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企业技术创新惯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企业技术创新惯性

  企业技术创新惯性是指企业在长期的技术创新过程中积累形成的特有的行为方式。当企业面临外界环境变化时,企业往往延续着为企业带来成功的行为方式,遵循着思维定势定向运作企业,而对外部的变化反应迟钝甚至视而不见,从而使企业最终因为昔日的成功而走向衰落。

企业技术创新惯性的特性

  企业技术创新惯性具有以下特性:

  (一)积累性企业技术创新惯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技术和经验的积累过程,积累的时间越长,技术创新惯性越强。

  (二)复制性企业技术创新陨性的形成导致行为的重复,即使在外界刺激下也难以改变现有的模式。

  (三)延续性企业技术创新惯性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固化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之中,并长期持久地保持。

克服技术创新惯性的措施[1]

  (一)建立新技术的获取和吸收机制

  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取决于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即对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产生的敏感反应。新知识的获取和吸收就是一种重要的初始条件,它引导产生新的创新路径。因此企业需要建立新知识的获取制度,拓展外部新技术的引进途径,如信息途径、会议途径、技术交流途径、人才引进途径等;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以及新技术的利用转化,这对于改善员工认知上的关注习惯十分有效。

  (二)建立隐性知识获取吸收的制度保障和获取途径

  制度是引导人们行为方式的有效形式之一。为了克服员工局限于显性知识学习习惯,企业应建立起隐性知识获取吸收制度,使隐性知识的获取和吸收强制化、规范化,从而保证创新知识来源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除了制度建设外,增加知识获取途径也是增加隐性知识的重要措施。企业获取隐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有两条,一条是自身的积累,另一条是外部获取。在企业现有创新模式不断强化的环境里,依靠企业自身能力获得的变革性隐性知识十分有限,因而外部途径成为主要途径。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外部知识联盟在“干中学”和“用中学”中获得外部隐性知识。在建立联盟时,企业应尽可能安排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员工参与合作,以利于隐性知识的感悟和吸收;尽可能选择善于沟通、交往的员工参与合作,以利于联盟氛围的和谐和知识的顺利转移。

  (三)保持创新团队内部的多样性

  突破固化的思维模式和决策方法需要新的思维模式和方法的冲击和影响,创新团队中的成员是最易形成思维冲击和影响的个体。当个体之间的思维模式和技术方法产生差异时,个体间的差异会产生摩擦,这些摩擦正是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企业在建设创新团队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在保证创新成功者的积极性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具有激进思想、不同思维、勇于创新的人员的工作热情。对此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培养和引进那些知识技能结构、思维习惯与现有人员互补的人员,注重引进能够跨学科跨领域工作的复合人才,优先引进具有企业缺乏的前沿技术的人才,让团队内观点和视角产生差异性,让外部知识和不同领域的知识对现有的思维模式产生冲击,从而预防思维定势和成功经验主义的出现,提高企业持续创新的可能性。

  (四)改善组织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

  组织环境组织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企业高度协调的创新成功提供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往往成为技术创新变革的具体阻力。因此,企业在营造组织环境和组织文化时要能够容忍企业文化中异质的成分,使之与因创新而形成的思维定势相抗衡。主要措施有:营造宽松的、开放的、柔性的组织环境,鼓励创新、容忍失败,促使员工开放思路,大胆尝试,将创新思想充分释放出来;倡导“沟通无极限”、“沟通从心灵开始”的文化理念,通过建立正式、非正式的沟通途径,如经验交流会议、午餐会谈、企业发展沙龙等,保持信息和知识交流畅通,引导员工交流新的知识、经验和想法,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克服技术创新惯性的基模分析[1]

  如下图所示,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惯性来源于4种因素的影响:认知的“关注”习惯、认知的“学习”习惯、认知的“思考”习惯、认知的“决策”习惯,这4个层次上的认知习惯影响了对新知识的获取,影响了对隐性知识的获取,固化了人的思维模式,孕育了“成功经验主义”。这些是技术创新惯性的形成要素,与技术创新惯性呈正相关关系(+),这4个因素越强,技术创新惯性越强,与技术创新惯性构成一个增强环路,如基模的右侧反馈环。针对技术创新惯性的四种成因,采用建立新技术的获取和吸收机制、建立隐性知识获取吸收的制度保障和获取途径、保持创新团队内部的多样性、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这4项对策,可构成对技术创新惯性的抑制要素,抑制要素与技术创新惯性的形成呈负相关的关系(-),抑制要素越强,技术创新惯性越弱,形成一个减弱环路,如基模的左侧反馈环。技术创新惯性与左、右两个反馈环共同构成了克服技术创新惯性基模。减弱技术创新惯性的成长,需要采取的管理对策是:加强4项抑制要素,增强左侧的反馈环,克制右侧反馈环的增长。当技术创新惯性得到克制时,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Image:企业克服技术创新惯性基模.jpg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徐莉.企业技术创新惯性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商业时代,2007,(34):33-3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Gaoshan2013,苏青荇,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企业技术创新惯性"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