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农田水利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农田水利(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目录

什么是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是指以农业增产为目的,防治旱、涝等灾害,对农田实施的灌溉和排水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1]。农田水利的内容包括:中小河流的治理及农田防洪、除涝排水、灌溉、农牧业供水、水土保持、盐碱地改良、围垦、改造沙漠等水利措施。中小河流的防洪措施,一般也属农田水利的范围[2]

农田水利的发展原则[3]

  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正确处理农田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多方协作,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规划中将坚持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出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用水、经济发展用水、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把广大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田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农田水利综合体系。

  2.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根据全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方论证,科学规划,慎重布局。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与供给、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需求,协调城镇与农村、灌区与乡村、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之间的关系,优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更新改造与新建扩建并重,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重点,讲求效益。

  3.开源、节流与保护并举,建设、管理与改革同步

  要坚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保护,并把节约、保护放到优先位置。加强水利投、融资机制、水价形成机制、公益消耗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强化管理能力、保全工程能力、扩展服务能力、促进全区农田水利全面发展。

  4.加强与其它相关规划的协调

  要做好与经济社会、水资源综合利用、国土整治、城镇发展,以及水利、农业等专项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5.量力而行,通力协作,稳步发展

  依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按照财政资金和群众自筹可能,合理确定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规模和建设速度,并采取积极措施,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动员广泛社会力量的参与,水利、农业、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协作,稳步推进,使农田水利建设成为全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全面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目标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责任制以及工程质量检查监督验收管理办法等。严格控制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及时协调处理好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全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局面,切实保障本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确保按计划、按标准、按质量完成。

我国农田水利的特点[4]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注定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1.具有重要的地位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大产业,而水利又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所以,农田水利对于发展农业以及改善和提高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农业来说,有了完善的水利配套设施,如灌溉渠道等,才能保证各种先进技术的实施,才能保证农田的进一步改善。然而,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建设,投入大、见效慢,所以其重要作用容易被忽略,这就需要有关单位加强管理,提高认识,重视农田水利的重要作用。

  2.具有较强的群众性

  之所以说,群众性是农田水利的一大特点,主要是因为我国农田水利遍及全国各地,与我国所有的农民都息息相关,与农民的生活分不开。每年为了兴建水利设施,都要发动大量的劳动力来参与。由此可见,群众性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特点。

  3.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涉及面非常广,既有各种兴利功能(如农田灌溉、生活供水以及水产养殖等等),又包括各种除害减灾功能(如防洪、治碱、防虫害、除涝等等),另外,还包括各种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如花卉、果园、养鱼等等)。此外,还要承担大田作物灌排等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农田水利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需要我国政府的大力扶持。

  4.具有较强的垄断性

  分析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如泵站、水库等,受到地形以及水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这些公共设施都具有天然的垄断性。同时,水资源是公共资源。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具有较强的垄断性,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避免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被垄断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5]

  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农村农业发展,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我国农业基础尚为薄弱,许多地方靠天吃饭.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分布在田间,用提、引、蓄、抽等方式给农田提供灌溉的工程。主要有水库、渠道、塘坝、水闸、机电井等。其特点是规模小且分散在田间地头,其运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和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其目的就是为农田服务的,旨在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农田。

  具体来说分为:

  ①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

  ②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措施[6]

  随着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进一步突出农田水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加快扭转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

  1.全面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

  确保“十二五”期间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重点实施好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到2015年,完成19O处大型、800处重点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启动实施1500处一般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在水土资源条件好、粮食增产潜力大的地区,科学规划,新建一批灌区,作为国家粮食后备产区。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国251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任务,启动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

  2.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

  大力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到2015年,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以上,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确保新增0.5亿亩、力争新增1亿亩;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O.55以上。以东北、西北、华北等为重点,大力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组织实施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实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工程,推广地膜覆盖、集雨保墒、倒茬和秸秆还田等早作节水农业技术。大力研发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质优价廉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推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装备的综合集成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3.加快农田水利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

  适时出台农田水利和节约用水方面的行政法规,逐步将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制度、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进一步发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对项目建设、资金整合的基础与指导作用,健全农田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着力提高农田水利科技含量。抓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提高农田水利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农田水利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办法.东营市政府信息公开
  2. 水利知识(一).大庆市水务局
  3. 李颖,赵峰.浅析农田水利的发展原则及建设[J].农民致富之友,2009(6)
  4. 张丽丽.浅谈加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措施[J].内蒙古水利,2012(2)
  5. 王珂珣,常如健.浅析当前农田水利现状及发展战略[J].科技想到,2013(11)
  6. 普进亭.农田水利建设措施探讨[J].水利建设,2013(9)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Mis铭.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农田水利"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