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18个条目

城市创新圈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城市创新圈

  城市创新圈作为一种高聚集、高密度的城市创新系统、巨大的城市支持体系以及有别于其他城市类型的空间域,具有以下特征:(1)由一个或三个科技企业、院校、科研机构聚集的城市或地区作为创新中心城市,城市的科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可占到圈内的30%到50%以上;(2)围绕中心城市,城市圈内的大中小城市研发、产业服务呈链条状结构、互补结构;(3)城市圈与城市圈之间的创新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城市圈内各城市间的创新分工与产业合作紧密,产业结构是综合的、多元的和开放的,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结构转换能力以及国际市场竞争能力;(4)城市圈内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网络,以及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辐射能力。

构建城市创新圈的必要性

  由于城市科技经济的密度大、空间集中以及商品、服务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以城市创新为主导的增长战略更多地表现为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聚集分布的特征。它的工业化比较成本利益、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在空间上与城市产业发展及其布局有密切的关联。作为产业创新和产业聚集地,一方面它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传承地之二另一方面通过以区域经济为平台进行战略对接,实现更大范围的产业创新与发展。随着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以及构建区域自由贸易区趋势,“城市创新圈”将作为连接未来‘区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转移、分工协作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传承平台。由于“城市创新圈”实际上将成为区域实现高附加值的产业密集区、创新聚集区和科技产业化走廊,在未来实现城市或地区跨越式发展中将起到重要的支柱作用。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的城市产业市局、产业创新、产业结构等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产业趋同化现象明显,受行政分割和地方利益驱动的影响,大多数城市产业结构雷同,城市之间在招商引资产业布局等方面相互重复与低水平竞争,不利于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和创新协作。其次,主导产业大部分集中在产业末端,_匕中、下游产品配套的产业链条难以形成,产业特色和产业集群效应不够突出。第三,城市创新资源结构性短缺,研发力量配置不合理,产、学、研、府之间缺乏有效的创新协作,创新资源和活动大多数集中在大型企业,多数中小企业没育产业创新活动。以沿海一些城市群为例,90%的中小企业没有科技活动,也没有一研发能力。而发达国家有2/3的科技创新成果来源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没有成为提供创新成果、形成区域城市创新聚集度的主体。分析可见,虽然城市群形成了一条制造产业带或“制造业基地”。但是大多数制造业基地大体上处于制造业三阶段(OEM,ODMOBM阶段)的OEM阶段。这一阶段是原始的加工制造阶段,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末端附加值较低,40%一60%的汽车手机家电关键件和零配件需要进口。而制造业增加值为发达国家的30%左右,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5%左右。大部分企业离ODM(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阶段)、OBM(独有品牌的产品制造阶段)有较大的差距,缺乏或没有技术推动的性价比。而全球产业的竞争已延伸至创新、研发、标准制定等阶段,由偏重市场和品牌向技术与核心品质回归。在创新研发阶段,一般就决定了市场的未来。

  现实表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在以前大量转移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将加快向我国转移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这些产业需要精确的制造工艺,先进的组装技术、持续的零部件供应,以及合理的中小配套企业群,没有相应的产业、人才、研发、物流进行配套,就很难实现产业的转移和承接。我国沿海城市群不仅需要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或外包,更需要适应全球化产业配套和产业竞争,加快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基地建设。如果城市群构成的主要是适应规模扩张的外包、加工的产业末端生产基地或工业园区,而没有适应高端产业转移的原创产业技术、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挺立,就很难形成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要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基地,加快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构建城市创新圈的基本条件

  正象我们在前面对城市创新系统描述的那样,构建城市创新圈同样也不是院校、研究机构、大企业、工业园(基地)的简单的聚集或叠加,而是根据产业供应链价值链,通过区域的战略规划战略联盟,实现城市群的产、学、研、府之间的有机衔接与合作。因此,它的构建需要具备以下若干基本条件:

  必须制定城市创新圈的战略、体制、政策及其与产、学、研、府的系统整合。协调城市创新圈的发展战略以及制定城市圈的体制、政策,是加快构建“城市创新圈”的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经济转型期,城市之间的战略协调体制创新与政策整合是城市创新圈能否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必须建立开放型的城市机制,实现城市创新圈的人才、资金等研发资源的自由流动、有机衔接和互为聚集。实现城市圈的系统聚集将会带来创新经济协作、科技企业迁人、风险资金技术扩散等优势。促使城市圈内的各类创新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使用,井使城市圈具有“创新孵化器”的功能。吸引内外资(技术)实现“高端嫁接”。

  必须实现城市创新圈的供应链、产业链、产品链的专业化、系统性连接。城市创新圈众多协作配套机构、企业,形成了创新供应链、产业链和产品链,也带来了创新研发的专业化配套与协作。不仅避免了产业创新、技术研发的脱节造成的效率低下等现象,而且可以降低创新成本,形成城市创新圈的利益。

  必须实现城市创新圈内的科技园区孵化器、创新企业及其网络化的系统配置。主要体现为:优秀人才、风险资本高技术基础设施和有效的公共政策的合理集成;中小创新企业在园区的聚集程度及其内源力、竞争力水平;中心城市或地区的创新资源优势,以及为创新活动提供孵化器的系统功能;城市创新的孵化器政策以及信息资源协调等。

  必须实现城市创新圈内的大中小城市研发、产业与服务链的合理布局。城市创新圈形成大中小城市研发、产业与服务链合理市局,可以减少研发成本,形成技术、人才、成果、服务等资源共享。当城市创新圈创造着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创新力,就会有更多的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流人城市,推动城市创新圈的积累式扩张与发展。

  必须墙植创新氛围的文化环境。对构建城市创新圈来说制约条件与制约因素之间,还包括社会文化因素。由于创新得以产生的基本条件是良好的教育体制和鼓励人们发表不同的观点以及促进合作的环境,所以,传统社会文化的底蕴越深,创新思想越是难以容纳。长期以来,一个地区或城市弓以自豪的相互和谐、彼此一致的传统文化不仅养成了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思想,而且还形成了难以对创新者(真才实学者)采取宽容的态度,压抑了一些创新成果的诞生。因此,培植创新氛围的文化环境也是构建城市创新圈需要解决的基本约束条件。

  以上约束条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必须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才有可能实现城市创新圈的战略目标。其中,实现城市创新圈的战略、体制、政策及其系统整合是关键,培植创新氛围的文化环境是基础,城市创新圈的人才、资金等研发资源的有机衔接和互为聚集是动力。同时,还取决于区域发展战略组合和调整。包括城市创新圈内各个城市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工作重点、支持体系等要素。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战略规划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对国内外城市创新系统的复制,而是在城市独特优势以及创新要素组合的基础上,根据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在区域制造中心的战略地位、“城市创新圈”的差异化、不对称与生态性,以及运用城市创新周期评价、城市创新生态设计、城市创新规划、城市创新孵化以及战略管理等方法,建设一个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市创新系统和科技产业聚集区。因此,建设城市创新体系及其战略生态系统,必须从全球制造业中心转移的战略高度,建立起地区以城市创新系统为主导的协调发展机制。由政府指导、各地参与、共同联手构建城市创新圈。通过行政指导政策倾斜以及城市之间“利益捆绑”的协调方式,建立一个以平等协商、政策引导、利益互补的城市创新协调机制。统一规划和利益协调区域城市创新圈的研发资源、城市布局、产业发展和互补合作等重大项目安排等问题,使城市的创新功能重点突出、协调配套,各自发挥独到优势,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推进城市群共同打造一个制造业基地、城市创新圈及产业经济区。

构建城市创新圈的战略及思路[1]

  建立城市产业集群的创新基地,需要在转型期改变以往脱离产业链、创新域,孤立地以企业创新系统进行设计的战略思路,紧紧围绕“城市创新圈”进行开放式、多功能的企业创新环境和产业创新供应链的建设。通过城市群战略研究与园区整合,组织对各城市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空间结构等进行研究分析,按照资源整合、协调发展的要求,推进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城镇发展布局,实现空间融合。

  首先,充分利用城市创新资源和产业优势,发挥城市群区位优势经济增长的极核作用,形成以城市创新圈为“增长极”、以科技创新网络的开发为系统扩张(以点带面)、以“四大创新系统”(国家、区域、城市、企业)为战略起点的城市创新圈战略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并不是单纯以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大,来实现空间结构的质与量的共同发展和有机地增长,主要是通过“科技创新一产业转型一园区开发”,实现以科技产业组团和创新组团为基准,城市空间和产业技术的聚集、扩张和拉长。在园区、中心城市之间形成创新网络空间联系和节点,并在研发服务、设施建设和科技园区扩张的基础上,做大第三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精第一产业,加快产业转型,推动增长极间的城市形态由规模扩张向创新网络发展与边缘扩张。在一个新型“城市创新圈”的基础上,使城市空间结构、创新网络、人才队伍和产业群体构成了一个“科技产业化、服务市场化、创新国际化”的整体,推动城市新型工业化现代化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其次,将城市(地区)创新系统、企业创新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功能协调、结构合理的战略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将影响城市创新的战略生态以及产业链构成。主要通过建立区域城市创新域、产业带及其战略生态系统,形成一个对制造业基地提供技术成果支持的城市创新圈。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研发资源,聚集信息技术、软件、家用电器、海洋生物、新材料等研发力量和科技园区,建立地区创新产业基地或产业集群。

  第三,充分利用区域城市创新圈的技术资源、人才优势、创新环境、产业布局,吸引跨国公司进人产业链、创新域,承接跨国公司的知识外包和科技产业转移。由于产业集群发展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以及发达国家工T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产品价值却不断下降,大企业开始加快将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工程工作、研发等智力密集型任务外包低成本国家,因此,构建新的城市创新的聚集平台,对于吸引跨国公司从产业价值链的第四区段(研发、生产营销运营)的二、三阶段进人第一阶段,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参与跨国公司的知识外包和高端业制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有关研究估计一,美国40%的顶级大公司将在两年内提出在海外进行外包的计划。转移到海外的职位,到2010年为160万人,2015年为330万个。2015年将有1360亿美元从美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根据中国人世和周边国家建设自由贸易区要求,可利用与上述国家或地区的交通便利、运费低廉、就近获得技术劳务及其产业化等条件,加强城市创新圈的知识外包合作。第四,通过城市创新圈的建设,以高端产业的聚集带动一大批具有高附加值、市场需求大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多个以城市创新圈为主体的产业集群。通过圈内研发成果产业化,以及进人承接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高端制造业链,成为全球制造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并围绕制造业的上游配套产品或器件研发、生产,引导制造业以及国际投资资金流向,促进制造业向上游核心环节一转移。

  因此,加快城市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围绕产业聚集和工业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加快创新资源的协作配套,尽快形成以区域创新供应链为主的综合能力和资本实力,提升科技产业集群在制造业基地中的战略地位。

  进一步打破城市创新之间的封闭循环,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创新资源及其产业拉动,实现地区的科技资源聚集和结构调整。一是现阶段的创新政策应当与科技产业集聚、高端配套、引进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在城市创新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聚集区和研发基地。二是将解决跨国公司利益与地区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配套能力、研发能力、服务能力结合起来。围绕跨国公司等内外资企业实施科技产业聚集与合作联盟并举的需要,加快科技资源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围绕全面提升工业产业内部结构,特别是加快工业产业的调整,加快发展专业化配套服务,带动科技产业调整链的衔接;四是通过引进国际研发机构、跨国公司加人全球产业链,形成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和创新圈基础。

  通过延伸城市创新链带动产业聚集和研发协作。把产业聚集和研发协作作为城市创新系统构建的重点,围绕创新产品进行供应链配套,围绕重点项目发展高端产品。通过“配套带龙头、龙头带配套”的良性循环,拉长产业创新链,拓展城市创新空间。以高端、终端零部件产品为目标,形成地区科技产业供应网络。依托大企业,发展高端、高效的配套产业。以产业链延伸发展,推动城市创新圈的形成。

  以城市群的园区产业、重大项目为主线,提供创新资源和利一技产业配套服务。加快解决区域地区中小企业的高端产品配套、高端配套零部件产业群的培育和发展等问题,制定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配套的优惠政策,进一步统一产业配套服务和中小企业配套群及其投资专项规划。同时,提供“全过程”的产业配套服务,进一步集训科技配套服务专业人员,将城市创新的工作范围进一步延伸到产业配套服务领域。

  以务实、求效的态度,加快城市创新人才资源的结构调整,实现区域城市创新急需人才的引进和环境建设。人才结构不合理,剑新环境差、真才实学人才得不到重视和启用、专业人才流动空间狭小,就必然影响到承接产业转移和投资,也使原地科技产业为寻求产业配套,进一步降低成本,把技术密集型的最终产品生产进行转移或在外布点。因此,应高度重视城市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调整、配套及其服务,充分利用驻鲁院校、研究机构的资源,根据产业转移的需要开设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汽车、造船、新材料等针对性的专业,加快吸收、培养和储备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的工程师和专业技工等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隋映辉.城市创新圈:战略构建及其思路[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4(10)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Mis铭,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城市创新圈"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