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技术脱媒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技术脱媒

  技术脱媒是指在技术进步电子商务的驱动下,一些IT企业开始介入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包括信用卡业务、个人信贷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代理类业务等,使得银行的支付中介职能和信用中介职能被部分替代,威胁到了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垄断地位。[1]

  第三方支付与技术脱媒的关系紧密。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是技术脱媒的成果,第三方支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支付网关接口,可以直联不同的银行,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交易便利,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一个可信、安全的平台;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深化了技术脱媒。

技术脱媒现象的发展与现状[2]

  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由于商业银行无法面对大量分散、零星的网上小额交易 因此促成了提供这类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的诞生与发展,典型的比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2004年.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的基础上正式推出支付宝并独立运营。支付宝要求交易双方都开设支付宝虚拟账户.买方选中所需商品之后将钱划至支付宝,支付宝通知卖方发货,在买方确认收到货物并无异议之后,支付宝再把钱划给卖方。之后YeePay易宝电子支付平台、云网支付@网、eBay贝宝财付通快钱等支付平台先后诞生。这种由非金融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在电子商务虚拟交易双方之间发挥了中介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易双方所存在的支付难题,缓解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各种支付平台不断出现的同时,各项政策法规也随之而出。2005年1月,国务院办公斤公布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三项专门提出要“推进在线支付体系建设”。200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施行,原信息产业部、国家密码管理局根据该法授权,分别制定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和《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设立、运营等做出具体规定。这些法律法规间接地对网上支付加以规范。2005年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 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5年后,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终于正式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办法》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该 办法》已经在2010年5月1 9日第7次行长办公会议上通过.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施行是我国首次提出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行业规范。中国人民银行表示, 办法》出台后 第一批共有260家非金融机构法人提交了支付业务登记材料.其中多数非金融机构从事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电话支付以及发行预付卡等业务。

  随着在线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网上支付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银行和支付企业最初达成的“银行做大商户 支付企业做中小商户”的默契已逐渐被打破。有些实力较强的支付企业开始争夺原先属于商业银行潜在目标客户的大商户,并且凭着灵活、低费率和新特色;中击着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直接与其进行业务竞争。但是,支付企业又无法撇开银行进行独立运营.需要借助银行进行资金划拨和清算。与此同时 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目前也正纷纷向零售银行转型.将网上银行作为重要的收益来源之一,积极地投入到网上零售支付业务建设中去。

  技术性脱媒现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作为技术性脱媒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在迅速崛起,开始挑战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领域的垄断地位。技术性脱媒的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商业银行面临优质客户分流、贷款增长受限、负债业务不稳定性增加等诸多考验,存、贷、汇等传统业务增长受到渠道分流的巨大挑战。新的时代已经来临,商业银行只有从容应对技术性脱媒的挑战 改进自身的业务经营策略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技术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3]

  (一)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1 技术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造成冲击存贷款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命脉,而第三方支付会分流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在存款方面,由于虚拟账户模式会产生大量的客户备付金,第三方支付公司实际上已经占用了一部分低息存款来源;在贷款方面,P2P 网络信贷业务在海外已经开展起来,技术脱媒组织不可避免地会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挤占,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降低,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

  2 技术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形成威胁支付结算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核心。随着第三方支付等脱媒组织业务的不断扩张,对银行支付结算市场份额进行抢占.第三方支付凭借体制机制灵活、价格优势以及独具的业务特色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零售客户,以对银行中间业务形成明显的挤占效应。

  3,技术脱媒对商业银行客户资源造成影响现阶段,第三方支付已经累积了较广泛的客户基础,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与商业银行共享了很大一部分客户资源,并将凭借其方便快捷等优势继续抢占客户资源。如今,政策地位的确立,使得支付企业更能轻松的打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可以预见,第三方支付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1、扩大银行服务边界,完善电子货币支付体系

  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逐渐扩大,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后,其对商业银行的威胁也将逐渐扩大。商业银行加强金融创新,利用快速发展的的信息技术与金融IT技术,扩大服务边界。

  2、加强金融创新,实行差异化战略

  在金融脱媒势头强劲的当下,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业务创新,提升产品的便捷性、易用性、灵活性及安全性,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另外,商业银行可通过市场细分,结合行业特点对资金流进行整合,提供定制化的行业支付方案。

  3、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化

  在技术脱媒的背景下,银行业同样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可借此实现银行经营管理的全面转型。商业银行的服务形态向网络银行转型,向客户提供成本低、效率高的存贷汇业务、个性化的全面的金融服务。此外,商业银行服务内容应向网络金融转型,致力于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整合于同一电子商务平台

  4、变竞争为合作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以及不同的定位。银行处理更大客户的能力较强,而弱于处理产业链低端服务,而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市场更加紧密,更能服务好客户需求,合作可以推动经济效率提升,取得共赢。

  5、商业银行服务对象向零售及中小企业客户转型

  金融脱媒的当今,在信息经济时代,客户需求呈现出个性化与多样化,这要求银行不断改造产品及提供方式,依赖网点扩张的传统的零售业务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这样的要求。因此,在商业银行转型中,服务对象向零售客户转型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宋燕辉.技术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D).山东:山东财经大学.2013
  2. 胡熠.技术脱媒对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A).新金融.2012,3:23
  3. 曹怡然.技术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挑战与机遇(D).湖北:武汉大学.2013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寒曦,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技术脱媒"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