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养老金缺口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养老金缺口

  养老金缺口是指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状况,分三种情况:一是当期(年)出现的收支缺口;二是历史留下的收支缺口,即所谓历史欠账;三是未来收支缺口,即预测在若干年后可能出现的收不抵支现象。

我国养老金缺口的规模[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故养老金缺口来自两方面,一是社会统筹账户资金缺口,即隐性债务(IPD)。二是个人账户资金缺口。

  据相关统计显示,2010年养老金缺口将达到1100亿美元。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前任部长郑斯林给出的数据是2.5万亿,世界银行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国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2001年~1J2075年问,我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无论是2.5万亿还是9.15万亿,二者都表明养老金缺口规模巨大,当务之急就是要缩小养老金缺口。

养老金缺口的成因[2]

  1、统筹基金占用个人账户资金是形成养老金缺口的主要原因

  我国从传统的国家一单位保障制向国家一社会保障制度转变过程中,在探索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制度设计的初衷是统筹基金实行现收现付制,满足当期养老基金支付需要;个人账户实行积累制,账户里的钱只能在本人退休时才能发放.可以为将来人口老龄化积累资金。但现在除了部分进行个人账户试点的地区外,其他地区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都是混账核算。大量个人账户的钱被用于当期发放,成了有名无实的空账。究其原因在于:在制度转轨过程中,已经退休的“老人”没有缴纳养老金,已经工作多年的“中人”在制度建立前也未缴纳养老金,“老人”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和“中人”领取的部分养老金由统筹基金负担,形成了制度转轨成本。在统筹基金无法承担当期支出的情况下,不得不占用个人账户资金进行弥补。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将使养老保险由“部分积累制”蜕变为“现收现付制”,制度设计的初衷落空。统计到2005年底,空账的数据已经高达到8000亿元。假设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计算,那么每年仅就利息支出就可达180亿元.这些数据令人叹为观止。

  2、“中人”的隐陛债务会进一步扩大养老金缺口

  国务院1997年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采取了“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种群体对应三种方法的计发方式,分别是:老办法、过渡办法和新办法。其中规定对于“老人”。延续使用“现收现付”制的办法发放养老金;“中人”,在发放基础养老金、个人部分养老金的基础之上,还增加了工龄系数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这一特殊项目.也就是说“中人”养老金有三个部分组成:“新人”.其养老保险金则由基础养老金保险和个人部分养老金构成。在这一逐渐过渡和转型的过程中,必将产生“转移成本”。转移成本是从现收现付制转向积累制产生的成本。也就是说,当用基金积累制代替现收现付制时,要用第二代人的福利来补偿第一代人的福利,第二代人的损失是必然的。在现收现付制下,“中人”为同代退休职工养老金支付缴费,而“中人”的养老金则由下一代人来买单。但养老保险体制的转变,使得“中人”在现收现付制下为获得退休权益而缴纳保险费得不到补偿,我国采取由社会统筹账户支付过渡性养老金,实现对这部分“中人”养老金承诺,形成“中人”的转移成本,也就是隐形债务。根据测算,到2019年,“中人”显性化债务量是“老人”显性化债务量的37倍。中人”是债务的主要偿付对象。“中人”债务所占比重之和为91.36%,“老人”债务所占比重仅为8.64%。这些数据说明:养老金转移成本大部分集中在“中人”过渡性养老金支付。因此,要解决好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必须要解决“中人”过渡性养老金支付问题。

  3、养老金保值增值能力弱也是养老金缺口增大的原因之

  我国养老金的主要投资方式是将资金存放银行,从中获取利息。从2001年到2011年间的十余年间。在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养老保险基金实质是“缩水”近6000亿元。从世界范围看。养老保险基金要么是购买国债。要么是采用市场化投资运作,存银行的只有中国独此一家。在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投资体制下,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获得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但过去11年间,中国年均通货膨胀率却高达2.47%。以此推算,养老保险基金的损失约6000亿元。

  如按目前的财政补贴政策、缴费比例、覆盖面的推进速度等参数来估算,到2020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累计余额将在9万亿——11万亿左右,8年之后,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或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其保值增值压力届时将与外汇储备不差上下。在这种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走出”银行进行投资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应该让养老金“走进”资本市场,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投资,以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但事实上,我们目前的情况是:一是投资结构过于保守,投资品种单一。从投资体制到具体政策方面都缺乏对养老金运行进行有效指导,如国家政策规定:养老基金进行投资时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50%.企业债金融债的比例不得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这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投资于资本市场是截然不同的。二是养老基金缺乏统一规范管理。现阶段我国养老金实行的是区域性分级管理,养老金基本上处于三级地方(省、市、县)政府的分散管理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担和制约机制,导致各方的责、权、利划分不清,各地养老金的运营各自为政,管理比较混乱,保值增值效果自然不佳。

养老金缺口的解决措施[3]

  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因素很多,诸如替代率、缴费率、工资增长率和参保人数等等。但替代率、缴费率以及参保人数等并不易调控,应该着重考虑其他易行方式对其养老保险收支平衡进行控制

  1、养老基金闲置部分多元组合投资

  除了2006,2007两年间我国的基金收益率较高外,其余年份其收益值都表现的波澜不惊。应该放远眼光,对其进行多元配置,一方面分散养老金的投资风险,而且发达国家经验也表明这是提高收益率的有效可选方式。

  2、适当提高退休年龄

  这是“开源节流”的做法,既可以从源头上增大养老金缴费基数,又能减少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领取份额。但这并不是简单地数字问题,更应该照顾到普通职工的情绪。照现实情形来看,包括既成事实的养老金缺口以及人们预期寿命延长,延迟退休已成为大势所趋。事实上,美国在2005年左右还在考虑类似问题,将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如何平稳的实现过渡,避免群众出现过激反映,都考量着党和政府的魄力和智慧。

  3、做实个人账户

  由于长时间的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混账管理”,二者分属于资金积累制和现收现付制。历史债务如果得不到清偿,那么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问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得不到厘清,“新人”要一直为前代人的养老金负责,企业负担会一直过重,地方政府出于各种原因仍会有意无意的挪用个人账户中资金,这只会造成局面更加难以掌控。因而当下应提供契机,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到一条有效地消化空账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梅琼,迟文铁.我国养老金缺口成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论坛,2010,9
  2. 汤晓燕.养老金缺口问题探析[J].理论与改革,2013,3
  3. 宋铭莉,张宏.我国养老金缺口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J].商,2014,23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Tracy,LuyinT.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养老金缺口"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52****9265 (Talk | 贡献) 在 2019年1月29日 11:25 发表

养老金是真的少,还是工作时多赚钱比较好,我准备留个500w养老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