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心理惯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心理惯性

  心理惯性:是指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惯性比较大,就说明他(她)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反之,他(她)就是能很快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当然这里的“环境”涵盖面要比较广。要特别指出的是情景三所体现的问题,它更应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同时心理惯性在这类问题上的作用也更容易处在人们的视线之外。

心理惯性实例

  大家都有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有的人会越挫越勇,而有的人会望而却步。在这里我们姑且不深究人们的性格是属于胆汁质还是黏液质,单从其不同的遇事态度上来看,前者习惯了“勇”,后者习惯的是“畏”。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与他们长期以来在对待阻碍性问题时的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后者在逆境中还保存并持续着在顺境中的那种无忧无虑,这样就使其与所处的现实产生了碰撞,以至撞得头昏脑胀,不知所措。如果后者慢慢试着去“勇”,习惯了之后,勇于面对任何事的思维定势就促使其迎难而上了。所以时刻注意把握良好的心理惯性是多么重要。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有些学生积极加入学生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寻找锻炼他们各种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借助某些“习惯了的处事作风”来顺理成章。所以我想经验也算一种处事惯性了。再如我们从小养成的这样那样的好习惯,其实是我们在对待某些事时的科学的心理倾向罢了。

  由此看来,我们在育人或自我教育上,都不可忽视这种惯性所起的作用。必要时应多创造条件来提高科学的处事惯性。

民族心理惯性

  心理惯性作为心理模式的一种自发沿袭,是受到一个民族之民族性格的直接影响的。民族性格又称国民性,是社会性格的一种,是一个民族绝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并恒久存在的心理特质的总和,是一种民族心理模式。“民族性格像是有磁力的磁石,按照它固有的磁力方向把全民族的性格吸引成一定的‘型’,人们都规规矩矩地按照这个‘型’塑造自己。”它作为一种心理模式,在一国国民内心世界深处起着极大的磁化作用,且有很大的惯性和惰性。在它的作用之下,人们对变化着的事物往往不习惯甚至本能地产生一种排斥感(也就是所谓的心理惯性)。

  民族性格成型于各民族的文化追求,它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并在成型后深深影响着该民族的心理惯性。通常,民族越古老,历史越悠久,民族文化就越传统和闭塞,民族性格就越深沉、含蓄和执着,其民族的心理惯性就越强。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东方民族与西方民族的民族性格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又直接影响了东西方民族心理惯性的差异。在西方,由于文化的相对开放性,人们在民族发展的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一种相对外化的,其民族的心理惯性相对较弱,人们习惯于追求一种热烈、浓重和喧嚣的生活,崇尚规则,注重外在形象,希图人际关系的理性调节。而在东方,尤其是在中国,由于民族的历史较为久远,且经历了漫长的、具有浓厚封闭性的古代社会,其文化相对闭塞,民族性格也较西方深沉、含蓄、内秀和执着得多。

  这种民族性格使得东方人体现出了极其强烈的民族心理惯性,他们追求并习惯于一种温和、淡雅、平静的生活,崇尚道德,注重内在修养,希图人际关系的感性调节。以中华民族为例,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有着极其强烈的心理惯性,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对祖先、习俗、旧礼等标征传统的问题看得极为庄重和严肃,对完美、安静、平和等和谐状态具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崇尚,而对面子、人情、关系等这类形成于华夏文明诞生之日而影响至今的文化因素也还依旧从心底放不下……。这些无疑都是其强烈民族心理惯性的真实反映,是中华民族性格及民族心理惯性中一个极其重要且不可忽略的特征。

  使得中国人对传统表现出了一种远较西方人浓重以致很多情况下都难以为西方人所理解的依赖和重视,也使得中国法制在漫长的历史形成中对成因于原始社会而强化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正统道德规范表现出了强烈的关注,更使得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为力行法治而在培育人们的现代法律意识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早已融生于国人民族性格之内甚至已渗透于广大人们群众骨髓之中的传统道德规范(如孝顺、诚信、忠义等)却依旧在民间对从西方移植或借鉴而来的所谓“现代法律”发挥着顽强的、甚至是立法者最初所远没有预想到的抵制作用。这对我国法治化的进程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使法律的实效受到了极大的减损,以致“法律纸面化”的现象层出不穷。

  而且,心理惯性所导致的国人对传统道德规范的崇信与依恋也与我国转型时期试图建立而又尚未能建立起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发生了冲突与碰撞,使不少意图接受和遵奉新道德规范的人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以致走上既不接受传统道德又对新兴伦理加以无端排斥的道路,出现了“道德滑坡”的严重问题。而“道德滑坡”则又转而对我国现代法制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因为,从法理上来说,法律所维系的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的滑坡使法律所维系的“最低限度的道德”的层面也相应降低,法律开始表现出游离出道德支持的态势,而法律的产生总是基于一定的道德背景和道德动机的,脱离了一定道德支持的法律必然会因失去其存在的依托而最终消亡,成为一堆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纸面化规则。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特有的强烈心理惯性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当代法制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我国在力行法治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这一因素加以重视。

  中国传统

  法律有着西方法律远远不及的优越性。中国古代法律就总体上而言是一种在“德主刑辅”的思想的指导下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浓重道德色彩的“道德法”。 在这种法律文化中,许多道德规范都受到了立法者的极度重视而被直接上升为法律。与这种道德法相比,西方的法律制度由于更注重和强化对个人物质利益的保护甚至将个人物质利益推崇到高于或至少不低于公共利益集体利益的高度,因而更赋有吸引力和鼓惑力,但在精神层面上,它们却缺乏对被适用者灵魂的关爱与抚慰。换句话说,它们无法给被适用者提供一份心灵上的依赖感。因此,西方的法律制度往往因使人们的灵魂寻找不到应有着落而易使人颓废。

  精神生活

  相反,由于对道德这一直接问津人们灵魂的规范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传统的道德法从一开始便对被适用者的精神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它能够运用道德的力量使人们的灵魂在美与丑、善与恶、光荣与耻辱及正义与邪恶等的激烈较量中找到自己的归依,从而达到平衡人们内心深处因单纯的法律规则调整而引发的各种冲突、碰撞或不适应。因此,这种法律文化对于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具有较强烈的民族心理惯性的民族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而在这样一种法律文化的影响下的中国人的观念无疑是道德化的而不是法律化的。中国传统道德法文化上述合理性与优越性使得我国古代法在规范人们社会生活,保障社会秩序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抹杀的重要作用,使得中国的法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一个人口居世界首位的国度里,仅以相对简约的律条规范着千百年间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许多没有法律威严的外表而实际上无所不在地约束着人们行为、起着法律般作用的东西,自人们的幼年即开始不知不觉地输入人们的头脑中,成为人们‘自发的’习惯,甚至成为人们血液的一部分;在一个没有国教的国度里,一种温和的、人文的学说使人们建立起系统而完善的信仰和价值观,使人们摆脱极端功利主义和庸俗的心灵境界。”

心理惯性克服办法

  一定要分清停留和离开的时机。陷入心理惯性时,很多女人分不清楚何时该当机立断地摆脱现状,何时该耐心地等待时机,因此经常做出轻易放弃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或盲目地跟另一半离婚等荒唐的事情。不能把等待时机的慎重性误认为是心理惯性,而草率地选择决定。

  只有认真地分析时局,才能分清楚停留的时机和离开的时机。当你为男友风流成性而黯然神伤时,如果不想就此分手,就应该为改变男朋友的性格而努力。如果在男友没有改变的前提下继续维持现状,那么就是陷入了心理惯性,就像不经过深思熟虑就轻易地放弃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机会一样,这不是在打破心理惯性,而是缺乏耐性。

  其实,任何人都具有辨别心理惯性的能力。当你产生“我要的不是这种结果”这种想法时,就说明你已经意识到了现状的不如意。此时,如果维持现状无异于画地为牢,就应该要努力摆脱当前的境遇。患有心理惯性病的女人,其实也想早点解脱,但她们始终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且没有足够的信心面对打破惯性后的结果。打破惯性后的处境不一定比现今好,因此很多人都会停滞不前,抱持观望态度。她们认为,维持现状至少不会导致事态恶化,而且说不定能有转机。但故步自封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更加糟糕。如果不付出努力,没有坚定的意志,就永远无法打破思维惯性。

  如果无法承受当前的压力,就应该自我调整,并适时改变现状。比如:改善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改变对工作的轻浮态度。如果付出努力后依然收效甚微,就应该鼓足勇气打破现状。记住,绝对不能向同病相怜的朋友请教、求援。

  当佩菁的妈妈住院时,同病房里的病友也提了很多荒唐的建议。虽然她们都抱怨医院的服务差,但他们又觉得转院很困难,所以让佩菁放弃出院的打算。甚至,当佩菁积极办理出院手续时,这些人突然改变态度,反而开始帮医院说好话。

  心理惯性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别人维持现状。患有心理惯性病的女人都清楚现状对自己不利,总是忐忑不安;而处在相同环境下的人,大多瞻前顾后,不敢放手一搏,而且会本能地挽留和自己境遇相同的人。向同病相怜的人求助,就等于向保险销售员询问是不是该买保险。当然,医院里的病友并非都是坏心眼,建议佩菁的妈妈继续住院,是因为她们患有惯性病,担心改变现状只会带来更坏的恶果。

  如果觉得人生不如意,就应该寻找改变的地方。俗话说:“前任的官才是清官。”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虽然前任的官员有可能是清官,但一个清官并非只有通过卸任才能证明自己的清廉。清官和卸任没有直接的关联,清廉与否取决于官员自身的素质。因此,在人生当中,我们应该大胆地换掉那些“不称职的官员”。

  惯性与平衡

  我们站在公交车上,觉得要保持平衡比较难,这与我们在股市中的情况非常相似。

  做个类比,汽车加速,就像股市上涨;汽车减速,就像股市下跌。当汽车加速,我们总是后仰;汽车减速,我们总是前倾,我们总是很难保持平衡,这是为什么?是因为身体的惯性作用。我们的身体要受制于物理惯性的作用,那我们的心理呢?是否也存在着一种心理惯性呢?答案是肯定的。

  当股市从底部上涨的时候,我们总是由于前期的亏损和恐惧而不敢买;当股市从顶部下跌的时候,我们却由于前期的盈利和乐观的气氛而不断地继续买。这就是我们人的一种心理惯性作用的结果,由于心理惯性作用,我们会在乐观的气氛中一直保持乐观,而在悲观的气氛中一直保持悲观。

  那如何才能克服心理惯性呢?大家想想我们在公交车上是如何做的,就能够明白了。当汽车加速时,我们就主动前倾;当汽车减速时,我们就主动后仰,从而克服了惯性作用,我们就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同理,当股市上涨,我们要克服心理恐惧主动增仓;当股市下跌,我们要克服心理贪念主动减仓甚至空仓,以保持自己在股市中的心态平衡。所以,当股市在高位的时候,我们应该多一分小心和谨慎,少一分乐观和盲目;大盘在低位的时候,我们应该多一分乐观,少一分恐惧。而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这需要我们对自己有绝对的了解,需要我们战胜自己的心魔。当我们恐惧的时候,我们会六神无主,感情将战胜理智,此时我们最想做的就是逃离战场,而不是奋发图强,所以在证券市场中赚钱的永远是少数,多数人成了自己心理的俘虏。要赚钱,我们就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情绪。

  结合现今行情,由于量价配合得非常理想,大盘正处于加速上涨的时期。而这时投资者可能由于前期过大的亏损而不敢介入,或者想在大盘回调之后再介入,这就是我所说的心理惯性的向后作用。所以现我们就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大盘已经反转,我们必须主动加仓。但由于年底的资金压力以及过往的统计经验,年底出现大行情的概率极小,现还不宜全仓杀入,保持半仓左右是必要的。另外,大盘虽然反转,但我们仍然必须树立不设止损不买股票的理念。止损就相当于我们的手,在公车上如果我们实在不能保持平衡,我们就可以用手抓住把手,不然我们就会跌倒。而在股市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出错的时候,我们是人,不是神,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止损方法,以防自己被市场彻底淘汰。笔者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止损设置方法,以30日均线为准,只要大盘或个股下破30日均线,就说明大盘或个股已经走坏,必须止损出局。

  在大家都悲观的时候,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黑夜已经来临了,难道黎明还会远吗?

  刹住不良心理惯性

  我有一战友老陈,他近段时间因为工作不顺,一连几天郁闷不乐,心灰意懒。作为朋友,我很为此担心。于是,在一个休息日里,我给他挂了个电话,约他一起去爬凤凰山。那天,天正下着毛毛雨,我们喘着气爬到山顶上,看着山下宁静的莆田城,任那雨水淋着脸庞,那感觉真好。

  于是,我附会古人吟了句唐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想不到他却口吐妙言:“唉,我也该刹住不良的‘心理惯性’了。”

  刹住不良的“心理惯性”,这个说法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一遇困难和挫折后,总认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一连几天,甚至数月都在闷闷不乐等不良的“心理惯性”中滑行,严重地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要说不幸,有一个人才是最不幸的。他,年长五十有三,幼年时就流落在大街小巷,靠做苦工谋生;他平生负债累累,命运多舛,虽不停奋斗,却始终一败涂地;他在战场上三次负伤,并被截去左手,晚年又得了个不治之症———水肿病。他直到四十岁之后,才谋得一个征税员的小差事,但屡遭诬陷,几次被当权者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监牢。他对此伤感过,但很快刹不良的“心理惯性”,没有长时间萎蘼不振。在大牢里,不知怎么的,他忽发奇想———“我要写书!”后来,他写的书竟风靡世界。这本书的作者,正是那位“不幸”的昔日囚徒———塞万提斯,这本不朽的名著就是《堂吉·诃德》。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的确,从长远上看,困难和折挫,对人生不一定没好处,我们完全不必让不良的“心理惯性”牵着鼻子走。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自己创造一些条件,比如,利用休闲时光,登山望远,眺望大海,听听音乐,挥毫泼墨,等等,用适当的方式,刹住不良的“心理惯性”,及时排解郁闷情绪,从而放松自己,稳定情绪,平衡心理,恢复理智,以退为进,积蓄力量,去寻找通向成功的新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刹住不良的“心理惯性”,并不

  意味着回避,而是一个人把困难、失败当作锤炼意志、转化性格的砺石,正视现实,理智地分析主客观原因,走向新的胜利的转折点。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心理惯性"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