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2个条目

兰州大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兰大)
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兰州大学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lzu.edu.cn/ (中英文)

目录

兰州大学概况

  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简称兰大,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行列,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2001年,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兰州大学所在地兰州居大陆腹地、处黄河上游、为西北重镇、乃山水美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是兴学育才上选之地。校园面积3,807亩,建有6个校区,有2所附属医院、1所口腔医院。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特色鲜明,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2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4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含培育基地)。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兰州大学坚持“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方针,确立了“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进入“211工程”、 “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行列以来,学校确定了“十五”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成为国家在西部地区不可或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和探索解决人类发展中面临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重要基地。为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加强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一系列探索和改革。科学定位本科教育──“上中材质,精英教育;全面发展,质量一流”, 构建理念先进、组织合理、管理科学、质量优良的本科教育新体系;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注重教育和培养质量;加强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教授治学、实 施精英教育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构建与建设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新型的校、院、所管理体制;实施“萃英人才建设计划”,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建设与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为精英教育提供有力的人才和师资队伍支撑;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展留学生教育,着力提高学校的国际化程度和在国际教育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新的世纪,兰州大学将继续弘扬传统,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加快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尽快实现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兰州大学历史沿革

兰州大学校门
放大
兰州大学校门

清末时期

  清末,时任甘陕总督的湘军名将左宗棠在兰州萃英门设立甘肃贡院举办乡试。1908年11月8日(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甘肃法政馆呈清甘肃省当局将法政馆改为甘肃法政学堂,奏咨立案,呈请颁发关防,制定学堂章程,呈报清政府学部(相当于现教育部)备案。署臬司使彭英甲、提学司使陈曾佑办理移交手续,移交物品主要有法政馆关防,执役名册、图书、器具等。

  1909年(宣统元年),奉部令改法政馆为法政学堂,划归甘肃提学使司主管。法政学堂由提学使王新桢迁设于兰州城内西大街(即前佛照楼旅馆,今兰州市工商联合会后面),委派堂长,添派职教员,招集讲习科一班,学员额定为一百名。1909年2月5日,清政府学部同意将甘肃法政馆改为“甘肃官立法政学堂”,由提学使司主管,颁发“甘肃法政学堂关防”,性质为高等学堂。学堂地址移至城内西大街,编制定为监督、正副提调、庶务长、文书案卷兼关防管理各1人,学监4人,会计1人。1909年7月,法政学堂完成再次迁址,迁于城内西大街,为兰州大学历史上的第四个校址。1909年9月17日,1909年8月出版的《甘肃教育官报》载道“甘肃官立法政学堂成立”,并公布升允扎《准学部咨凡法政实业学堂皆归提学使司管理文》。1910年8月,招收法政别科一班。1909年10月,原法政馆的官班学员14人毕业。

民国时期

  1912年2月24日(民国元年二月二十四日),陕西革命军发动起义,甘肃保皇势力出兵围剿,消耗了甘肃库存,提学使司王新桢札至法政等学堂,通报甘肃提学使司教育总会及议长议绅商议,决定本年度甘肃省只办存古学堂一所学堂,暂时停办优级师范学堂、文高等学堂、法政等学堂与农矿学堂四所学堂。1912年2月26日,邓宗、王之佐、幕寿祺、水梓等28人集会于甘肃法政学堂,提出三条决议:一、选代表4人会见长庚,要求宣布共和;二、停止攻陕;三、采用民国年号,西历纪年;长庚见大势已去,甘肃终于3月19日宣布共和。

  1913年3月,蔡大愚任法政学堂校长兼教务主任。1913年4月,甘肃省选出第一届国会议员,参议员11人。众议员14人,法专教师王鑫润为参议员。1913年6月,法政学堂结束后,蔡大愚筹划改组法政学堂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舍定于兰州西关萃英门旧举院内,利用科举时代之至公堂、观戏堂为教室。1913年7月,讲习科与法政别科同时毕业,至此法政学堂结束,法政专门学校启用“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关防”。10月17日,经教育司批准,法政专门学校将校址迁入省城西关原清朝贡院内原农业,矿物学堂的校舍,并接收了全部校产。后来又批准巡警学堂校舍归属法专,为兰州大学校址的第五次变迁。12月,教育部任蔡大愚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

  1915年9月,经教育科调查,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办理情形与部令符合,准于正式承认甘肃法专办学合格。1917的1月13日,司法部司法总长张耀曾发布司法部第一号布告,认可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等全国七所法政学校。1918年,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成就展览会评定,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名列乙等。1920年5月7日,为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法政专门学校等学校学生在曹家巷左公祠集会,会后示威游行,沿街宣传,呼吁团结起来,取消二十一条,主要口号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取消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等。1921年7月,法政专门学校成立校友会,制定校友会会章。1923年5月9日,法政专门学校与兰州华英中学、省立一中、法专、农校、工校、女师七校、各小学学生四千余人召开大会,二万余市民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大会,要求北洋政府废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收回旅顺、大连、青岛,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独立与完整。之后连日举行游行,进行爱国主义宣传、致电各方、强烈要求废除卖国条约,并推选代表见督军、省长,传达群众爱国要求。各校学生发动全省抵制日货,警告商界不得再运销日货,发起成立“甘肃全省学生联合会”组织

  1925年7月15日,奉冯玉祥令,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批准将甘肃省立五族学校,更名为甘肃省立中山学院,是1928年成立的兰州中山大学的一个来源。1928年,甘肃省立中山学院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31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全国各地除广东中山大学外,一律取消“中山”二字。兰州中山大学遂更名甘肃大学。1931年5月,甘肃大学更名为“省立甘肃学院”。

  1944年3月,改为国立甘肃学院。1946年,在原基础上成立“国立兰州大学”,由教育部委任辛树帜筹办,并为校长。上任之前,辛校长先赴全国四处网罗人才、图书、设备,奠定了今日兰州大学系科基础。其所募图书,数量超过当时甘肃图书馆,历史学家顾颉刚赞誉:“卓然西北巨藏矣”。

建国之后

  1949年,兰州解放。辛树帜校长率兰州大学迎接解放,兰州大学完整地回到了新中国人民手中。其后,奉人民政府教育部令,全国各地学校一律丢掉居首的“国立”、“省立”等字样,国立兰州大学更为兰州大学,沿用至今。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兰州大学俄文、英文、少数民族语言系分出。1953年,西北艺术学院文学系并入。被确立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54年,医学系分出,成立兰州医学院。1959年,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江隆基奉调入主兰州大学,成为校长。1965年,南开大学核物理系、放化专业并入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

  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2001年,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校之一。2002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入兰州大学。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重新并入兰州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2009年,兰大迎来百年校庆。

兰州大学的学科专业

院系 包含学科
兰州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
兰州大学法学院 经济法学民商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世界历史、民族学、博物馆学、旅游管理(旅游文化方向)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哲学社会学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会计学/会计学(ACCA方向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与行政学
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方向)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艺术设计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学(包含理论物理学、磁学与新型磁性材料、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新金属材料物理、计算物理专业方向)、微电子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原子分子物理、核技术及应用4个硕士点,原子核物理(基地班)、放射化学(基地班)、核工程与核技术(教育部特色专业)、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教育部特色专业)、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子商务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功能材料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学、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工程、地质工程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地质学、地球化学
兰州大学药学院 药学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护理学
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 口腔医学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预防医学(妇幼卫生方向)和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萃英学院(可选专业: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隆基班(可选专业:文学、历史、哲学)
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 /
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
  

兰州大学的办学条件

学校环境

兰州大学图书馆——积石堂
放大
兰州大学图书馆——积石堂

  兰州大学校园面积3828亩,有盘旋路校区、榆中校区、医学校区、一分部、二分部、草业学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等8个校区,有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口腔医院、校医院4所直属医院。盘旋路校区面积684亩,地处市区繁华地带,功能以科研、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为主;榆中校区于2001年9月投入使用,面积2353亩,距市区42公里,处于规划中的甘肃大学城和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地带,陇海铁路和巉兰高速公路都从旁边经过,交通便利,环境清新,其功能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以部分专业科研和研究生培养为补充。医学校区面积583亩(包括第一医院、第二 医院),与盘旋路校区毗邻,目前主要功能是医学教育。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通信网络中心(同时也是甘肃省网络中心)、计算中心、医学实验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图书馆面积63495多平方米,藏书258万册,年订购中外文期刊4000多种,有音像资料和电子出版物39万余册。榆中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36480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7.5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8亿元。学校大学科技园于2002年启动建设,在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 面初见成效,已于2004年9月顺利通过科技部和教育部的评估验收。

学科建设

  兰州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现有30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建立了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144个。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生命科学与技术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部省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 学、经济学2个校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硕士学位授权专业187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5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 民族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有化学、物理学、力学、生物学、数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应用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10个博 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生态学、植物学、有机化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6个国家重点学科,2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 ;有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磁学与磁性材料、干旱与草地生态和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农业部重点 实验室,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有敦煌学研究所和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子应用技术),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3个(西部资源环境、现代农业、核科学与核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1个(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学科涵盖理学、工学、农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医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

  兰州大学现有各类在校学生43756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19847人(本科生19293人),研究生8054人(博士生1377人)。 在职教职工4134人(不包含附属医院),专任教师1637人,其中教授等高职365人、副教授等副高职共762人,研究生导师879人(博士生导师 218人),两院院士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 1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

兰州大学的学术成就

办学成就

  兰州大学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充实和提高继续教育”的办学格局和“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培养出的学生素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后劲足而深受社会的欢迎。自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成就卓著,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及优秀的管理人才。中国徒步横跨南极第一人、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暨南大学教授、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1年)乌力吉,“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等就是由兰州大学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中的优秀代表。中科院院士李吉均先生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青藏高原、南极、北极 )进行科学考察成为学术界的佳话。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重点大学参加的物理、化学专业出国研究生选拔考试中,兰州大学先后5次获得团体及个人总分第一名。九十年代以来,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等比赛中,我校学生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在200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又获佳绩(特等奖、一等奖各一名,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奖励基金的100名青年学者中,有6名是我校培养的研究生。1991年受到国家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695人中,我校培养的有10人。全国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我校校友有4 名。1999年,在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我校有2篇论文入选。2001年和2004年,我校分别有一名在读博士生获得建昊杯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学金和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995年,美国《科学》周刊评出了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兰州大学位居第六。

  兰州大学在保持和发展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还广泛开展了包括化学化工、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核物理与技术、干旱农业生态、草业科学、药材开发、生态保护、环境评价、地质工程、矿产开发、冰川、高原大气、敦煌学、中亚问题、城市规划、以及西北经济、社会、文化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应用科学研究。例如,针对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开展集水节水农业研究;积极开展草地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促进草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 整;加强校企联合,开发西部矿产资源(纳米镍粉材料,中子在线测水仪等);利用甘肃丰富的药材资源,开发有特色的新药品(大蒜素片、美多酚);发挥传统科 研优势,开发具有兰大特色的核仪器仪表(中子治疗机等);积极开展政府绩效评价、环境治理与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规划、水土保持、沙尘暴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为政府部门提高管理绩效、加强环境治理、制定城市规划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些应用研究,立足西北,独具特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学 校为地方服务的能力,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科研成果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600余项,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1,000余部,2014年收录SCI论文1490篇,据SCI统计,兰州大学是中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引用率较高的大学之一。近年来,学校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数居全国高校前30位,科技论文被SCI期刊引用数居全国高校前23位。2015年12月全球自然指数发布中国科研机构自然指数排名,兰州大学排名第7位。

兰州大学的对外交流

  兰州大学积极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日、英、法、加、德、澳等国的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协作与交流关系,互派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开展科研合作等。近年来,先后有中青年教师500多人出国进修和攻读学位,有1300多位外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先后接受各国留学生400多名。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世界著名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穆斯堡尔等多次来学校考察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李政道先生被学校聘为名誉教授并设立了“君政奖学金”。

兰州大学校训、校徽

  校训:博学笃行,自强为新  

  校徽:
校徽:
放大
校徽:

  一、标志形状

  • 1、由同心两个圆构成。
  • 2、内圆中上方为兰州大学图书馆图样,下方为“1909”字样。
  •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毛体“兰州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

  二、标志释义

  • 1、标志主体为兰州大学图书馆正面视图,恰似一个展翅欲飞的鲲鹏,寓意兰州大学面向21世纪的腾飞。
  • 2、图书馆主体部分宽厚庄重,表示兰州大学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宽厚的基础;塔楼挺拔峻峭,象征兰州大学不 畏艰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和向上、奋进的力量;三个台阶表示兰州大学完整的办学体系(学士、硕士、博士)或高等学校的三项功能(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 会服务);“1909”为兰州大学建校的年份。
  •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中国的大学;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一所向国际开放的大学。

  三、将图书馆作为标志的主体有以下考虑:

  • 1、图书馆事业是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的窗口;图书馆是汲取知识的源泉,知识创新的殿堂。
  • 2、兰州大学图书馆是兰州地区原有的四个标志性建筑之一(其余三个为兰州白塔、黄河铁桥、兰州饭店)。
  • 3、兰州大学图书馆造型庄重、典雅、优美,其塔楼的挺拔之姿给人一种向上、奋进的力量。
  • 4、兰州大学图书馆的形状已被历代兰大人所认同,且作为兰州大学的象征被广泛应用于宣传品。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兰州大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