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情绪病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情绪病(Mood Disorders)

目录

什么是情绪病

  情绪病指的是由于过度或短暂兴奋、抑郁、焦躁等情绪引起的情绪波动及精神状态不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都市心理疾病。

情绪病表现

  情绪病除了焦虑和抑郁以外,还有强迫症(反复思虑,担心一些事情,常做某些动作,自己也认为没有必要,很无聊,但无法控制,因而痛苦)、疑病症(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问题,怀疑自己得了某种病,医生检查发现没有问题,但病人仍然坚持自己有病,四处寻医)、恐惧症(如怕高,怕人,因此回避,深感痛苦,影响工作和生活)等等。

情绪病的分类

  • 单向情感障碍如抑郁症 自闭症等。
  • 双向情感障碍含两种的情绪成分,如躁狂抑郁症。

情绪病产生原因

  很多人都会认为情绪病的产生纯粹因外在压力而起。据研究表明,情绪病的真正成因是多种的。据专家介绍,一位70岁的老妇人,晚上经常失眠,即使服用了安眠药,也没什么效果,身边的亲朋都劝说她不要想太多,她自认为自己根本就没胡思乱想,然而情绪病还是缠上了她。所以并非只有IT行业市场销售人员等这些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才会搭上情绪病的,就算是孩子、老人家也没能逃过情绪病的侵袭。

  工作不如意、家庭问题、婚姻破裂、性侵犯、亲人去世等这些环境因素是诱发情绪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都只是外因之一;据专家介绍,情绪病还可能由内因所引起:遗传性、家族性问题对部分患者都是重要病因之一。另外,当脑部化学传递物质失调,情绪及生理功能受到影响,也会引发情绪病。同时,你的性格懦弱、爱钻牛角尖、凡事执着,要求过高,完美主义等,都可能最终导致情绪病。

  因此,压力不是导致情绪病的唯一因素,所以,没有遇到客观压力的人也会患上情绪病。当然持续而无法应付的压力,会令认知模式变得负面,因而诱发情绪病的几率更大 。

情绪病预警

  当我们的躯体出现失眠、头痛、心慌、胸闷、胃肠不适等疾病时,第一反应就只是身体器官的不适,一般都会吃些相关药物,其实,这可能是我们的身体发出的一个警号———情绪病可能缠上你了。

  恐惧、焦虑、悲伤、羞耻、快乐等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但其中任何一种情绪如果变得极端,以至失控,而且情况持续,影响生活功能,这些病态情绪可能已演变为情绪病。病态情绪和一连串身体不适可能会同时出现,形成恶性循环。

情绪病的主要特质

  情绪病是泛指所有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特质的疾患,其征状一般会持续四个星期或以上,而且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如工作/学业表现、社交、家庭关系等)带来困扰。据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香港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人受到情绪病的困扰。虽然情绪病的主要特质是情绪困扰,但其表现形式原来除了有烦躁、紧张、忧虑及情绪低落这些情绪病征外,还会以身体病征如头痛、失眠、疲倦和原因不明的疼痛等表现出来。因此,有不少患者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作身体检查和化验,都未能对症下药,得不到适时的治疗。

情绪病认识误区

  成因很多人误以为情绪病的病因只是患者处理压力不善、性格懦弱、思想太偏激或纯粹是心理问题。其实情绪病的成因很复杂,除了个人性格(如过份完美主义、容易紧张、执着)和环境因素(如压力太大、失业、有家庭纠纷、不愉快的经历)外,不少医学文献均显示,患者脑部的化学传递物质(特别是血清素)失去平衡亦是一主要成因。

  医治方法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情绪异常也是一种病,以为只是身体不适或情绪低落的小毛病。同时,一些人认为情绪病纯属心理病,与生理无关,可以单纯靠自己的力量或简单的心理治疗战胜的。但据研究表明,情绪病不仅与心理因素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与生理有一定的基础———脑部化学传递物质失调。因此治疗情绪病除了心药———心理治疗外,还需使用药物去帮助控制脑部化学传递物质,使其达到平衡。

情绪病预防方式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工作的压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有了情绪上的障碍。众所周知,不良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故人们都在不自觉地拒绝沾染"情绪病"。

  (一)加强情绪锻炼

  加强情绪锻炼,提高"情绪病"的抵抗力。也就是说让自己的情绪具有较强的抵御外界坏情绪的能力。

  (二)清除患病隐患

  一旦情绪不良时,要及时进行情绪治疗。方法是:

  • 具有阿Q式精神胜利法
  • "向下看"。即专找比自己不幸的作对照,以消除"情绪病"
  • 自我犒劳。可去娱乐场所"开心一刻"或去美食城大快朵颐
  • 从不利中找到有利的因素,从而让自己的情绪晴朗起来。

  (三)避开不良影响

  • 多交开朗幽默的朋友
  • 尽量避开那些与您不太相干的有不良情绪的人。对身边的亲友则劝他们找心理医生
  • 当你准备劝解患有"情绪病"的亲友时,必须储备足够的好情绪,不要在情绪不良时去找他们。
  • 储存快乐,比如可多看看漫画、笑话,同时珍藏生活中的快乐,情绪不良时不妨时常回味一下。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苏青荇.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情绪病"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