人胜的谈论,不论是在学术界以内还是以外;同样地,确有其目的诊所工作者,他们已经把完形研究法同心理分析概念在某种伪装下结合起来。于是,完形心理学开始成为美国心理学的一个英气勃发的新阶段。”

  格式塔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为初步接纳时期(1921~1930 年),在这一时期格式塔心理学家及其理论观点初步为美国心理学界所接受。早在1921年考夫卡和苛勒就先后前往美国许多大学讲学,并且,考夫卡于1922 年在美国《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他与苛勒的一些著作也被翻译出版,苛勒的《格式塔心理学》也于1929年先期用英文出版,他们对行为主义的批评也受到不少心理学工作者的赞同。

  第二为迁移时期(1927~1945 年),在这一时期三位格式塔学派的创立者和他们的一些学生相继移居美国,都在美国的一些大学担任教职并从事科研丁作。然而,出于三人所在的大学都没有学位授与权,因此无法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同时又因为格式塔学派的著作多为德文版,这无形之中阻碍了其理论的传播,削弱了他们的影响。

  第三为艰难的综合阶段(1945年至今),尽管美国心理学家对格式塔学派的接纳是很缓慢的,不过它最终还是吸收了众多美国的追随者,他们发展着这一理论并把它运用到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表明这“学派是比较富有生命力的,并且在美国心理学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谢里夫在1935年发表了一篇重要的研究报告,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运用格式塔的方法和观点撰写的第一篇有分量的论文,探讨了游动现象,开了从众心理研究的先河。阿希继承了谢里夫的研究思路,设计出了更为精密的实验来研究从众心理首因效应问题,并出版了一本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发展了格式塔理论。赫尔森在使美国心理学界了解格式塔学派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并通过自己的一些实验研究支持了格式塔理论,他还发表了一系列阐述格式塔理论的文章。考夫卡的学生哈洛关于母爱和同伴对幼小猴子的影响的研究,吉布森关于视知觉的生态学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格式塔理论。另外与格式塔学派有着密切关系的勒温及其弟子的大量的研究,阿恩海姆的美学心理探讨,更证明了格式塔原理具有极大的生命力。

  本世纪50年代以来,格式塔学派的诞生地德国,由于有了适宜的政治、文化气氛,这一学派又有了复活的趋势,并对三位代表人物进行了中肯的评价。格式塔学派对日本心理学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这种影响在30年代最显著,并一直持续到60年代。

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分支——勒温认知-场学习理论

  1.勒温的基本观点

  勒温柏林大学期间,与韦特墨、苛勒和考夫卡等人一起从事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虽说他比三位奠基人晚了几年,但他很快就成为柏林学派中的一位朝气蓬勃和极富创造性的成员,并迅速证明自己有能力加入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行列。

  但是,勒温的兴趣在一些方面不同与前三者。韦特墨等人关注的是知觉、认知和思维方面的问题,而勒温感兴趣的是动机、个性和社会心理。传统的格式塔心理学在探讨学习的问题时,认为学习者“渴望达到某些目的”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他们关注的是通过知觉重组达到目的的途径;而勒温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渴望”和“目的”本身上,并把它们与个性联系起来研究。勒温由此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主要不是一种学习理论,而是一种描述系统。当然,在一个系统内可以讨论学习、动机、个性和社会行为等问题。勒温对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的公式持否定的立场。他认为,人是一个场(field),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里发生的。生活空间(1ife space,简称Lsp)包括个人及其心理环境。一个人的行为(B)取决于个人(P)和他的环境(E)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行为取决于个体的生活空间 (LsP)。这样,勒温的基本公式就是:

  B=f(P.E)=f(LSP)

  此外,勒温利用拓扑学和向量分析来解释心理现象。他认为,拓扑学有助于了解个体在某个特定空间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向量分析可以表明个体在某种情境里可能作出的各种行为有哪些将会成为现实。

  在勒温的系统中,“场”这个术语的内涵与一般的解释略有不同。“场”不仅仅指知觉到的环境,而且还包括认知意义。它既包括物质环境中的某些事件(即被知觉到的物质环境),也包括个人的信念、感情和目的等。简言之,勒温探讨的是认知场和知觉场。他之所以借用场论的概念,是因为他认为它是一种分析关系的起因和建立科学体系的方法(萨哈金,1991年)。

  勒温的场论旨在预测个体的动机行为。他认为,答案就在“生活空间”这个概念中。如前所述,生活空间包括个体以及他的心理环境,生活空间是“决定个体在某一时间里的行为的全部事件的总和”(Lewin,1936)。对生活空间的理解,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心理环境”这个概念。“心理环境”这个概念比初看起来要复杂些。我们一定不要把它同物质世界混淆起来。心理环境不只是指物质世界,也不是指他人的世界,而是括影响某个个体行为的世界。因此,这个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因而对他的行为没有影响的客体,不在他心理环境之内,尽管从物质上来讲,这些客体可能离他很近。同样地,这个个体认为存在的东西,并好像它存在着一样地作出行为反应,那么即便这种东西在物质上是不存在的,它也是在他心理环境之内的东西。例如,一个小孩以为有一只老虎在他床上,并作出惊怕的反应,那么这只“老虎”就是他心理环境的一部分,尽管其他所有人都坚持认为这纯粹是幻觉。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也不能由此认为,心理环境仅仅是由个人觉察到的东西构成的,因为个体可能会受他没有意识到的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个学生说他的目标是要担任学生会领导工作,并感到自己完全能胜任。然而,每当他遇到这类机会时,总是寻找某些理由推托。如果我们根据他的话来判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没有觉察到他与他目标之间存在的障碍;如果我们根据他的行动来判断,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确实意识到他与他目标之间存在着障碍,因为他的行动表明了这一点。那么,他实际上到底觉察到这些障碍吗?我们无法回答。在勒温看来,我们无须回答这个问题。倘若个体的行动就像有障碍似的,那就说明是存在障碍的。一些教科书为了方便起见,常常把心理环境说成是“一个人所知觉的环境”,但我们必须记住,勒温真正的意思是指“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环境。”(Hill, 1985)。

  2.勒温论学习

  勒温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尤其是关于个体的动机。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弥补了格式塔学习理论的不足。勒温是从场论的角度来探讨学习理论的,他认为,用场论来研究学习的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使用构成法(Constructive method),而不是用分类法或分析法。这就是说,要用心理学中最基本的几个构成来探讨学习的问题。这些基本构成就是生活空间,心理环境、诱发力和约束力等。

  2.要对行为作动态分析,也就说,要了解作为行为之基础的各种力(forces)。他把行为变化看作是各种心理力量的结果。

  3.要从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学习者当时的生活空间和心理世界,而不能像行为主义者那样用客观的物理主义者的术语来界定刺激。

  4. 要从整体情境分析入手,而不能只是从刺激情境中抽取一两个孤立的要素。因为不从整体上考虑问题,是不可能作出正确判断的。

  5.行为是行为发生时场的函数。勒温认为,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取决于有机体以往的经验和强化史,这是形而上学的。因为过去的事情现在并不存在,所以不可能直接影响现在的行为。以往的事件对行为的影响只能是间接的。虽说过去的心理场是现在的心理场的来源,但影响现在行为的,毕竟是现在的心理场。

  6.要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述心理情境。勒温认为,几何学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是所有科学的一种工具,而作为非度量几何学的拓扑学,是表述心理情境的结构的一种最有用的工具。在勒温看来,拓扑学和向量的概念,比当时现有的心理学中的任何其它概念都更优越(lewin,1942)。

  勒温认为,行为主义者仅仅把行为变化看作是学习,事实上,学习这个术语可用来指许多不同的现象。在研究学习时,至少必须区别这样四种变化:第一,作为认知结构(即知识)变化的学习;第二,作为动机变化的学习;第三,作为群体属性和意识形态变化的学习;第四,作为身体肌肉随意控制发生变化的学习。在勒温看来,学习理论要探讨的,主要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和动机的变化(Lewin,1942)。

  3.评论

  勒温在格式塔心理学的框架结构内引进“场”、“生活空间”、“拓扑学”和“向量”等概念,另辟蹊径,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格塔理论。尽管他研究的重心放在社会心理学方面,但他对行为、问题和动机等方面探讨,在当时是很有新意的。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一支,勒温从心理场的角度,对刺激-反应论提出了挑战。因为在刺激反应理论看来,一个人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完全是相同的,即包括他周围所有物质的和社会的事。由于环境是用客观的物理主义的术语来界定的,因此,任何人可以感受到其他人所感受到的一切。然而,勒温注重的是心理环境,有机体的行为取决于行为发生的的心理环境(比格,1991年)。

  应该承认,勒温对学习与动机问题的解释是有独到之处的。他实验说明了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变化的过程,尽管这类实验所涉及的认知结构是否能用来解释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认知结构的变化,还是令人怀疑的。他对惩罚与奖励的分析也给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人不得不考虑惩罚所会带来的后果,同时对奖励的两重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勒温的场论有时被称为“黑板心理学(blackboard psychology)”,因为他坚信可以用拓扑学这种非度量的几何形式,表示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可以用“地图来表示生活空间”。在他的场论中,所有行为方式都可以用图形显示出来 (舒尔茨,1981年)。凭借空间概念,用数学方式处理心理学问题,这确实是勒温理论体系的一大特色。然而,由于勒温的“生活空间”是根据影响个体行为为环境来解释的,鉴于没有一个人能用一种完全客观的方式来看待他人的环境,因而也就不可能有人能精确地描述他人的环境。而且,由于生活空间还包括个体没有意识到的同时又影响他行为的因素,所以,个体本身也不可能精确地描述自己的生活空间。这样一来,谁能精确地描述某个人的生活空间呢?最后,勒温关于诱发力、约束力和向量等概念,促使人们考虑个体动机的种种来源,但由于他只是提出了一般的解释,而没有提供比较精确的描述和判断的指南,从而使这些术语在预测行为方面用处不大。因为研究行为最终的目的,是要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并予以指导,而不仅仅是在行为发生后对此加以解释。

格式塔学派对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性

  (一)贡献

  1.对冯特元素主义的反击具有进步意义

  格式塔学派和行为主义几乎在同一时间从德国和美国向冯特的元素主义及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发难。但到了后期,两者又逐渐分歧,并且针锋相对了:格式塔学派主要反对冯特和铁钦纳将意识人为地分析为元素并无视价值在意识中的作用,行为主义则拒绝意识,把意识和内部心理活动排斥在心理学之外。 黎黑曾指出,在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看来,“把整体分解为元素不仅是人为的,而且是无意义的,科学上也是无结果的,它不能揭示心理的任何东西”。这话虽然重了些,但却不无道理,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了冯特和铁钦纳的理论体系漏洞百出,举步维艰。格式塔学派大胆地冲破了元素主义的束缚,积极而有成效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这对促进心理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是大有脾益的。

  2.格式塔学派引发了知觉心理学的革新

  由于格式塔学派在知觉领域做了大量有目共睹的研究,使得经验论、联想论、官能主义的传统方法逐渐让位于先验论、整体论和突创论。知觉心理学也由感觉心理学的附庸变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并在短时期内就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3.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独具特色

  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及对迁移、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冲击了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的框框,不论在理论创建还是在教育实践中都具有独到的价值和意义。顿悟说也成为西方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并且他们关于人类学习的观点,在70年代初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

  4.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较大

  与惠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一起在1921年创刊《心理研究》的戈尔德斯坦采用格式塔学派的整体观,否定了原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人马斯洛曾在他最祟敬的两位老师之一的惠特海默指导下,研究整体论,形成了自己的整体分析的方法论,主张以此来研究人的经验;罗杰斯也主张对人的心理事件或直接经验进行现象描述和整体研究;罗洛·梅强调对主观意识经验的整体体验和描述,主张存在分析的心理学,这些都表明了格式塔学派的潜在影响。

  5.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

  格式塔学派强调整体、模式、组织作用、结构等在研究知觉的认识过程及高级心理过程中的作用,并注重人们对感觉信息输人的组织和解释的主动性,这些都成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在方法论上,格式塔学派强调研究直接经验,并主张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研究它们,这也成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可见,格式塔学派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和促进是极大的。正如罗伯特逊指出,认知心理学实际上是一种新格式塔现象。

  (二)局限性

  1.过分强调顿误,而全面否定尝试错误,犯了以偏概全的偏激性错误。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发现了顿悟现象,这是成绩。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顿悟,这也无大错可言。但是,他们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是顿悟,而彻底否定尝试错误,这就不对了。两种学术观点的激烈论争和两种学派的对峙,往往使学者们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似乎只有彻底地驳倒对方的观点,才能确立自己的观点;只有全面否定对方,才能让别人站在自己的一方。其实,学术争鸣大可不必如此。正确的观点只要符合事实,并能经得起反复的实践证明,就不必担心被别人彻底否定。学术争鸣不能感情用事,而要理智地对待。否则,将有损于自己,有损于自己的学术风度。

  2.顿悟似乎是一个神秘的概念,它的心理活动机制没有揭示清楚。顿悟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的表现形式。只用“情境结构内存在缺口”、“对缺口的突然觉察”和“缺口的弥合”等神秘的字眼加以解释,似乎不能满足理论说明的要求,也无实际指导意义。教师无法按照这种解释去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缺口和怎样弥合缺口。因此,顿悟说还不能说是一个完善的理论解释。

  3.顿悟说还缺乏对其他与学习有关问题的研究。如学习动机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类型的划分问题等等。此外,苛勒研究的主要是动物的直接经验学习。因此,顿悟说还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类的所有直接经验学习,如技能的习得等。

  4.其理论观点和术语含糊不清。格式塔学派不加分析地采用了一些物理学的概念和数理术语,观点模棱两可,概念不确切,给人的感觉是理论主张过于晦涩深奥,神秘莫测,常常遭到许多心理学家们的非议,有人甚至断言:这可能是因为格式塔心理学家无法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而故弄玄虚。

  5.对其他学派的批评过于苛刻。格式塔学派对联结主义、行为主义和元素主义的批评有的是一针见血、比较中肯的,但有的又过于武断,缺少根据。有人曾指出格式塔学派对其他学派的批评只是指出了他们的缺陷所在,并没有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且自身的理论建设和主张又并不明确和高明多少。“格式塔心理学家的批评或许是正确的,但他们并没有做得更好一些,事实上他们只会批评并没有提供什么新东西。”或许是对别的理论指责过多,他们竞没有足够的精神和时间来构建更令人信服的理论,显得勇气有余、底气不足。

  6.格式塔学派的实验不够严谨。格式塔学派过分依赖现象学的方法,缺乏严格的控制条件和科学的依据。他们所进行的实验人为因素过大,没有做出定量分析和统计处理,别人很难进行验证,缺乏信度和效度。凭心而论,格式塔心理学家早期所做的实验是比较初级和带有尝试性的,就水平而言,并不比他们所批评的其他学派好多少。

参考文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4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17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21.223.40.* 在 2010年1月20日 14:14 发表

很好

回复评论
125.75.26.* 在 2010年3月2日 09:53 发表

总结的太好了,对我们很有帮助。谢谢!

回复评论
222.240.253.* 在 2010年4月20日 13:55 发表

内容好像是一字不差来自叶浩生主编的《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回复评论
220.249.243.* 在 2010年9月10日 10:46 发表

“一字不差”有时候比差很多字可能还强

回复评论
61.132.138.* 在 2011年4月10日 22:08 发表

想说难道学心理学要一字不落的背吗

回复评论
202.110.131.* 在 2011年9月20日 01:39 发表

跟哲学有很大关系啊

回复评论
202.110.131.* 在 2011年9月27日 13:49 发表

不错

回复评论
119.39.39.* 在 2012年6月3日 13:52 发表

不错

回复评论
111.179.47.* 在 2012年9月25日 20:44 发表

心理学在一般意义上是教人们怎么做,但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知道人们想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回复评论
219.85.126.* 在 2012年10月6日 15:31 发表

是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回复评论
113.225.149.* 在 2013年4月23日 21:16 发表

与做英语完形填空有相关性

回复评论
66.249.80.* 在 2014年7月29日 12:35 发表

很詳細的資料,對我幫助很大,謝謝!

回复评论
111.121.46.* 在 2014年12月19日 22:39 发表

对我帮助太大了,谢谢!

回复评论
223.104.15.* 在 2016年3月29日 19:21 发表

很有帮助谢谢

回复评论
八步 (Talk | 贡献) 在 2016年12月30日 11:05 发表

崛起 // 呢起

回复评论
qzuser (Talk | 贡献) 在 2017年11月30日 11:18 发表

不错

回复评论
101.71.41.* 在 2018年6月7日 14:35 发表

文中提到的 “成员特性律”不是很明白,我的理解是个人的特性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比如一个人处在熟悉的环境中和陌生复杂的环境中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状态。不知道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希望懂得人可以帮我解惑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